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初见席拉,这个先生口中和蔼、有求必应的房东,是我到德黑兰的第二天。
席拉没有大多数伊朗人的浓眉大眼,她瘦削清秀,淡淡的眉,浅褐色的眼睛,一缕栗色的头发滑落在头巾外。她欢迎我远道而来,祝福我们新婚。她说自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加拿大求学,小女儿正上初中。她嘱咐我,有任何事需要帮忙,都可以找她。她带着浅浅的笑容,文静而亲切。
听先生说,席拉是个艺术家,她画画,还在我家对面的小楼里经营一家家具店,专卖古旧家具。她出借给我们的这套房子是她自己设计的。
我喜欢席拉的设计风格。米色的墙上挂着几幅波斯地毯的素描,据说是席拉老师的作品,与地板上淡雅的地毯呼应。家具是木制本色的,客厅的一角有一个壁炉,围着它低低的砌着一圈已褪了色的灰砖,上面搁置着几块颜色鲜亮的织毯坐垫。白纱窗帘外是远山和绿树,傍晚点灯时,家在橙色的灯光下透着温馨。
席拉在家具店时,常把我喊去喝茶。茶在沙俄年代的俄式煮茶壶上噗噗冒着热气,郁金香形的玻璃小茶杯里盛着深红明亮的茶水,桌上一盘小方糖,几碟小茶点。我们聊波斯语中chaii (茶)和中国茶的渊源,聊每个女人外出时必须穿戴的长袍和头巾,聊她正在上的英语课,聊家人······
我和席拉很快就无话不谈了。席拉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我们谈话时,她经常会突然冒出法语单词。她说伊斯兰革命前,德黑兰是中东的巴黎,巴黎的任何流行风总会在一个月之内吹到德黑兰。当时,他们甚至经常几天几夜地开车在巴黎和德黑兰之间往返,她的大女儿就出生在巴黎。席拉还告诉我,她先生达力是她同学的哥哥。有一次她和同学驾车出游,车在半路坏了,同学打电话叫来了哥哥。见到达力,席拉悄悄告诉同学:你哥哥真帅!她同学说:那他就是你的了!后来这个比席拉大十岁的达力真的成了她丈夫。聊到这份浪漫时,席拉似乎忽然变成了羞赧的少女。
初见达力是去席拉家做客。达力虽已年过半百,依然帅气。浓眉大眼络腮胡,一头卷发整齐地捋在脑后,颇有艺术家风范。他开朗热情,聊到自己几十年前在美国的求学经历时,仍对班上的中国同学盛赞不已,说他们勤勉,永远都在图书馆用功。
饭后,席拉带我参观他们的三室一厅。他们的住处虽然宽敞,但很简单,不如租给我们的公寓美观舒适。席拉一家是伊朗典型的中产家庭,达力继承了家族的一个小企业,席拉经营一份小生意,除了两个孩子,家里还有两条狗。他们要为在加拿大留学的大女儿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并希望小女儿长大后也去加拿大留学,所以要为她积攒留学费用,还要照顾席拉八十多岁的老父。
席拉的老家在伊朗西北部跟阿塞拜疆接壤的Gilan省的一个名叫Anzali的地方,她是阿塞拜疆族人,会说阿塞拜疆语。她喜欢乡村,喜欢大自然,不喜欢喧嚣嘈杂的德黑兰。她喜欢狗,可城市里的人讨厌狗,因为狗在伊斯兰教里被认为不洁净,遛狗时,她常被陌生人责骂。席拉说,她想念里海边上的老家,几十年了,德黑兰还是时不时会让她抑郁。
离开席拉家前,我注意到了客厅角落画架上的一幅画,画面上,一片浅绿松石色的水面在天空下无限延伸,瞬时让人沉浸在一片安宁之中。达力说,这是席拉刚完成的作品。
也许因为我和席拉的大女儿年龄相仿,又如她一样远离父母朋友,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席拉俨然把我当成了她的另一个女儿。她会经常带我和她的小女儿一起去巴扎,去游泳。我生病时,她为我约医生,驾车带我去诊所。我开始上驾校学开车时,她鼓励我不要怕,她说德黑兰的司机确实臭名昭著,但她自己在上了六期学习班后,就变得跟其他司机一样勇猛了。
波斯新年假期里,他们全家带上我,驾车一整天,到席拉的老家Anzali游玩。这个里海边上的小城满目碧绿,空气温润。林荫马路上,车辆稀少,有人还骑着自行车,全没了德黑兰的节奏。饭后,我们步行来到里海边。这一段海滩被大树和围墙与城市隔开了,周围没有任何其他人。席拉一松手,两条狗快速奔跑嬉戏起来,席拉也忘我地跟着跑起来。不一会儿,她竟然摘下头巾,还大声朝着我喊:可以不用戴头巾了!我也摘下头巾,让里海的风儿吹拂我的头发,啊,这是久违了的自由!我仿佛忽然明白,向往大自然的席拉其实是向往自由。许多在伊斯兰革命前被视为再平常不过、理所应当的自由,现在却完全被压制了。这份对自由的渴望,只在摘下头巾的此刻得到了些许释放。远处的席拉,面朝无际的里海伫立着,栗色的头发在风中飘扬。她看到了儿时的情景?她在怀念美好的过往?我眼前的这片里海平静温柔,似曾相识,哦,是在席拉家看到的她的画作上呈现的景象!我们重新戴上头巾,并肩往大街的方向走去,刚才的片刻自由被留在了身后。席拉牵着狗,平静地对我说,将来她和达力要搬离德黑兰,到这里来住。
在席拉长辈般的关爱下,一年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先生调离了伊朗,我们搬家了。我和席拉一直通过电子邮件保持着联系,她像长辈,更是朋友。一年一年的时间在我们隔三岔五的通信中流逝。我得知他们想去加拿大看望大女儿,但签证被拒。后来她的小女儿被加拿大的大学录取,但也没能申请到签证,几经周折后,她改去了保加利亚学牙医。又是几年后的波斯新年,我给席拉发新年贺信。回信中,她告诉我,他们已举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她在一所小学教法语,达力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大女儿当上了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小女儿也有了自己的牙科诊所,而且她已当上了外婆。随信寄来的照片上,达力的卷发长长了,在脑后梳成一个小辫,席拉穿着吊带衫,左手抱着小外甥女,右手抱着小狗,他们脸上都漾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两年前,先生去伊朗出差,我们重回德黑兰。我特地再次来到我们曾经的住处。站在楼外,面对这幢经历了岁月洗刷的小楼,我想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想念起席拉。身处德黑兰的我,由衷地为远离故土的席拉和她的家人祝福。
初见席拉,这个先生口中和蔼、有求必应的房东,是我到德黑兰的第二天。
席拉没有大多数伊朗人的浓眉大眼,她瘦削清秀,淡淡的眉,浅褐色的眼睛,一缕栗色的头发滑落在头巾外。她欢迎我远道而来,祝福我们新婚。她说自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加拿大求学,小女儿正上初中。她嘱咐我,有任何事需要帮忙,都可以找她。她带着浅浅的笑容,文静而亲切。
听先生说,席拉是个艺术家,她画画,还在我家对面的小楼里经营一家家具店,专卖古旧家具。她出借给我们的这套房子是她自己设计的。
我喜欢席拉的设计风格。米色的墙上挂着几幅波斯地毯的素描,据说是席拉老师的作品,与地板上淡雅的地毯呼应。家具是木制本色的,客厅的一角有一个壁炉,围着它低低的砌着一圈已褪了色的灰砖,上面搁置着几块颜色鲜亮的织毯坐垫。白纱窗帘外是远山和绿树,傍晚点灯时,家在橙色的灯光下透着温馨。
席拉在家具店时,常把我喊去喝茶。茶在沙俄年代的俄式煮茶壶上噗噗冒着热气,郁金香形的玻璃小茶杯里盛着深红明亮的茶水,桌上一盘小方糖,几碟小茶点。我们聊波斯语中chaii (茶)和中国茶的渊源,聊每个女人外出时必须穿戴的长袍和头巾,聊她正在上的英语课,聊家人······
我和席拉很快就无话不谈了。席拉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我们谈话时,她经常会突然冒出法语单词。她说伊斯兰革命前,德黑兰是中东的巴黎,巴黎的任何流行风总会在一个月之内吹到德黑兰。当时,他们甚至经常几天几夜地开车在巴黎和德黑兰之间往返,她的大女儿就出生在巴黎。席拉还告诉我,她先生达力是她同学的哥哥。有一次她和同学驾车出游,车在半路坏了,同学打电话叫来了哥哥。见到达力,席拉悄悄告诉同学:你哥哥真帅!她同学说:那他就是你的了!后来这个比席拉大十岁的达力真的成了她丈夫。聊到这份浪漫时,席拉似乎忽然变成了羞赧的少女。
初见达力是去席拉家做客。达力虽已年过半百,依然帅气。浓眉大眼络腮胡,一头卷发整齐地捋在脑后,颇有艺术家风范。他开朗热情,聊到自己几十年前在美国的求学经历时,仍对班上的中国同学盛赞不已,说他们勤勉,永远都在图书馆用功。
饭后,席拉带我参观他们的三室一厅。他们的住处虽然宽敞,但很简单,不如租给我们的公寓美观舒适。席拉一家是伊朗典型的中产家庭,达力继承了家族的一个小企业,席拉经营一份小生意,除了两个孩子,家里还有两条狗。他们要为在加拿大留学的大女儿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并希望小女儿长大后也去加拿大留学,所以要为她积攒留学费用,还要照顾席拉八十多岁的老父。
席拉的老家在伊朗西北部跟阿塞拜疆接壤的Gilan省的一个名叫Anzali的地方,她是阿塞拜疆族人,会说阿塞拜疆语。她喜欢乡村,喜欢大自然,不喜欢喧嚣嘈杂的德黑兰。她喜欢狗,可城市里的人讨厌狗,因为狗在伊斯兰教里被认为不洁净,遛狗时,她常被陌生人责骂。席拉说,她想念里海边上的老家,几十年了,德黑兰还是时不时会让她抑郁。
离开席拉家前,我注意到了客厅角落画架上的一幅画,画面上,一片浅绿松石色的水面在天空下无限延伸,瞬时让人沉浸在一片安宁之中。达力说,这是席拉刚完成的作品。
也许因为我和席拉的大女儿年龄相仿,又如她一样远离父母朋友,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席拉俨然把我当成了她的另一个女儿。她会经常带我和她的小女儿一起去巴扎,去游泳。我生病时,她为我约医生,驾车带我去诊所。我开始上驾校学开车时,她鼓励我不要怕,她说德黑兰的司机确实臭名昭著,但她自己在上了六期学习班后,就变得跟其他司机一样勇猛了。
波斯新年假期里,他们全家带上我,驾车一整天,到席拉的老家Anzali游玩。这个里海边上的小城满目碧绿,空气温润。林荫马路上,车辆稀少,有人还骑着自行车,全没了德黑兰的节奏。饭后,我们步行来到里海边。这一段海滩被大树和围墙与城市隔开了,周围没有任何其他人。席拉一松手,两条狗快速奔跑嬉戏起来,席拉也忘我地跟着跑起来。不一会儿,她竟然摘下头巾,还大声朝着我喊:可以不用戴头巾了!我也摘下头巾,让里海的风儿吹拂我的头发,啊,这是久违了的自由!我仿佛忽然明白,向往大自然的席拉其实是向往自由。许多在伊斯兰革命前被视为再平常不过、理所应当的自由,现在却完全被压制了。这份对自由的渴望,只在摘下头巾的此刻得到了些许释放。远处的席拉,面朝无际的里海伫立着,栗色的头发在风中飘扬。她看到了儿时的情景?她在怀念美好的过往?我眼前的这片里海平静温柔,似曾相识,哦,是在席拉家看到的她的画作上呈现的景象!我们重新戴上头巾,并肩往大街的方向走去,刚才的片刻自由被留在了身后。席拉牵着狗,平静地对我说,将来她和达力要搬离德黑兰,到这里来住。
在席拉长辈般的关爱下,一年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先生调离了伊朗,我们搬家了。我和席拉一直通过电子邮件保持着联系,她像长辈,更是朋友。一年一年的时间在我们隔三岔五的通信中流逝。我得知他们想去加拿大看望大女儿,但签证被拒。后来她的小女儿被加拿大的大学录取,但也没能申请到签证,几经周折后,她改去了保加利亚学牙医。又是几年后的波斯新年,我给席拉发新年贺信。回信中,她告诉我,他们已举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她在一所小学教法语,达力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大女儿当上了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小女儿也有了自己的牙科诊所,而且她已当上了外婆。随信寄来的照片上,达力的卷发长长了,在脑后梳成一个小辫,席拉穿着吊带衫,左手抱着小外甥女,右手抱着小狗,他们脸上都漾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两年前,先生去伊朗出差,我们重回德黑兰。我特地再次来到我们曾经的住处。站在楼外,面对这幢经历了岁月洗刷的小楼,我想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想念起席拉。身处德黑兰的我,由衷地为远离故土的席拉和她的家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