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国
拉纳·米特:中国所拥有的力量如何塑造其全球野心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主要障碍不是美国的敌意,也不是国内的敌人,而是其威权主义面相。威权主义和有时具有对抗性的扩张主义的影响叠加在一起,玷污了中国模式的其他组成部分,诸如强调消费主义和物质生活方式的改善,对全球发展和减贫虽有缺陷但真诚的承诺,以及中国真...
【详细】
2020-12-25
许纪霖:亦新亦旧的晚清重臣张之洞丨共识国际讲坛
我自己的观察是这样:在太平盛世,制度的作用更大,人不太重要;在乱世,制度都是常规性的,拯救不了乱世,这个时候人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人可以超越这套常规的制度来做出一些事情,有做好的,有做烂的,所以这个时候人的作用很大。就变革而言,制度不可能自动地变革自己,旧制度不可能...
【详细】
2020-12-01
孙雁:民心与认同,才是台湾问题的实质
把台湾问题的实质归于中美问题,也低估了美国决策程序中多元因素的作用。美国外交决策中既有现实主义和各种利益的因素,也不乏理想主义或美国价值观下的道义因素。...
【详细】
2020-05-07
曹辛:从中欧关系到朝核问题,如何稳妥处理中国的外交麻烦
目前中美欧三边格局的大势是客观存在的:在根本的战略上讲,大致存在态势的平衡。而一旦中欧关系出现失衡,则格局将倾向于出现中欧分别应对美国的情况,如此,中欧将共同出现不利局面。而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综合国力的冲击力,局势会对中国更加不利。...
【详细】
2019-12-02
魏加宁:当前最要防止中美脱钩,否则我们的“和平红利”可能消失
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讲,当前最要防止的就是中美脱钩。中美一旦脱钩,早晚都会打起来。一旦打起来,中国的“和平红利”就会消失。过去4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不仅得益于“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和平红利”——40年没有打仗,这是多大的“和...
【详细】
2019-11-29
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何没有跟国际影响力同步增长?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前提,是源于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功。也就是说,中国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模式,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所适用。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模式要具有普适性,而不是特殊性。但是中国国家的制...
【详细】
2019-11-29
【西太湖论坛】周天勇:非常时期需要启动重大改革和实施重大战略
未来假如说不采取改革措施,不采取重大的发展战略措施,从2020年,到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后,一直可能就是3%的GDP增长速度。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再用全要素生产力模型进行了数据正向输入的模拟,但是这种计算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它假定的是市场经济国家,比如说人口...
【详细】
2019-11-29
达巍:中美“脱钩”有合理性吗?
要解决脱钩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是避免过度的安全化,但这恐怕短期内很难实现。那么,问题恐怕在于如何减少脱钩,以及如果必须脱钩时我们应该如何行事。如果我们双方都以一种法制化的、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来局部脱钩,同时彼此理解对方为何要推动脱钩,那么事情就不会变...
【详细】
2019-11-28
【西太湖论坛】高尚全:改革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的使命就是建立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体制。影响竞争力的体制成本很高,机构很庞大,几套班子,人很多,“吃皇粮”的人很多,所以体制成本很高。如果体制成本不减的话,最后体现到竞争力,人家就不买你的东西。所以,在竞争力上要体现出来。建立这样的体制,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地...
【详细】
2019-11-25
亨利·博伊德:如何评估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展?
若中国陆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不仅需要升级现有的武器装备,而且需要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数千新型火炮和装甲车。本人认为这一计划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中国将发展优先权全部交给陆军,但也无济于事。更切实的做法是:在2020年使其50%的装甲车、火炮和防空系...
【详细】
2019-11-22
【西太湖论坛】彭森: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形势与任务
古往今来,一些霸权主义,一些大的霸主,最后往往走向失败的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违背规律,另外一个是穷兵黩武、四面出击。这两个问题,特朗普现在恰恰都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详细】
2019-11-15
蒋志青:为什么说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价值观问题和知识能力缺陷,致使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偏见,找不到客观性的标准。因此,他的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2018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一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详细】
2019-11-11
布雷特·麦格克:美国如何评估中国当前的“中东战略”?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和作用必定会越来越重要,美国及其盟友应在塑造中国在中东的角色定位方面起关键作用。...
【详细】
2019-11-08
【西太湖论坛】贾康:科教兴国 创新发展
如果我们使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能够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就迫切需要深刻认识,在充分尊重与顺应人才培养规律和科研创新规律这样一个视角上,从人本主义、人文关怀来破题,在供给侧力求实施高水平的教育、科研体制的变革,来打开中国人才成长、科研创新突破的潜力空间。...
【详细】
2019-11-04
集装箱惨案令中英两国震惊,背后的偷渡问题何解?
埃塞克斯郡这起惨案传出之初,让人立即联想到2000年多佛尔港58名中国公民集装箱窒息案。但人们震惊的是,这桩英国近20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类似惨案,39名受害者又和中国相关。当时,口岸当局在一辆从多佛尔港入境英国的集装箱卡车上发现58名中国偷渡客的尸体,另有两人生...
【详细】
2019-10-25
刘远举:从抵制NBA事件看中国民间舆论与民间制裁
每个国家内部都有一些政治正确,比如,就有NBA老板因为种族歧视言论被迫卖掉了球队,但这个只是国家内部,没有傲慢到要全世界的人都遵守,中国人让人来涂黑脸扮演黑人,也没人抗议,没人要道歉。至于中国国内打倒美帝、美国人与狗不能进,美国人另外加20%价格,乃至反美游行等,都...
【详细】
2019-10-11
【西太湖论坛】华生:改革开放从哪里再出发
我们对世界,我们对未来,我们对选择的道路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有那么多的不了解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能够走出来——我认为就是改革开放最初所提出的那个口号,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样就打破了教条和框框,解放了全党和全...
【详细】
2019-10-10
【西太湖论坛】许纪霖:什么是创业所必须有的工匠精神?
今天中国面临着怎么从山寨大国发展到工艺大国和创新大国,我讲的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这需要一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详细】
2019-10-02
【西太湖论坛】于洪君:充分自信与高度自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
在保持高度自信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营造睦邻友善的周边小环境与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是个永无止境的漫长历史过程。建立基于新规则的国际新秩序,必须经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人类社会过去一百年间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准则、政治经济秩序、组织体系和架构,虽...
【详细】
2019-09-27
【西太湖论坛】陈志武:如何评估民营企业的投资价值?
如果商业契约、公司契约很可靠,各行业机会对谁都平等开放,那么,商家与官权联姻的必要性就下降,子女的婚姻自由也因此而解放;如果陌生企业之间的契约执行和交易信用不是问题,那么,商家之间就用不着通过联姻来强化信用关系。商业联姻、政治联姻是外部法治不到位、信用...
【详细】
2019-09-25
【西太湖论坛】俞可平:国无信不立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浓厚官本主义传统的国家,官员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政府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信力的关键。要建设一个诚信社会,首先要建设一个诚信政府。什么是一个诚信政府呢?就是对人民群众许下的诺言,要不折不扣地实现;要求下属和民众做到的,自己必须身先垂范。...
【详细】
2019-09-23
美国工厂:中美工人的性格差异,源于两种不同的“工厂政治”
事实上,一味的文化冲突论或者意识形态对抗框架遮蔽了它们背后所共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工厂政治之间的冲突,它们各自的形成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过程。两国工人的“性格”实际上是由不同工厂政治下的意识形态所塑造出来的。...
【详细】
2019-08-28
宗研: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或挑起东亚军备竞赛?
《中导条约》失效后,美国企图在亚太地区将军备竞赛的祸水引向中国,日本则是它的重要棋子。中国应该对日本作清醒、长远的研判。一方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向好的中日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另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增强软硬实力,增加筹码,以实...
【详细】
2019-08-13
李永晶:中日两国的东亚认识与东亚共同体构想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国策可以概括为“脱亚入欧”与“亚细亚主义”。那么,这种国策是否自相矛盾?显然,近代日本并没有陷入到这两个口号表面上的矛盾当中:明治日本所谓的“脱亚”与成为亚洲盟主乃是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或者说是完成日本民族国家建设的两种相辅相成的...
【详细】
2019-07-31
共7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战斗民族干的那些蠢事,连普京都躲不过去
车英赫:金正恩当选朝鲜劳动党总书记背后的政治逻辑...
德里克·格罗斯曼:需要指出,特朗普留给拜登的印太联盟和伙伴关系相...
曹辛:关于朝鲜劳动党八大后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
张云:欧盟两场谈判与后疫情时代地区秩序
王建勋:大选后的美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许成钢:只要宪政正常运作,就不存在某一次选举决定美国的命运...
斯蒂芬·沃尔特:特朗普有些真正的成就,但他的失误让美国的状况比四...
战斗民族干的那些蠢事,连普京都躲不过去
约翰·库克森:在美中关系的急剧变化中要看到不变的五个方面...
高新军:我所认识的在美中国非法移民
车英赫:金正恩当选朝鲜劳动党总书记背后的政治逻辑...
德里克·格罗斯曼:需要指出,特朗普留给拜登的印太联盟和伙伴关系相...
拉纳·米特:中国所拥有的力量如何塑造其全球野心...
伟达:美国朝野新的对华反省和共识导致中美关系接下来也难以改善...
马国川:日本帝国是如何走向歧路的
聂辉华:“黑天鹅”、“灰犀牛”和“大白鲨” ——如何应对各种不...
王建勋:大选后的美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林辉:永不过时的苏联笑话与20万“笑话犯”
许成钢:只要宪政正常运作,就不存在某一次选举决定美国的命运...
斯蒂芬·沃尔特:特朗普有些真正的成就,但他的失误让美国的状况比四...
热门关键词
美国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朝鲜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中美贸易战
美国外交
世界历史
俄罗斯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中国
印度
苏联
全球经济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一带一路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