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宋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退出TPP表明特朗普仍然带有商人斤斤计较的气息
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他的内政外交政策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普遍期望的不确定性——原来人们认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所提出的许多激进政策并不会真的付诸实践。但是,在特朗普上任后,我们看到,他已经兑现了大多数竞选期间的诺言,包括针对非法移民尤其是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的严厉打击态势、开始在与墨西哥相邻的美国南部边境筑墙,以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上任第一天就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这一协议被许多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认为是奥巴马时期“亚太再平衡战略”框架下最明智、最宝贵的外交遗产,将能有助于确保美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维持东亚乃至全球的领导地位。的确,在美国的许多政治精英眼中,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只成功了一半,就是达成了TPP协议,而加强与美国盟国的军事关系、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制衡行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从目前来看,可以认为,特朗普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外交战略,尽管他的战略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专注双边的经济谈判固然可能让美国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筹码和收益,但是从长期来看与美国的全球领导者形象、利益并不一致。毕竟,一个更高标准的多边经济协定比一个一个的双边谈判效率更高,也更有利于形成一个美国领导下的区域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来说,TPP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框架,它还有具有重要的政治、战略和文化意义。而特朗普仅仅从美国国内的就业这样的单一角度来看待TPP,无疑表明他仍然带有商人斤斤计较的气息。不过,这并不是说特朗普没有自己的战略。的确可以认为,特朗普对于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战略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至于这套思路能否完全得到实施,目前还不确定。但是至少可以初步认为,特朗普对于全球层次以及东亚地区的大国战略关系有一些基本的倾向:
特朗普认为俄罗斯从长期来看并不是美国的主要对手
首先,特朗普本人所具有的亲俄倾向是确实无疑的,这可能是因为,特朗普认为,俄罗斯从长期来看并不是美国的主要对手,这与奥巴马政府的看法迥然不同。在奥巴马执政的时期,尽管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没有给予乌克兰当局更有力的支持,甚至拒绝提供“致命性武器”,从而受到了来自麦凯恩这样的强硬共和党人的激烈批评。但是,毫无疑问,奥巴马政府是把俄罗斯作为美国的主要威胁来看待的。奥巴马当局只是认为,不能像小布什政府那样盲目地发动或介入许多军事冲突之中,因为这是“做蠢事”。因此,奥巴马政府十分重视所谓的“巧实力”,希望通过经济制裁的手段迫使俄罗斯做出让步。当然,奥巴马的“巧实力”手段显然低估了普京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特朗普而言,他可能认为奥巴马政府其实也是在做蠢事,因为俄罗斯本质上只是一个纸老虎而已。由于俄罗斯人口的下降,以及经济规模的萎缩(2016年已经萎缩到1万亿美元)左右,俄罗斯从长远来看已经不是真正有挑战能力的对手。尽管俄罗斯仍然拥有数量众多的核武器,但是核武器由于过于庞大的杀伤力一般情况并不是可以被使用的武器。特朗普可能没有那么强的意识形态情结——虽然他时不时也表示“热爱和捍卫美国的自由主义政治传统”。因此,他或许并不将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视为是俄罗斯希望重新获取霸权的野心使然,而是更多从传统地缘政治因素来考虑问题。既然是传统的地缘政治斗争,那么就有冲突也可能有交易。对于特朗普而言,如果能够和俄罗斯达成一个交易,那么美国就能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例如一起打击“伊斯兰国”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他不可能明言的,对付从长远来看更有挑战能力的其他国家。
当然,特朗普的亲俄倾向已经在美国政界遭到了巨大的反对,并且因为他的团队是否在竞选期间和当选后(未久就职之前)和俄罗斯官员有过接触,而损失了他的一名心腹,即刚上任不久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将军。不过,特朗普要求弗林辞职,并不是因为他与俄罗斯官员有过联系,而是认为他没有如实向副总统彭斯汇报相关情况,所以特朗普对他失去了信任。特朗普不止一次在记者会上表示,他完全赞同并支持他的下属与俄罗斯人打交道;但是他也流露出悲观情绪,即在美国主流政治精英普遍的反对声音之下,他希望同俄罗斯达成交易的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特朗普能够继续稳定他的总统位子,那么美俄关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可能会有一些好转。
特朗普政府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看待
其次,特朗普本人及其所选择的许多高级官员所持有的对华态度,可以初步认为,除了反感和遏制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以外,特朗普政府会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来看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敌人的关系。特朗普本人的四百多条推特里面大多是攻击中国的内容,当然也包括少数的赞美和羡慕——主要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政府的动员和执行能力,这与他本人主张强势领导、政府有效率是一致的,就如他赞美普京是一个有领导力的总统一样。但是,特朗普的这些赞美和羡慕并不能被当成是他喜欢中国,相反可以看到他对中国发展势头持续下去可能使美国被中国超越的担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将中国当成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是出于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考量,而不是出于意识形态或者安全上的担心。
因此,可以预期的是,在可见的将来,特朗普当局将会寻找各种筹码,要求中国做出经济上的让步,削减巨大的对华贸易逆差——2016年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占到了它总贸易逆差的5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一定会爆发贸易战,毕竟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越5000亿美元,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固然影响到了美国的就业,但是这些投资的利润90%仍然是返回美国的。限制从中国的进口也可能降低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统的特朗普,他不可能不了解这些基本的情况。因此,尽管他在大选期间声称要向中国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以及把中国定位为汇率操纵国,但是这两条到目前都没有兑现。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甚至考虑将是否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筹码来与中国方面讨价还价,显然是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出于增加就业、改善中下阶层收入的基本考虑,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对中国方面施加更多单方面的制裁和限制措施。
意识形态在特朗普的外交战略中并不占有很大的分量
在南海和地区局势的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既是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在盟友中的信誉,也有可能是希望以这些为筹码要求中国尽可能做出更多的让步。例如,最近的一些消息显示,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向台湾出售“更多、更好”的武器;在朝核问题上,预计美国方面将会向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事实上,2017年3月15日开始的蒂勒森东亚之旅中,朝核问题应该是一个主要的议题。从综合国力竞争的角度来说,特朗普政府准备增加540亿美元军费、大幅度扩充美国海军军舰至350艘的计划,也表明他可能希望通过扩充军备来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军事影响力。当然,也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从更全局的角度来说是为了捍卫美国无可匹敌的霸权地位和全球主张。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的南海巡航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也包括诸如日本、菲律宾这样的美国盟友——挑战这些盟友的海洋权益诉求。
大体上可以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将趋向强硬,中美之间的摩擦将会增多,但是是否一定会越过所谓的“临界点”仍然还不清楚。或许基本清楚的事实是,在特朗普的眼中,中国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但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敌人。如果是一个明确的敌人,那么应该是把中国定位为美国领导下的意识形态或者国际安全秩序的挑战者和破坏者。显然,在特朗普的外交战略中,意识形态并不占很大的分量。而从国际安全秩序的角度来说,特朗普更担心的是恐怖主义、朝核问题,南海局势随着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已经明显降温了。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在贸易、朝核问题、“伊斯兰国”等问题上开展实质性的合作,那么中美之间并不会陷入战略敌对的关系之中,可以维持基本的稳定与合作。
美国的盟友们将不得不同意承担更多同盟开支
最后,特朗普的外交战略和东亚政策中比较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和盟友的关系不会削弱,只会得到加强。尽管特朗普在大选期间抱怨过北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认为美国可以放弃这些同盟关系。特朗普的外交战略是:美国应该维持并加强与这些盟友的关系,但是这些盟友必须要承担更多的同盟开支。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对北约盟友,还是对韩国和日本,特朗普当局都已经明确提出了盟友承担更多开支的要求,并且在谈判之中。这自然会造成盟友们的一些不舒服,但是精明的特朗普认识到,这些盟友将不得不答应美国的要求。维持盟友关系,减少美国的国际负担,这两个如果能够同时实现,自然对美国来说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虽然让自己的盟友感到一些不舒服——例如对日本,不仅要求日本承担更多同盟开支,还要求日本削减对美贸易逆差,但是特朗普的政府在加强同盟关系方面的动作力度也超过奥巴马时期。例如,对于日本,特朗普政府不仅明确表示,继续将钓鱼岛纳入到《美日安保条约》的防卫范围,还宣称要动用一切军事力量(包括核武器)来保卫日本;对于韩国,特朗普把他上任后的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表示对朴本人以及对韩国的友好和支持,并借着朝鲜导弹试验的机会提前部署(预计2017年5月底之前完成)萨德反导防御系统;对待北约,特朗普政府宣称将会“百分之百”地支持北约。通过这些安抚举动,美国的东亚盟友可以说大大松了一口气。短期内,东亚地区的安全局势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美国仍然是东亚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者。
美国的外交战略短期内不会明显变化
因此,总的来说,特朗普上台后的外交战略可能有一些方向性的变化,但是相比奥巴马时期,短时间内不会变化得特别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奥巴马对俄政策谈不上真正的强硬,对华政策也谈不上实质性的友好,因此即便特朗普对俄更加友好一点,对华更加强硬一点,也不会让人感觉变化特别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的施政毕竟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包括国内强大的反俄情绪、中美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又远超美俄,因此他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下明确把中国作为战略敌人,何况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确实损害了美国的全球信誉和领导地位。如果一定要说他的对外战略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特朗普过于忽视全球多边制度,以及贬低了自由化的国际经济秩序对于美国的利益。总的来说,美国并不是全球化的受害者,而是主要的受益者。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美国工人的就业情况、提升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完全可以通过更好的国内措施以及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草率放弃TPP(而不是考虑重新谈判),应该是特朗普政府对外经济战略的一大败笔。
宋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退出TPP表明特朗普仍然带有商人斤斤计较的气息
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他的内政外交政策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普遍期望的不确定性——原来人们认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所提出的许多激进政策并不会真的付诸实践。但是,在特朗普上任后,我们看到,他已经兑现了大多数竞选期间的诺言,包括针对非法移民尤其是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的严厉打击态势、开始在与墨西哥相邻的美国南部边境筑墙,以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上任第一天就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这一协议被许多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认为是奥巴马时期“亚太再平衡战略”框架下最明智、最宝贵的外交遗产,将能有助于确保美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维持东亚乃至全球的领导地位。的确,在美国的许多政治精英眼中,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只成功了一半,就是达成了TPP协议,而加强与美国盟国的军事关系、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制衡行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从目前来看,可以认为,特朗普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外交战略,尽管他的战略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专注双边的经济谈判固然可能让美国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筹码和收益,但是从长期来看与美国的全球领导者形象、利益并不一致。毕竟,一个更高标准的多边经济协定比一个一个的双边谈判效率更高,也更有利于形成一个美国领导下的区域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来说,TPP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框架,它还有具有重要的政治、战略和文化意义。而特朗普仅仅从美国国内的就业这样的单一角度来看待TPP,无疑表明他仍然带有商人斤斤计较的气息。不过,这并不是说特朗普没有自己的战略。的确可以认为,特朗普对于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战略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至于这套思路能否完全得到实施,目前还不确定。但是至少可以初步认为,特朗普对于全球层次以及东亚地区的大国战略关系有一些基本的倾向:
特朗普认为俄罗斯从长期来看并不是美国的主要对手
首先,特朗普本人所具有的亲俄倾向是确实无疑的,这可能是因为,特朗普认为,俄罗斯从长期来看并不是美国的主要对手,这与奥巴马政府的看法迥然不同。在奥巴马执政的时期,尽管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没有给予乌克兰当局更有力的支持,甚至拒绝提供“致命性武器”,从而受到了来自麦凯恩这样的强硬共和党人的激烈批评。但是,毫无疑问,奥巴马政府是把俄罗斯作为美国的主要威胁来看待的。奥巴马当局只是认为,不能像小布什政府那样盲目地发动或介入许多军事冲突之中,因为这是“做蠢事”。因此,奥巴马政府十分重视所谓的“巧实力”,希望通过经济制裁的手段迫使俄罗斯做出让步。当然,奥巴马的“巧实力”手段显然低估了普京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特朗普而言,他可能认为奥巴马政府其实也是在做蠢事,因为俄罗斯本质上只是一个纸老虎而已。由于俄罗斯人口的下降,以及经济规模的萎缩(2016年已经萎缩到1万亿美元)左右,俄罗斯从长远来看已经不是真正有挑战能力的对手。尽管俄罗斯仍然拥有数量众多的核武器,但是核武器由于过于庞大的杀伤力一般情况并不是可以被使用的武器。特朗普可能没有那么强的意识形态情结——虽然他时不时也表示“热爱和捍卫美国的自由主义政治传统”。因此,他或许并不将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视为是俄罗斯希望重新获取霸权的野心使然,而是更多从传统地缘政治因素来考虑问题。既然是传统的地缘政治斗争,那么就有冲突也可能有交易。对于特朗普而言,如果能够和俄罗斯达成一个交易,那么美国就能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例如一起打击“伊斯兰国”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他不可能明言的,对付从长远来看更有挑战能力的其他国家。
当然,特朗普的亲俄倾向已经在美国政界遭到了巨大的反对,并且因为他的团队是否在竞选期间和当选后(未久就职之前)和俄罗斯官员有过接触,而损失了他的一名心腹,即刚上任不久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将军。不过,特朗普要求弗林辞职,并不是因为他与俄罗斯官员有过联系,而是认为他没有如实向副总统彭斯汇报相关情况,所以特朗普对他失去了信任。特朗普不止一次在记者会上表示,他完全赞同并支持他的下属与俄罗斯人打交道;但是他也流露出悲观情绪,即在美国主流政治精英普遍的反对声音之下,他希望同俄罗斯达成交易的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特朗普能够继续稳定他的总统位子,那么美俄关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可能会有一些好转。
特朗普政府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看待
其次,特朗普本人及其所选择的许多高级官员所持有的对华态度,可以初步认为,除了反感和遏制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以外,特朗普政府会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来看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敌人的关系。特朗普本人的四百多条推特里面大多是攻击中国的内容,当然也包括少数的赞美和羡慕——主要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政府的动员和执行能力,这与他本人主张强势领导、政府有效率是一致的,就如他赞美普京是一个有领导力的总统一样。但是,特朗普的这些赞美和羡慕并不能被当成是他喜欢中国,相反可以看到他对中国发展势头持续下去可能使美国被中国超越的担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将中国当成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是出于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考量,而不是出于意识形态或者安全上的担心。
因此,可以预期的是,在可见的将来,特朗普当局将会寻找各种筹码,要求中国做出经济上的让步,削减巨大的对华贸易逆差——2016年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占到了它总贸易逆差的5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一定会爆发贸易战,毕竟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越5000亿美元,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固然影响到了美国的就业,但是这些投资的利润90%仍然是返回美国的。限制从中国的进口也可能降低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统的特朗普,他不可能不了解这些基本的情况。因此,尽管他在大选期间声称要向中国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以及把中国定位为汇率操纵国,但是这两条到目前都没有兑现。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甚至考虑将是否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筹码来与中国方面讨价还价,显然是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出于增加就业、改善中下阶层收入的基本考虑,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对中国方面施加更多单方面的制裁和限制措施。
意识形态在特朗普的外交战略中并不占有很大的分量
在南海和地区局势的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既是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在盟友中的信誉,也有可能是希望以这些为筹码要求中国尽可能做出更多的让步。例如,最近的一些消息显示,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向台湾出售“更多、更好”的武器;在朝核问题上,预计美国方面将会向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事实上,2017年3月15日开始的蒂勒森东亚之旅中,朝核问题应该是一个主要的议题。从综合国力竞争的角度来说,特朗普政府准备增加540亿美元军费、大幅度扩充美国海军军舰至350艘的计划,也表明他可能希望通过扩充军备来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军事影响力。当然,也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从更全局的角度来说是为了捍卫美国无可匹敌的霸权地位和全球主张。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的南海巡航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也包括诸如日本、菲律宾这样的美国盟友——挑战这些盟友的海洋权益诉求。
大体上可以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将趋向强硬,中美之间的摩擦将会增多,但是是否一定会越过所谓的“临界点”仍然还不清楚。或许基本清楚的事实是,在特朗普的眼中,中国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但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敌人。如果是一个明确的敌人,那么应该是把中国定位为美国领导下的意识形态或者国际安全秩序的挑战者和破坏者。显然,在特朗普的外交战略中,意识形态并不占很大的分量。而从国际安全秩序的角度来说,特朗普更担心的是恐怖主义、朝核问题,南海局势随着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已经明显降温了。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在贸易、朝核问题、“伊斯兰国”等问题上开展实质性的合作,那么中美之间并不会陷入战略敌对的关系之中,可以维持基本的稳定与合作。
美国的盟友们将不得不同意承担更多同盟开支
最后,特朗普的外交战略和东亚政策中比较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和盟友的关系不会削弱,只会得到加强。尽管特朗普在大选期间抱怨过北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认为美国可以放弃这些同盟关系。特朗普的外交战略是:美国应该维持并加强与这些盟友的关系,但是这些盟友必须要承担更多的同盟开支。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对北约盟友,还是对韩国和日本,特朗普当局都已经明确提出了盟友承担更多开支的要求,并且在谈判之中。这自然会造成盟友们的一些不舒服,但是精明的特朗普认识到,这些盟友将不得不答应美国的要求。维持盟友关系,减少美国的国际负担,这两个如果能够同时实现,自然对美国来说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虽然让自己的盟友感到一些不舒服——例如对日本,不仅要求日本承担更多同盟开支,还要求日本削减对美贸易逆差,但是特朗普的政府在加强同盟关系方面的动作力度也超过奥巴马时期。例如,对于日本,特朗普政府不仅明确表示,继续将钓鱼岛纳入到《美日安保条约》的防卫范围,还宣称要动用一切军事力量(包括核武器)来保卫日本;对于韩国,特朗普把他上任后的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表示对朴本人以及对韩国的友好和支持,并借着朝鲜导弹试验的机会提前部署(预计2017年5月底之前完成)萨德反导防御系统;对待北约,特朗普政府宣称将会“百分之百”地支持北约。通过这些安抚举动,美国的东亚盟友可以说大大松了一口气。短期内,东亚地区的安全局势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美国仍然是东亚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者。
美国的外交战略短期内不会明显变化
因此,总的来说,特朗普上台后的外交战略可能有一些方向性的变化,但是相比奥巴马时期,短时间内不会变化得特别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奥巴马对俄政策谈不上真正的强硬,对华政策也谈不上实质性的友好,因此即便特朗普对俄更加友好一点,对华更加强硬一点,也不会让人感觉变化特别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的施政毕竟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包括国内强大的反俄情绪、中美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又远超美俄,因此他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下明确把中国作为战略敌人,何况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确实损害了美国的全球信誉和领导地位。如果一定要说他的对外战略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特朗普过于忽视全球多边制度,以及贬低了自由化的国际经济秩序对于美国的利益。总的来说,美国并不是全球化的受害者,而是主要的受益者。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美国工人的就业情况、提升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完全可以通过更好的国内措施以及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草率放弃TPP(而不是考虑重新谈判),应该是特朗普政府对外经济战略的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