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本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半年,赴俄讲学并作为译员走访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一些城市和村镇。通过与国内时对俄罗斯的认识和与中国情况的比较,对俄罗斯的当时和过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认识。涉及范围很广,诸如:对苏联解体的态度、社会思潮、斯大林时代的社会情势、苏共的活动、人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
这些纪实既反映了俄罗斯及其在苏联时代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苏联解体后的三、四年间俄罗斯普通人所经历社会变迁。记述中,我自然会同自己在国内时期通过文学作品、电影报刊、教师讲授,以及党的宣传教育获得的对俄罗斯的认识进行比较,并与中国相应的情况进行对比。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俄罗斯大变动的深层原因。
到这个国家不久,随着同俄罗斯人的交往和融入俄罗斯的社会生活,我的陌生感逐渐减退。我固有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定势能够适应这里的 生活与工作。使我吃惊的是,俄罗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关系,风俗习惯与我们的何其相似,运用中国人习惯了的规范能够适应。更使我吃惊的是,他们苏维埃时代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与我国的革命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情况,也是何其相似。深究之,是源自根据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进行的革命运动和胜利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时值苏联解体半年,俄罗斯社会生活体制的转化刚刚开始。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人们几十年所习惯了的工作制度和生活习惯被冲击,新的还没有完全建立,有着对旧的社会制度的习惯性的留恋和对新的体制的陌生。但首先遇到的是突如其来生活条件急剧恶化:生活物资匮乏、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银行存款化为无有。但是有一重要措施,工资和养老金等是根据物价指数来发的,每个月都不一样。我第一个月的工资不到两千卢布,第三个月是一万卢布,所以不管物价怎么涨,货币怎么贬值,人们的生活照常。
计划经济一旦停止了计划的运做,商品市场又没有建立起来。各个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瓦解了。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得不到其它地区的工农业产品的计划供应,经济活动处于停顿状态。俄罗斯人感到茫然,好多的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人们思想的自由度可以说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人们之间可以自由交谈,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对外国人也失去了过去的警惕和谨慎,这就为我作为一个外国人了解他们的情况提供了可能。
俄罗斯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愿意谈的,是他们国家的经历和祖辈与自己的人生的经历。在与俄罗斯的知识界,主要是老年教师、原党务部门工作人员、集体农庄的主席、老党员等,在同他们的交往中,对过去的回忆是交谈的主题。为时不久,我们竟然有了共同的语言,我越来越感觉到,对苏维埃时代的社会生活并不感到陌生。两个国家在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也有使人颇感兴趣的差别。下面是我亲身的一些经历与体会。
一、初见俄罗斯的政治生活
1.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的态度
可以说,人民对政局的变化泰然处之。到俄罗斯后得知,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宣布以后,人民群众肃然接受,没有人上街游行,表示支持或者反对。苏共党员也异常平静,他们没有失去政权的感觉,自然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捍卫这个组织。
一位原地方党校的负责人回答我提出的苏共为什么停止存在时说,“当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虽然我当时是俄共中央候补委员,将来国家如何,更不会征求我的意见,只能是听之任之。”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态。从当时情况来看,俄罗斯大多数人是接受这种变革的,“接受”不等于“支持”;“支持”是主动的积极的,“接受”是被动的消极的。 坚决支持的人当然也很多,但留恋过去的人也不少。对未来的生活和命运仍然是寄托于国家的执政者。
当时许多俄罗斯人留恋过去的生活,是由于当前的生活条件如此之糟,留恋的是那时的平静生活。多数俄罗斯人表示,不愿意回到苏维埃的时代,即使目前经济生活如此的困难。因为人们最终摆脱了程度不等的精神上的束缚,个人的思想和精神能够处于自由和自然的状态,用不着提心吊胆,用不着两面做人,恢复了人生活的本来的自然状态。
尤其是青年人,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并不清楚,理想也没有具体的景象,只是对过去的厌倦。对青年人来说,过去的生活平淡无味,墨守成规;羡慕西方的又不十分清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持不同意见的人是有的,但并没有积极反对,更谈不到做坚决的斗争。他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有机会时表示一下而已,这在纪念十月革命节的游行中表现出来。
十月革命节那天,哈巴咯夫斯克(伯力)有俄共组织的游行纪念活动。我到街头站望,见到了游行队伍,有二、三百人。他们先在广场集合,有人演说,然后游行。打着镰刀斧头的旗帜,喊着的口号,秩序井然。周围的人并没什么表示,看看而已。细观之,则发现,他们多为老年人,老工人、穿着军装老军人,他们胸前挂满奖章和勋章。不言而喻,他们是对苏共解散前的时代留恋的人,他们留恋过去的光荣和平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对他们的尊敬;在十月革命节,列队游行,尽情享受难得的表现自我的机会。那么农村又是何呢?
在离赤塔不远的一个小镇里,我认识了一个曾经作过集体农庄主席的老人,他曾经是布尔什维克,现在自称是民主主义者,在帮助儿子做边贸生意,支持叶利钦政策。他从父辈那里得知农业集体化的经过。教科书写的是农民自愿加入集体农庄,生产得到了发展。他说,农民是不会自愿地交出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牲畜和农具,是由上到下,派工作队领导进行的。那时没有组织与管理集体性的农业生产的经验,加上为了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大量的青年劳动力被调出。庄员劳动积极性不高,只关心自留地,集体财产浪费严重,使农业减产,甚至出现饥荒。事实表明,苏联的粮食产量和牲畜存栏数一直没有达到一战前水平。
作为集体农庄庄员的农民来说,几代人过去了,他们习惯了这种集体农庄式的生活方式,一旦改变,不少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安排生产和生活。在长途列车的旅途中,遇到一位集体农庄庄员,他对改变农村的所有制和组织形式,极为不赞同。他说,我们在集体农庄里很好,工作和生活都由农庄安排,大家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相互平安无事,过着祖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如果有人不喜欢集体农庄,那完全可以自己干,俄罗斯有广阔的土地,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可以与集体农庄并存。为什么非要解散集体农庄不可。
2.没有见到革命的激情 ,共产主义理想失去严肃性
我在学校做教学工作,很多的时间同年轻的大学生在一起。这就为我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保存着我学生时代所接受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崇拜苏维埃时代的青年人典型形象,如革命时期的保尔。柯察金、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斯达哈诺夫、卫国战争中卓娅和青年近卫军的英雄们。他们怀着共产主义的理想,满腔的激情地生活、工作与斗争。
在与年轻的大学生们的接触中,我努力寻找这些典型形象的理想和激情在他们身上的表现。遗憾的是,没能找到。是不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变革使青年人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激情。不是的,苏联解体才几个月的时间,思想的变化不可能那么快,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尔后发现,他们很多人对这些形象知之不多,即使读过描写这种形象的作品,也没有产生与之相应的激情。这是为什么?是文艺作品的过度宣传,并非当时的实际情况,还是时代的变迁,不得而知。
他们这代年轻人关心的是现实,是如何学习、将来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在苏联解体前,早就对舆论,宣传和组织的教育活动不感兴趣,甚至不于理会。一位同学对我说,他是共青团员。共青团的唯一活动是一年一次全系的团员大会,听取一位面孔不怎么熟悉的书记的例行报告。我问,对共青团员的要求呢?他无以为答。苏共在我所在学院里也没有什么组织机构和活动,据说,党委书记由一位教师兼任,管着学院里的党员,学院里的一切工作,都由院长负责。
后来得知,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奋斗的激情在社会生活中早已消失。理想成了望尘莫及的理想,为之产生的激情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况且共产主义理想在苏联已经失去了它的严肃性。赫鲁晓夫曾经一度大力宣传苏联正在建设和步入共产主义社会,似乎共产主义就在眼前。他提出了种种指标,如社会分工将被取消,人们可以自由发展个人的才能,并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职业;按需分配原则将实现。从1975年起免费供应午餐,1980年起一日三餐免费吃饭;一年四季免费供应衣服;实行社会自治,国家从而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人们将住进“公社宫”。将不再有离婚,不再有私通。不会有愚昧无知、自私自利,更不会有暴力和犯罪。这就是赫鲁晓夫要给人民的一个“可以享受到的社会主义”!人民将这种理想的生活与现实相对比,只能是一笑了之,被看作是政治家的宣传,是实现不了的空想。
二、对苏维埃时代的回忆
在与老年人接触中,偶然遇到一位老布尔什维克,靠养老金为生。曾长期从事专职的党务工作。他对当前的状况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情。对自己过去的经历,尤其是对所从事的工作深感自豪,对当时人们对他的敬畏不无自得。而现在已是秋风中的落叶,无以为奇。他对赫鲁晓夫时代人们对斯大林时代的党务工作的批评,深感不平。他认为当时的一些措施是必需的,是应该的,有效的。有些人利用这些措施干坏事,那时另外的问题。他特别提出,如挡案制度,学习制度,汇报制度和对党员和干部的政治历史审查,难道这不是管理干部,贯彻党的决议,了解下情和上下团结一致所必需的吗?我对此颇感兴趣,因为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也有这些活动,并且习以为常。我请他作些介绍。
1.斯大林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斯大林时代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苏维埃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国外的敌人不断派遣特务入苏,进行破坏活动和颠覆苏维埃政权。在国内被打倒的敌对阶级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有的隐藏起来,甚至混入党内,企图复辟资本主义,党内也会有人成为他们的代理人,因此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阶级斗争也越益激烈和尖锐化,敌人到处存在。这一理论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宣传教育和规章制度等的实际工作中。
1)阶级敌人到处存在
从中央的指示和社会舆论一直到群众的意识中,国外来的人都有特务的嫌疑。到国外去的人都有被敌人收买做间谍的可能。在赤塔,遇到一位曾经做过外贸工作的布里亚特人。他风趣地说:“他曾经去过日本。行前上级一再强调,外出时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以防外国特务制造事端。我们在大街上走时,提心吊胆,好像近旁的人都不怀好意。”
凡是外国人到了苏联,他的一切活动都会由安全部门的人员监视,甚至公开进行。对私自逃亡到苏联的外国人,均被视为有嫌疑的人,要首先坐牢数年,然后到劳改营,放出后也只能在远离大城市的农村生活,过一定时间后可到小城镇,后到大城市,整个过程一般要十数年的工夫。联想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不也是如此吗,普通人出国几乎不可能,海外来人可是大事,需要经过层层手续,以防敌特。
2)党和政府政以及学术领域对反革命的斗争不断
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付诸于实践还表现在,是将党内和政府内的意见分歧,学术界的流派,理论上的探讨,统统被认为是阶级斗争在党内,政府机关内的反映,是敌人的破坏。于是,宗派集团,反革命集团的案件屡出。人们之间的交往,朋友之间的交往,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人之间,也会被认为是搞宗派,小集团。如果涉及到与当局或领导人有相异的政治观点,则可被视为反党小集团。后来发展到,工作中的失误甚至由天灾造成的损害,也都归结为阶级敌人和国外敌特的破坏 。
2.党的组织活动与纪律
1) 党员和干部都有个人的档案
布尔什维克在组织工作中,对每个党员和干部都建立一部档案,保存一切与个人有关的材料。档案对本人保密,本人不许看,也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整理和使用这类挡案的人有严格的规定。档案中记录了党员和干部的全部情况,包括个人的出生地,年龄,家庭成员,亲友和有密切关系的人,个人的经历,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鉴定。至于有关部门的鉴定,则全是由组织部门和上级领导填写。档案主要用做干部的审查、考核、使用、提拔或处分的依据。
后来,逐渐成为进行党内控制与党内政治斗争的手段。档案里的材料越来越多。不仅政治上的材料,还有日常生活的材料,亲属的材料。问题是其中有真有假,甚至栽赃陷害。档案成了个人的包袱。
2)汇报制度和学习制度
对汇报和学习制度,老人讲的较为详细,津津乐道。汇报制度是党员个人向组织的负责人或该组织的其他成员汇报自己个人的和所接触和知道一切情况,范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主要是有关政治思想方面的事情,也包括所谓的小汇报和个人的隐私等等。这对党的各级组织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情况作用很大。到五十年代,群众不感兴趣,汇报得不到甚什么好处,也就自动停止了。
学习制度则指上级的各种指令和指示层层向下传达的制度,如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各种决议,领导人的报告,当前的工作和宣传要点,国内外情况,注意事项,对事情的看法等等。通过这样的渠道,将中央和上级的要求传达到全党,使全党思想一致,步调统一。
3)对党员和干部的政治历史审查
为了保证党员和干部队伍的纯洁,必须进行政治历史审查。至于说,肃反扩大化,老人说,那是另一个问题。错误在于扩大化,而不是肃反本身。
据历史记载,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就不断进行,有请党、肃反、清洗等。卫国战争以后,曾在被德军占领过的地区进行广泛的审查运动,不仅是党内,而且是审查每一个人,是否投降或为敌人服务,即使被迫与德国人有染的女人也要受审查。卫国战争中,有所谓“俄奸”为德军服务,光成建制的军队就达四十万人之众,由叛变的原红军将领统领。后被完全消灭。
总的来讲,苏联对违法者的处理是非常严厉的,尤其战争中军人不得被俘。军人叛逃国外,其近亲属也要受到株连被流放到最远的西伯利亚地区。内务部工作人员在国外执行任务时拒绝回国或从苏联叛逃,其近亲也要受到这样的制裁。
3.苏维埃时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
1)普通人也过提心吊胆的生活
偶然遇到一位退休的中学的历史和语文教师,时年70岁有余,这样年龄的男性老人在俄罗斯是不多见的,很少有人能活到这个年纪。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很小,同年龄的男性朋友为数不多,时感寂寞孤独,如果遇到一位愿意并听懂他讲话的人,那是求之不得的。何况我作为一个外国的知识分子,对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对我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周围年轻人不愿意听的见解。也同时显示自己的不平凡的经历和知识的渊博。
我的问题很多,比如说,为什么俄罗斯人,即使是老年人,也不愿意回到苏维埃时代,尤其是斯大林时代,尽管目前生活困难,国家的国际地位下降。
他说,“最主要原因是精神上的原因,他认为现在的生活是一种自然的放松的生活,可以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谈话,没有顾虑,不用整天在提防着什么。尤其是斯大林时代,一言一行都要谨慎行事,因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成了相互监督的手段,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政治思想的表现。党员干部或者是高级干部,更是如此,随时都有被怀疑的可能,周围的人都可能是揭发者。高级领导的服务人员,包括保姆,都是由安全局派来的,并受其领导。
2)人的两付面孔
在斯大林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两面性,社会层次和个人层次,前者是应付公共生活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私生活,两者是不同一的。人有两副面孔,两种角色,甚至有两种语言。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人说什么人的话。不论是报纸,文件,报告都有一整套公式化的社会政治语言,同人们日常生活中想的和做的是两回事情。这对人来说是痛苦的。
到了赫鲁晓夫的时代,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为数百万人平了反,终止了秘密警察式的统治。继而是伯列日涅夫时代,在政治思想方面走向自由化,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号称是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善了不次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问,为什么广大的人民群众还是不满意?
并不那么热爱。因为对已经得到了的东西,时间一长,成了习惯,就不会感到新鲜。况且人民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的许诺又难以实现。西方的花花世界,侵蚀着人们对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信仰。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希望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
三、俄罗斯人的社会日常生活
1.都是普通的人
当我初次到俄罗斯,通过海关步入街道时,我发现周围的俄罗斯人与我想象的不相同,都是很普通的人,有高有矮,有胖有廋 ,各色人等。总的说,与中国人差不多。以前我的印象是文学作品和电影中的形象,如高大魁伟的领导人、粗犷顽强气魄的军官、士兵昂头翘鼻列队行进时的英姿、战争影片开始时的红军士兵喊着乌拉的冲锋,尤其是最高领袖在主席台或检阅台上的高大的形象等等。原来这样的形象都是艺术家的创造和加工出来的。如最高领导人列宁身高仅1.64米, 斯大林1.62米 赫鲁晓夫1.60米。据测算,斯大林照相时是站在高的台阶上,与周围人相比,显得高大威武。
有一次,在伊尔库斯科遇见两件事,至今难忘,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几个青年男子在交谈,其中一人特殊,在作秀,他身穿一身沙俄时代的军官服,长筒靴、腰带,腰间挎一把长柄战刀,颜如一位武将,显得又高又大,使我想起他是《当代英雄》中的比秋林,还是《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高利。细观之,与相邻的青年一般高,体重也差不多。是衣着和佩刀使他有高大威武的形象,正如中国的俗话说的,人佩衣服马佩鞍。
在伊尔库斯克的火车站的广场上,遇到我内心深处很感兴趣的事,亲眼见到了吉普赛人。在我的心目中的吉普赛人,是普希金的诗作《茨冈》里的吉普赛姑娘的多情多义,印度电影《大篷车》里吉普赛人的能歌善舞的欢乐生活,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吉普赛姑娘的悲欢离合。眼前的吉普赛人,使我大失所望,一辆大篷车,周围有几个吉普人赛人在忙碌,他们五短身材,孩子一大堆,可以由大到小依次排成队。最使我吃惊的是他们的脸色 ,黄中发黑,好像是脏兮兮的。俄罗斯人很少与他们交往,据说苏维埃时代曾有意安排他们定居,参加生产劳动,融入俄罗斯人的社会生活,效果不大。
2.陌生的俄罗斯女性
尽管我早就知道,俄罗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不只是半边天。俄罗斯人的性别比例是女多男少,出生时男微多于女,大致到十八、九岁是男女相等,以后女性逐渐增多,五、六十岁时竟达三比一左右。寿命是男短女长,男性不到六十,女性七十有余。当我进入俄罗斯以后,还是大吃一惊,我好像进入了女人的世界,大街上来来往往多是女人,公共汽车的乘客很少见到男人,火车上男人较多,但不会超过一半,列车员是女的。进入商店 ,工作人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年妇女。我上课的教室里的男学生不会超过半数。联系到来中国边界城市倒包的俄罗斯人,大多是中年妇女。她们个子高大,不是虚胖,身强力壮,几十斤大包裹夹起来就走。
在家庭生活中更是如此,大多不依靠男人为生,不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家务劳动几乎全包。离异后单身家庭妇女一人养育子女。工作与交往中也是非常认真、负责、讲理,特别是好管闲事、打抱不平、主持正义,故在社会上威望高,作用也大。有事实为例。
我们邻居老太骂走了驾车来偷抢我们住室的小偷。有一次我和雇主回国,回来后发现后面的窗户的外面封框被拆掉。窗子没有打开,室内也无被盗痕迹。这时邻居俄罗斯老太敲门进来。她说,前几天夜里,她听到响声,打开窗子观看,有两个人正在拆窗框,他意识到是贼,便开口大骂,并假装呼唤自己的丈夫,两个贼便急忙逃走了。
有一次随同中国商人人在市场卖服装,有一小青年试穿了一件用鸡毛做的羽绒服,不付钱转身就要走,我当然只喊不敢追,周围的人不多,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厉声指责,小青年红着脸愣了片刻,不得不脱下衣服,走人。
有一次我走进一个有中国人住的旅店。在过道上有惊人一幕。有一中年妇女在一个房间的门口大喊大叫,房门关着,里面有喊叫声,几个中国年轻男人围在那里,不知所措。我走近前,想听懂她的话,只能断断续续听懂几个单词,因为她说的本地方言,而且是很粗鲁的话,我没有学过,也没有接触过。没过多久,房门打开,一个俄罗斯小青年低着头红着脸走了出来,后面是一个中国姑娘,看样子没有受到侮辱。原来如此。一位中年妇女的训斥竟能制服小流氓,可见她的威望之高。
何以如此,有人从身体素质,寿命和性别比例做些解释,说很多中年妇女她们人高马大、健壮有力、寿命比男人长;男少女多使女人没有依靠···。反过来这又致使一些俄罗斯男人,责任心差、爱喝酒、脾气暴躁、散懒。
3.俄罗斯人在商谈事务时态度不认真,工人上班不好好干活
中国人与俄罗斯人正式商谈事务时,中国人按习惯,非常认真的,丁是丁卯是卯。俄人办事不认真,说了不算。洽谈或约定好的事情,可以随时忘掉,不再提起。下次从头再来,我不知道他们彼此之间办事是否也会如此。
在城市里很少见到工厂,也许是没有机会。有一次到哈巴的一个汽车修配厂,进到院子和车间以后,没见到有工人干活。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晃悠,也许是我去的时间是工间休息。
4.没有主人翁感,公私不分
在社会生活中我感到有一奇怪的现象,俄罗斯人一般文化素质和教养普遍都很高,喜读书、守秩序、有礼貌、讲究卫生、对人热情、尊重他人。可为什么,他们不关心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浪费惊人,更有甚者是公私不分,私拿工厂里的东西习以为常。我吃惊,苏维埃人的主人翁感到哪里去了?原来,国家的财产,是公家的、集体的、大家的;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最后是没人管,谁也管不了。苏联时代的资源的浪费是惊人的。大家可能还记的,上个世纪的93年前后,中俄边境贸易热火朝天。成千上万,数十万的中国民间淘金人,通过边境口岸,拥入俄罗斯经商。除了有限的几种商品,如钢材、木材、化肥、汽车以外,可以说是废品大交流。中国运去的是假冒伪劣的纺织品,食品,运回来的是废旧的钢材,尤其是的铁轨和机车车论,以及电器,废旧的小商品,数量惊人。在后贝加尔车站,曾见到在影片《安娜。卡列尼娜》使用的一辆机车,百年前的古物,也被中国商人当做废钢铁买来了。在哈巴罗夫斯克到海参崴的公路的两旁,丢弃的废轮胎可以排连起起来,绵延不断。在大的国营农场或集体农庄,废旧的农业机器堆积如山,人们习以为常。何以如此,据说,在计划经济中,缺少维修和回收的计划和安排。在城市里,没有废品收购站,有的只收购酒瓶。
有很多事情 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中国人却见怪。比如说:
砖厂建不得 。有一次,中国商人向俄罗斯的客户建议,在城郊建立一个砖厂。那里的土质非常好,而且随便用。客户摇摇头,连说不可。他解释说,工人会把砖运回到自己的家使用,他的亲戚朋友也会求他帮忙。俄罗斯的城市居民在郊区都有自建的别墅和一小块土地。客户说,城郊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别墅所用的砖,没有多少是用钱买来的,而是通过关系从工厂或者工地弄来的。
工厂里的东西拿回家。私拿工厂里的东西,人们习以为常。在赤塔时,时常路过一栋居民楼,不时有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小物件,向我兜售,一边说,这是从厂里拿来的。
女售货员家里有菜吃。蔬菜在西伯利亚地区,是稀罕之物。平常只有土豆、洋葱、胡罗卜、洋白菜、少量的西红柿,冬天更缺。苏联解体后,地区分工解体,蔬菜来源断绝。其它食品也奇缺,甚至面包商店里也缺货。有一户邻居,女人是副食点的售货员,她家吃的东西从来没有短缺过。那些少见的蔬菜是怎么来的,不好多问,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买回来的。
5.格式化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习惯
1)机关里官僚主义严重,领导人是公式化的领导和管理,一般人员也是墨守成规,机械式的工作 。在机关里办事按步就班,多么简单的事也要按程序进行。不论机关和单位的规模是大还是小,即便是小的公司,领导人都要配备女秘书,坐在外室或门口处,找领导办事必须通过女秘书,即使知道领导人坐在那里,也不能直接同他接触。
2)商店里的墨守成规
商店的上下班时间同机关,学校,工厂的上下班的时间一样。职工下班以后商店也就关门了,哈巴的街道食堂星期天也停止营业,为何如此,不得而知。目的可能是为保证员工的休息。休息的权力是不可侵犯的。在较大的商店里,仍采用几十年前的三道手续的售货方式,何以得知呢。原来我在五十年代进修的学校附近是俄人本世纪初开办秋林公司。就是这样的售货方式。顾客选中商品以后,由售货员开一小票给顾客,然后把货送到提货处,顾客拿小票到收费处交费,拿到发货票后再到提货处取售货员送去的东西,多麻烦。
哈巴一些大的百货商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的差异惊人,比如一件呢子大衣是100卢布,而在另个商区的架子上挂着的相类似的大衣,标价是4、5个卢布。原来这个商区的商品是以前进的货,进货时一个卢布值一美元还要多。商店按既定的规矩办事。有的中国商人见有机可趁,便将整个架子上的大衣统统买下,打包运回国内赚大钱,
在大的商店售货员的算账古板得很,一个大的俄式算盘挂在墙上,不论数目多么简单,售货员都要要将计算的数目拨在算盘上,即使是1+1等于2 ,也要在算盘上演算一番。
悬在在半空中砖。在赤塔市边有一建筑工地,不知为什么停工了。可一架吊车的车斗仍悬在半空,里面装着砖。多次经过,感到奇怪,随向俄罗斯的客户问个究竟。他回答说,大概是下班时间到了,工人立刻停止工作,走了,工序是否完成,他不管。
7小时工作的检查站。有一次去阿尔泰市,在一个小的火车站下车,转乘汽车前往。时值清晨,一出租汽车司机前来揽活。我们说了地址以后,他叫我们立即上车出发,问其原由。原来途中有一检查站。苏联时代阿尔泰属于边境城市,现在仍然是按照苏联时代的法律规定,要检查,办手续。如果赶在早上八点钟工作人员上班以前通过,就可以避免这些麻烦了。在途中,果然见到在公路旁有一座不大的两层建筑物,据司机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工作,其余时间自由通过。也许并不如此,司机借此揽活。
3)家庭生活中的墨守成规
俄人家中用的菜刀是长条形,比中国的水果刀大,比西瓜刀小,切起菜来与中国菜刀相比,很费力,要使劲往下压。中国菜刀短宽,省力。我们随身带来一把。房主老太太试用,连声赞好。俄罗斯产商自然知道,但就是不生产中国式的菜刀。鸡蛋是俄罗斯人的平常食品,但食法就两种,用水煮或是油煎。油煎如同中国的煎荷包蛋,将鸡蛋打开,不搅拌,放入圆形平底小锅油煎,撒点盐即成。我们做炒鸡蛋,请老太太尝尝,她说这比他们煎鸡蛋好吃多了。但老太太自己做饭时,还是用他们方法吃鸡蛋。
四、俄罗斯人的性格中的特性
1.普通俄罗斯人非常崇尚友情
在人情的三大要素,爱情、亲情和友情中,只是对友情的具体表现遇到的较多。至于爱情和亲情,只能是推测。爱情即夫妻之间的情,是人的本性。俄罗斯人恋爱的年龄较早,有的中学时就谈恋爱,一般大学一二年级是高峰,三、四年级就可结婚了。问题是离婚率非常高,男性再婚率高,女性不高,单身母亲的家庭很多。可见相互爱的不深。另一种现象是老年夫妻,也就是五、六十岁。丈夫退休以后,无事可做,以酗酒为业。丈夫的生活也完全由妻子料理,可见爱情之深。联想到,十九世纪的俄罗斯的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他们的贵族世家出身的妻子也主动要陪丈夫去荒凉的西伯利亚,多么忠实于爱情。
至于亲情,属于血缘关系,外人很难涉入了解亲情的深度,但可以从法律角度分析。苏联政府对从事外交,间谍等活动的人员的管理异常严格,如果叛逃,则国内家属株连,判刑流放。甚至将家属在国内单人质,以防叛变。可见俄罗斯人家庭的亲情之深邃。
友情是人的本性,俄罗斯人非常讲究友情,即朋友之情。从儿童开始直至老年,可以说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度过的。俄罗斯人在交往中人按照友情的深度分成三类,很难准确地翻译成中文。第一层次叫认识的人,第二层次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人,有点交情,但够不上朋友。第三层次叫朋友。在学校里,学生如果没有朋友,被叫做特殊儿童,教师要特别关注。在大街上很少到独自闲逛的儿童,一般是几个孩子在一起。有的情况会使中国人感到奇怪。在报纸刊登的征友启事中,竟有两个要好的女孩一块证两个要好的男孩做朋友。在我上课的教室里,有两个女学生老是坐在一起听课,我以为她们是同班同学。后来发现学生名册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原来她们是好朋友,形影不离,听课也要伴随。有一次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五十岁左右老太,她上车坐好以后,把携带的一个茶炊放到桌子上。旅行还要带茶炊,火车上供应开水。寒暄片刻后,我问她,去哪儿,他回答说去下个车站,有五、六小时的路程,去看朋友。为什么还要带茶炊。她说,我们是少年时代的朋友,虽然结婚以后各有自己的家,但我们会经常相聚共饮茶炊里的茶,几十年了。我在国内没有看到过,一个中年妇女还想着自己的童年伙伴。
俄罗斯人这种朋友的情义,在古典文学中常见,十二月党人中的普希金的朋友设法没有让普希金参加十二月起义。十月革命以后的情况,文学作品中描述不很多,不很清楚。 中国在革命斗争过程中 ,强调阶级性,阶级友爱,阶级感情,无所谓朋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非无产阶级的人做朋友是丧失阶级立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人是民族主义者,是不顾朋友的。尽管十月革命以后也高唱国际主义。纵观苏联的历史进程,当政者莫不是从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发处理国际关系事务,而不顾其他。如二次战前曾与纳粹德国订立友好条约。更有甚者是承认伪满洲国并建立外交关系。
2. 普通人也自命不凡
大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是俄罗斯的民族传统,这种思想意识反映在普通人上,是自命不凡。俄罗斯人在有外国人在时称俄罗斯人为自己人,自觉高人一等。不存在对外国人的“礼让”,如火车站有较多的中国乘客购票时,则为自己人单开窗口不用排队。乘坐飞机,先放俄国乘客。出入境边检时,先验自己同胞。
这对中国人很不习惯,中国人有对外国人的礼让传统,以礼相待,称作外宾,尽量给以方便,如以前火车站内有外宾候车室,放人时先让外宾进站。
3.普通人不讲面子
俄罗斯作为一个民族是很讲究尊严的,政府在外事活动中表现出民族的尊严。与中国人相比,在私人交往中并非如此。
中国人爱面子,众所周知,对此有褒有贬。我认为面子是人的尊严,威望,是人对自己的精神约束。约束人们要按照自己的社会角色应当遵守的法律与道德规范从事社会活动和与他人的交往。个人的角色是多重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尊严,面子,范围可大可小。如中国人的面子、老师的面子、学生的面子、父亲的面子。中国人不仅要保持自己的面子,也要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的尊严。
到俄罗斯与普通人接触后发现,一般的俄罗斯人不像祥中国人那样注意面子,不怕丢人现眼。有一次去阿尔泰,在新西伯利亚倒车,在候车室里一个着装整齐的警察把我们带到警察办公室,立即搜身,发现我们老板口袋里有数百美元,马上没收,否则就会送监牢,公开的抢劫。
中国人在路上走,遇到乞讨不足为怪,但会遇到不是乞丐,是年龄很小的男孩,他们三五成群死气白赖地缠住中国人要糖、要钱。这在中国是不会允许的。
有一次在满洲里一家小饭铺吃饭,服务员进来说,有两个毛子在外说话,叫我去看看。毛子说,他们是送货来的,完事要回国了,可是钱都花光,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这里是他们来中国做生意时老板带他们吃过饭的地方,要求白给他们一顿饭吃。饭店经理说,真给俄罗斯丢人。看面子给了他们两大碗面条。吃毕,连呼谢谢,很谢谢,走人。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丢了俄国人的脸,在俄罗斯人看来,这是正常的现象,社会就是这样,何必大惊小怪。原来俄罗斯人到了满洲里后,商品琳琅满目,见到什么就想买什么,如果有钱可以买下整个市场。结果连吃饭的钱都都买东西了。在送他走时,我问,如果中国人在你们那里行吗?答曰,僻偏地方可能,城市大饭店不行。这使我愕然,不知所措,是非难断。
具体了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以及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不仅有助于认识苏联的演变,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性的参考材料。
本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半年,赴俄讲学并作为译员走访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一些城市和村镇。通过与国内时对俄罗斯的认识和与中国情况的比较,对俄罗斯的当时和过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认识。涉及范围很广,诸如:对苏联解体的态度、社会思潮、斯大林时代的社会情势、苏共的活动、人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
这些纪实既反映了俄罗斯及其在苏联时代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苏联解体后的三、四年间俄罗斯普通人所经历社会变迁。记述中,我自然会同自己在国内时期通过文学作品、电影报刊、教师讲授,以及党的宣传教育获得的对俄罗斯的认识进行比较,并与中国相应的情况进行对比。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俄罗斯大变动的深层原因。
到这个国家不久,随着同俄罗斯人的交往和融入俄罗斯的社会生活,我的陌生感逐渐减退。我固有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定势能够适应这里的 生活与工作。使我吃惊的是,俄罗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关系,风俗习惯与我们的何其相似,运用中国人习惯了的规范能够适应。更使我吃惊的是,他们苏维埃时代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与我国的革命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情况,也是何其相似。深究之,是源自根据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进行的革命运动和胜利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时值苏联解体半年,俄罗斯社会生活体制的转化刚刚开始。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人们几十年所习惯了的工作制度和生活习惯被冲击,新的还没有完全建立,有着对旧的社会制度的习惯性的留恋和对新的体制的陌生。但首先遇到的是突如其来生活条件急剧恶化:生活物资匮乏、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银行存款化为无有。但是有一重要措施,工资和养老金等是根据物价指数来发的,每个月都不一样。我第一个月的工资不到两千卢布,第三个月是一万卢布,所以不管物价怎么涨,货币怎么贬值,人们的生活照常。
计划经济一旦停止了计划的运做,商品市场又没有建立起来。各个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瓦解了。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得不到其它地区的工农业产品的计划供应,经济活动处于停顿状态。俄罗斯人感到茫然,好多的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人们思想的自由度可以说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人们之间可以自由交谈,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对外国人也失去了过去的警惕和谨慎,这就为我作为一个外国人了解他们的情况提供了可能。
俄罗斯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愿意谈的,是他们国家的经历和祖辈与自己的人生的经历。在与俄罗斯的知识界,主要是老年教师、原党务部门工作人员、集体农庄的主席、老党员等,在同他们的交往中,对过去的回忆是交谈的主题。为时不久,我们竟然有了共同的语言,我越来越感觉到,对苏维埃时代的社会生活并不感到陌生。两个国家在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也有使人颇感兴趣的差别。下面是我亲身的一些经历与体会。
一、初见俄罗斯的政治生活
1.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的态度
可以说,人民对政局的变化泰然处之。到俄罗斯后得知,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宣布以后,人民群众肃然接受,没有人上街游行,表示支持或者反对。苏共党员也异常平静,他们没有失去政权的感觉,自然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捍卫这个组织。
一位原地方党校的负责人回答我提出的苏共为什么停止存在时说,“当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虽然我当时是俄共中央候补委员,将来国家如何,更不会征求我的意见,只能是听之任之。”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态。从当时情况来看,俄罗斯大多数人是接受这种变革的,“接受”不等于“支持”;“支持”是主动的积极的,“接受”是被动的消极的。 坚决支持的人当然也很多,但留恋过去的人也不少。对未来的生活和命运仍然是寄托于国家的执政者。
当时许多俄罗斯人留恋过去的生活,是由于当前的生活条件如此之糟,留恋的是那时的平静生活。多数俄罗斯人表示,不愿意回到苏维埃的时代,即使目前经济生活如此的困难。因为人们最终摆脱了程度不等的精神上的束缚,个人的思想和精神能够处于自由和自然的状态,用不着提心吊胆,用不着两面做人,恢复了人生活的本来的自然状态。
尤其是青年人,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并不清楚,理想也没有具体的景象,只是对过去的厌倦。对青年人来说,过去的生活平淡无味,墨守成规;羡慕西方的又不十分清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持不同意见的人是有的,但并没有积极反对,更谈不到做坚决的斗争。他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有机会时表示一下而已,这在纪念十月革命节的游行中表现出来。
十月革命节那天,哈巴咯夫斯克(伯力)有俄共组织的游行纪念活动。我到街头站望,见到了游行队伍,有二、三百人。他们先在广场集合,有人演说,然后游行。打着镰刀斧头的旗帜,喊着的口号,秩序井然。周围的人并没什么表示,看看而已。细观之,则发现,他们多为老年人,老工人、穿着军装老军人,他们胸前挂满奖章和勋章。不言而喻,他们是对苏共解散前的时代留恋的人,他们留恋过去的光荣和平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对他们的尊敬;在十月革命节,列队游行,尽情享受难得的表现自我的机会。那么农村又是何呢?
在离赤塔不远的一个小镇里,我认识了一个曾经作过集体农庄主席的老人,他曾经是布尔什维克,现在自称是民主主义者,在帮助儿子做边贸生意,支持叶利钦政策。他从父辈那里得知农业集体化的经过。教科书写的是农民自愿加入集体农庄,生产得到了发展。他说,农民是不会自愿地交出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牲畜和农具,是由上到下,派工作队领导进行的。那时没有组织与管理集体性的农业生产的经验,加上为了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大量的青年劳动力被调出。庄员劳动积极性不高,只关心自留地,集体财产浪费严重,使农业减产,甚至出现饥荒。事实表明,苏联的粮食产量和牲畜存栏数一直没有达到一战前水平。
作为集体农庄庄员的农民来说,几代人过去了,他们习惯了这种集体农庄式的生活方式,一旦改变,不少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安排生产和生活。在长途列车的旅途中,遇到一位集体农庄庄员,他对改变农村的所有制和组织形式,极为不赞同。他说,我们在集体农庄里很好,工作和生活都由农庄安排,大家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相互平安无事,过着祖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如果有人不喜欢集体农庄,那完全可以自己干,俄罗斯有广阔的土地,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可以与集体农庄并存。为什么非要解散集体农庄不可。
2.没有见到革命的激情 ,共产主义理想失去严肃性
我在学校做教学工作,很多的时间同年轻的大学生在一起。这就为我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保存着我学生时代所接受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崇拜苏维埃时代的青年人典型形象,如革命时期的保尔。柯察金、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斯达哈诺夫、卫国战争中卓娅和青年近卫军的英雄们。他们怀着共产主义的理想,满腔的激情地生活、工作与斗争。
在与年轻的大学生们的接触中,我努力寻找这些典型形象的理想和激情在他们身上的表现。遗憾的是,没能找到。是不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变革使青年人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激情。不是的,苏联解体才几个月的时间,思想的变化不可能那么快,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尔后发现,他们很多人对这些形象知之不多,即使读过描写这种形象的作品,也没有产生与之相应的激情。这是为什么?是文艺作品的过度宣传,并非当时的实际情况,还是时代的变迁,不得而知。
他们这代年轻人关心的是现实,是如何学习、将来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在苏联解体前,早就对舆论,宣传和组织的教育活动不感兴趣,甚至不于理会。一位同学对我说,他是共青团员。共青团的唯一活动是一年一次全系的团员大会,听取一位面孔不怎么熟悉的书记的例行报告。我问,对共青团员的要求呢?他无以为答。苏共在我所在学院里也没有什么组织机构和活动,据说,党委书记由一位教师兼任,管着学院里的党员,学院里的一切工作,都由院长负责。
后来得知,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奋斗的激情在社会生活中早已消失。理想成了望尘莫及的理想,为之产生的激情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况且共产主义理想在苏联已经失去了它的严肃性。赫鲁晓夫曾经一度大力宣传苏联正在建设和步入共产主义社会,似乎共产主义就在眼前。他提出了种种指标,如社会分工将被取消,人们可以自由发展个人的才能,并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职业;按需分配原则将实现。从1975年起免费供应午餐,1980年起一日三餐免费吃饭;一年四季免费供应衣服;实行社会自治,国家从而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人们将住进“公社宫”。将不再有离婚,不再有私通。不会有愚昧无知、自私自利,更不会有暴力和犯罪。这就是赫鲁晓夫要给人民的一个“可以享受到的社会主义”!人民将这种理想的生活与现实相对比,只能是一笑了之,被看作是政治家的宣传,是实现不了的空想。
二、对苏维埃时代的回忆
在与老年人接触中,偶然遇到一位老布尔什维克,靠养老金为生。曾长期从事专职的党务工作。他对当前的状况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情。对自己过去的经历,尤其是对所从事的工作深感自豪,对当时人们对他的敬畏不无自得。而现在已是秋风中的落叶,无以为奇。他对赫鲁晓夫时代人们对斯大林时代的党务工作的批评,深感不平。他认为当时的一些措施是必需的,是应该的,有效的。有些人利用这些措施干坏事,那时另外的问题。他特别提出,如挡案制度,学习制度,汇报制度和对党员和干部的政治历史审查,难道这不是管理干部,贯彻党的决议,了解下情和上下团结一致所必需的吗?我对此颇感兴趣,因为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也有这些活动,并且习以为常。我请他作些介绍。
1.斯大林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斯大林时代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苏维埃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国外的敌人不断派遣特务入苏,进行破坏活动和颠覆苏维埃政权。在国内被打倒的敌对阶级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有的隐藏起来,甚至混入党内,企图复辟资本主义,党内也会有人成为他们的代理人,因此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阶级斗争也越益激烈和尖锐化,敌人到处存在。这一理论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宣传教育和规章制度等的实际工作中。
1)阶级敌人到处存在
从中央的指示和社会舆论一直到群众的意识中,国外来的人都有特务的嫌疑。到国外去的人都有被敌人收买做间谍的可能。在赤塔,遇到一位曾经做过外贸工作的布里亚特人。他风趣地说:“他曾经去过日本。行前上级一再强调,外出时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以防外国特务制造事端。我们在大街上走时,提心吊胆,好像近旁的人都不怀好意。”
凡是外国人到了苏联,他的一切活动都会由安全部门的人员监视,甚至公开进行。对私自逃亡到苏联的外国人,均被视为有嫌疑的人,要首先坐牢数年,然后到劳改营,放出后也只能在远离大城市的农村生活,过一定时间后可到小城镇,后到大城市,整个过程一般要十数年的工夫。联想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不也是如此吗,普通人出国几乎不可能,海外来人可是大事,需要经过层层手续,以防敌特。
2)党和政府政以及学术领域对反革命的斗争不断
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付诸于实践还表现在,是将党内和政府内的意见分歧,学术界的流派,理论上的探讨,统统被认为是阶级斗争在党内,政府机关内的反映,是敌人的破坏。于是,宗派集团,反革命集团的案件屡出。人们之间的交往,朋友之间的交往,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人之间,也会被认为是搞宗派,小集团。如果涉及到与当局或领导人有相异的政治观点,则可被视为反党小集团。后来发展到,工作中的失误甚至由天灾造成的损害,也都归结为阶级敌人和国外敌特的破坏 。
2.党的组织活动与纪律
1) 党员和干部都有个人的档案
布尔什维克在组织工作中,对每个党员和干部都建立一部档案,保存一切与个人有关的材料。档案对本人保密,本人不许看,也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整理和使用这类挡案的人有严格的规定。档案中记录了党员和干部的全部情况,包括个人的出生地,年龄,家庭成员,亲友和有密切关系的人,个人的经历,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鉴定。至于有关部门的鉴定,则全是由组织部门和上级领导填写。档案主要用做干部的审查、考核、使用、提拔或处分的依据。
后来,逐渐成为进行党内控制与党内政治斗争的手段。档案里的材料越来越多。不仅政治上的材料,还有日常生活的材料,亲属的材料。问题是其中有真有假,甚至栽赃陷害。档案成了个人的包袱。
2)汇报制度和学习制度
对汇报和学习制度,老人讲的较为详细,津津乐道。汇报制度是党员个人向组织的负责人或该组织的其他成员汇报自己个人的和所接触和知道一切情况,范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主要是有关政治思想方面的事情,也包括所谓的小汇报和个人的隐私等等。这对党的各级组织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情况作用很大。到五十年代,群众不感兴趣,汇报得不到甚什么好处,也就自动停止了。
学习制度则指上级的各种指令和指示层层向下传达的制度,如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各种决议,领导人的报告,当前的工作和宣传要点,国内外情况,注意事项,对事情的看法等等。通过这样的渠道,将中央和上级的要求传达到全党,使全党思想一致,步调统一。
3)对党员和干部的政治历史审查
为了保证党员和干部队伍的纯洁,必须进行政治历史审查。至于说,肃反扩大化,老人说,那是另一个问题。错误在于扩大化,而不是肃反本身。
据历史记载,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就不断进行,有请党、肃反、清洗等。卫国战争以后,曾在被德军占领过的地区进行广泛的审查运动,不仅是党内,而且是审查每一个人,是否投降或为敌人服务,即使被迫与德国人有染的女人也要受审查。卫国战争中,有所谓“俄奸”为德军服务,光成建制的军队就达四十万人之众,由叛变的原红军将领统领。后被完全消灭。
总的来讲,苏联对违法者的处理是非常严厉的,尤其战争中军人不得被俘。军人叛逃国外,其近亲属也要受到株连被流放到最远的西伯利亚地区。内务部工作人员在国外执行任务时拒绝回国或从苏联叛逃,其近亲也要受到这样的制裁。
3.苏维埃时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
1)普通人也过提心吊胆的生活
偶然遇到一位退休的中学的历史和语文教师,时年70岁有余,这样年龄的男性老人在俄罗斯是不多见的,很少有人能活到这个年纪。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很小,同年龄的男性朋友为数不多,时感寂寞孤独,如果遇到一位愿意并听懂他讲话的人,那是求之不得的。何况我作为一个外国的知识分子,对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对我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周围年轻人不愿意听的见解。也同时显示自己的不平凡的经历和知识的渊博。
我的问题很多,比如说,为什么俄罗斯人,即使是老年人,也不愿意回到苏维埃时代,尤其是斯大林时代,尽管目前生活困难,国家的国际地位下降。
他说,“最主要原因是精神上的原因,他认为现在的生活是一种自然的放松的生活,可以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谈话,没有顾虑,不用整天在提防着什么。尤其是斯大林时代,一言一行都要谨慎行事,因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成了相互监督的手段,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政治思想的表现。党员干部或者是高级干部,更是如此,随时都有被怀疑的可能,周围的人都可能是揭发者。高级领导的服务人员,包括保姆,都是由安全局派来的,并受其领导。
2)人的两付面孔
在斯大林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两面性,社会层次和个人层次,前者是应付公共生活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私生活,两者是不同一的。人有两副面孔,两种角色,甚至有两种语言。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人说什么人的话。不论是报纸,文件,报告都有一整套公式化的社会政治语言,同人们日常生活中想的和做的是两回事情。这对人来说是痛苦的。
到了赫鲁晓夫的时代,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为数百万人平了反,终止了秘密警察式的统治。继而是伯列日涅夫时代,在政治思想方面走向自由化,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号称是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善了不次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问,为什么广大的人民群众还是不满意?
并不那么热爱。因为对已经得到了的东西,时间一长,成了习惯,就不会感到新鲜。况且人民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的许诺又难以实现。西方的花花世界,侵蚀着人们对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信仰。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希望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
三、俄罗斯人的社会日常生活
1.都是普通的人
当我初次到俄罗斯,通过海关步入街道时,我发现周围的俄罗斯人与我想象的不相同,都是很普通的人,有高有矮,有胖有廋 ,各色人等。总的说,与中国人差不多。以前我的印象是文学作品和电影中的形象,如高大魁伟的领导人、粗犷顽强气魄的军官、士兵昂头翘鼻列队行进时的英姿、战争影片开始时的红军士兵喊着乌拉的冲锋,尤其是最高领袖在主席台或检阅台上的高大的形象等等。原来这样的形象都是艺术家的创造和加工出来的。如最高领导人列宁身高仅1.64米, 斯大林1.62米 赫鲁晓夫1.60米。据测算,斯大林照相时是站在高的台阶上,与周围人相比,显得高大威武。
有一次,在伊尔库斯科遇见两件事,至今难忘,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几个青年男子在交谈,其中一人特殊,在作秀,他身穿一身沙俄时代的军官服,长筒靴、腰带,腰间挎一把长柄战刀,颜如一位武将,显得又高又大,使我想起他是《当代英雄》中的比秋林,还是《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高利。细观之,与相邻的青年一般高,体重也差不多。是衣着和佩刀使他有高大威武的形象,正如中国的俗话说的,人佩衣服马佩鞍。
在伊尔库斯克的火车站的广场上,遇到我内心深处很感兴趣的事,亲眼见到了吉普赛人。在我的心目中的吉普赛人,是普希金的诗作《茨冈》里的吉普赛姑娘的多情多义,印度电影《大篷车》里吉普赛人的能歌善舞的欢乐生活,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吉普赛姑娘的悲欢离合。眼前的吉普赛人,使我大失所望,一辆大篷车,周围有几个吉普人赛人在忙碌,他们五短身材,孩子一大堆,可以由大到小依次排成队。最使我吃惊的是他们的脸色 ,黄中发黑,好像是脏兮兮的。俄罗斯人很少与他们交往,据说苏维埃时代曾有意安排他们定居,参加生产劳动,融入俄罗斯人的社会生活,效果不大。
2.陌生的俄罗斯女性
尽管我早就知道,俄罗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不只是半边天。俄罗斯人的性别比例是女多男少,出生时男微多于女,大致到十八、九岁是男女相等,以后女性逐渐增多,五、六十岁时竟达三比一左右。寿命是男短女长,男性不到六十,女性七十有余。当我进入俄罗斯以后,还是大吃一惊,我好像进入了女人的世界,大街上来来往往多是女人,公共汽车的乘客很少见到男人,火车上男人较多,但不会超过一半,列车员是女的。进入商店 ,工作人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年妇女。我上课的教室里的男学生不会超过半数。联系到来中国边界城市倒包的俄罗斯人,大多是中年妇女。她们个子高大,不是虚胖,身强力壮,几十斤大包裹夹起来就走。
在家庭生活中更是如此,大多不依靠男人为生,不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家务劳动几乎全包。离异后单身家庭妇女一人养育子女。工作与交往中也是非常认真、负责、讲理,特别是好管闲事、打抱不平、主持正义,故在社会上威望高,作用也大。有事实为例。
我们邻居老太骂走了驾车来偷抢我们住室的小偷。有一次我和雇主回国,回来后发现后面的窗户的外面封框被拆掉。窗子没有打开,室内也无被盗痕迹。这时邻居俄罗斯老太敲门进来。她说,前几天夜里,她听到响声,打开窗子观看,有两个人正在拆窗框,他意识到是贼,便开口大骂,并假装呼唤自己的丈夫,两个贼便急忙逃走了。
有一次随同中国商人人在市场卖服装,有一小青年试穿了一件用鸡毛做的羽绒服,不付钱转身就要走,我当然只喊不敢追,周围的人不多,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厉声指责,小青年红着脸愣了片刻,不得不脱下衣服,走人。
有一次我走进一个有中国人住的旅店。在过道上有惊人一幕。有一中年妇女在一个房间的门口大喊大叫,房门关着,里面有喊叫声,几个中国年轻男人围在那里,不知所措。我走近前,想听懂她的话,只能断断续续听懂几个单词,因为她说的本地方言,而且是很粗鲁的话,我没有学过,也没有接触过。没过多久,房门打开,一个俄罗斯小青年低着头红着脸走了出来,后面是一个中国姑娘,看样子没有受到侮辱。原来如此。一位中年妇女的训斥竟能制服小流氓,可见她的威望之高。
何以如此,有人从身体素质,寿命和性别比例做些解释,说很多中年妇女她们人高马大、健壮有力、寿命比男人长;男少女多使女人没有依靠···。反过来这又致使一些俄罗斯男人,责任心差、爱喝酒、脾气暴躁、散懒。
3.俄罗斯人在商谈事务时态度不认真,工人上班不好好干活
中国人与俄罗斯人正式商谈事务时,中国人按习惯,非常认真的,丁是丁卯是卯。俄人办事不认真,说了不算。洽谈或约定好的事情,可以随时忘掉,不再提起。下次从头再来,我不知道他们彼此之间办事是否也会如此。
在城市里很少见到工厂,也许是没有机会。有一次到哈巴的一个汽车修配厂,进到院子和车间以后,没见到有工人干活。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晃悠,也许是我去的时间是工间休息。
4.没有主人翁感,公私不分
在社会生活中我感到有一奇怪的现象,俄罗斯人一般文化素质和教养普遍都很高,喜读书、守秩序、有礼貌、讲究卫生、对人热情、尊重他人。可为什么,他们不关心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浪费惊人,更有甚者是公私不分,私拿工厂里的东西习以为常。我吃惊,苏维埃人的主人翁感到哪里去了?原来,国家的财产,是公家的、集体的、大家的;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最后是没人管,谁也管不了。苏联时代的资源的浪费是惊人的。大家可能还记的,上个世纪的93年前后,中俄边境贸易热火朝天。成千上万,数十万的中国民间淘金人,通过边境口岸,拥入俄罗斯经商。除了有限的几种商品,如钢材、木材、化肥、汽车以外,可以说是废品大交流。中国运去的是假冒伪劣的纺织品,食品,运回来的是废旧的钢材,尤其是的铁轨和机车车论,以及电器,废旧的小商品,数量惊人。在后贝加尔车站,曾见到在影片《安娜。卡列尼娜》使用的一辆机车,百年前的古物,也被中国商人当做废钢铁买来了。在哈巴罗夫斯克到海参崴的公路的两旁,丢弃的废轮胎可以排连起起来,绵延不断。在大的国营农场或集体农庄,废旧的农业机器堆积如山,人们习以为常。何以如此,据说,在计划经济中,缺少维修和回收的计划和安排。在城市里,没有废品收购站,有的只收购酒瓶。
有很多事情 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中国人却见怪。比如说:
砖厂建不得 。有一次,中国商人向俄罗斯的客户建议,在城郊建立一个砖厂。那里的土质非常好,而且随便用。客户摇摇头,连说不可。他解释说,工人会把砖运回到自己的家使用,他的亲戚朋友也会求他帮忙。俄罗斯的城市居民在郊区都有自建的别墅和一小块土地。客户说,城郊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别墅所用的砖,没有多少是用钱买来的,而是通过关系从工厂或者工地弄来的。
工厂里的东西拿回家。私拿工厂里的东西,人们习以为常。在赤塔时,时常路过一栋居民楼,不时有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小物件,向我兜售,一边说,这是从厂里拿来的。
女售货员家里有菜吃。蔬菜在西伯利亚地区,是稀罕之物。平常只有土豆、洋葱、胡罗卜、洋白菜、少量的西红柿,冬天更缺。苏联解体后,地区分工解体,蔬菜来源断绝。其它食品也奇缺,甚至面包商店里也缺货。有一户邻居,女人是副食点的售货员,她家吃的东西从来没有短缺过。那些少见的蔬菜是怎么来的,不好多问,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买回来的。
5.格式化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习惯
1)机关里官僚主义严重,领导人是公式化的领导和管理,一般人员也是墨守成规,机械式的工作 。在机关里办事按步就班,多么简单的事也要按程序进行。不论机关和单位的规模是大还是小,即便是小的公司,领导人都要配备女秘书,坐在外室或门口处,找领导办事必须通过女秘书,即使知道领导人坐在那里,也不能直接同他接触。
2)商店里的墨守成规
商店的上下班时间同机关,学校,工厂的上下班的时间一样。职工下班以后商店也就关门了,哈巴的街道食堂星期天也停止营业,为何如此,不得而知。目的可能是为保证员工的休息。休息的权力是不可侵犯的。在较大的商店里,仍采用几十年前的三道手续的售货方式,何以得知呢。原来我在五十年代进修的学校附近是俄人本世纪初开办秋林公司。就是这样的售货方式。顾客选中商品以后,由售货员开一小票给顾客,然后把货送到提货处,顾客拿小票到收费处交费,拿到发货票后再到提货处取售货员送去的东西,多麻烦。
哈巴一些大的百货商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的差异惊人,比如一件呢子大衣是100卢布,而在另个商区的架子上挂着的相类似的大衣,标价是4、5个卢布。原来这个商区的商品是以前进的货,进货时一个卢布值一美元还要多。商店按既定的规矩办事。有的中国商人见有机可趁,便将整个架子上的大衣统统买下,打包运回国内赚大钱,
在大的商店售货员的算账古板得很,一个大的俄式算盘挂在墙上,不论数目多么简单,售货员都要要将计算的数目拨在算盘上,即使是1+1等于2 ,也要在算盘上演算一番。
悬在在半空中砖。在赤塔市边有一建筑工地,不知为什么停工了。可一架吊车的车斗仍悬在半空,里面装着砖。多次经过,感到奇怪,随向俄罗斯的客户问个究竟。他回答说,大概是下班时间到了,工人立刻停止工作,走了,工序是否完成,他不管。
7小时工作的检查站。有一次去阿尔泰市,在一个小的火车站下车,转乘汽车前往。时值清晨,一出租汽车司机前来揽活。我们说了地址以后,他叫我们立即上车出发,问其原由。原来途中有一检查站。苏联时代阿尔泰属于边境城市,现在仍然是按照苏联时代的法律规定,要检查,办手续。如果赶在早上八点钟工作人员上班以前通过,就可以避免这些麻烦了。在途中,果然见到在公路旁有一座不大的两层建筑物,据司机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工作,其余时间自由通过。也许并不如此,司机借此揽活。
3)家庭生活中的墨守成规
俄人家中用的菜刀是长条形,比中国的水果刀大,比西瓜刀小,切起菜来与中国菜刀相比,很费力,要使劲往下压。中国菜刀短宽,省力。我们随身带来一把。房主老太太试用,连声赞好。俄罗斯产商自然知道,但就是不生产中国式的菜刀。鸡蛋是俄罗斯人的平常食品,但食法就两种,用水煮或是油煎。油煎如同中国的煎荷包蛋,将鸡蛋打开,不搅拌,放入圆形平底小锅油煎,撒点盐即成。我们做炒鸡蛋,请老太太尝尝,她说这比他们煎鸡蛋好吃多了。但老太太自己做饭时,还是用他们方法吃鸡蛋。
四、俄罗斯人的性格中的特性
1.普通俄罗斯人非常崇尚友情
在人情的三大要素,爱情、亲情和友情中,只是对友情的具体表现遇到的较多。至于爱情和亲情,只能是推测。爱情即夫妻之间的情,是人的本性。俄罗斯人恋爱的年龄较早,有的中学时就谈恋爱,一般大学一二年级是高峰,三、四年级就可结婚了。问题是离婚率非常高,男性再婚率高,女性不高,单身母亲的家庭很多。可见相互爱的不深。另一种现象是老年夫妻,也就是五、六十岁。丈夫退休以后,无事可做,以酗酒为业。丈夫的生活也完全由妻子料理,可见爱情之深。联想到,十九世纪的俄罗斯的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他们的贵族世家出身的妻子也主动要陪丈夫去荒凉的西伯利亚,多么忠实于爱情。
至于亲情,属于血缘关系,外人很难涉入了解亲情的深度,但可以从法律角度分析。苏联政府对从事外交,间谍等活动的人员的管理异常严格,如果叛逃,则国内家属株连,判刑流放。甚至将家属在国内单人质,以防叛变。可见俄罗斯人家庭的亲情之深邃。
友情是人的本性,俄罗斯人非常讲究友情,即朋友之情。从儿童开始直至老年,可以说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度过的。俄罗斯人在交往中人按照友情的深度分成三类,很难准确地翻译成中文。第一层次叫认识的人,第二层次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人,有点交情,但够不上朋友。第三层次叫朋友。在学校里,学生如果没有朋友,被叫做特殊儿童,教师要特别关注。在大街上很少到独自闲逛的儿童,一般是几个孩子在一起。有的情况会使中国人感到奇怪。在报纸刊登的征友启事中,竟有两个要好的女孩一块证两个要好的男孩做朋友。在我上课的教室里,有两个女学生老是坐在一起听课,我以为她们是同班同学。后来发现学生名册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原来她们是好朋友,形影不离,听课也要伴随。有一次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五十岁左右老太,她上车坐好以后,把携带的一个茶炊放到桌子上。旅行还要带茶炊,火车上供应开水。寒暄片刻后,我问她,去哪儿,他回答说去下个车站,有五、六小时的路程,去看朋友。为什么还要带茶炊。她说,我们是少年时代的朋友,虽然结婚以后各有自己的家,但我们会经常相聚共饮茶炊里的茶,几十年了。我在国内没有看到过,一个中年妇女还想着自己的童年伙伴。
俄罗斯人这种朋友的情义,在古典文学中常见,十二月党人中的普希金的朋友设法没有让普希金参加十二月起义。十月革命以后的情况,文学作品中描述不很多,不很清楚。 中国在革命斗争过程中 ,强调阶级性,阶级友爱,阶级感情,无所谓朋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非无产阶级的人做朋友是丧失阶级立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人是民族主义者,是不顾朋友的。尽管十月革命以后也高唱国际主义。纵观苏联的历史进程,当政者莫不是从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发处理国际关系事务,而不顾其他。如二次战前曾与纳粹德国订立友好条约。更有甚者是承认伪满洲国并建立外交关系。
2. 普通人也自命不凡
大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是俄罗斯的民族传统,这种思想意识反映在普通人上,是自命不凡。俄罗斯人在有外国人在时称俄罗斯人为自己人,自觉高人一等。不存在对外国人的“礼让”,如火车站有较多的中国乘客购票时,则为自己人单开窗口不用排队。乘坐飞机,先放俄国乘客。出入境边检时,先验自己同胞。
这对中国人很不习惯,中国人有对外国人的礼让传统,以礼相待,称作外宾,尽量给以方便,如以前火车站内有外宾候车室,放人时先让外宾进站。
3.普通人不讲面子
俄罗斯作为一个民族是很讲究尊严的,政府在外事活动中表现出民族的尊严。与中国人相比,在私人交往中并非如此。
中国人爱面子,众所周知,对此有褒有贬。我认为面子是人的尊严,威望,是人对自己的精神约束。约束人们要按照自己的社会角色应当遵守的法律与道德规范从事社会活动和与他人的交往。个人的角色是多重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尊严,面子,范围可大可小。如中国人的面子、老师的面子、学生的面子、父亲的面子。中国人不仅要保持自己的面子,也要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的尊严。
到俄罗斯与普通人接触后发现,一般的俄罗斯人不像祥中国人那样注意面子,不怕丢人现眼。有一次去阿尔泰,在新西伯利亚倒车,在候车室里一个着装整齐的警察把我们带到警察办公室,立即搜身,发现我们老板口袋里有数百美元,马上没收,否则就会送监牢,公开的抢劫。
中国人在路上走,遇到乞讨不足为怪,但会遇到不是乞丐,是年龄很小的男孩,他们三五成群死气白赖地缠住中国人要糖、要钱。这在中国是不会允许的。
有一次在满洲里一家小饭铺吃饭,服务员进来说,有两个毛子在外说话,叫我去看看。毛子说,他们是送货来的,完事要回国了,可是钱都花光,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这里是他们来中国做生意时老板带他们吃过饭的地方,要求白给他们一顿饭吃。饭店经理说,真给俄罗斯丢人。看面子给了他们两大碗面条。吃毕,连呼谢谢,很谢谢,走人。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丢了俄国人的脸,在俄罗斯人看来,这是正常的现象,社会就是这样,何必大惊小怪。原来俄罗斯人到了满洲里后,商品琳琅满目,见到什么就想买什么,如果有钱可以买下整个市场。结果连吃饭的钱都都买东西了。在送他走时,我问,如果中国人在你们那里行吗?答曰,僻偏地方可能,城市大饭店不行。这使我愕然,不知所措,是非难断。
具体了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以及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不仅有助于认识苏联的演变,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性的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