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
当前位置:首页 > 周边字号:

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

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
2019-06-12 14:55:12
来源:冷热军事史 作者: 潘前芝
关键词:美国 英国 阿富汗 苏联 点击: 我要评论
部落是阿富汗社会的基石。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个小共和国,自己自足,几乎拥有其民众所需要的一切。阿富汗的部落大多分布于彼此隔绝的山谷、峡谷、河谷和沙漠绿洲中,他们自成体系,近乎独立,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部落酋长在本部落内拥有至高权力。部落与部落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相对来说,阿富汗政府一向软弱无能、对地方政府和部落的控制力很有限。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令征服无比艰难。

   阿富汗的在近现代历史上,先后遭受过英国、苏联和美国军队的入侵。令人费解的是,这三个帝国都在阿富汗碰得灰头土脸,至少很难说获得了胜利。

  日不落的英帝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先后三次入侵,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和数亿英镑军费,最后主动选择与阿当局签订和约。

  号称“战斗民族”的苏联,二战一直打到柏林,1979年12月悍然入侵阿富汗。结果十年战争伤亡近5万人,耗资200多亿美元。阿富汗战场成为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1988年,苏联被迫撤军,不久后国家解体。

  美国,冷战结束后的全球霸主,军事实力冠绝全球。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由,出兵阿富汗,至今伤亡近3万人,耗资至少7千亿美元。鉴于阿国境内仍驻有相当数量的美军,这两个数字仍在增长。

  阿富汗因此被称为“帝国的坟场”,颇为形象。问题是,三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为什么都在阿富汗玩不转?难道阿富汗有什么独门绝招专克帝国?

  特殊的地理环境

  阿富汗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兴都库什、苏莱曼、帕罗帕米苏斯等海拔数千米的山脉占去其领土的五分之四。

微信图片_20190612144247.jpg

  阿富汗地形地貌

  阿富汗北部为山麓平原与阿姆河沿岸平原,这里灌溉条件好,为阿富汗的粮仓,哺育着阿全国25%左右的人口。

  南部地区为高原和沙漠。中部地区是高耸的山地和深狭的河谷。这样的地形地貌,不利于大兵团行动,有利于分散游击战,重型机械化武器难以发挥优势,反倒是便携式轻武器高效实用。

  因此,无论是英国、苏联还是美国军队,都有一种有劲使不上之感,只能占领少数中心城市,守住几个交通要道,而无法在阿富汗全境运用兵力。塔利班在应对美军空袭时,往往先将武器、粮食及通讯器材等转移到地下工事和山洞中,等美军发动地面进攻时再取出。

  由于阿富汗境内高原特点,使美苏的空中优势大打折扣。尽管游击队员的防空武器射程有限,但他们只要爬上高山,就能克服这一不足。两个帝国的大部分作战飞机都在他们的射程之中。

  阿富汗人彪悍善战

  从有文字记载始,阿富汗地区就一直处于异族统治之下,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萨曼王朝、成吉思汗后裔和帖木尔后裔、莫卧儿王国、萨菲王国等多个历史上有名的王朝都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贯穿其中的,则是阿富汗人的反抗斗争。数千年来不断的战火,塑造了这个民族尚武、好斗的个性。绝大部分阿富汗人从青少年起就开始从军。在这样的地区作战,你几乎无法分辨出谁是平民、谁是战士,稍有疏忽,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因此,对外国占领军来说,困难的不是作战,而是要时刻紧绷神经。这种长期紧张造成的压力、恐怖和不安往往比作战本身更让人崩溃。

  以部落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部落是阿富汗社会的基石。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个小共和国,自己自足,几乎拥有其民众所需要的一切。

  阿富汗的部落大多分布于彼此隔绝的山谷、峡谷、河谷和沙漠绿洲中,他们自成体系,近乎独立,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部落酋长在本部落内拥有至高权力。部落与部落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微信图片_20190612144351.jpg 

阿富汗部落战士

  相对来说,阿富汗政府一向软弱无能、对地方政府和部落的控制力很有限。

  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令征服无比艰难。即使击败了阿富汗政府或是扶植了代理人,却不一定能征服阿富汗部落的人民;征服了这个部落的人民,并不代表也能征服另外一个部落的人民。

  历史上征服者惯用的分化政策在这里效果甚微,征服阿富汗所有部落,对任何入侵者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人首次入侵阿富汗时的遭遇。

  1841年12月,阿富汗部落的一个领导人已经与英国就撤军、交出武器达成协议。但英国人撤退途中,没有参与谈判的另一部落的游击队利用山峦地形,一路尾随袭击英军,后者苦不堪言。

  武器数量多,性能也不差

  阿富汗人在长期的反对侵略过程中,积攒了丰富的武器资源。各个部落,不仅是行政和生产单位,还是军事单位。部落内各成员几乎人人拥有武器,担负保卫部落、攻击敌人的任务。

  阿政府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由部落民众组成的非正规军。这批人往往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政府军,又是部落武装的一部分。阿富汗政府发给军队的各种武器装备,就这样进入到部落人员手中。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苏联进攻阿富汗时,跟随其前往围剿游击队的大批政府军会突然阵前倒戈,从苏军的帮手,变成苏军的对手,手里拿着的,还是不久前苏联援助的武器。

  由于种种原因,阿富汗的抵抗力量总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武器援助,而且这些武器往往还算先进,与入侵者的装备并没有很大差距。

  英国侵入阿富汗时,沙俄政府军事支持了当时的杜兰尼王国。苏联入侵时,大量先进装备通过巴基斯坦运入阿国境内,包括中国制造的12.7毫米重机枪,苏联、以色列、美国和法国制造的便携式反坦克掷弹筒以及美国、英国制造的便携式对空导弹系统。

  游击战形式

  阿富汗特殊的地形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其在抗击外来入侵者时大多只能采用游击战。其作战特点可归纳为:良好的组织性,偷袭的出其不意和速战速决,当地民众加入武装队伍的普遍性,作战中的绝对残酷性。

  实际上,面对敌人优势地面和空中火力,游击队很少大规模集结部队。在阿富汗中、北和西部地区,他们化整为零,经常以10-15人的小组为单位,有时隐藏在老百姓中间或高山地区。

  他们虽然缺乏先进的通信技术,但依靠基本设备,在公路沿途的村庄安插间谍侦察人员,动用大量当地居民,如牧民甚至儿童,时刻监视敌军的行动路线以及警戒哨的动向。

  与敌军意外遭遇时,就尽量想办法脱离接触;实在做不到,就坚决抵抗,等天黑后利用夜色撤退。他们熟悉地形,掌握山区通道和秘密小路,一般能迅速撤离、转移物资。

  苏军在围剿阿富汗抵抗武装时,曾不止一次碰到类似情况。游击队员面对苏军或阿富汗政府军,安排两三人为伍的小组掩护大队人马撤退进深山,藏匿武器,然后很快消失在平民百姓中。

  阿富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如前文提到的,侵略阿富汗的帝国,总是受到与其争霸的另一国或明或暗的掣肘。

  整个19世纪,阿富汗一直处于英国与沙俄争霸的前沿。当时的阿富汗领导人拉赫曼把阿富汗比作“两头狮子之间的山羊”。

  英阿第一次战争,其原因就是俄罗斯与伊朗结盟,想打开通向印度的道路。英国人为争取主动,就先占领了阿富汗。

  第二次英阿战争前,沙俄先向阿富汗派出军事使团,与阿富汗领导人签订了包括派驻武装的条约草案。英国也想效仿俄国人做法,被阿富汗拒绝,于是再次入侵阿富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成立的阿马努拉政府以“自由独立”的阿富汗政府之名,致函英印总督,要求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订立新条约。遭到英印当局的傲慢拒绝,英国人宣布驻扎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对阿富汗进行武力恫吓。

  阿马努拉联合苏俄,得到了新成立苏联政府的承认。随后的抗英武装斗争中,阿富汗军队在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都取得了胜利,最终逼迫英国人签署了和平条约。

  19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反对派武装在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协助下,在两国和阿富汗境内建立起体系完整的军事训练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军事训练中心和据点约200余处。训练教官既有阿富汗原政府军军官,也有来自巴基斯坦、伊朗、美国、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军人。

  同时,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还有不少诸如“援助阿富汗难民协会”、“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这样的政治团体。这些团体成为西方国家反对苏联的有力宣传武器,使苏联因侵略行为在国际上声名狼藉。

  那么多前车之鉴,为何诸多帝国还是前赴后继?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和西亚结合部,自古就是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在当代国际版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阿富汗东北与中国相邻,北部是苏联(苏联解体后,现为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土库曼斯坦三国),西部是伊朗,东南部是巴基斯坦,东北部是克什米尔地区。

  与周围国家相比,阿富汗是个不起眼的内陆小国,但其身处亚洲心脏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多舛的命运。

  很难说,英国、苏联和美国人对阿富汗的国民性格不了解,对阿富汗境内作战面临的困难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英国发动第二次侵阿战争时,政府内就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能重蹈第一次入侵的覆辙。苏联在入侵的半年前,勃列日涅夫还专门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讨论过出兵阿富汗的利弊,当时的结论是不宜出兵。

  为何入侵者还是一再重复相同的错误?根源大概是地缘战略的需要。

  第二次英阿战争前,沙俄与土耳其爆发战争。英国人认为,俄军如拿下了君士坦丁堡,将会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上占据优势地位,于是积极扩军备战。

  沙俄政府则认为,印度是英国战略防御的薄弱环节,占领印度将会给英国的霸权以致命打击,所以计划入侵印度,与之相邻的阿富汗就成了必争之地。

  苏联入侵阿富汗,表面上看,是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实质上,是对失去阿富汗后苏联在地缘战略上所面临的不利形势担忧。如果控制了阿富汗,苏联下一步就可以控制印度和伊朗,使自己的兵力可以前出黑海、印度洋,从而将中亚、南亚和西亚等国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

  美国之入侵阿富汗,名义是反恐,但也是其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还一度在与阿富汗相邻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了军事基地,并向上述中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美国的企图显而易见,即围堵俄罗斯,同时也从陆地上对中国构成包围。目前,在失去上述两个斯坦国的军事基地后,美国只能进一步强化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

  因此,尽管宣布了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但美军驻阿部队仍超过万人,并且,把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建成美军在中亚地区最大的屯兵基地。

  不管阿富汗人愿不愿意,只要大国之间的博弈斗争不停歇,阿富汗的和平就可望而不可及。

责任编辑:
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

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

2019-06-12 14:55:12
来源:冷热军事史 作者: 潘前芝
部落是阿富汗社会的基石。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个小共和国,自己自足,几乎拥有其民众所需要的一切。阿富汗的部落大多分布于彼此隔绝的山谷、峡谷、河谷和沙漠绿洲中,他们自成体系,近乎独立,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部落酋长在本部落内拥有至高权力。部落与部落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相对来说,阿富汗政府一向软弱无能、对地方政府和部落的控制力很有限。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令征服无比艰难。

   阿富汗的在近现代历史上,先后遭受过英国、苏联和美国军队的入侵。令人费解的是,这三个帝国都在阿富汗碰得灰头土脸,至少很难说获得了胜利。

  日不落的英帝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先后三次入侵,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和数亿英镑军费,最后主动选择与阿当局签订和约。

  号称“战斗民族”的苏联,二战一直打到柏林,1979年12月悍然入侵阿富汗。结果十年战争伤亡近5万人,耗资200多亿美元。阿富汗战场成为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1988年,苏联被迫撤军,不久后国家解体。

  美国,冷战结束后的全球霸主,军事实力冠绝全球。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由,出兵阿富汗,至今伤亡近3万人,耗资至少7千亿美元。鉴于阿国境内仍驻有相当数量的美军,这两个数字仍在增长。

  阿富汗因此被称为“帝国的坟场”,颇为形象。问题是,三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为什么都在阿富汗玩不转?难道阿富汗有什么独门绝招专克帝国?

  特殊的地理环境

  阿富汗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兴都库什、苏莱曼、帕罗帕米苏斯等海拔数千米的山脉占去其领土的五分之四。

微信图片_20190612144247.jpg

  阿富汗地形地貌

  阿富汗北部为山麓平原与阿姆河沿岸平原,这里灌溉条件好,为阿富汗的粮仓,哺育着阿全国25%左右的人口。

  南部地区为高原和沙漠。中部地区是高耸的山地和深狭的河谷。这样的地形地貌,不利于大兵团行动,有利于分散游击战,重型机械化武器难以发挥优势,反倒是便携式轻武器高效实用。

  因此,无论是英国、苏联还是美国军队,都有一种有劲使不上之感,只能占领少数中心城市,守住几个交通要道,而无法在阿富汗全境运用兵力。塔利班在应对美军空袭时,往往先将武器、粮食及通讯器材等转移到地下工事和山洞中,等美军发动地面进攻时再取出。

  由于阿富汗境内高原特点,使美苏的空中优势大打折扣。尽管游击队员的防空武器射程有限,但他们只要爬上高山,就能克服这一不足。两个帝国的大部分作战飞机都在他们的射程之中。

  阿富汗人彪悍善战

  从有文字记载始,阿富汗地区就一直处于异族统治之下,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萨曼王朝、成吉思汗后裔和帖木尔后裔、莫卧儿王国、萨菲王国等多个历史上有名的王朝都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贯穿其中的,则是阿富汗人的反抗斗争。数千年来不断的战火,塑造了这个民族尚武、好斗的个性。绝大部分阿富汗人从青少年起就开始从军。在这样的地区作战,你几乎无法分辨出谁是平民、谁是战士,稍有疏忽,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因此,对外国占领军来说,困难的不是作战,而是要时刻紧绷神经。这种长期紧张造成的压力、恐怖和不安往往比作战本身更让人崩溃。

  以部落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部落是阿富汗社会的基石。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个小共和国,自己自足,几乎拥有其民众所需要的一切。

  阿富汗的部落大多分布于彼此隔绝的山谷、峡谷、河谷和沙漠绿洲中,他们自成体系,近乎独立,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部落酋长在本部落内拥有至高权力。部落与部落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微信图片_20190612144351.jpg 

阿富汗部落战士

  相对来说,阿富汗政府一向软弱无能、对地方政府和部落的控制力很有限。

  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令征服无比艰难。即使击败了阿富汗政府或是扶植了代理人,却不一定能征服阿富汗部落的人民;征服了这个部落的人民,并不代表也能征服另外一个部落的人民。

  历史上征服者惯用的分化政策在这里效果甚微,征服阿富汗所有部落,对任何入侵者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人首次入侵阿富汗时的遭遇。

  1841年12月,阿富汗部落的一个领导人已经与英国就撤军、交出武器达成协议。但英国人撤退途中,没有参与谈判的另一部落的游击队利用山峦地形,一路尾随袭击英军,后者苦不堪言。

  武器数量多,性能也不差

  阿富汗人在长期的反对侵略过程中,积攒了丰富的武器资源。各个部落,不仅是行政和生产单位,还是军事单位。部落内各成员几乎人人拥有武器,担负保卫部落、攻击敌人的任务。

  阿政府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由部落民众组成的非正规军。这批人往往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政府军,又是部落武装的一部分。阿富汗政府发给军队的各种武器装备,就这样进入到部落人员手中。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苏联进攻阿富汗时,跟随其前往围剿游击队的大批政府军会突然阵前倒戈,从苏军的帮手,变成苏军的对手,手里拿着的,还是不久前苏联援助的武器。

  由于种种原因,阿富汗的抵抗力量总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武器援助,而且这些武器往往还算先进,与入侵者的装备并没有很大差距。

  英国侵入阿富汗时,沙俄政府军事支持了当时的杜兰尼王国。苏联入侵时,大量先进装备通过巴基斯坦运入阿国境内,包括中国制造的12.7毫米重机枪,苏联、以色列、美国和法国制造的便携式反坦克掷弹筒以及美国、英国制造的便携式对空导弹系统。

  游击战形式

  阿富汗特殊的地形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其在抗击外来入侵者时大多只能采用游击战。其作战特点可归纳为:良好的组织性,偷袭的出其不意和速战速决,当地民众加入武装队伍的普遍性,作战中的绝对残酷性。

  实际上,面对敌人优势地面和空中火力,游击队很少大规模集结部队。在阿富汗中、北和西部地区,他们化整为零,经常以10-15人的小组为单位,有时隐藏在老百姓中间或高山地区。

  他们虽然缺乏先进的通信技术,但依靠基本设备,在公路沿途的村庄安插间谍侦察人员,动用大量当地居民,如牧民甚至儿童,时刻监视敌军的行动路线以及警戒哨的动向。

  与敌军意外遭遇时,就尽量想办法脱离接触;实在做不到,就坚决抵抗,等天黑后利用夜色撤退。他们熟悉地形,掌握山区通道和秘密小路,一般能迅速撤离、转移物资。

  苏军在围剿阿富汗抵抗武装时,曾不止一次碰到类似情况。游击队员面对苏军或阿富汗政府军,安排两三人为伍的小组掩护大队人马撤退进深山,藏匿武器,然后很快消失在平民百姓中。

  阿富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如前文提到的,侵略阿富汗的帝国,总是受到与其争霸的另一国或明或暗的掣肘。

  整个19世纪,阿富汗一直处于英国与沙俄争霸的前沿。当时的阿富汗领导人拉赫曼把阿富汗比作“两头狮子之间的山羊”。

  英阿第一次战争,其原因就是俄罗斯与伊朗结盟,想打开通向印度的道路。英国人为争取主动,就先占领了阿富汗。

  第二次英阿战争前,沙俄先向阿富汗派出军事使团,与阿富汗领导人签订了包括派驻武装的条约草案。英国也想效仿俄国人做法,被阿富汗拒绝,于是再次入侵阿富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成立的阿马努拉政府以“自由独立”的阿富汗政府之名,致函英印总督,要求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订立新条约。遭到英印当局的傲慢拒绝,英国人宣布驻扎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对阿富汗进行武力恫吓。

  阿马努拉联合苏俄,得到了新成立苏联政府的承认。随后的抗英武装斗争中,阿富汗军队在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都取得了胜利,最终逼迫英国人签署了和平条约。

  19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反对派武装在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协助下,在两国和阿富汗境内建立起体系完整的军事训练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军事训练中心和据点约200余处。训练教官既有阿富汗原政府军军官,也有来自巴基斯坦、伊朗、美国、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军人。

  同时,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还有不少诸如“援助阿富汗难民协会”、“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这样的政治团体。这些团体成为西方国家反对苏联的有力宣传武器,使苏联因侵略行为在国际上声名狼藉。

  那么多前车之鉴,为何诸多帝国还是前赴后继?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和西亚结合部,自古就是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在当代国际版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阿富汗东北与中国相邻,北部是苏联(苏联解体后,现为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土库曼斯坦三国),西部是伊朗,东南部是巴基斯坦,东北部是克什米尔地区。

  与周围国家相比,阿富汗是个不起眼的内陆小国,但其身处亚洲心脏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多舛的命运。

  很难说,英国、苏联和美国人对阿富汗的国民性格不了解,对阿富汗境内作战面临的困难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英国发动第二次侵阿战争时,政府内就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能重蹈第一次入侵的覆辙。苏联在入侵的半年前,勃列日涅夫还专门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讨论过出兵阿富汗的利弊,当时的结论是不宜出兵。

  为何入侵者还是一再重复相同的错误?根源大概是地缘战略的需要。

  第二次英阿战争前,沙俄与土耳其爆发战争。英国人认为,俄军如拿下了君士坦丁堡,将会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上占据优势地位,于是积极扩军备战。

  沙俄政府则认为,印度是英国战略防御的薄弱环节,占领印度将会给英国的霸权以致命打击,所以计划入侵印度,与之相邻的阿富汗就成了必争之地。

  苏联入侵阿富汗,表面上看,是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实质上,是对失去阿富汗后苏联在地缘战略上所面临的不利形势担忧。如果控制了阿富汗,苏联下一步就可以控制印度和伊朗,使自己的兵力可以前出黑海、印度洋,从而将中亚、南亚和西亚等国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

  美国之入侵阿富汗,名义是反恐,但也是其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还一度在与阿富汗相邻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了军事基地,并向上述中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美国的企图显而易见,即围堵俄罗斯,同时也从陆地上对中国构成包围。目前,在失去上述两个斯坦国的军事基地后,美国只能进一步强化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

  因此,尽管宣布了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但美军驻阿部队仍超过万人,并且,把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建成美军在中亚地区最大的屯兵基地。

  不管阿富汗人愿不愿意,只要大国之间的博弈斗争不停歇,阿富汗的和平就可望而不可及。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