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作者简介:张盛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对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俄国的命运和走向。作为协约国之一的沙皇俄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参战国,但是在战争尚未结束时,由战争危机引发的十月革命却使俄国的发展道路由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沙皇俄国变成了苏维埃俄国。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流血和动荡:苏俄退出世界大战后受到外国武装干涉,陷入了红白两方的国内战争,军事共产主义统治苏俄大地。1922年,苏俄变身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从此以后,苏联在国内进行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外同资本主义世界对抗。所以,一战与俄国的命运息息相关。100年来,在俄罗斯(苏联)有关一战的历史记忆经历了难忘—淡忘—复兴的复杂历程,对一战以及一战与俄国的研究和评价也呈现出一波三折的跌宕起伏。本文将简要梳理俄罗斯(苏联)有关一战起因、性质、结果以及一战与俄国等研究的著述资料,介绍苏联时期和新俄罗斯时期史学家们对一战问题的不同观点,特别是苏联和新俄罗斯两位领袖人物列宁和普京对此的不同评价,解读俄罗斯重新评价一战的缘由。
一、列宁关于一战的经典论述与苏联时期的一战史观点体系
苏联时期,史学界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概念和观点体系通常是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和列宁对一战的论述为基础的。作为俄国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在战争爆发后努力推动世界战争转变为世界革命,并且成功地在其所称的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一环的俄国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和革命的胜利者,列宁对一战的起因、性质、目的、结果和影响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关于一战的起因、性质和目的。列宁认为一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具有掠夺的性质和征服的目的:“世界资本主义现在(约从20世纪初开始)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或金融资本时代,是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这时资本家的垄断同盟——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已具有决定的意义,大量积聚的银行资本已和工业资本溶合起来,资本向外国的输出已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一些最富裕的国家已把全世界的领土瓜分完毕,国际托拉斯已开始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战争,即争夺世界霸权、争夺银行资本的市场和扼杀弱小民族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1914—1917年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正是这样的战争。”
关于俄国与一战。列宁严厉揭露和谴责沙皇政府的战争罪责:“这场奴隶主之间的战争的反动性和掠夺性,从沙皇政府方面看,要比从其他各国政府方面看更加明显得多。”列宁还指出,无论是先前的沙皇政府还是后来的临时政府都没有改变它们参战的掠夺性质:“俄国新政府(它推翻了象威廉二世一样的戴王冠的强盗尼古拉二世)是资本家政府。它正象德英等国资本家那样进行着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俄国的国家政权转到临时政府手中,转到地主和资本家的政府手中,从俄国方面来说战争的这种性质和意义并没有改变而且也不可能改变。”
关于战争与革命。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战争造成惨祸、灾难、破产和粗野——这一切使目前所达到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把人类从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绝境中解救出来。不论革命有多大的困难和可能遭到何种暂时的失利,不论反革命的浪潮如何汹涌,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关于俄国战败和革命危机。为使战争转变为革命,列宁直言不讳地希望参加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俄国在战争中遭到失败,从而引起革命危机:“沙皇君主政府的军队节节败退,无产阶级的罢工运动和革命运动日益增长,广大群众怨声载道……历史仿佛在重演:象1905年那样,又发生了战争,沙皇政府抱着昭然若揭的侵略、掠夺和反动的目的,把整个国家投入一场战争。又是战争中的失败和因此而加速的革命危机……俄国战败确实为害最小,因为它极大地促进了革命危机,唤醒了千百万群众,亿万群众。”
关于布尔什维克在这次战争中的任务。列宁早在1914年战争初期就已提出:“变当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是唯一正确的无产阶级口号。”他在1917年战争后期号召布尔什维克:“绝对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争;反对一切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府,其中包括我国临时政府;绝对反对俄国的‘革命护国主义’。”
关于苏俄退出战争。由列宁签署的1917年苏俄《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苏维埃政府——引注)认为,各富强民族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并着重声明,决心……立即签订和约,终止这场战争。”
关于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列宁坦率地陈述了签订这个和约的理由:“鉴于我们没有军队,鉴于前线士气低落的部队完全有病,鉴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进攻而必须利用一切喘息机会,即便是最短暂的喘息机会,代表大会认为,必须批准苏维埃政权同德国签订的极苛刻和极屈辱的和约。”
关于《凡尔赛条约》。列宁痛斥《凡尔赛条约》“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它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掠夺性的和约,它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一部分人,置于奴隶地位”,“正因为如此,靠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关于一战的结果。列宁谴责“这场大屠杀”“断送千百万人的性命”,同时,在列宁世界革命的宏大视野里,以下因素应当是更为重要的:第一,列宁对战争引起的危机在俄国已经转变成胜利的十月革命和新生苏维埃政权感到振奋和欣慰:“革命势力的烈焰在整个腐朽的世界旧制度上越烧越旺。由于我们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其他国家也在实行这种尝试,这已经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也不是书呆子的幻想。”第二,列宁已经敏锐地洞察和预感到一战之后的新的世界大战的潜在危险:“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现行政策就是为发动新的帝国主义战争做准备(不仅是有意识地在做准备,而且这是它们全部政策的客观必然结果)。”
概括而言,列宁有关一战论述和评价的基本要点为:1.一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经济市场和征服其他民族。2.同其他列强一样,无论是沙皇政府还是临时政府,俄国参战也具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性质。3.战争引起革命,帝国主义战争开启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俄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将引起革命危机,唤醒群众。无产阶级应当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以及进行这种战争的政府。4.为获得喘息机会,宣布退出战争的苏俄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5.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条约》是掠夺性条约,以此为基础的国际体系是不稳固的。6.一战的结果是多样和广义的。一方面,战争造成了惨重的灾难,夺去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另一方面,战争引起的俄国十月革命造就了苏维埃政权,并且促进了国际革命。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现行政策客观上已经为新的世界战争做好准备。
革命导师和领袖的观点和评价随后便被奉若圭臬,成为苏联时期有关一战研究的理论指导和评价标准,其时出版的有关一战史方面的著作在叙述史实和阐述观点时毫无例外都是以列宁的经典论述为基础和指导的。
1964年,由苏联学者М.Э.艾拉佩强和П.Ф.卡巴诺夫撰写的一战史著作在书名中就一目了然地点明了战争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该书在阐述一战起因和性质时严格遵循列宁的标准论述:“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它是由帝国主义列强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列强之间尖锐的帝国主义矛盾合乎规律的产物。战争的基础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1975年,由И.И.罗斯图诺夫主编的《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下册)较为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一战的起源、过程和结果,更加清晰和完整地反映了以列宁学说为基础的苏联时期的一战史观点体系。
关于战争的起源和性质。该书的章节设置就清楚地反映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如第一章战争的起源1.帝国主义是侵略与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时代的基本特征。作者大段援引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后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最主要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中相互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发生的。按照列宁的论断,这次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都是为了瓜分世界,为了分割和重新分割殖民地、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等等而进行的战争’。”
关于一战的结果和影响。该书一方面指出:“战争给劳动人民造成无数牺牲和灾难、饥饿和贫困,却为帝国主义带来利润。”另一方面又强调战争“引起巨大的社会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发生很大影响。这场战争,按照列宁的形象化的说法,是革命的全能‘导演’。它导致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导致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客观条件早日成熟。这场革命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普遍的世界革命变革,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开始了。这就是战争的主要政治总结”。
关于战后世界调整和安排。该书谴责和揭露了凡尔赛体系的反动实质:战胜国“同德国及其过去的盟国所签订的一些条约,构成了所谓战后‘和平体制’的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妥协和勾结的结果,被用来保障某些强大的战胜国的统治地位……凡尔赛体系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它不仅没有解决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还产生了新的同样尖锐的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为凡尔赛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它也不能消除军事冲突的起因,相反,却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生新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
关于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倡议。该书揭露了“十四点”的伪善和实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壮大起来的美国垄断资本家认为,宣布自己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拥有领导权的时间已经到来。这些要求,早在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中以隐讳的形式提出,尔后在其他文件中又加以补充。美国的扩张意图是用‘贸易自由’‘航海自由’、取消秘密外交之类的伪善词句加以掩饰的。同时,美国的政治家们尽了很大努力不让英、法得到过分加强,以保存强大的德国来同英、法对抗,他们打算利用德国来巩固美国在欧洲的势力,组织反苏干涉。”
关于《布列斯特和约》。该书赞扬列宁在谈判和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过程中战略和策略的正确性,认为和约的签订使“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对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巩固苏维埃共和国的防卫都是必要的和平喘息机会”。
关于俄国在一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书恪守列宁关于俄国参战目的揭露性论述:“沙皇政府战前年代的对外政策首先取决于急欲攫取国外市场的地主和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利益。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资本主义剥削,同农奴制残余和民族压迫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沙皇俄国在20世纪初叶是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俄国的地主资产阶级党派要求为保卫‘兄弟的斯拉夫人’,为把全体斯拉夫民族统一在俄罗斯的保护之下而战。报刊开始大肆宣传泛斯拉夫主义。列宁揭露了俄国统治阶级企图蒙骗人民群众,唆使他们为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和沙皇专制的利益而进行血腥的屠杀。”同时指出沙皇政府曾在战前做出调解冲突的努力:“1909年春,波斯尼亚危机的紧张程度达到最高点……俄国关于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冲突的建议遭到德国首相Б.比洛夫的激烈反对,他要求俄国政府和塞尔维亚政府承认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吞并。”
20世纪60—70年代出版的其他一战史著作基本上也是按照列宁的论述把一战归结为帝国主义战争,称其是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序曲。总体而言,苏联时期有关一战的研究相对稀疏和冷寂,其原因就在于,一战在苏联时期是个负面的话题: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沙皇俄国是反动政权,这就使得一战几乎成为苏联社会不愿提起的禁忌。
二、俄罗斯学者关于一战问题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人们记忆深处长期禁锢的一战话题才被重新激活。随着传统意识形态的瓦解和书报检查制度的废除,俄罗斯史学界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研究的新景象,史学研究者终于可以大胆自由地对一战问题进行新的描述和论述。
1989年,根据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所长А.О.丘巴里扬院士的倡议,成立了俄罗斯一战史学家协会。1992年,协会章程规定其基本目的是“全面促进一战史研究的发展,以便客观反映这个具有全球意义的事件,并使俄罗斯公民一代代地保存有关一战的记忆”。
在叶利钦执政的20世纪90年代,包括一战研究在内的整个史学研究进入了活跃阶段。俄罗斯史学家们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史料优势,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向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94年一战爆发80周年之际,出版了由著名史学家Ю.А.皮萨列夫和В.Л.马利科夫主编的《一战:历史中的争议问题》。1998年一战结束80周年之时,出版了由马利科夫主编的《一战:20世纪的序幕》。1999年,出版了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俄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三本历史论文集里,许多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苏联时期传统的一战史观点体系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此外,在一战爆发80周年前后,皮萨列夫和另一位资深史学家В.Н.维诺格拉多夫还先后发表了有关一战问题的新论:《一战史研究的新方法》和《再论一战史研究的新方法》。
从2000年起,俄罗斯进入普京总统执政时期。虽然普京被某些人认为在俄罗斯实行个人专权,但是俄罗斯民主的基本框架并没有被打破,一战研究如同整个史学研究一样保持着自己的韵律和步伐,并且继续取得显著的成果。2002年,俄罗斯出版了由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В.А.佐洛塔廖夫主编的四卷本《20世纪的世界大战》,其中第一、二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概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文件与材料》。2014年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时,俄罗斯举办了一系列有关一战问题的学术讨论会,相关的学术著作也大批问世。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所长丘巴里扬院士就一战问题接受了塔斯社专访,一战史学家协会主席Е.Ю.谢尔盖耶夫发表了《一战研究中的若干紧迫问题》,《近现代史》杂志开设了有关一战问题的专栏,其中引人注目的是Б.Л.哈夫金的《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战线》。
在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和政治羁绊的史学家们对一战史展开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整体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观点和新看法。关于一战爆发的原因。П.В.沃洛布耶夫认为:“必须区分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以及各种各样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历史偶然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关于战争主要祸首的列强的帝国主义政策的一般性论断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论断过于一般化,因为并非只是帝国主义矛盾导致这场战争爆发,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动态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想要全面地阐述1914—1918年世界战争的起源问题,就必须考虑到其他因素。”他指出了战争起源中的民族主义因素:“我们的史学研究传统上认为小民族是列强的牺牲品。这种立场未必完全正确。首先,不能降低他们的民族解放斗争的积极意义(塞尔维亚人、捷克人和爱尔兰人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是欧洲本来已经爆炸性局势中的不稳定因素。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是什么?它们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大战前的闪电。相应地,就产生了一个合理的问题:这些小民族特别是已经建立国家的小民族是不是世界军事冲突的导火索?”
А.В.列维亚金考察了社会文化和心理方面因素在战争起源中的作用:“无疑,有关为了社会的(民族的、阶级的和国家的)利益而使用暴力是正确的和合法的观点,促使欧洲列强政府和社会舆论去用军事手段解决20世纪初期国与国关系中所积累的矛盾。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革命、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并且到20世纪初期已经深深地融入欧洲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中”。
丘巴里扬认为:“没有某种主要的原因构成这场冲突的本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当因德国经济和军事崛起力量均势发生变化时,这些国家的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每个玩家在政治舞台上都有自己特定的打算和计划。结果冲突发展和炽热起来,演变到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矛盾的地步。所有这些原因合起来导致了世界武装冲突的爆发。”
关于一战的性质。Ю.А.皮萨列夫坚持苏联时期的传统观点,即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他写道:“除塞尔维亚、黑山和比利时以及其他国家(他们的人民为争取自己的解放而进行斗争)被占领土外,对所有参战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按其起源、性质和结果来看,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的特征。”维诺格拉多夫对此表示异议:“实际上,不能把下面这些现象纳入‘帝国主义’战争概念这种普洛克洛斯忒斯的谎言中:一系列民族在许多世纪的中断后国家的复苏和其他民族中国家的产生,社会主义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的产生,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没有胜利者的和平’的提法,建立集体安全的全球体系的意图,等等。”他强调:“我们认为,无论如何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里所阐述的没有胜利者的和平、公开谈判、贸易自由、裁减军备、建立国际联盟以提供‘大小国家相互保障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这些思想不能置于‘帝国主义的’战争概念里。可以认为,一些观点——贸易自由和取消关税壁垒——为美国商品的进入开辟市场,是公开追求美国利益的;威尔逊的心爱物国际联盟在侵略者面前是软弱和无助的,但这并不能减弱他观点的意义。通往联合国、通往欧洲合作与安全的欧洲论坛的直接道路是从这些思想中产生的,而贸易自由的口号在繁荣的西欧‘自由市场’中得到了体现。”
关于一战的结果与影响。马利科夫和亚希莫维奇把一战与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相联系,认为一战的结果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的解体和总的均势崩溃的最初迹象的出现,许多地缘政治的、文明的和社会政治问题又变得尖锐起来,这些问题的起源或者可以追溯到一战产生的时期,或者是由一战的特殊性、一战的结果和一战的长期后果所决定的。”同时他们认为,一战也起到了社会前进发动机的作用:“它(一战)给千百万人带来了破坏和毁灭,但是,也充当了社会生活领域以及政治和经济方面重大变革的发动机的角色。这些变革还远未结束。战争的磨炼加快了已经失效的传统结构和半封建制度的危机和灭亡。向工业化过渡有了保障。在欧洲大陆边缘地区以及殖民地和附属国面前,提出了在‘赶超现代化’道路上以实行这种发展模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和遭遇的麻烦来克服落后性的问题。”
谢尔盖耶夫认为,一战后出现了民主发展和反民主社会体制产生的多种现象:“一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国家制度的现代化,成为旧的主要是宗法制度和新的国家主义的分水岭,国家主义意味着,除了统治精英的必然轮换和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国家对公民生活各个领域的干预加强了,从而在一些国家为反民主体制开辟了道路:在苏俄出现了共产主义体制,在意大利出现了法西斯体制,在德国出现了民族社会主义体制。”
关于俄国参加一战。А.В.伊格纳季耶夫认为,俄国当时考虑得更多的是维持而不是重新划分世界:“概括起来讲,可以说,当时世界强国之一的俄国在一战起源中起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它(这种作用)在激变成熟的深刻过程中的意义主要是由政治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国家国民经济的潜力,特别是就居民和领土比例而言,比较起来是不大的,它面向的是国内市场。在世界政治-领土划分方面,俄国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前的时代就已经占据第一了。俄国属于更关心维持已经划分的世界而不想重新划分的大国之列。”
丘巴里扬指出,俄国参战是不可避免的:“俄国能否避免卷入世界冲突?未必。毕竟他是协约国成员,他同法国和英国签有条约。此外……在同德国的冲突中俄国有自己无法牺牲的利益。”“德国力图扩大自己的销售市场和自己的殖民地。比如在近东,这是俄罗斯想要抵制德国的原因之一。须知德国前往那里的道路会经过巴尔干的,而这是俄国国家利益的地区。保卫塞尔维亚符合俄国的国家利益,塞尔维亚从种族和宗教方面来说与俄国是亲近的,他总体上是维护俄国在欧洲这一地区影响的支柱。”
Б.Л.哈夫金强调,帝国野心和社会情绪共同把俄国推向战争:“俄国是在‘保卫东正教和斯拉夫人’的口号下参加一战的,这是沙皇制度和官僚统治集团的帝国野心的结果,他们甚至都不能容许哪怕是部分地放弃自己的大国作用,尤其是在巴尔干地区。俄国社会的民族爱国主义情绪与国家的帝国政策是一致的,它推动政府走向战争,这一点在1914年夏季危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一战对俄国的结果和影响。В.Ю.切尔尼亚耶夫为临时政府的垮台感到惋惜,并且谴责布尔什维克改变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正常途径。他写道:“临时政府坚定地走上民主改革的道路,它在俄国历史上实行了最为广泛的大赦,废除肉体惩罚和流放,确立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结盟自由,废除政治上的书报检查制度,改革司法和监狱部门,使权力受到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实行地方自治民主化,法律上承认工人拥有比西欧先进国家更多的权力,使古老信徒派教徒、天主教徒、犹太人、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同东正教徒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力,停止国家的反犹主义,从法律上巩固公民的信仰自由(除了残忍的教派外)和宗教组织的宗教社会的自由、宣传自由、募捐自由、教育自由,停止利用东正教作为政权的工具,给予东正教会内部自由,最后,确立超过了英国的普选权。”
他指责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通过解散立宪会议剥夺了俄国人民政治的和民族的自决权。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是暴力机关、无产阶级专政、个人权力服从于阶级斗争的思想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并且使暴力合法化了。党的机器而不是人民代表成了苏维埃政权的核心。布尔什维克领袖的专制和新的特权阶级的统治基础就是对公民思想的总体控制。法院成为政权的工具,死刑和刑讯达到了沙皇俄国都没有的程度。这样,一战的结果是,俄国完全走入它的反面——极权主义制度,而不是民主的繁荣。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在苏联解体后多元化和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下,俄罗斯学者有关一战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很多方面与苏联时期的传统观点体系迥然不同。
三、俄罗斯总统和政要以及民众对一战的评价和看法
在当今俄罗斯,除了专业人士对一战的研究,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和普通民众同样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2014年一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时,在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俄罗斯各地相继建造了一战纪念设施,举办了有关一战的讲座、纪念会、展览会和创作竞赛。那场在俄罗斯人的历史记忆中难论输赢的一战,再次撩拨起俄罗斯人的历史心弦,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民众,都乐此不疲地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4年5月8日,俄罗斯胜利节前夕,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斯拉夫女人的告别》纪念碑在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揭幕。8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揭碑仪式。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利佩茨克和普斯科夫等地竖立了一战英雄纪念碑。此外,俄罗斯政府资助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巴尼亚卢卡建造沙皇尼古拉二世雕像。
2013—2014年,俄罗斯非营利组织区域问题研究所和《业余爱好者》杂志共同举办了由7—17岁学生参加的“孩子们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雄”创作竞赛。参赛作品包括照片、绘画、作文、诗歌、散文等。青少年参赛者居然被要求对专业研究者都难以回答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俄军在一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参战的士兵们付出了什么代价?参战者的哪些行为载入了历史?哪些东西被不公正地遗忘了?
纪念活动的高潮自然是普京总统和政要们的活动和讲话。自称喜欢历史尤其是祖国历史的普京总统,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发表为一战纪念活动定调的主旨讲话。2012年6月27日,在联邦委员会回答有关帮助解决贝尔格莱德一战俄军将士墓地的问题时,普京谈起了对一战的评价以及俄国与一战的问题。
提问者:“事情是这样的,再过一年半国际社会就要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了。在这场战争中,俄国在欧洲战场丧失了300万士兵。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却没有这场战争,甚至没有纪念日期,没有可以向阵亡者献花的地方……必须让这场战争回到我们的历史中来,必须恢复所有的真相。需要有一个处理这个问题的国家委员会。我这里想要呼吁帮助解决贝尔格莱德墓地的问题。这是欧洲最大的一战墓地,葬在那里仅沙皇俄国将军就有124位。”
普京在答应将帮助解决修缮墓地的资金问题后,直言不讳地表达他对一战的发生以及布尔什维克退出战争、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等问题的看法:
“这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它为何被遗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国家在苏联时期取得过许多成就,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有一些事情也是清楚的。在苏联时期这场战争被称为是帝国主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区别实际上是不清楚的。事实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我认为不提一战不是因为它被称作帝国主义战争,虽然首先要说的是卷入冲突的各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不提一战完全是有其他原因的。我们对过去的事情几乎不加思考。我们国家在这场战争中输给了战败者。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我们输给了战败的德国。实际上是向德国投降了,而之后他又向协约国投降了。这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背叛民族行为的结果。这是清楚的,他们对此感到害怕,他们不想说它,所以他们隐瞒了这一点并且让自己背上这座十字架。
“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伟大卫国战争过程中弥补了自己对国家的罪过,这是真实的。现在我们不说所付出的代价,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他们保持沉默就是出于这些考虑。要知道这一失败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在他们投降后我们失去了什么!国家广阔的领土和巨大的利益被交出去了,不清楚这样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样的利益,是为了只是一个集团的党派利益,它想稳定自己的执政地位。但是随着时光推移,我们现在必须重提此事,因为那些为祖国利益献出生命的人不应该被遗忘。”
显然,普京的上述评价与列宁有关一战的论述和苏联时期的观点体系完全相悖。
12月12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再次谈到了一战问题。他质问:“迄今为止我们没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竖立一块应有的全国性纪念碑,这难道是公正的吗?我们的先辈称一战为重要的战争,但是它却被不公正地遗忘了,事实上是出于一系列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它从我们的历史记忆和从历史上勾销了。然而,武装力量的斗志却保持在传统、与历史的生动联系、英雄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榜样中。我认为,在俄罗斯军队中必须恢复以前时期(苏联时期及其后)的最著名的兵团、部队和分队的名称,如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和谢苗诺夫军团。国防部长应当提出相关的建议。”
两年后,2014年8月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之际,普京在莫斯科一战阵亡军人纪念碑揭幕仪式讲话时对一战与俄国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明确断言,“一个世纪前俄国被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普京称颂俄军在一战中的历史功绩:“今天我们为战争英雄——俄军士兵和军官竖立纪念碑。纪念碑建立在俯首山(胜利公园),这里保存着对俄国军人以及在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所有为保卫国家独立、尊严和自由而战者的战斗荣誉的感恩的记忆。一战士兵及其战友在这里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他们中许多人有幸后来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前线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们鼓励年轻战士们建立功勋,向他们传授了战友和兄弟情谊的传统、军事荣誉的传统。”普京就此还为一战军人所遭遇的不公而愤愤不平:“他们的功绩和他们为俄国牺牲在很长时期里被遗忘了。而全世界都极为看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从祖国历史中被勾销了,它被简单地称作帝国主义。”
第二,普京认为战前的俄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并且在和平未果后被迫接受挑战:“在许多世纪里,俄国主张建立国与国之间牢固和信任的关系。一战前夕就是这样,当时俄国竭尽全力说服欧洲和平地、不流血地解决塞尔维亚同奥匈帝国的冲突。但是俄国的声音未被听取,它不得不响应召唤,去保卫兄弟的斯拉夫人民,保护自己及其公民免遭外部威胁。”
第三,普京赞扬俄军在一战中所做的重要贡献:“俄国履行了自己对盟国的义务。它在普鲁士和加利西亚的进攻打乱了敌人的计划,使得盟国守住了前线和保卫了巴黎,并且迫使敌人把相当大的兵力投入到东线,在那里俄军几个团奋勇作战。俄国顶住了进攻,并在随后转入反攻。全世界都知道有关传奇的布鲁西洛夫突破。”接着普京哀叹“这一胜利在国内却被窃取了”:“窃取的人就是那些号召打败自己祖国和军队的人,他们在俄国内部制造不和,全力夺取政权,同时出卖民族利益。”
第四,普京强调恢复一战历史真相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正在恢复有关一战的历史真相,我们有了俄军士兵和军官以及整个俄国社会的个人勇气、战斗艺术、真正的爱国主义的无数范例。俄国在世界复杂和转折时期特别是战前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展示。它清楚地反映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某种特征。”“今天我们正在恢复各个时期的连贯性和我国历史的连续性,所以,一战以及它的统帅和士兵在历史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就如民间所说的,‘晚来比没有好’),而在我们心中保存着那种一战军队有权享有的神圣回忆。在书籍和教科书里,在大众传媒和影片中,当然还有在我们今天竖立的纪念碑里,公正得到了显现。”普京对此提出的要求是:“需要做大规模的教育工作和对档案进行认真的研究。它们将让人们正确地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和进程,编制一战参战者名册,以便新一代了解自己祖先的命运和编制自己家庭的历史。”
最后,普京借古论今,不指名地批评外部世界实际上是美国和欧洲国家怀有私欲和野心:“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野心,不愿意相互倾听意见,践踏别国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合法利益,其结果是付出了多么可怕的代价。”他告诫:“人类应当明白和接受的一个主要真理是:暴力引起暴力。通向和平与繁荣之路就在于善意、对话和记住过去战争的教训。”他指出建立一战军人纪念碑就是“一种警示”:“和平是脆弱的,我们所有人都应记住这一点。我们必须珍惜和平并且记住,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和平的、平静的和稳定的生活!”
在普京眼里,沙皇俄国俨然是一个为了阻止战争而努力奔走的爱好和平的国家,俄军也是保卫祖国的正义之师。这样的观点完全颠覆了列宁的相关论述。
在普京总统对一战问题做出奠基性评价之后,俄罗斯其他政要也起而效法,毫无顾忌地要求修正一战历史和恢复历史公正,并且有针对性地大谈历史教训。
2014年1月30日,俄罗斯历史协会在秋明州托博尔斯克市举行了分会会议。在托博尔斯克保存着参加布鲁西洛夫突破的第38步兵团的阵亡者的卡片。俄罗斯历史协会主席和国家杜马主席С.纳雷什金说,今天有关一战及其英雄的记忆正在恢复。他建议史学家们对这些卡片进行整理分类并出版纪念图书。“为了使公民了解一战历史和缅怀英雄,我们必须这么做,让那场战争再也不要被认为是遗忘的。”他还号召人们将有关一战的照片和材料寄给俄罗斯历史协会。
11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罗斯侨民命运”代表会议。纳雷什金在致开幕词时说,“今天的会议是为了纪念我们的先辈——一战的参与者。在那些遥远的年代里数百万人为了保卫祖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功绩不应当被人遗忘”。他还指出:“当我们使社会恢复有关一战的记忆时,我们就不仅履行了自己的道德义务和加强了人民的同一性,而且也是为了在全世界维护历史真相而斗争。一战爆发100周年刚好与我国、邻国和全世界的转折性事件相吻合。有一股外国势力想要孤立和削弱俄罗斯——他们把欧洲不仅是欧洲拖进了新的紧张局势。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局势,避免悲剧和恢复正常的对话,非常需要历史的教训,包括以研究一战原因与结果为基础的教训。”俄罗斯外长С.拉夫罗夫在发言时公然称颂俄国和俄军:“俄国不想要战争,他曾试图制止其他大国不要采取致命的步骤。”“俄国全面履行了自己的盟国义务:由于俄军的功勋,拯救了巴黎,为协约国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而俄国自己没有享受到其士兵自我牺牲的成果。革命和内战的混乱吞噬了国家。”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包含着许多对于当代来说是迫切的教训。其中包括国家做出外交决定时的明智。今天需要制定全面的方法以消除冲突,寻求应对针对所有国家的全球挑战和威胁的对策。不能奉行推进一时利益的目标,不能把自己的‘特殊性’强加给世界,不能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从普京总统和俄罗斯政要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政府非常希望借助于一战爆发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强调当年沙皇俄国参加一战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塑造其爱好和平的面目和俄军的英雄形象,唤起民众对被遗忘的一战的历史记忆。
在俄罗斯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的热潮中,7月19—20日,俄罗斯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就一战历史问题专门进行了民意调查。7月28日公布的第一批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有些吃惊。第一,对于“您认为一战是为何爆发的”问题,居然有58%的接受调查者表示难以回答;15%的人认为是“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14%认为是“欧洲国家领导人争夺领土、权力、资源和势力范围”;5%认为是“德国侵略欧洲和俄国”;3%认为是“欧洲国家(协约国和三国同盟)之间的冲突”;各有1%的人回答“英国试图夺取世界霸权”“奥匈帝国的侵略”“欧洲国家敌视俄国”;不到1%的人回答“德国试图夺取世界霸权”;3%的人列举“其他原因”(回答总数超过100%是因为可以任意回答问题——引注,下同)。第二,对于“您认为是谁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47%的受访者表示难以回答;37%的人认为是德国;9%认为是奥匈帝国;2%认为是英国;各有1%认为是法国、美国、塞尔维亚、协约国、欧洲国家;不到1%的人认为是俄国;2%的人说是“其他国家”。第三,对于“您是否记得一战中对阵的双方”的问题,53%的受访者表示难以回答;29%认为是“奥斯曼帝国和德国对俄国或者德国对俄国”;12%回答是“协约国对三国同盟”;5%回答是“协约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对俄国”;2%回答是“其他”。
8月8日公布了第二批调查结果。问题一:“您认为,俄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两种不同的回答为34%对35%,难以回答占24%,另有7%的人回答“其他”。问题二:“您最为同意如下哪种观点:如果没有革命,俄国就将在一战中获胜;即使没有革命,俄国也不会在一战中获胜。”40%的人选择了前者;27%选择了后者;33%表示难以回答。问题三:“您最为同意如下哪种观点:俄国必须参加一战;俄国不必参加一战。”回答的结果是:30%对42%。难以回答者为27%(总数不到100%,原文如此——引注)。
民意调查的结果是耐人寻味的。其一,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无法回答一战中对阵双方这样的概念题,证明俄罗斯人缺乏有关一战问题的常识,100年前的一战确实被遗忘了。其二,半数以上和接近半数的人难以回答一战爆发原因和一战是谁挑起的这样的是非题,证明对专业研究者来说争议不定的选题,普通民众同样难以做出判断。其三,对俄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的看法是针锋相对的;对革命与获胜的关系和对俄国是否应当参战的正反两种回答的差距并不是很悬殊,它们证明,俄罗斯民众在有关一战重要问题上的分歧是很大的。
一点解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俄罗斯由被遗忘的可耻战争变身为重要的卫国战争,由过去受到单一的谴责转为今日得到多元的评价甚至热情的颂扬,这是苏联解体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变更的自然结果。它反映了一战以来的100年时间里俄国社会发展变迁所引起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大转变。
苏联解体后,由于书报检查制度的废除、传统意识形态的瓦解以及同西方学者的交流,包括一战史在内的俄罗斯史学研究呈现出方法的多元化和论述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派在史学领域都能占有一席之地,苏联时期地位显赫的主流学派不复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再是俄罗斯史学研究者不容置疑的指导思想,阶级分析方法也被大多数学者所否定和抛弃。由此,对一战史的研究得以多角度和多层面地深入展开。虽然左翼的传统观点并未销声匿迹,但在新的自由派和民族主义观点不断进攻和侵蚀下,苏联时期坚如磐石的一战史观点体系分崩离析了。
列宁和普京对一战问题的不同评价反映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普京的民族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区别。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考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生的世界大战,因而看到了包括沙皇俄国在内的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和掠夺的本性,主张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国内战争,希望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并最终在革命浪潮中垮台。后者则主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观察一战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看到了本国政府在对外关系和对外战争中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和合法,看到了本国军队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伟大和光荣。这样,列宁和普京也就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在列宁眼里,沙皇俄国是侵略掠夺的国家,要让沙皇俄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而在普京看来,沙皇俄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让其在战争中失败就是损害国家利益的背叛行为。
一战史同二战史一样,在俄罗斯都具有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同西方进行价值观斗争的两大功能。普京要求恢复一战历史真相并且赞扬俄军的历史功绩,目的无非就是通过修改俄国在一战中的历史来增添俄国历史中的光荣篇章,培养民众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俄罗斯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加强同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原来在俄罗斯人的历史意识中,先辈们曾经进行过两场伟大的卫国战争:1812年抵抗拿破仑军队侵略的卫国战争,1941—1945年打败法西斯德国侵略的卫国战争。现在,在普京的倡导和努力下,曾经被遗忘的1914—1918年帝国主义大战正在变成重要的卫国战争。由此,在爱国主义红线的串联下,俄罗斯先辈们所进行过的三场战争也就阶梯式完整地构成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史。所以,普京要推翻列宁的定论,要恢复其所认定的历史公正,要把陈旧的苏版一战史变成全新的俄版一战史。
作者简介:张盛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对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俄国的命运和走向。作为协约国之一的沙皇俄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参战国,但是在战争尚未结束时,由战争危机引发的十月革命却使俄国的发展道路由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沙皇俄国变成了苏维埃俄国。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流血和动荡:苏俄退出世界大战后受到外国武装干涉,陷入了红白两方的国内战争,军事共产主义统治苏俄大地。1922年,苏俄变身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从此以后,苏联在国内进行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外同资本主义世界对抗。所以,一战与俄国的命运息息相关。100年来,在俄罗斯(苏联)有关一战的历史记忆经历了难忘—淡忘—复兴的复杂历程,对一战以及一战与俄国的研究和评价也呈现出一波三折的跌宕起伏。本文将简要梳理俄罗斯(苏联)有关一战起因、性质、结果以及一战与俄国等研究的著述资料,介绍苏联时期和新俄罗斯时期史学家们对一战问题的不同观点,特别是苏联和新俄罗斯两位领袖人物列宁和普京对此的不同评价,解读俄罗斯重新评价一战的缘由。
一、列宁关于一战的经典论述与苏联时期的一战史观点体系
苏联时期,史学界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概念和观点体系通常是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和列宁对一战的论述为基础的。作为俄国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在战争爆发后努力推动世界战争转变为世界革命,并且成功地在其所称的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一环的俄国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和革命的胜利者,列宁对一战的起因、性质、目的、结果和影响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关于一战的起因、性质和目的。列宁认为一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具有掠夺的性质和征服的目的:“世界资本主义现在(约从20世纪初开始)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或金融资本时代,是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这时资本家的垄断同盟——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已具有决定的意义,大量积聚的银行资本已和工业资本溶合起来,资本向外国的输出已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一些最富裕的国家已把全世界的领土瓜分完毕,国际托拉斯已开始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战争,即争夺世界霸权、争夺银行资本的市场和扼杀弱小民族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1914—1917年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正是这样的战争。”
关于俄国与一战。列宁严厉揭露和谴责沙皇政府的战争罪责:“这场奴隶主之间的战争的反动性和掠夺性,从沙皇政府方面看,要比从其他各国政府方面看更加明显得多。”列宁还指出,无论是先前的沙皇政府还是后来的临时政府都没有改变它们参战的掠夺性质:“俄国新政府(它推翻了象威廉二世一样的戴王冠的强盗尼古拉二世)是资本家政府。它正象德英等国资本家那样进行着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俄国的国家政权转到临时政府手中,转到地主和资本家的政府手中,从俄国方面来说战争的这种性质和意义并没有改变而且也不可能改变。”
关于战争与革命。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战争造成惨祸、灾难、破产和粗野——这一切使目前所达到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把人类从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绝境中解救出来。不论革命有多大的困难和可能遭到何种暂时的失利,不论反革命的浪潮如何汹涌,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关于俄国战败和革命危机。为使战争转变为革命,列宁直言不讳地希望参加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俄国在战争中遭到失败,从而引起革命危机:“沙皇君主政府的军队节节败退,无产阶级的罢工运动和革命运动日益增长,广大群众怨声载道……历史仿佛在重演:象1905年那样,又发生了战争,沙皇政府抱着昭然若揭的侵略、掠夺和反动的目的,把整个国家投入一场战争。又是战争中的失败和因此而加速的革命危机……俄国战败确实为害最小,因为它极大地促进了革命危机,唤醒了千百万群众,亿万群众。”
关于布尔什维克在这次战争中的任务。列宁早在1914年战争初期就已提出:“变当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是唯一正确的无产阶级口号。”他在1917年战争后期号召布尔什维克:“绝对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争;反对一切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府,其中包括我国临时政府;绝对反对俄国的‘革命护国主义’。”
关于苏俄退出战争。由列宁签署的1917年苏俄《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苏维埃政府——引注)认为,各富强民族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并着重声明,决心……立即签订和约,终止这场战争。”
关于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列宁坦率地陈述了签订这个和约的理由:“鉴于我们没有军队,鉴于前线士气低落的部队完全有病,鉴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进攻而必须利用一切喘息机会,即便是最短暂的喘息机会,代表大会认为,必须批准苏维埃政权同德国签订的极苛刻和极屈辱的和约。”
关于《凡尔赛条约》。列宁痛斥《凡尔赛条约》“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它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掠夺性的和约,它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一部分人,置于奴隶地位”,“正因为如此,靠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关于一战的结果。列宁谴责“这场大屠杀”“断送千百万人的性命”,同时,在列宁世界革命的宏大视野里,以下因素应当是更为重要的:第一,列宁对战争引起的危机在俄国已经转变成胜利的十月革命和新生苏维埃政权感到振奋和欣慰:“革命势力的烈焰在整个腐朽的世界旧制度上越烧越旺。由于我们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其他国家也在实行这种尝试,这已经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也不是书呆子的幻想。”第二,列宁已经敏锐地洞察和预感到一战之后的新的世界大战的潜在危险:“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现行政策就是为发动新的帝国主义战争做准备(不仅是有意识地在做准备,而且这是它们全部政策的客观必然结果)。”
概括而言,列宁有关一战论述和评价的基本要点为:1.一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经济市场和征服其他民族。2.同其他列强一样,无论是沙皇政府还是临时政府,俄国参战也具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性质。3.战争引起革命,帝国主义战争开启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俄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将引起革命危机,唤醒群众。无产阶级应当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以及进行这种战争的政府。4.为获得喘息机会,宣布退出战争的苏俄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5.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条约》是掠夺性条约,以此为基础的国际体系是不稳固的。6.一战的结果是多样和广义的。一方面,战争造成了惨重的灾难,夺去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另一方面,战争引起的俄国十月革命造就了苏维埃政权,并且促进了国际革命。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现行政策客观上已经为新的世界战争做好准备。
革命导师和领袖的观点和评价随后便被奉若圭臬,成为苏联时期有关一战研究的理论指导和评价标准,其时出版的有关一战史方面的著作在叙述史实和阐述观点时毫无例外都是以列宁的经典论述为基础和指导的。
1964年,由苏联学者М.Э.艾拉佩强和П.Ф.卡巴诺夫撰写的一战史著作在书名中就一目了然地点明了战争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该书在阐述一战起因和性质时严格遵循列宁的标准论述:“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它是由帝国主义列强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列强之间尖锐的帝国主义矛盾合乎规律的产物。战争的基础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1975年,由И.И.罗斯图诺夫主编的《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下册)较为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一战的起源、过程和结果,更加清晰和完整地反映了以列宁学说为基础的苏联时期的一战史观点体系。
关于战争的起源和性质。该书的章节设置就清楚地反映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如第一章战争的起源1.帝国主义是侵略与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时代的基本特征。作者大段援引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后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最主要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中相互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发生的。按照列宁的论断,这次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都是为了瓜分世界,为了分割和重新分割殖民地、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等等而进行的战争’。”
关于一战的结果和影响。该书一方面指出:“战争给劳动人民造成无数牺牲和灾难、饥饿和贫困,却为帝国主义带来利润。”另一方面又强调战争“引起巨大的社会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发生很大影响。这场战争,按照列宁的形象化的说法,是革命的全能‘导演’。它导致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导致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客观条件早日成熟。这场革命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普遍的世界革命变革,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开始了。这就是战争的主要政治总结”。
关于战后世界调整和安排。该书谴责和揭露了凡尔赛体系的反动实质:战胜国“同德国及其过去的盟国所签订的一些条约,构成了所谓战后‘和平体制’的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妥协和勾结的结果,被用来保障某些强大的战胜国的统治地位……凡尔赛体系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它不仅没有解决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还产生了新的同样尖锐的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为凡尔赛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它也不能消除军事冲突的起因,相反,却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生新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
关于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倡议。该书揭露了“十四点”的伪善和实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壮大起来的美国垄断资本家认为,宣布自己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拥有领导权的时间已经到来。这些要求,早在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中以隐讳的形式提出,尔后在其他文件中又加以补充。美国的扩张意图是用‘贸易自由’‘航海自由’、取消秘密外交之类的伪善词句加以掩饰的。同时,美国的政治家们尽了很大努力不让英、法得到过分加强,以保存强大的德国来同英、法对抗,他们打算利用德国来巩固美国在欧洲的势力,组织反苏干涉。”
关于《布列斯特和约》。该书赞扬列宁在谈判和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过程中战略和策略的正确性,认为和约的签订使“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对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巩固苏维埃共和国的防卫都是必要的和平喘息机会”。
关于俄国在一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书恪守列宁关于俄国参战目的揭露性论述:“沙皇政府战前年代的对外政策首先取决于急欲攫取国外市场的地主和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利益。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资本主义剥削,同农奴制残余和民族压迫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沙皇俄国在20世纪初叶是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俄国的地主资产阶级党派要求为保卫‘兄弟的斯拉夫人’,为把全体斯拉夫民族统一在俄罗斯的保护之下而战。报刊开始大肆宣传泛斯拉夫主义。列宁揭露了俄国统治阶级企图蒙骗人民群众,唆使他们为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和沙皇专制的利益而进行血腥的屠杀。”同时指出沙皇政府曾在战前做出调解冲突的努力:“1909年春,波斯尼亚危机的紧张程度达到最高点……俄国关于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冲突的建议遭到德国首相Б.比洛夫的激烈反对,他要求俄国政府和塞尔维亚政府承认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吞并。”
20世纪60—70年代出版的其他一战史著作基本上也是按照列宁的论述把一战归结为帝国主义战争,称其是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序曲。总体而言,苏联时期有关一战的研究相对稀疏和冷寂,其原因就在于,一战在苏联时期是个负面的话题: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沙皇俄国是反动政权,这就使得一战几乎成为苏联社会不愿提起的禁忌。
二、俄罗斯学者关于一战问题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人们记忆深处长期禁锢的一战话题才被重新激活。随着传统意识形态的瓦解和书报检查制度的废除,俄罗斯史学界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研究的新景象,史学研究者终于可以大胆自由地对一战问题进行新的描述和论述。
1989年,根据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所长А.О.丘巴里扬院士的倡议,成立了俄罗斯一战史学家协会。1992年,协会章程规定其基本目的是“全面促进一战史研究的发展,以便客观反映这个具有全球意义的事件,并使俄罗斯公民一代代地保存有关一战的记忆”。
在叶利钦执政的20世纪90年代,包括一战研究在内的整个史学研究进入了活跃阶段。俄罗斯史学家们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史料优势,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向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94年一战爆发80周年之际,出版了由著名史学家Ю.А.皮萨列夫和В.Л.马利科夫主编的《一战:历史中的争议问题》。1998年一战结束80周年之时,出版了由马利科夫主编的《一战:20世纪的序幕》。1999年,出版了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俄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三本历史论文集里,许多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苏联时期传统的一战史观点体系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此外,在一战爆发80周年前后,皮萨列夫和另一位资深史学家В.Н.维诺格拉多夫还先后发表了有关一战问题的新论:《一战史研究的新方法》和《再论一战史研究的新方法》。
从2000年起,俄罗斯进入普京总统执政时期。虽然普京被某些人认为在俄罗斯实行个人专权,但是俄罗斯民主的基本框架并没有被打破,一战研究如同整个史学研究一样保持着自己的韵律和步伐,并且继续取得显著的成果。2002年,俄罗斯出版了由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В.А.佐洛塔廖夫主编的四卷本《20世纪的世界大战》,其中第一、二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概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文件与材料》。2014年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时,俄罗斯举办了一系列有关一战问题的学术讨论会,相关的学术著作也大批问世。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所长丘巴里扬院士就一战问题接受了塔斯社专访,一战史学家协会主席Е.Ю.谢尔盖耶夫发表了《一战研究中的若干紧迫问题》,《近现代史》杂志开设了有关一战问题的专栏,其中引人注目的是Б.Л.哈夫金的《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战线》。
在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和政治羁绊的史学家们对一战史展开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整体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观点和新看法。关于一战爆发的原因。П.В.沃洛布耶夫认为:“必须区分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以及各种各样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历史偶然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关于战争主要祸首的列强的帝国主义政策的一般性论断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论断过于一般化,因为并非只是帝国主义矛盾导致这场战争爆发,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动态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想要全面地阐述1914—1918年世界战争的起源问题,就必须考虑到其他因素。”他指出了战争起源中的民族主义因素:“我们的史学研究传统上认为小民族是列强的牺牲品。这种立场未必完全正确。首先,不能降低他们的民族解放斗争的积极意义(塞尔维亚人、捷克人和爱尔兰人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是欧洲本来已经爆炸性局势中的不稳定因素。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是什么?它们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大战前的闪电。相应地,就产生了一个合理的问题:这些小民族特别是已经建立国家的小民族是不是世界军事冲突的导火索?”
А.В.列维亚金考察了社会文化和心理方面因素在战争起源中的作用:“无疑,有关为了社会的(民族的、阶级的和国家的)利益而使用暴力是正确的和合法的观点,促使欧洲列强政府和社会舆论去用军事手段解决20世纪初期国与国关系中所积累的矛盾。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革命、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并且到20世纪初期已经深深地融入欧洲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中”。
丘巴里扬认为:“没有某种主要的原因构成这场冲突的本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当因德国经济和军事崛起力量均势发生变化时,这些国家的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每个玩家在政治舞台上都有自己特定的打算和计划。结果冲突发展和炽热起来,演变到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矛盾的地步。所有这些原因合起来导致了世界武装冲突的爆发。”
关于一战的性质。Ю.А.皮萨列夫坚持苏联时期的传统观点,即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他写道:“除塞尔维亚、黑山和比利时以及其他国家(他们的人民为争取自己的解放而进行斗争)被占领土外,对所有参战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按其起源、性质和结果来看,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的特征。”维诺格拉多夫对此表示异议:“实际上,不能把下面这些现象纳入‘帝国主义’战争概念这种普洛克洛斯忒斯的谎言中:一系列民族在许多世纪的中断后国家的复苏和其他民族中国家的产生,社会主义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的产生,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没有胜利者的和平’的提法,建立集体安全的全球体系的意图,等等。”他强调:“我们认为,无论如何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里所阐述的没有胜利者的和平、公开谈判、贸易自由、裁减军备、建立国际联盟以提供‘大小国家相互保障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这些思想不能置于‘帝国主义的’战争概念里。可以认为,一些观点——贸易自由和取消关税壁垒——为美国商品的进入开辟市场,是公开追求美国利益的;威尔逊的心爱物国际联盟在侵略者面前是软弱和无助的,但这并不能减弱他观点的意义。通往联合国、通往欧洲合作与安全的欧洲论坛的直接道路是从这些思想中产生的,而贸易自由的口号在繁荣的西欧‘自由市场’中得到了体现。”
关于一战的结果与影响。马利科夫和亚希莫维奇把一战与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相联系,认为一战的结果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的解体和总的均势崩溃的最初迹象的出现,许多地缘政治的、文明的和社会政治问题又变得尖锐起来,这些问题的起源或者可以追溯到一战产生的时期,或者是由一战的特殊性、一战的结果和一战的长期后果所决定的。”同时他们认为,一战也起到了社会前进发动机的作用:“它(一战)给千百万人带来了破坏和毁灭,但是,也充当了社会生活领域以及政治和经济方面重大变革的发动机的角色。这些变革还远未结束。战争的磨炼加快了已经失效的传统结构和半封建制度的危机和灭亡。向工业化过渡有了保障。在欧洲大陆边缘地区以及殖民地和附属国面前,提出了在‘赶超现代化’道路上以实行这种发展模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和遭遇的麻烦来克服落后性的问题。”
谢尔盖耶夫认为,一战后出现了民主发展和反民主社会体制产生的多种现象:“一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国家制度的现代化,成为旧的主要是宗法制度和新的国家主义的分水岭,国家主义意味着,除了统治精英的必然轮换和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国家对公民生活各个领域的干预加强了,从而在一些国家为反民主体制开辟了道路:在苏俄出现了共产主义体制,在意大利出现了法西斯体制,在德国出现了民族社会主义体制。”
关于俄国参加一战。А.В.伊格纳季耶夫认为,俄国当时考虑得更多的是维持而不是重新划分世界:“概括起来讲,可以说,当时世界强国之一的俄国在一战起源中起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它(这种作用)在激变成熟的深刻过程中的意义主要是由政治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国家国民经济的潜力,特别是就居民和领土比例而言,比较起来是不大的,它面向的是国内市场。在世界政治-领土划分方面,俄国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前的时代就已经占据第一了。俄国属于更关心维持已经划分的世界而不想重新划分的大国之列。”
丘巴里扬指出,俄国参战是不可避免的:“俄国能否避免卷入世界冲突?未必。毕竟他是协约国成员,他同法国和英国签有条约。此外……在同德国的冲突中俄国有自己无法牺牲的利益。”“德国力图扩大自己的销售市场和自己的殖民地。比如在近东,这是俄罗斯想要抵制德国的原因之一。须知德国前往那里的道路会经过巴尔干的,而这是俄国国家利益的地区。保卫塞尔维亚符合俄国的国家利益,塞尔维亚从种族和宗教方面来说与俄国是亲近的,他总体上是维护俄国在欧洲这一地区影响的支柱。”
Б.Л.哈夫金强调,帝国野心和社会情绪共同把俄国推向战争:“俄国是在‘保卫东正教和斯拉夫人’的口号下参加一战的,这是沙皇制度和官僚统治集团的帝国野心的结果,他们甚至都不能容许哪怕是部分地放弃自己的大国作用,尤其是在巴尔干地区。俄国社会的民族爱国主义情绪与国家的帝国政策是一致的,它推动政府走向战争,这一点在1914年夏季危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一战对俄国的结果和影响。В.Ю.切尔尼亚耶夫为临时政府的垮台感到惋惜,并且谴责布尔什维克改变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正常途径。他写道:“临时政府坚定地走上民主改革的道路,它在俄国历史上实行了最为广泛的大赦,废除肉体惩罚和流放,确立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结盟自由,废除政治上的书报检查制度,改革司法和监狱部门,使权力受到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实行地方自治民主化,法律上承认工人拥有比西欧先进国家更多的权力,使古老信徒派教徒、天主教徒、犹太人、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同东正教徒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力,停止国家的反犹主义,从法律上巩固公民的信仰自由(除了残忍的教派外)和宗教组织的宗教社会的自由、宣传自由、募捐自由、教育自由,停止利用东正教作为政权的工具,给予东正教会内部自由,最后,确立超过了英国的普选权。”
他指责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通过解散立宪会议剥夺了俄国人民政治的和民族的自决权。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是暴力机关、无产阶级专政、个人权力服从于阶级斗争的思想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并且使暴力合法化了。党的机器而不是人民代表成了苏维埃政权的核心。布尔什维克领袖的专制和新的特权阶级的统治基础就是对公民思想的总体控制。法院成为政权的工具,死刑和刑讯达到了沙皇俄国都没有的程度。这样,一战的结果是,俄国完全走入它的反面——极权主义制度,而不是民主的繁荣。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在苏联解体后多元化和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下,俄罗斯学者有关一战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很多方面与苏联时期的传统观点体系迥然不同。
三、俄罗斯总统和政要以及民众对一战的评价和看法
在当今俄罗斯,除了专业人士对一战的研究,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和普通民众同样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2014年一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时,在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俄罗斯各地相继建造了一战纪念设施,举办了有关一战的讲座、纪念会、展览会和创作竞赛。那场在俄罗斯人的历史记忆中难论输赢的一战,再次撩拨起俄罗斯人的历史心弦,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民众,都乐此不疲地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4年5月8日,俄罗斯胜利节前夕,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斯拉夫女人的告别》纪念碑在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揭幕。8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揭碑仪式。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利佩茨克和普斯科夫等地竖立了一战英雄纪念碑。此外,俄罗斯政府资助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巴尼亚卢卡建造沙皇尼古拉二世雕像。
2013—2014年,俄罗斯非营利组织区域问题研究所和《业余爱好者》杂志共同举办了由7—17岁学生参加的“孩子们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雄”创作竞赛。参赛作品包括照片、绘画、作文、诗歌、散文等。青少年参赛者居然被要求对专业研究者都难以回答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俄军在一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参战的士兵们付出了什么代价?参战者的哪些行为载入了历史?哪些东西被不公正地遗忘了?
纪念活动的高潮自然是普京总统和政要们的活动和讲话。自称喜欢历史尤其是祖国历史的普京总统,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发表为一战纪念活动定调的主旨讲话。2012年6月27日,在联邦委员会回答有关帮助解决贝尔格莱德一战俄军将士墓地的问题时,普京谈起了对一战的评价以及俄国与一战的问题。
提问者:“事情是这样的,再过一年半国际社会就要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了。在这场战争中,俄国在欧洲战场丧失了300万士兵。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却没有这场战争,甚至没有纪念日期,没有可以向阵亡者献花的地方……必须让这场战争回到我们的历史中来,必须恢复所有的真相。需要有一个处理这个问题的国家委员会。我这里想要呼吁帮助解决贝尔格莱德墓地的问题。这是欧洲最大的一战墓地,葬在那里仅沙皇俄国将军就有124位。”
普京在答应将帮助解决修缮墓地的资金问题后,直言不讳地表达他对一战的发生以及布尔什维克退出战争、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等问题的看法:
“这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它为何被遗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国家在苏联时期取得过许多成就,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有一些事情也是清楚的。在苏联时期这场战争被称为是帝国主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区别实际上是不清楚的。事实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我认为不提一战不是因为它被称作帝国主义战争,虽然首先要说的是卷入冲突的各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不提一战完全是有其他原因的。我们对过去的事情几乎不加思考。我们国家在这场战争中输给了战败者。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我们输给了战败的德国。实际上是向德国投降了,而之后他又向协约国投降了。这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背叛民族行为的结果。这是清楚的,他们对此感到害怕,他们不想说它,所以他们隐瞒了这一点并且让自己背上这座十字架。
“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伟大卫国战争过程中弥补了自己对国家的罪过,这是真实的。现在我们不说所付出的代价,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他们保持沉默就是出于这些考虑。要知道这一失败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在他们投降后我们失去了什么!国家广阔的领土和巨大的利益被交出去了,不清楚这样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样的利益,是为了只是一个集团的党派利益,它想稳定自己的执政地位。但是随着时光推移,我们现在必须重提此事,因为那些为祖国利益献出生命的人不应该被遗忘。”
显然,普京的上述评价与列宁有关一战的论述和苏联时期的观点体系完全相悖。
12月12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再次谈到了一战问题。他质问:“迄今为止我们没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竖立一块应有的全国性纪念碑,这难道是公正的吗?我们的先辈称一战为重要的战争,但是它却被不公正地遗忘了,事实上是出于一系列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它从我们的历史记忆和从历史上勾销了。然而,武装力量的斗志却保持在传统、与历史的生动联系、英雄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榜样中。我认为,在俄罗斯军队中必须恢复以前时期(苏联时期及其后)的最著名的兵团、部队和分队的名称,如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和谢苗诺夫军团。国防部长应当提出相关的建议。”
两年后,2014年8月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之际,普京在莫斯科一战阵亡军人纪念碑揭幕仪式讲话时对一战与俄国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明确断言,“一个世纪前俄国被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普京称颂俄军在一战中的历史功绩:“今天我们为战争英雄——俄军士兵和军官竖立纪念碑。纪念碑建立在俯首山(胜利公园),这里保存着对俄国军人以及在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所有为保卫国家独立、尊严和自由而战者的战斗荣誉的感恩的记忆。一战士兵及其战友在这里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他们中许多人有幸后来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前线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们鼓励年轻战士们建立功勋,向他们传授了战友和兄弟情谊的传统、军事荣誉的传统。”普京就此还为一战军人所遭遇的不公而愤愤不平:“他们的功绩和他们为俄国牺牲在很长时期里被遗忘了。而全世界都极为看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从祖国历史中被勾销了,它被简单地称作帝国主义。”
第二,普京认为战前的俄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并且在和平未果后被迫接受挑战:“在许多世纪里,俄国主张建立国与国之间牢固和信任的关系。一战前夕就是这样,当时俄国竭尽全力说服欧洲和平地、不流血地解决塞尔维亚同奥匈帝国的冲突。但是俄国的声音未被听取,它不得不响应召唤,去保卫兄弟的斯拉夫人民,保护自己及其公民免遭外部威胁。”
第三,普京赞扬俄军在一战中所做的重要贡献:“俄国履行了自己对盟国的义务。它在普鲁士和加利西亚的进攻打乱了敌人的计划,使得盟国守住了前线和保卫了巴黎,并且迫使敌人把相当大的兵力投入到东线,在那里俄军几个团奋勇作战。俄国顶住了进攻,并在随后转入反攻。全世界都知道有关传奇的布鲁西洛夫突破。”接着普京哀叹“这一胜利在国内却被窃取了”:“窃取的人就是那些号召打败自己祖国和军队的人,他们在俄国内部制造不和,全力夺取政权,同时出卖民族利益。”
第四,普京强调恢复一战历史真相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正在恢复有关一战的历史真相,我们有了俄军士兵和军官以及整个俄国社会的个人勇气、战斗艺术、真正的爱国主义的无数范例。俄国在世界复杂和转折时期特别是战前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展示。它清楚地反映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某种特征。”“今天我们正在恢复各个时期的连贯性和我国历史的连续性,所以,一战以及它的统帅和士兵在历史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就如民间所说的,‘晚来比没有好’),而在我们心中保存着那种一战军队有权享有的神圣回忆。在书籍和教科书里,在大众传媒和影片中,当然还有在我们今天竖立的纪念碑里,公正得到了显现。”普京对此提出的要求是:“需要做大规模的教育工作和对档案进行认真的研究。它们将让人们正确地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和进程,编制一战参战者名册,以便新一代了解自己祖先的命运和编制自己家庭的历史。”
最后,普京借古论今,不指名地批评外部世界实际上是美国和欧洲国家怀有私欲和野心:“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野心,不愿意相互倾听意见,践踏别国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合法利益,其结果是付出了多么可怕的代价。”他告诫:“人类应当明白和接受的一个主要真理是:暴力引起暴力。通向和平与繁荣之路就在于善意、对话和记住过去战争的教训。”他指出建立一战军人纪念碑就是“一种警示”:“和平是脆弱的,我们所有人都应记住这一点。我们必须珍惜和平并且记住,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和平的、平静的和稳定的生活!”
在普京眼里,沙皇俄国俨然是一个为了阻止战争而努力奔走的爱好和平的国家,俄军也是保卫祖国的正义之师。这样的观点完全颠覆了列宁的相关论述。
在普京总统对一战问题做出奠基性评价之后,俄罗斯其他政要也起而效法,毫无顾忌地要求修正一战历史和恢复历史公正,并且有针对性地大谈历史教训。
2014年1月30日,俄罗斯历史协会在秋明州托博尔斯克市举行了分会会议。在托博尔斯克保存着参加布鲁西洛夫突破的第38步兵团的阵亡者的卡片。俄罗斯历史协会主席和国家杜马主席С.纳雷什金说,今天有关一战及其英雄的记忆正在恢复。他建议史学家们对这些卡片进行整理分类并出版纪念图书。“为了使公民了解一战历史和缅怀英雄,我们必须这么做,让那场战争再也不要被认为是遗忘的。”他还号召人们将有关一战的照片和材料寄给俄罗斯历史协会。
11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罗斯侨民命运”代表会议。纳雷什金在致开幕词时说,“今天的会议是为了纪念我们的先辈——一战的参与者。在那些遥远的年代里数百万人为了保卫祖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功绩不应当被人遗忘”。他还指出:“当我们使社会恢复有关一战的记忆时,我们就不仅履行了自己的道德义务和加强了人民的同一性,而且也是为了在全世界维护历史真相而斗争。一战爆发100周年刚好与我国、邻国和全世界的转折性事件相吻合。有一股外国势力想要孤立和削弱俄罗斯——他们把欧洲不仅是欧洲拖进了新的紧张局势。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局势,避免悲剧和恢复正常的对话,非常需要历史的教训,包括以研究一战原因与结果为基础的教训。”俄罗斯外长С.拉夫罗夫在发言时公然称颂俄国和俄军:“俄国不想要战争,他曾试图制止其他大国不要采取致命的步骤。”“俄国全面履行了自己的盟国义务:由于俄军的功勋,拯救了巴黎,为协约国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而俄国自己没有享受到其士兵自我牺牲的成果。革命和内战的混乱吞噬了国家。”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包含着许多对于当代来说是迫切的教训。其中包括国家做出外交决定时的明智。今天需要制定全面的方法以消除冲突,寻求应对针对所有国家的全球挑战和威胁的对策。不能奉行推进一时利益的目标,不能把自己的‘特殊性’强加给世界,不能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从普京总统和俄罗斯政要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政府非常希望借助于一战爆发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强调当年沙皇俄国参加一战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塑造其爱好和平的面目和俄军的英雄形象,唤起民众对被遗忘的一战的历史记忆。
在俄罗斯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的热潮中,7月19—20日,俄罗斯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就一战历史问题专门进行了民意调查。7月28日公布的第一批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有些吃惊。第一,对于“您认为一战是为何爆发的”问题,居然有58%的接受调查者表示难以回答;15%的人认为是“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14%认为是“欧洲国家领导人争夺领土、权力、资源和势力范围”;5%认为是“德国侵略欧洲和俄国”;3%认为是“欧洲国家(协约国和三国同盟)之间的冲突”;各有1%的人回答“英国试图夺取世界霸权”“奥匈帝国的侵略”“欧洲国家敌视俄国”;不到1%的人回答“德国试图夺取世界霸权”;3%的人列举“其他原因”(回答总数超过100%是因为可以任意回答问题——引注,下同)。第二,对于“您认为是谁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47%的受访者表示难以回答;37%的人认为是德国;9%认为是奥匈帝国;2%认为是英国;各有1%认为是法国、美国、塞尔维亚、协约国、欧洲国家;不到1%的人认为是俄国;2%的人说是“其他国家”。第三,对于“您是否记得一战中对阵的双方”的问题,53%的受访者表示难以回答;29%认为是“奥斯曼帝国和德国对俄国或者德国对俄国”;12%回答是“协约国对三国同盟”;5%回答是“协约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对俄国”;2%回答是“其他”。
8月8日公布了第二批调查结果。问题一:“您认为,俄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两种不同的回答为34%对35%,难以回答占24%,另有7%的人回答“其他”。问题二:“您最为同意如下哪种观点:如果没有革命,俄国就将在一战中获胜;即使没有革命,俄国也不会在一战中获胜。”40%的人选择了前者;27%选择了后者;33%表示难以回答。问题三:“您最为同意如下哪种观点:俄国必须参加一战;俄国不必参加一战。”回答的结果是:30%对42%。难以回答者为27%(总数不到100%,原文如此——引注)。
民意调查的结果是耐人寻味的。其一,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无法回答一战中对阵双方这样的概念题,证明俄罗斯人缺乏有关一战问题的常识,100年前的一战确实被遗忘了。其二,半数以上和接近半数的人难以回答一战爆发原因和一战是谁挑起的这样的是非题,证明对专业研究者来说争议不定的选题,普通民众同样难以做出判断。其三,对俄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的看法是针锋相对的;对革命与获胜的关系和对俄国是否应当参战的正反两种回答的差距并不是很悬殊,它们证明,俄罗斯民众在有关一战重要问题上的分歧是很大的。
一点解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俄罗斯由被遗忘的可耻战争变身为重要的卫国战争,由过去受到单一的谴责转为今日得到多元的评价甚至热情的颂扬,这是苏联解体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变更的自然结果。它反映了一战以来的100年时间里俄国社会发展变迁所引起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大转变。
苏联解体后,由于书报检查制度的废除、传统意识形态的瓦解以及同西方学者的交流,包括一战史在内的俄罗斯史学研究呈现出方法的多元化和论述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派在史学领域都能占有一席之地,苏联时期地位显赫的主流学派不复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再是俄罗斯史学研究者不容置疑的指导思想,阶级分析方法也被大多数学者所否定和抛弃。由此,对一战史的研究得以多角度和多层面地深入展开。虽然左翼的传统观点并未销声匿迹,但在新的自由派和民族主义观点不断进攻和侵蚀下,苏联时期坚如磐石的一战史观点体系分崩离析了。
列宁和普京对一战问题的不同评价反映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普京的民族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区别。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考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生的世界大战,因而看到了包括沙皇俄国在内的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和掠夺的本性,主张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国内战争,希望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并最终在革命浪潮中垮台。后者则主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观察一战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看到了本国政府在对外关系和对外战争中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和合法,看到了本国军队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伟大和光荣。这样,列宁和普京也就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在列宁眼里,沙皇俄国是侵略掠夺的国家,要让沙皇俄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而在普京看来,沙皇俄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让其在战争中失败就是损害国家利益的背叛行为。
一战史同二战史一样,在俄罗斯都具有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同西方进行价值观斗争的两大功能。普京要求恢复一战历史真相并且赞扬俄军的历史功绩,目的无非就是通过修改俄国在一战中的历史来增添俄国历史中的光荣篇章,培养民众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俄罗斯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加强同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原来在俄罗斯人的历史意识中,先辈们曾经进行过两场伟大的卫国战争:1812年抵抗拿破仑军队侵略的卫国战争,1941—1945年打败法西斯德国侵略的卫国战争。现在,在普京的倡导和努力下,曾经被遗忘的1914—1918年帝国主义大战正在变成重要的卫国战争。由此,在爱国主义红线的串联下,俄罗斯先辈们所进行过的三场战争也就阶梯式完整地构成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史。所以,普京要推翻列宁的定论,要恢复其所认定的历史公正,要把陈旧的苏版一战史变成全新的俄版一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