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中国女孩”“中国酱油”和“中国人吃狗肉”
我将这些问题和经历跟古巴朋友和中国朋友谈起,古巴朋友都觉得有趣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几个在古巴待了一年多的中国朋友说他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但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我想到了人类学所说的“习以为常之弊”以及“在他者面前认知自我”,决定探究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成因。
(一)中国人的头发(pelo chino)和中国人的眼睛(ojos chinos)
从我到古巴至今,几乎每次走在街上都会有热情的古巴人对着我单眨一只眼睛或者撅嘴“飞吻”,亲切地用西班牙语叫我“中国女孩”(chinita,china的指小词,意为中国小女孩的意思),或者直接用中文打招呼说“你好,中国女孩”,语气和神情里都透着亲切感。一个古巴朋友让我不要有被冒犯的感觉,古巴人是很喜欢中国人的,这样的行为是古巴人表达幽默和喜欢的一种方式。当地人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恭维”(piropo)就是用来形容这种以迂回的幽默称赞别人的能力。我很开心在这片充满欢乐和善意的土地上被当地人亲切地对待,但一度不能理解为什么古巴人能一眼看出我是“中国女孩”。古巴的亚洲留学生很多,我所在的哈瓦那大学就有来自泰国、日本、缅甸、越南、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自古巴旅游业开放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屡见不鲜,亚洲面孔在这里并不罕见。
我跟很多古巴朋友谈起这个困惑,一个45岁土生土长的古巴朋友告诉我,在大部分情况下古巴人会将岛上拥有亚洲面孔的人都想当然地叫做“中国男人”(chino)或者“中国女人”(china),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大量的日韩文化流入古巴,人们也会对街上穿着时尚的人是否来自中国产生一些疑问,但古巴人也知道中国人跟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有很大区别的,只是需要更多的因素来帮助判断: “古巴人是知道中国人的特殊‘气质’的,从穿着、五官特征、走路方式等几方面,我们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是不是中国人。”。我问他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他说在古巴社会中有很多用来形容中国人特征的专门词汇,比如“中国人的头发”(pelo chino),这种头发的特征是黝黑、柔软、厚密、自然直,这是古巴人都知道的常识,只要一提及谁拥有“中国人的头发”,大家都能知道这个男人或者女人的头发是什么样子。朋友还告诉我,他的前妻便是拥有“中国人头发”的穆拉塔(Mulata, 混血儿),有一个收购头发做假发的人曾经花了60红币(CUC,一种古巴货币单位,1红币约等于7块人民币)买下了她前妻大概30厘米的头发,那时候古巴当地人的平均月薪不到20红币(人民币约140元)。他还说到,在古巴是很少发生抢劫案件的,但几年前的一宗案件却让他印象深刻:2015年一个中国女孩曾在哈瓦那大街上遭遇了抢劫,而劫犯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用剪刀剪走了她的头发,而那时候在古巴人的假发店里“中国人头发”是卖得最贵的。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头发” 仍是古巴女人一直追求的时尚,在理发店只要跟理发师说“给我做中国人的头发(hazme pelo a lo chino)”,理发师就会明白客户有将头发染黑拉直的需求。当地人也时常以拥有自然生长出来的“中国人头发”为荣,这说明他们的先辈们曾拥有中国人的血脉。
古巴女孩
朋友还告诉我,在古巴还有“中国人的眼睛”(ojos chinos)这种说法,书面语言又写作“开合小的斜眼”(ojos obliguos),特点是眼尾上扬,高于眼角。“中国人的眼睛”在西方文化中通常带有贬低的意味,但古巴人对这种眼睛的喜爱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会拥有“中国人的眼睛”的古巴人都称为“中国女人”(China)或者“中国男人”(Chino),无论他们是黑色皮肤、褐色皮肤、卷发、金发或是混血的穆拉塔。
除此之外,朋友还说中国人的穿着和行为方式也是他们的判断依据之一。古巴人偏爱穿着紧身性感显示身材的衣服不同,中国人则通常喜欢用宽松不合身的衣服把自己的身体曲线隐藏起来,走路时一般都会微微低头走得很快,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守时有礼貌话不多,喜欢早回家早睡不喜欢夜店酒吧聚会……“你到大街上问100个当地人,100个人都知道这样的常识,我们都知道就是这样的。”
(2)中国酱油(salsa china)与龙虎牌清凉油
在两次搬家和多次进入到不同的古巴家庭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我去过的每个古巴家庭几乎都会有中国酱油。房东说古巴的“中国酱油”有很多来源,但主要是从西班牙进口的和古巴国内自己产的。房东的妈妈以前在一家广东人开的中国餐馆工作,她妈妈在那里学会了做中国菜,从她有记忆开始,她们的家里就开始有“中国酱油”了。我由此想到,古巴地理上虽然靠近墨西哥,但是除了极个别的古巴人之外几乎所有的古巴人都不吃辣椒,他们喜爱黑豆米饭、甜食、汤饭、凉菜沙拉……古巴的饮食文化中确实有很多闽广一带地域文化的影子。
而中国南方炎夏里必不可少的龙虎牌清凉油,在古巴被叫做“中国药膏”(Pomadita China),是古巴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万能药”。只要他们的身体感觉不舒服,如头疼、恶心、蚊虫叮咬,甚至关节疼痛、肿胀淤青的时候,都会用这个药来缓解。
朋友告诉我,在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中国药膏”在古巴是十分常见的。那时很多中国人在古巴经营着药店,古巴天气炎热,“中国药膏”逐渐成为古巴人生活中的必备药品。而现在,当地人只能从私人小贩处买到,但古巴人对它的珍视是显而易见的:前房东玛格达(Magda)在我被蚊子咬时,用“中国药膏”小心翼翼地给我涂抹;新房东一边在额头涂抹着清凉油,一边喝着咖啡;很多古巴朋友多次叮嘱我,如果以后来古巴一定要给他们带上这个药膏……这些文化现象无疑是一个世纪前广东省的华人移民遗留在古巴社会中的痕迹。朋友说,古巴人很崇拜中国人的医术和药品,在他小的时候当地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中国医生治疗不好的疾病”(Eso no lo cura ni el medico chino),如果医生在诊断时说“就连中国医生都救不了你了”,那通常意味着这个病人的疾病回天乏术了。
(三)中国人爱吃狗肉?
进一步将我的文化遭遇和残留在古巴社会中的闽南文化碎片联系到一起的,是古巴广泛流传着“中国人爱吃狗肉”的刻板印象。某次清晨去朋友家的路上,一只可爱的小狗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狭小的摊铺下边睡得格外香甜,在哈瓦那清晨的日光下显得十分温馨美好,我打开相机蹲下身来正准备拍下这一幕,一旁的古巴人突然把熟睡的狗子叫醒,被惊扰地狗突然开始向我狂吠。朋友赶紧把我拉开,然后笑着说,“古巴人是怕你吃他们的狗呢。”我对此十分震惊,朋友说他来古巴6个月了,遇到的很多古巴人都觉得中国人会吃狗肉。
回家之后我向房东玛格达问起此事, 她先是一愣,然后惊讶地问我是不是想吃狗肉了,我赶忙解释到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确认一下在古巴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说法。玛格达回答说,她知道中国人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在她的家乡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uba),人们(la gente)都说中国男人喜欢聚在一起吃家里养的狗(perro de casa),而不是街上的流浪狗(perro de calle)。
搬家后,新房东艾莉西亚(Alicia)说她曾经在餐厅里做了25年的厨师,可以给我提供晚饭。在询问我吃饭是否有什么偏好和忌口的时候,她突然问,“你爱吃狗肉吗?”我再次被震惊,我先回答说我没有吃过,然后反问她为什么会觉得我爱吃狗肉。房东笑着说,她以为中国人都爱吃狗肉,她来自马坦萨斯省(Mantanzas)的乡下,那里有很多中国人居住,他们几乎都是从广东过来的男人,年龄都很大了但基本都没有结婚,他们时常在举行聚会的时候将狗杀了招待朋友。那时她还小,但是她记得她的爸爸妈妈和街坊会开玩笑说,“小心家里的狗,别被中国人吃了。”
神秘的中国人与无处不在的华人文化残迹
我将上述观察跟曾任古巴文化局主席的艾丝贝蕾莎(Esperanza)谈起,她对我的发现表示十分认可。 曾在墨西哥大使馆工作的她告诉我,墨西哥所说的“中国人的头发”跟古巴所说的“中国人的头发”是完全不一样的,墨西哥的“中国人的头发”指的是卷曲蓬松的头发,并不是古巴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头发”,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很多,早期移民的祖籍和墨西哥社会中人们保留的社会记忆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她还提到,在古巴,炒饭(arroz frito)里边没有“中国酱油”是不能叫作炒饭的,她1995年第一次到北京工作时,一次在一家地道的北京小店里点了蛋炒饭,发现里面没加酱油,大感吃惊,由此感受到闽南地域文化对古巴饮食的影响之深已经使得他们对所有的“中国炒饭”形成刻板印象了。
艾丝贝蕾莎说,她上学的时候就一直被教育,“古巴文化是由西班牙文化、中国文化和非洲文化三部分组成的。”在她看来,中国人的特殊品质几乎是所有古巴人的共识,很多古巴书籍里也都有记载。他们勤劳、正直、遵纪守法,给古巴人留下的综合印象是“神秘”。她的祖父是殖民时期进入古巴的第一批华人,与古巴当地的穆拉塔结婚。不同于古巴人爱热闹和藏不住话的性格,祖父在家里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电视和报纸,人们总是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他从不轻易许诺却言出必行,小时候每当她哭闹着要她的古巴祖母给她买玩具,祖母总会答应她说下午给她买回来,但结果往往总是不了了之;而祖父通常会说,“我一定会给你买,但是不一定是今天。”最后她收到的玩具都来自于祖父。长大后她才知道祖母的承诺只是为了应付哭着的小孩,但祖父承诺的事情总会兑现,祖父的回答会让孩提时代的她觉得冷漠、有距离感、无法亲近,但同时也让她产生了敬佩和崇拜感。
艾丝贝蕾莎说老一辈的中国人在古巴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几乎都是积极正面的,几乎在所有描写古巴中国人的文章中都会提及,他们工作勤奋(trabajatores)、体面(decentes)、诚实守信(honestos)、节俭有度(ahorrativos)、聪明睿智(sabios)、小心谨慎(cautelosos)、有耐心(pacientes)、安静不多话(tranquitos)、谦逊内敛(modestous)……
说到中国人的勤俭简约以及自我克制时,艾丝贝蕾莎笑着说,在她小时候古巴社会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做中国人的情人吧,虽然一个月只能跟他做一次爱,但是他会给你买一个住所(cuarto)。”她笑着解释到,她之所以能够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节俭”和“节制欲望”几乎是古巴人没有的品质。古巴人是一个活在当下的群体,如果他们在月初发了20红币的工资,可能在这个月的前几天他们就会把它花完,但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只会拿出一小部分的钱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然后把其他的钱都存下来。“中国人是神秘的,你永远不知道中国人有多少钱,他们会赚钱能省钱存钱的品质也是古巴人都知道的。”
艾丝贝蕾莎还记得一则坊间传闻:那时一个叫做弗朗西斯科(Fransisco)的中国人住在她所住的街区,他开了一个洗衣店,早出晚归地工作。人们从来都不知道他有多少钱,但从他换来换去只有几件洗得发白的衣服以及家里简陋的装修装饰中,街坊推断他一定很贫穷。但让街坊感到困惑不解的是,终身未娶的弗朗西斯却有着几个古巴情人,并且都给她们安置了舒适整洁的住所(cuartos),每个月给她们许多零花钱。弗朗西斯大概一个月左右才去跟他的情人会面一次,这让她们抱怨不已,但他的情人们也知道只有在跟中国男人保持这样的恋人关系时才会有机会住在这样舒适的房子里,古巴男人是不会给她们提供这样的环境的。弗朗西斯科不喜欢社交,没有喧闹的朋友,时常独来独往地走在路上,有一天当邻居发觉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出门时,打开他的房门才发现他已经躺在床上去世了许多天。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床底下一沓沓整理好的钱震惊了所有在场的人。
此外,老一辈的华人还以他们温和谦逊、诚实正直的形象为古巴人所敬仰。艾丝贝蕾莎说在她小时候,古巴人在发生争论时候都会去找当地的中国人来做评判,因为古巴人知道中国人不会卷入他们的争论中,评判事情不会偏袒任何人。中国人主张“以和为贵”,每次邻居吵架的时候,与前来围观的古巴人“站立场”不同,中国人都会从中调停,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方式对双方进行劝说,直到双方和解为止,古巴人把中国人的这种行事方式看作智慧和神秘的一种体现。
我也跟我的导师、哈瓦那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的玛丽亚·特雷莎(Maria Teresa Montes de Oca Choy) 教授谈到了这一话题。她的家族来自于广东的上流社会,是早一批在古巴华人街扎根的富裕的资本家。她不知道“中国人吃狗肉”这类信息,但她也告诉我 “中国人像谜一样的存在于古巴社会中”是事实,而这样的“谜”并不是指坏的方面。
玛丽亚·特雷莎的祖父(来自广东的中国人)就因其睿智的远见和高尚的品性被家人和街坊视为一个神秘的存在。邻居们一直信任崇拜他,每当家里有人要远行或者打算出远门做生意的时候,他们都会来询问她的祖父这件事情是否可行,是否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如果祖父在分析之后认为这件事可以成功并且提出一些建议,那么邻居们在真正落实想法的时候就真的能够很顺利地完成,而这样的反馈反过来又增加了祖父在古巴邻居中的威望。玛丽亚笑着说,1968年她准备结婚的时候,祖父已经年迈得不能再说话了,但是她和丈夫还是希望他们的婚礼能够得到他的应允和祝福。她带着未婚夫来到祖父面前,母亲将两人的双手放在祖父的手上询问祖父是否同意他们两人结婚。祖父含糊不清地“啊”了一声,一旁的母亲却突然高兴地叫了起来,“你的祖父答应了,你们一定会幸福的!”,“我们都知道祖父已经不能说话了,但是我们还是默认了他发出的不清楚的声音是表示他同意了,他的同意会让我感受到我的婚姻是受到庇护的。”
在玛丽亚·特雷莎看来,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对于古巴社会的发展影响都是很大的,过去更多的是文化影响,现在更多体现在经济方面。老一辈华人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古巴人的日常生活中,时至今日,在古巴文化的深层肌理中仍然能够看到中国文化元素的痕迹,比如在古巴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上流行着一句话,“没有中国的唢呐,就没有古巴的狂欢节(si no la trompeta china,no la carnival)”,这些文化的融合是无法被时间抹去的。
结语
古巴著名作家赫苏斯·关切(Jesus Guanche Perez)写过一篇题为 “中国人在古巴的存在”(Presencia China en Cuba)的文章,他认为华人对古巴的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华人社团的活动中,而且其许多文化形式已经成为古巴文化财富的一部分,比如中国的梆子和喇叭都已经成为古巴演奏传统民间音乐的乐器;而在凯瑟琳·洛贝斯(Kathleen lópez)所著的《古巴的中国人》(Chinese Cubans)中提到,在1907年的地方志记录中曾描写到在第一批中国人来到古巴之前,即使是岛上的富人也很难买到蔬菜和水果的,中国人被认为是将新鲜蔬菜引入了当地的饮食结构中的先驱者,并且是将岛上很多荒地变成了生产蔬菜用地的辛勤劳动者;一位美国游客的游记中记述,在20世纪50年代时,“中国人如蚂蚁般勤劳地劳动,把古巴贫瘠的沙子变成了最肥沃的黑土……在中国园丁的照料下,这里的水果和蔬菜、覆盆子和橙子长得非常大。这里有小梨一样大的草莓和比欧洲四倍大的卷心菜,还有像洗衣桶一样大的南瓜。”在古巴如今的菜市场中售卖的日常食物中,南瓜、白菜、豆角、黄瓜等蔬菜都是由老一辈华人引入的。
古巴历史文化环境的独特性使得华人在这片土地上经历的跌宕起伏, 20世纪60年代前盛极一时的哈瓦那华人街在当下陷入了只剩下102名老一辈自然华人的窘境,这些垂暮之年的老人们和融入古巴社会血液中的文化现象都是老一辈华人在这片土地上灿烂往昔的见证。长期身处在古巴社会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为什么人类学一直在强调田野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第一手材料来管窥社会全景总是无法尽善尽美,但其重要性却是无可代替的,某个局部所呈现出来的“冰山一角”的社会现象串联起来的,往往是有关于过去当下以及未来的线索。
“中国女孩”“中国酱油”和“中国人吃狗肉”
我将这些问题和经历跟古巴朋友和中国朋友谈起,古巴朋友都觉得有趣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几个在古巴待了一年多的中国朋友说他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但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我想到了人类学所说的“习以为常之弊”以及“在他者面前认知自我”,决定探究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成因。
(一)中国人的头发(pelo chino)和中国人的眼睛(ojos chinos)
从我到古巴至今,几乎每次走在街上都会有热情的古巴人对着我单眨一只眼睛或者撅嘴“飞吻”,亲切地用西班牙语叫我“中国女孩”(chinita,china的指小词,意为中国小女孩的意思),或者直接用中文打招呼说“你好,中国女孩”,语气和神情里都透着亲切感。一个古巴朋友让我不要有被冒犯的感觉,古巴人是很喜欢中国人的,这样的行为是古巴人表达幽默和喜欢的一种方式。当地人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恭维”(piropo)就是用来形容这种以迂回的幽默称赞别人的能力。我很开心在这片充满欢乐和善意的土地上被当地人亲切地对待,但一度不能理解为什么古巴人能一眼看出我是“中国女孩”。古巴的亚洲留学生很多,我所在的哈瓦那大学就有来自泰国、日本、缅甸、越南、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自古巴旅游业开放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屡见不鲜,亚洲面孔在这里并不罕见。
我跟很多古巴朋友谈起这个困惑,一个45岁土生土长的古巴朋友告诉我,在大部分情况下古巴人会将岛上拥有亚洲面孔的人都想当然地叫做“中国男人”(chino)或者“中国女人”(china),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大量的日韩文化流入古巴,人们也会对街上穿着时尚的人是否来自中国产生一些疑问,但古巴人也知道中国人跟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有很大区别的,只是需要更多的因素来帮助判断: “古巴人是知道中国人的特殊‘气质’的,从穿着、五官特征、走路方式等几方面,我们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是不是中国人。”。我问他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他说在古巴社会中有很多用来形容中国人特征的专门词汇,比如“中国人的头发”(pelo chino),这种头发的特征是黝黑、柔软、厚密、自然直,这是古巴人都知道的常识,只要一提及谁拥有“中国人的头发”,大家都能知道这个男人或者女人的头发是什么样子。朋友还告诉我,他的前妻便是拥有“中国人头发”的穆拉塔(Mulata, 混血儿),有一个收购头发做假发的人曾经花了60红币(CUC,一种古巴货币单位,1红币约等于7块人民币)买下了她前妻大概30厘米的头发,那时候古巴当地人的平均月薪不到20红币(人民币约140元)。他还说到,在古巴是很少发生抢劫案件的,但几年前的一宗案件却让他印象深刻:2015年一个中国女孩曾在哈瓦那大街上遭遇了抢劫,而劫犯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用剪刀剪走了她的头发,而那时候在古巴人的假发店里“中国人头发”是卖得最贵的。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头发” 仍是古巴女人一直追求的时尚,在理发店只要跟理发师说“给我做中国人的头发(hazme pelo a lo chino)”,理发师就会明白客户有将头发染黑拉直的需求。当地人也时常以拥有自然生长出来的“中国人头发”为荣,这说明他们的先辈们曾拥有中国人的血脉。
古巴女孩
朋友还告诉我,在古巴还有“中国人的眼睛”(ojos chinos)这种说法,书面语言又写作“开合小的斜眼”(ojos obliguos),特点是眼尾上扬,高于眼角。“中国人的眼睛”在西方文化中通常带有贬低的意味,但古巴人对这种眼睛的喜爱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会拥有“中国人的眼睛”的古巴人都称为“中国女人”(China)或者“中国男人”(Chino),无论他们是黑色皮肤、褐色皮肤、卷发、金发或是混血的穆拉塔。
除此之外,朋友还说中国人的穿着和行为方式也是他们的判断依据之一。古巴人偏爱穿着紧身性感显示身材的衣服不同,中国人则通常喜欢用宽松不合身的衣服把自己的身体曲线隐藏起来,走路时一般都会微微低头走得很快,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守时有礼貌话不多,喜欢早回家早睡不喜欢夜店酒吧聚会……“你到大街上问100个当地人,100个人都知道这样的常识,我们都知道就是这样的。”
(2)中国酱油(salsa china)与龙虎牌清凉油
在两次搬家和多次进入到不同的古巴家庭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我去过的每个古巴家庭几乎都会有中国酱油。房东说古巴的“中国酱油”有很多来源,但主要是从西班牙进口的和古巴国内自己产的。房东的妈妈以前在一家广东人开的中国餐馆工作,她妈妈在那里学会了做中国菜,从她有记忆开始,她们的家里就开始有“中国酱油”了。我由此想到,古巴地理上虽然靠近墨西哥,但是除了极个别的古巴人之外几乎所有的古巴人都不吃辣椒,他们喜爱黑豆米饭、甜食、汤饭、凉菜沙拉……古巴的饮食文化中确实有很多闽广一带地域文化的影子。
而中国南方炎夏里必不可少的龙虎牌清凉油,在古巴被叫做“中国药膏”(Pomadita China),是古巴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万能药”。只要他们的身体感觉不舒服,如头疼、恶心、蚊虫叮咬,甚至关节疼痛、肿胀淤青的时候,都会用这个药来缓解。
朋友告诉我,在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中国药膏”在古巴是十分常见的。那时很多中国人在古巴经营着药店,古巴天气炎热,“中国药膏”逐渐成为古巴人生活中的必备药品。而现在,当地人只能从私人小贩处买到,但古巴人对它的珍视是显而易见的:前房东玛格达(Magda)在我被蚊子咬时,用“中国药膏”小心翼翼地给我涂抹;新房东一边在额头涂抹着清凉油,一边喝着咖啡;很多古巴朋友多次叮嘱我,如果以后来古巴一定要给他们带上这个药膏……这些文化现象无疑是一个世纪前广东省的华人移民遗留在古巴社会中的痕迹。朋友说,古巴人很崇拜中国人的医术和药品,在他小的时候当地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中国医生治疗不好的疾病”(Eso no lo cura ni el medico chino),如果医生在诊断时说“就连中国医生都救不了你了”,那通常意味着这个病人的疾病回天乏术了。
(三)中国人爱吃狗肉?
进一步将我的文化遭遇和残留在古巴社会中的闽南文化碎片联系到一起的,是古巴广泛流传着“中国人爱吃狗肉”的刻板印象。某次清晨去朋友家的路上,一只可爱的小狗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狭小的摊铺下边睡得格外香甜,在哈瓦那清晨的日光下显得十分温馨美好,我打开相机蹲下身来正准备拍下这一幕,一旁的古巴人突然把熟睡的狗子叫醒,被惊扰地狗突然开始向我狂吠。朋友赶紧把我拉开,然后笑着说,“古巴人是怕你吃他们的狗呢。”我对此十分震惊,朋友说他来古巴6个月了,遇到的很多古巴人都觉得中国人会吃狗肉。
回家之后我向房东玛格达问起此事, 她先是一愣,然后惊讶地问我是不是想吃狗肉了,我赶忙解释到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确认一下在古巴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说法。玛格达回答说,她知道中国人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在她的家乡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uba),人们(la gente)都说中国男人喜欢聚在一起吃家里养的狗(perro de casa),而不是街上的流浪狗(perro de calle)。
搬家后,新房东艾莉西亚(Alicia)说她曾经在餐厅里做了25年的厨师,可以给我提供晚饭。在询问我吃饭是否有什么偏好和忌口的时候,她突然问,“你爱吃狗肉吗?”我再次被震惊,我先回答说我没有吃过,然后反问她为什么会觉得我爱吃狗肉。房东笑着说,她以为中国人都爱吃狗肉,她来自马坦萨斯省(Mantanzas)的乡下,那里有很多中国人居住,他们几乎都是从广东过来的男人,年龄都很大了但基本都没有结婚,他们时常在举行聚会的时候将狗杀了招待朋友。那时她还小,但是她记得她的爸爸妈妈和街坊会开玩笑说,“小心家里的狗,别被中国人吃了。”
神秘的中国人与无处不在的华人文化残迹
我将上述观察跟曾任古巴文化局主席的艾丝贝蕾莎(Esperanza)谈起,她对我的发现表示十分认可。 曾在墨西哥大使馆工作的她告诉我,墨西哥所说的“中国人的头发”跟古巴所说的“中国人的头发”是完全不一样的,墨西哥的“中国人的头发”指的是卷曲蓬松的头发,并不是古巴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头发”,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很多,早期移民的祖籍和墨西哥社会中人们保留的社会记忆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她还提到,在古巴,炒饭(arroz frito)里边没有“中国酱油”是不能叫作炒饭的,她1995年第一次到北京工作时,一次在一家地道的北京小店里点了蛋炒饭,发现里面没加酱油,大感吃惊,由此感受到闽南地域文化对古巴饮食的影响之深已经使得他们对所有的“中国炒饭”形成刻板印象了。
艾丝贝蕾莎说,她上学的时候就一直被教育,“古巴文化是由西班牙文化、中国文化和非洲文化三部分组成的。”在她看来,中国人的特殊品质几乎是所有古巴人的共识,很多古巴书籍里也都有记载。他们勤劳、正直、遵纪守法,给古巴人留下的综合印象是“神秘”。她的祖父是殖民时期进入古巴的第一批华人,与古巴当地的穆拉塔结婚。不同于古巴人爱热闹和藏不住话的性格,祖父在家里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电视和报纸,人们总是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他从不轻易许诺却言出必行,小时候每当她哭闹着要她的古巴祖母给她买玩具,祖母总会答应她说下午给她买回来,但结果往往总是不了了之;而祖父通常会说,“我一定会给你买,但是不一定是今天。”最后她收到的玩具都来自于祖父。长大后她才知道祖母的承诺只是为了应付哭着的小孩,但祖父承诺的事情总会兑现,祖父的回答会让孩提时代的她觉得冷漠、有距离感、无法亲近,但同时也让她产生了敬佩和崇拜感。
艾丝贝蕾莎说老一辈的中国人在古巴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几乎都是积极正面的,几乎在所有描写古巴中国人的文章中都会提及,他们工作勤奋(trabajatores)、体面(decentes)、诚实守信(honestos)、节俭有度(ahorrativos)、聪明睿智(sabios)、小心谨慎(cautelosos)、有耐心(pacientes)、安静不多话(tranquitos)、谦逊内敛(modestous)……
说到中国人的勤俭简约以及自我克制时,艾丝贝蕾莎笑着说,在她小时候古巴社会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做中国人的情人吧,虽然一个月只能跟他做一次爱,但是他会给你买一个住所(cuarto)。”她笑着解释到,她之所以能够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节俭”和“节制欲望”几乎是古巴人没有的品质。古巴人是一个活在当下的群体,如果他们在月初发了20红币的工资,可能在这个月的前几天他们就会把它花完,但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只会拿出一小部分的钱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然后把其他的钱都存下来。“中国人是神秘的,你永远不知道中国人有多少钱,他们会赚钱能省钱存钱的品质也是古巴人都知道的。”
艾丝贝蕾莎还记得一则坊间传闻:那时一个叫做弗朗西斯科(Fransisco)的中国人住在她所住的街区,他开了一个洗衣店,早出晚归地工作。人们从来都不知道他有多少钱,但从他换来换去只有几件洗得发白的衣服以及家里简陋的装修装饰中,街坊推断他一定很贫穷。但让街坊感到困惑不解的是,终身未娶的弗朗西斯却有着几个古巴情人,并且都给她们安置了舒适整洁的住所(cuartos),每个月给她们许多零花钱。弗朗西斯大概一个月左右才去跟他的情人会面一次,这让她们抱怨不已,但他的情人们也知道只有在跟中国男人保持这样的恋人关系时才会有机会住在这样舒适的房子里,古巴男人是不会给她们提供这样的环境的。弗朗西斯科不喜欢社交,没有喧闹的朋友,时常独来独往地走在路上,有一天当邻居发觉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出门时,打开他的房门才发现他已经躺在床上去世了许多天。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床底下一沓沓整理好的钱震惊了所有在场的人。
此外,老一辈的华人还以他们温和谦逊、诚实正直的形象为古巴人所敬仰。艾丝贝蕾莎说在她小时候,古巴人在发生争论时候都会去找当地的中国人来做评判,因为古巴人知道中国人不会卷入他们的争论中,评判事情不会偏袒任何人。中国人主张“以和为贵”,每次邻居吵架的时候,与前来围观的古巴人“站立场”不同,中国人都会从中调停,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方式对双方进行劝说,直到双方和解为止,古巴人把中国人的这种行事方式看作智慧和神秘的一种体现。
我也跟我的导师、哈瓦那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的玛丽亚·特雷莎(Maria Teresa Montes de Oca Choy) 教授谈到了这一话题。她的家族来自于广东的上流社会,是早一批在古巴华人街扎根的富裕的资本家。她不知道“中国人吃狗肉”这类信息,但她也告诉我 “中国人像谜一样的存在于古巴社会中”是事实,而这样的“谜”并不是指坏的方面。
玛丽亚·特雷莎的祖父(来自广东的中国人)就因其睿智的远见和高尚的品性被家人和街坊视为一个神秘的存在。邻居们一直信任崇拜他,每当家里有人要远行或者打算出远门做生意的时候,他们都会来询问她的祖父这件事情是否可行,是否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如果祖父在分析之后认为这件事可以成功并且提出一些建议,那么邻居们在真正落实想法的时候就真的能够很顺利地完成,而这样的反馈反过来又增加了祖父在古巴邻居中的威望。玛丽亚笑着说,1968年她准备结婚的时候,祖父已经年迈得不能再说话了,但是她和丈夫还是希望他们的婚礼能够得到他的应允和祝福。她带着未婚夫来到祖父面前,母亲将两人的双手放在祖父的手上询问祖父是否同意他们两人结婚。祖父含糊不清地“啊”了一声,一旁的母亲却突然高兴地叫了起来,“你的祖父答应了,你们一定会幸福的!”,“我们都知道祖父已经不能说话了,但是我们还是默认了他发出的不清楚的声音是表示他同意了,他的同意会让我感受到我的婚姻是受到庇护的。”
在玛丽亚·特雷莎看来,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对于古巴社会的发展影响都是很大的,过去更多的是文化影响,现在更多体现在经济方面。老一辈华人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古巴人的日常生活中,时至今日,在古巴文化的深层肌理中仍然能够看到中国文化元素的痕迹,比如在古巴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上流行着一句话,“没有中国的唢呐,就没有古巴的狂欢节(si no la trompeta china,no la carnival)”,这些文化的融合是无法被时间抹去的。
结语
古巴著名作家赫苏斯·关切(Jesus Guanche Perez)写过一篇题为 “中国人在古巴的存在”(Presencia China en Cuba)的文章,他认为华人对古巴的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华人社团的活动中,而且其许多文化形式已经成为古巴文化财富的一部分,比如中国的梆子和喇叭都已经成为古巴演奏传统民间音乐的乐器;而在凯瑟琳·洛贝斯(Kathleen lópez)所著的《古巴的中国人》(Chinese Cubans)中提到,在1907年的地方志记录中曾描写到在第一批中国人来到古巴之前,即使是岛上的富人也很难买到蔬菜和水果的,中国人被认为是将新鲜蔬菜引入了当地的饮食结构中的先驱者,并且是将岛上很多荒地变成了生产蔬菜用地的辛勤劳动者;一位美国游客的游记中记述,在20世纪50年代时,“中国人如蚂蚁般勤劳地劳动,把古巴贫瘠的沙子变成了最肥沃的黑土……在中国园丁的照料下,这里的水果和蔬菜、覆盆子和橙子长得非常大。这里有小梨一样大的草莓和比欧洲四倍大的卷心菜,还有像洗衣桶一样大的南瓜。”在古巴如今的菜市场中售卖的日常食物中,南瓜、白菜、豆角、黄瓜等蔬菜都是由老一辈华人引入的。
古巴历史文化环境的独特性使得华人在这片土地上经历的跌宕起伏, 20世纪60年代前盛极一时的哈瓦那华人街在当下陷入了只剩下102名老一辈自然华人的窘境,这些垂暮之年的老人们和融入古巴社会血液中的文化现象都是老一辈华人在这片土地上灿烂往昔的见证。长期身处在古巴社会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为什么人类学一直在强调田野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第一手材料来管窥社会全景总是无法尽善尽美,但其重要性却是无可代替的,某个局部所呈现出来的“冰山一角”的社会现象串联起来的,往往是有关于过去当下以及未来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