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中西育儿的不同思路:对于国家,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中西育儿的不同思路:对于国家,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中西育儿的不同思路:对于国家,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2018-09-27 10:02:35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张弛
关键词:社会万象 教育 中西教育 点击: 我要评论
重视读书、重视学习、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 选择了读书与学习:个人能立视野 ;民族能立世界。智力,有人说是天生的,但优秀一定是后天教育出来的 。

  第四:带好你的孩子所需的能力

  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同样,抚育孩子也是需要能力的。与做其它事情一样,没有能力是带不好孩子的。可以说孩子进入社会的表现,也是父母能力的再一次表达。

  能力之一:自身条件。想要带出好孩子,父母只有良好的愿望而本身条件达不到不行。试想,如果老师都不会作的题怎么能教会学生做呢?乞丐自己整天吃不饱饭如何给别人吃饭?抚养孩子的人本身没有认识到的事情没有能力做的事情、不会做的事情怎么能希望孩子能做的到做得的好呢?你有一桶水,最多只能给别人一桶水决不可能给别人两桶水。这里的第一罗辑是:你有。第二才是给。只有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好父母才能出好孩子,这是硬道理。

  能力之一:反应能力。 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敏感性与前瞻性;观察、判断、分析能力;经验积累的丰富性;处理问题果断性,这些是抚育者必不可少的条件。生活中,孩子们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抚育人需及时应对这些新花样哪些是具有创新性、自信性的思维与行为予以支持、鼓励,哪些行为具有破坏性、伤害性、违背行为规范的必须及时制止或下不为例。哪些行为介于两者之间必须加以引导以趋利避害。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不能视而不见、不加重视,要果断处理,才能减少孩子们恶作剧的行为及心态。

  能力之一:手段与强制。约束的目的不单单是教训,而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因为智力教育、道德教育都带有规范性,因此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实际上,教育和学习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的纠正和对野性的改造,没有强制性也就谈不上教育。古今中外从无快乐教育。在孩子出现过错时,应马上采取干予手段及时处理。如果抚育者脑袋里出现了迁就心里下一次再纠正的念头,就会留下无穷隐患,孩子会留下这件事可以做的记忆,并因此会成习惯。带过孩子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第一次就果断明确的予以制止或规范,第二次出现这样事情这样做时,他就会一直观注你,看你的态度,你再一次明确果断予以制止,以后这样的事情基本就不会再发生。说带孩子简单就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果抚育者做事一直有原则,孩子的毛病也不是很多,也就不会显得不好带。 掌握住犯同类型的错误只有一没有二,这个原则坚持住就会轻松。

  能力之一:责任。 培育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收获,也从来没有什么随便的成功。千万不要以为高高兴兴的童年就是快乐的童年,其实这是社会的一个神话,看相关报道,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童年,要比我们想象的辛苦得多,另一个是抚育者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小孩在玩耍过程中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贪图自己省事非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反而会让孩子染上许多不好的习惯。这是以给孩子快乐童年为借口,放弃了教育孩子宝贵的黄金时期,使孩子失去美好的未来。中下阶层的抚育者在这方面是突出的弱项:宽容过多,约束太少。

  总之,孩子的情况千差万别,说了100种方法注意事项,还有另外100百个问题没有说到,因此掌握住带孩子可以、不可以十分重要:宽容与原则这两个核心尺度,不论何种阶层、何种家庭都是必须学会掌握分寸。家庭相关成员统一带孩子标准、方法、原则、思想与交流心得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带孩子的人员要有主有次,不能多中心、无中心。前后矛盾的要求、指令是最大的禁忌。

  题外话: 西方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基本上是父母自己管理。这一点与中国有很大不同。西方父母的父母不带孩子有制度的原因,一个人上班也能维持家庭收支平衡,所以母亲们不上班,全部精力用在家庭、子女的教育管理上。中国的国情是低工资高就业,母亲也必须工作,家庭经济才够平衡。所以中国隔代教育比较普遍。中国当下国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不说与母亲们参加工作无关。

  结束语

  社会,由教育进行分层的功能不会改变。

  抚育人的水平决定孩子成长的水平不会改变。

  知识、素质都是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国家, 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责任编辑:
中西育儿的不同思路:对于国家,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中西育儿的不同思路:对于国家,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2018-09-27 10:02:35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张弛
重视读书、重视学习、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 选择了读书与学习:个人能立视野 ;民族能立世界。智力,有人说是天生的,但优秀一定是后天教育出来的 。

    第一:人生之路

  现在的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都在乎对人的教育。是头脑决定明天代替了体力决定明天的缘故。在农业社会,没有文化靠体力劳动也能有不错的生活、也能致富。在资本的社会,没有文化你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单纯依靠劳动不再能致富,这是有文化没文化人们的共识。上层社会的孩子们走入社会以后大都有不错的工作与收入,那是他们在之前的人生之路努力奔跑的结果。中、下阶层的孩子们不能天真地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应该给与的。

  阶层,就是根据各自利益自然形成的集团。就是把同类对象集合为群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概念。他不是谁宣布没有就没有的,是客观存在。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事情都会打上阶层的烙印。在孩子教育中也是体现出最为清晰的阶层概念。

  对于父母来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你在哪个阶层。 当你确认了你所在的阶层,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及家庭条件确立发展方向,诸如买什么位置的房、进什么样标准的幼儿园、学校。这可不是能朝令夕改的决定。这是资本的法则,中国、外国,都不例外。

  在西方,可以说用教育这一手段早已十分娴熟地完成了阶层的分层与固化。有的资料说,99%的人中的99%的可能会平凡地渡过一生。就是说大部分家庭、大部分人都属社会的中、下阶层,上层只是一小部份。

  用学校、用学习对阶层的划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校本身分为等级,孩子通过进入不同的学校自然分为不同阶层。另一种方式是用课程及成绩来确定学生发展方向。中、下层家庭的孩子们如果你想跳上上一级龙门,那么,除选择不同学校外,通过选择相应的课内外、校内外、不同难易课程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用选择的自由,体现你的知识、能力、视野、家庭条件。这样就自然而然明确了一个人所走的道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你的阶层划分。随着社会发展,高薪阶层所需的知识、技术、视野越来越高,不努力就会落伍。因此,除知识外,视野在今天也成为一项重要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前程。

  孩子们能进的学校与家庭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这是资本价值观所说的公平…选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钱多上条件好的学校,钱少上普通学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新版教科书定义:公元前221年至1911年中国是中央集权郡县制社会制度。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阶层的确立、分化,其门坎一步步地清晰可见,人们,尤其是年青的父母们眼睛里看到、思想里认识到:第一,对每个走入社会的孩子已经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条件与要求,这是因为社会及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与西方一样,经济能力也是决定孩子们从小到大所能接受不同教育的重要条件。第三,不同的教育环境或条件决定人们进入社会不同的阶层。第四,层次越高,选择工作的权力越大。

  在阶层的划分、手段与西方接轨过程中,一些人敏鋭地看到了:个人发展首选西方。从公派留学到自费留学,去国外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成为国际竞技场上的高端人材。以获得满意的工作与收入、社会地位、生活条件。这是属于高层次的追求,这条路在今天仍是全球的首选。这是西方的资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在生活环境、物资条件、人文教育、科学、技术、资本价值观、资本社会的成熟度走在了世界最前面,成为全球包括第一阶层理所当然的选择。这,充分显示了资本的力量。

  在国内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的拼博也是十分激烈。当然这个群体要比上一个群体规模大得多、阶层也更多样化。毕竟,有条件去国外深造谋发展是少数,大多还是在国内发展。这些人毕业后能获得的各种条件在国内也属上乘、令人羨慕。这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们都能达到的。上大专、上技校,这是包括学习不那么好的人退而求其次选择。在社会中,还有由于种种原因相当比例的高中及以下学业未能毕业的青年,农村尤甚。这是年青人的大部,这个人群一般来说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含量低的、或无需技能的工作。收入低决定了他们的家庭及子女处在社会最底层。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对教育的放弃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与贫穷。这是孩子们没有知识与素质的必然代价,这是父母没有眼光必然收获,这是没有经济条件必然结果。

  对于中、下阶层,尤其农民工来说,如若想改变生活,改变孩子及家庭的生存环境,读书+竭尽全力是必须的选择。这,能提高学历与谋生技巧,领略、适应并能赶上上一阶层在各方面所需条件。能使孩子们具有应有的信心、改变自己的思维。能对学习充满热情与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成长道路。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相信,努力越大回报越大。困难和失败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 受教育接受学习就有理想、就有前方就有未来。

  第二:读书与教育

  孩子要读书受教育。读书,有人说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有人说,是主动给自己洗脑的重要手段,又有人说,请告诉孩子读书才是最容易走、最有效的那条路…。这些都是说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就会有希望,有希望就会有收获。在当今的社会,读书越多思维越灵活越能带给你力量与自信。她能带给你新的视野、见识、能力、思辨、价值与格局,你的展望就会拓宽再拓宽。学校、周围环境、社会给孩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家庭给的影响,尤其对底层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不同的学校能给孩子们不同的人脉、圈子、资源。学校不单教给孩子们文化、科学、技术,也是教会学生思维能力与眼界改变的重要场所。各个学校虽不能保证人生的上线,却能确定人生的下线。可以说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是一场在各个家庭中关于视野的教量、眼光的比拼。相对来说,读书考试这在目前还算是公平的竞争,还需要孩子们的付出:思考、冥想需要时间,阅读需要时间,记忆需要时间…,努力学习、刻苦拼博不但需要金钱的付出更需要精神的付出。因此,选择什么水平的幼儿园及学校至关重要。通常,选择入园或学校越是感到容易些的层次越低,越是感到困难些的层次越高。

  作为当今的年青父母,猛然间从被溺爱者、从2人世界变到要溺爱别人、变成3人、4人世界。猛然之间就要就要事事亲力亲为,从接受者变为施予者,开始品尝人生之旅这个弯道急转弯的巨大变化。因此,认知的补充显得极为重要。

  育儿所需的知识就在眼前,急需补课便在情理之中。相关书籍还是要买的、要看的。可少而精,有些书并不全是抄别人的、全是些理论的东西。哪本书都有独到之处,也都有平铺直叙。有的例子多,有的文章是感悟,有的精辟理念多,各有侧重。微信公众号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有正面教育成功体会,有孩子缺点事例分析。有单一专题专门论述。有的文章说明作者有很深刻的亲身带孩子的体会,能让读者少走不少弯路,有很强的学习效果。育儿经验的学习要比学数理化难得多。数理化是死的东西且有规律,还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给讲解。可孩子出现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停变化、没有规律性可言且没有老师讲解,增加了理解学习难度。因此学习不能生搬硬套。有些人说参考书没多大用,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说,买几本书看,就能带好孩子,那就是你太小看带孩子这个事业了。那你就是不了解什么叫带孩子。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知识第一既能力第一,体力的需求自然就排在后面。如何带好孩子就显极为重要,她关乎你们家庭的下半生一点不为过。父母如果当年在学校学习不吃苦、不努力,为人父母后就不能再错过这次重要的学习机会了。带孩子有两个要点:是累活、需要智慧。可以说能生孩子不一定会带孩子。并不是说每位父母都有能力带好孩子。一个会学习的父母聪明的父母才可能成为一个会带孩子的父母,有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成长拥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并將这种发展放大到最大值。才能把孩子育成一个合格的“产品”送给社会。

  重视读书、重视学习、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 选择了读书与学习:个人能立视野 ;民族能立世界。

  由于国情,孩子断奶以后由谁带的问题引起父母们的左思右想,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不复杂,谁带都可以。能让孩子守规矩、长大成材这就是标准。不但父母可以,父母的父母、保姆、幼儿园、老师、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当然男孩不能缺少男性陪伴。这里主要看两点,一是主体抚养人本身要有:能力、水平、责任、素质等。二是能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准则的人就够标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中国古老的格言。说的十分准确。这一时期是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迅速时期,也是接受事物新鲜感、模仿能力最强时期。天真无邪、可朔性、好奇心极强。此时也是培养教育孩子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独立生活能力、由自己做事情的意识与习惯重要的、关键的初始期、培养期。这个时间的教育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这个生理进化、最佳教育窗口阶段,父母应在时间、精力给以足够的重视与投入,这是为孩子人生打下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一哲人说,父母的一生对于孩子的一生付出的辛劳总量是一定的。因此可以说前边付出少、偷懒,后边付出的就越大越多。前边付出的多 后边必然少,现在付出的多以后就好带,父母能清楚这个初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孩子的成长就不会不好,父母就会对手机与孩子们熟轻熟重就会有清晰的认识。就不会时刻把手机抱在怀里把孩子放在一边。

  第三:如何带。

  带孩子不论个人带(包括他人带)或集体带,把握住方向就行。但在具体方法上对抚育者能力的要求却十分细腻与全面。带的好不好,孩子的成长或表现说了算。

  美国总统 特朗普的外孙特拉贝拉对外展示的形象大家都很羨幕…乖巧懂事、多材多艺、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小小年记十分可爱。我的孩子能像她那样该有多好,有孩子的父母都会这样想。可以明确的说,她的成长并不是由她的母亲事事亲力亲为、周到细致的抚育来完成的。看报道,她的成长是由管理十分严格、经验十分丰富的幼儿园、具有专业水平、尽职尽责的教师、保姆来完成的。这些才是特拉贝拉成长的教育所在。层次高的幼儿园借助团队集中了众多幼儿园管理总结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整理编制出适合本群体的教材,形成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案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利用小孩子们的从众心理,大部份孩子们做的都很规范到位,所形成的良好素质受用终身。一般家庭管理水平与好的幼儿园相比会有不小的差距、培养出孩子素质自然无法与之相比。家庭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条件在这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资本社会里,这是资本占尽各行各业优势资源所在。龙生龙鳯生鳯就是这个道理。

t013b36cb61e6b61bde.jpg

  江南名士、育儿专家、教育专家蔡笑晚先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顺利地一个一个地將自己的六个孩子送到国内著名大学、美国著名大学。名声鹊起之后,又將邻居家的孩子送到国内、国际著名大学。前些年,他写了本名叫:“我的事业是父亲 ”一书。作为父母,在家中生活困难的条件下,开动脑筋想办法,制定适合自己能力、家庭条件的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孩子懂事至小学前半期在家中由自己进行教育。为孩子的知识及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后,再送到正规的学校里学习。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六个孩子都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可见父母本身的能力、家庭的理念多么重要。作为中下阶层的我们,蔡先生就是我们最好的样板与先生。

  如果说特朗普财大气粗,条件无人能比,那么再说深圳一位母亲星期一把三岁大的男孩送到香港周托幼儿园。分手前一再与老师说自己的小孩多么淘气、不好好吃饭、不会穿衣、不会穿鞋、不会系鞋带…。老师只是说知道了、知道了。到了星期五把孩子接回家后,令母亲大吃一惊:吃晚饭前,自己要摆全家人的碗筷,吃饭中利利索索一气呵成。头天晚上及第二天早起,母亲更是目瞪口呆:自己脱、穿,衣、裤、鞋、系鞋带等。在幼儿园只一个星期的时间,能让孩子成长了这么多,简单的独立生活能力完全掌握,要知道以前这些全是母亲的作业。母亲逢人就说幼儿园管理的好,只是价格不菲。这。体现出了幼儿园管理水平系统化、规范化及老师们的丰富经验、极强的个人能力与素质。这再一次说明幼儿园管理水平区别很大,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非常重要。

  看从美国传来的家庭育儿多篇文章,其方法与中国有明确的思路不同。他们都是强烈表现出从小立规矩守秩序的重要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性。能力大于成绩,规则大于宠爱成为突出特征。如不按要求吃饭就不给饭吃,违反规则就蹲禁闭,关键在惩罚过程中,致使至终不改变惩罚条件,中途告饶也不行,黑着脸坚持到底。经过这样的教育手段、方法,孩子以后对家长的指令大都做到令出既止,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及素质。从小摸爬滚打造就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们受用终身,也让中国家长望尘莫及。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存在孩子好不好带的问题,是会不会带。智力,有人说是天生的,但优秀一定是后天教育出来的 。

  孩子成长中,家长与孩子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平时是否观察孩子起居言行?孩子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烦脑?幼儿园、学校又有什么值得说说的事情?父母知道么?如果你知道就好,孩子有了困惑就能与你沟通,那你与孩子的关系可以说相处不错。如果你说什么,孩子不说烦不烦这句话,就说明你是孩子可以信赖的、可以依靠的朋友。带好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时间的投入感情的投入是重要内容,他体现家长育儿理念是否正确,责任心、精力投入是否得到具体体现。在既管又要和谐中考验抚育者的水平与智慧。

  给孩子讲清、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父母要心中有数,如没孩子积极参与与配合,用他自己的行动去实现这些目标,那父母定下的计划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切都没有用,孩子们的心态、投入程度至关重要。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思维也多了起来。似乎变得有主意了,如何调动孩子的思维与父母的思维合拍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父母不能居高临下,也不能婆婆妈妈,这比与同事、领导相处都难,时间与交流这是双方良好关系的基础,父母对育子重视的程度体现了对责任理解的深度。可以说孩子的成长、知识与素质的获得是与父母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正比,缺少一样都会发生偏转。

  读书在孩子们的眼中也许被认为单调、乏味、费力、无聊等。那是孩子就不知道雨天没带伞,饿了没吃的,累了不能休息是什么滋味。孩子今天生活中缺少了这些成长中必须经过的过程、体验与磨难,以后社会会加倍让他尝到这些酸甜苦辣。他不知道硬币有两面,人生不但有享受阳光的幸福感更须有吃苦受累等烦脑。人生没有一步的路是好走的,累不累都得自己走。问题是孩子们为什么,什么都不知道?很多事情家长人为让孩子们缺少亲力亲为,缺少失败、痛苦的经历、包办过度造成孩子们精神理念缺少1/2、行为感受缺少1/2,这是长大后形成不完全人格的基础。家长真不知道孩子小时不该省略的被省略、用各种包办代替他她的亲力亲为,就会帮助孩子们的成长么?可以说中国家长的包办是世界第一不为过。

  第四:带好你的孩子所需的能力

  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同样,抚育孩子也是需要能力的。与做其它事情一样,没有能力是带不好孩子的。可以说孩子进入社会的表现,也是父母能力的再一次表达。

  能力之一:自身条件。想要带出好孩子,父母只有良好的愿望而本身条件达不到不行。试想,如果老师都不会作的题怎么能教会学生做呢?乞丐自己整天吃不饱饭如何给别人吃饭?抚养孩子的人本身没有认识到的事情没有能力做的事情、不会做的事情怎么能希望孩子能做的到做得的好呢?你有一桶水,最多只能给别人一桶水决不可能给别人两桶水。这里的第一罗辑是:你有。第二才是给。只有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好父母才能出好孩子,这是硬道理。

  能力之一:反应能力。 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敏感性与前瞻性;观察、判断、分析能力;经验积累的丰富性;处理问题果断性,这些是抚育者必不可少的条件。生活中,孩子们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抚育人需及时应对这些新花样哪些是具有创新性、自信性的思维与行为予以支持、鼓励,哪些行为具有破坏性、伤害性、违背行为规范的必须及时制止或下不为例。哪些行为介于两者之间必须加以引导以趋利避害。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不能视而不见、不加重视,要果断处理,才能减少孩子们恶作剧的行为及心态。

  能力之一:手段与强制。约束的目的不单单是教训,而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因为智力教育、道德教育都带有规范性,因此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实际上,教育和学习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的纠正和对野性的改造,没有强制性也就谈不上教育。古今中外从无快乐教育。在孩子出现过错时,应马上采取干予手段及时处理。如果抚育者脑袋里出现了迁就心里下一次再纠正的念头,就会留下无穷隐患,孩子会留下这件事可以做的记忆,并因此会成习惯。带过孩子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第一次就果断明确的予以制止或规范,第二次出现这样事情这样做时,他就会一直观注你,看你的态度,你再一次明确果断予以制止,以后这样的事情基本就不会再发生。说带孩子简单就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果抚育者做事一直有原则,孩子的毛病也不是很多,也就不会显得不好带。 掌握住犯同类型的错误只有一没有二,这个原则坚持住就会轻松。

  能力之一:责任。 培育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收获,也从来没有什么随便的成功。千万不要以为高高兴兴的童年就是快乐的童年,其实这是社会的一个神话,看相关报道,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童年,要比我们想象的辛苦得多,另一个是抚育者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小孩在玩耍过程中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贪图自己省事非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反而会让孩子染上许多不好的习惯。这是以给孩子快乐童年为借口,放弃了教育孩子宝贵的黄金时期,使孩子失去美好的未来。中下阶层的抚育者在这方面是突出的弱项:宽容过多,约束太少。

  总之,孩子的情况千差万别,说了100种方法注意事项,还有另外100百个问题没有说到,因此掌握住带孩子可以、不可以十分重要:宽容与原则这两个核心尺度,不论何种阶层、何种家庭都是必须学会掌握分寸。家庭相关成员统一带孩子标准、方法、原则、思想与交流心得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带孩子的人员要有主有次,不能多中心、无中心。前后矛盾的要求、指令是最大的禁忌。

  题外话: 西方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基本上是父母自己管理。这一点与中国有很大不同。西方父母的父母不带孩子有制度的原因,一个人上班也能维持家庭收支平衡,所以母亲们不上班,全部精力用在家庭、子女的教育管理上。中国的国情是低工资高就业,母亲也必须工作,家庭经济才够平衡。所以中国隔代教育比较普遍。中国当下国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不说与母亲们参加工作无关。

  结束语

  社会,由教育进行分层的功能不会改变。

  抚育人的水平决定孩子成长的水平不会改变。

  知识、素质都是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国家, 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中西育儿的不同思路:对于国家,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