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江户幕府的将军从1603年(庆长八年)到1867年(庆应三年),一共是15代264年。没有到300年。日常我们说江户300年并非是个严谨的学术用语。单纯从时间上计算,镰仓幕府是9代141年,室町幕府是15代237年。虽然在三大幕府政权中江户幕府已属高寿,但德川家康最初的本意是要它至少延命300年以上的。那为什么没有能撑到300年这个历史年代的关节点呢?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了。今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如果再对此加以反思的话,历史话题的本身又显现出它不可多得的多样性。
1,创立防止断后的“御三家”
如何使德川家延续不断?这是开启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不使德川家断绝,家康首先创设了“御三家”。所谓的德川“御三家”就是家康晚年与年轻女性生的三个儿子:九男义直,十男赖宣,十一男赖房。这三个儿子分别得到了尾张国名古屋城,纪伊国和歌山城(现和歌山县和三重县西南部)和常陆国水户城(现茨城县)。这是御三家的由来。地位上看尾张德川是三家之首,其次是纪伊和水户。家康这样做显然是模仿朝廷宫家的模式,在总本家后继者缺失的情况下,能得以有候补的保险机能。如室町时代的称光天皇膝下无子,自己又体弱多病,27岁的时候死去。后继者只能从宫家着手,最后看中的是伏见宫贞成王的儿子彦仁王,让其即位成了第102代的后花园天皇。德川家也是如此。七代将军家继5岁继位8岁病死。由于年幼未婚,后继者当然一个也没有。德川家也只好从纪州家选出吉宗成了第八代将军。吉宗是家康第十子赖宣的孙子。有了这个保险系数,将军家的断后也就变得不可能了。
2,家康最后的假想敌是天皇家
有了“御三家”这样的机制,家系的断后看来是不可能了。但垮台是否有可能?对德川家来说,最为险恶的事态又是什么?智力过人的家康又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家康看来,今后德川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德川总本家后继者的问题,而是与敌人战斗,不敌对方被对方消灭的问题。也就是说自己亲手消灭劲敌丰臣家的事态,说不定会在德川家上演。《平家物语》的开首句“诸行无常”与“盛者必衰”,表明德川家永久不灭也只是神话而已。为了得天下,家康曾令自己的长男切腹。而像织田信长那样的天才,打下天下,一旦没有后继者的话,也是顷刻间的崩溃。这些因素家康都考虑到了,所以德川天下的维系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政治体制——老中合议制。但即便这样,家康也不认为就是万无一失的,也必须要想定“被消灭”的事态。
问题是大名向天下的将军家反乱,有可能实施吗?即便实施了,其他的大名会跟进吗?这里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比将军家更上位更权威的人来实施讨伐将军家,或者干脆命令幕府停止运作。日本历史上有这样的先例吗?有。如镰仓幕府。当时下令打垮幕府政权的就是后醍醐天皇。由于是天皇的命令,当时即便是幕府最忠实的家来足利尊氏和新田义贞也都反旗了。镰仓幕府终于倒台。
因此问题在于天皇家。对德川政权来说,当时的潜在敌对国有萨摩藩岛津家,有长洲藩毛利家。但这二家都不构成对德川家最致命的威胁。从熊本城开始的坚固的防御体系也不是轻易就能突破的。但存在一种可能性:如果萨长的武力和朝廷的权威结合起来,会如何?或者,天皇容忍萨长联合的倒幕行为,其结果又会如何?甚至,家康还想到了这样的事态:萨长与朝廷联手,其他的大名也顺势倒向萨长。怎么办?
家康认为,德川家要延续不倒的方法只有一个。
一个什么方法呢?
3,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具体的说,就是萨长联军与德川家作战的时候,作为将军的德川总本家中,必须要有一族与天皇家搞好关系。也就是说要有人出面,唱白脸讨好天皇家。这样的话万一德川将军家被朝敌(天皇家)这个绝对“恶”所消灭的话,出面讨好天皇家的一族就不至被消灭而得以生存。能得以生存就能留下德川家的血脉。这至少在逻辑上是这样的。而从具体操作的历史面来看,这个一族就是水户德川家。
江户幕府的将军从1603年(庆长八年)到1867年(庆应三年),一共是15代264年。没有到300年。日常我们说江户300年并非是个严谨的学术用语。单纯从时间上计算,镰仓幕府是9代141年,室町幕府是15代237年。虽然在三大幕府政权中江户幕府已属高寿,但德川家康最初的本意是要它至少延命300年以上的。那为什么没有能撑到300年这个历史年代的关节点呢?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了。今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如果再对此加以反思的话,历史话题的本身又显现出它不可多得的多样性。
1,创立防止断后的“御三家”
如何使德川家延续不断?这是开启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不使德川家断绝,家康首先创设了“御三家”。所谓的德川“御三家”就是家康晚年与年轻女性生的三个儿子:九男义直,十男赖宣,十一男赖房。这三个儿子分别得到了尾张国名古屋城,纪伊国和歌山城(现和歌山县和三重县西南部)和常陆国水户城(现茨城县)。这是御三家的由来。地位上看尾张德川是三家之首,其次是纪伊和水户。家康这样做显然是模仿朝廷宫家的模式,在总本家后继者缺失的情况下,能得以有候补的保险机能。如室町时代的称光天皇膝下无子,自己又体弱多病,27岁的时候死去。后继者只能从宫家着手,最后看中的是伏见宫贞成王的儿子彦仁王,让其即位成了第102代的后花园天皇。德川家也是如此。七代将军家继5岁继位8岁病死。由于年幼未婚,后继者当然一个也没有。德川家也只好从纪州家选出吉宗成了第八代将军。吉宗是家康第十子赖宣的孙子。有了这个保险系数,将军家的断后也就变得不可能了。
2,家康最后的假想敌是天皇家
有了“御三家”这样的机制,家系的断后看来是不可能了。但垮台是否有可能?对德川家来说,最为险恶的事态又是什么?智力过人的家康又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家康看来,今后德川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德川总本家后继者的问题,而是与敌人战斗,不敌对方被对方消灭的问题。也就是说自己亲手消灭劲敌丰臣家的事态,说不定会在德川家上演。《平家物语》的开首句“诸行无常”与“盛者必衰”,表明德川家永久不灭也只是神话而已。为了得天下,家康曾令自己的长男切腹。而像织田信长那样的天才,打下天下,一旦没有后继者的话,也是顷刻间的崩溃。这些因素家康都考虑到了,所以德川天下的维系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政治体制——老中合议制。但即便这样,家康也不认为就是万无一失的,也必须要想定“被消灭”的事态。
问题是大名向天下的将军家反乱,有可能实施吗?即便实施了,其他的大名会跟进吗?这里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比将军家更上位更权威的人来实施讨伐将军家,或者干脆命令幕府停止运作。日本历史上有这样的先例吗?有。如镰仓幕府。当时下令打垮幕府政权的就是后醍醐天皇。由于是天皇的命令,当时即便是幕府最忠实的家来足利尊氏和新田义贞也都反旗了。镰仓幕府终于倒台。
因此问题在于天皇家。对德川政权来说,当时的潜在敌对国有萨摩藩岛津家,有长洲藩毛利家。但这二家都不构成对德川家最致命的威胁。从熊本城开始的坚固的防御体系也不是轻易就能突破的。但存在一种可能性:如果萨长的武力和朝廷的权威结合起来,会如何?或者,天皇容忍萨长联合的倒幕行为,其结果又会如何?甚至,家康还想到了这样的事态:萨长与朝廷联手,其他的大名也顺势倒向萨长。怎么办?
家康认为,德川家要延续不倒的方法只有一个。
一个什么方法呢?
3,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具体的说,就是萨长联军与德川家作战的时候,作为将军的德川总本家中,必须要有一族与天皇家搞好关系。也就是说要有人出面,唱白脸讨好天皇家。这样的话万一德川将军家被朝敌(天皇家)这个绝对“恶”所消灭的话,出面讨好天皇家的一族就不至被消灭而得以生存。能得以生存就能留下德川家的血脉。这至少在逻辑上是这样的。而从具体操作的历史面来看,这个一族就是水户德川家。
水户德川家原本就有“天下副将军”的说法。虽然在江户幕府的职制表里有大老有老中,就是没有副将军这一职。但是说“天下副将军”的理由也是存在的。因为在所有的大名中,只有水户德川家不需要参勤交代,只有水户家的当主在江户有常驻的义务。而且在地理上常陆国水户在御三家中离江户是最近的。这也就是说水户藩主处于时刻准备着进驻江户的状态。显然这个用心就是应对将军家一旦有不测之事的发生。
此外,江户时代水户家从初代的德川赖房开始一直就是勤皇的家人。二代目水户藩主德川光囶就是有名的水户黄门,他说过“将军只不过是家族之长,在日本真正的主君是天皇”这样的话。这种亲皇言论如果出自长洲藩主的话会如何?但德川光囶什么处分也没有。或许为此故,他为了证明在日本,天皇才是治国之君而编撰了《大日本史》。作为国家工程的历史书籍的编撰,出自一个藩的独立行动,而这种独立行动竟然没有受到幕府的任何警告,也表明对水户家的网开一面。
再者,水户德川家还在推进与皇族的婚姻政略。这是总本家德川将军家想也不能做也不能的事情。幕末之际,将军家提倡公武合体,皇女和宫与将军德川家茂成婚,这在德川家是破天荒的。这主要是怕生下之子如果成为将军,天皇就是外祖父了。如果“外戚干政”这对将军家来说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但水户家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他们代代与天皇家结姻缘。如九代藩主德川齐昭,就是从有栖川宫家接纳御台所(正室)吉子女王,这之间诞生的最后将军就是德川庆喜。这样来看,水户家不是作为总本家的德川将军家而存在,而是作为立场的转向者与天皇家属同一存在。这样如果碰到类似关原合战,德川家的血脉也就能留下。家康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所以他也留了一手,让水户德川家过着“另一种存在”的生活。这不能不说是家康的一个政治智慧。
4,本能寺之变给了家康一个思考
家康是一位历史的学习者。或者说,他对历史有着很好的感觉。毫无疑问,是本能寺之变给了家康一个思考。不背叛主君,不出明智光秀这样的反叛人物,对政权的长治久安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其实从历史面来看,日本并不存在必须对主君绝对忠义的学说与主义。有时反而会有背叛也未必是最恶的思考。发生在1600年的关原合战,西军的大名纷纷反叛就是一例。而不背叛主君的事例也有。如室町时代的楠木正成,因绝对效忠后醍醐天皇而献上生命。
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的朱子学,在中国是儒教的一派。好学问的家康当然知道。用朱子学来提升武士的基本教养也是家康决定的。具体是命令儒学者林罗山创设学问所,要幕臣学好朱子学。在地方设藩校,要武士的小孩读论语。家康的目的很明确:朱子学是绝对忠诚的学问。武士若有这般教养,就能效忠幕府与主君,这不是很好吗?
1582年(天正十年)的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杀死了主君织田信长。光秀从一个浪人成为大名,是借了信长的光。原本是应该死跟信长才合逻辑。他反乱的一个理由说是受了信长的欺凌。但现在看来至今还是一个谜。在家康的眼里,信长给了光秀这个男人领地,让其出世。然而光秀还竟然反叛于他。人有这样如此简单的说反叛就反叛的吗?这个想法一直留在了家康的脑海里。于是家康把对反叛君主视为绝对恶的朱子学,拿来作为武士的基本教养,并严格的禁止其他学问的学习。也就是说用朱子学的价值观来洗脑,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政变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子学还是一门防止怨灵产生的学问。因为如果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态,都抱着对君主绝对服从的话,这就从最初排除了怨恨。如果不抱有怨恨,怨灵也就难以形成。
5,内乱的祸根恰恰就是朱子学
家康的努力得到了成功。朱子学在日本生根了,并且渗透到了了日本人的精神层面。但是历史的嘲讽在于家康死后的200多年,针对德川家的反乱还是发生了。家康导入朱子学是为了防止政变。但最终推倒德川幕府的明治维新,不就是一种政变吗?
为什么生根了的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朱子学,最终也不能免于政变的发生?
其实这里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所谓君主是谁?
朱子学的思想深度在于追究谁是正统君主。这里,朱子学给出了二种君主:以德治国的“王者”和以武力夺天下的“霸者”。在朱子学看来,王者才是正统的君主。家康当然知道这些。所以他把“松平”姓改为“德川”,把自己纳入属于清和源氏中新田氏的支流“得川氏”的后裔。实际上用“得川”姓也就可以了,但家康还是特地把“得”改为“德”。表明他还是意识到了朱子学的“王者之德”。
但是家康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朱子学的普及,各藩的武士们对照其学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德川将军家不就是霸者吗?德川家不就是用武力开打了关原之战和大坂夏冬之阵,强夺了天下吗?小小的疑问开始变大。而这个时候日本人便对朱子学进行大幅的修改。这个思考方法在日本定格的最为有功之人便是水户德川家第二代当主德川光囶。他最为瞩目的做法就是为楠木正成恢复名誉。
战前的日本,若问最为能天皇尽忠的武士是谁?大家都会说是大楠公楠木正成。但在江户初期并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楠木正成反叛当时的将军足利尊氏,倒向后醍醐天皇。这也就是说,从武士阶级的立场看,楠木正成是个叛逆者。这个意识形态倒转出的一个逻辑是:天皇才是这个国家的真主君。为天皇尽忠义,即便叛逆将军也是可以的。你看,非常简单,但也非常有效。这就是日本历史上倒幕正当化理论。这个理论的始作俑者就是德川光囶。
在家康时代,当时日本最低的兵力动员人数是40万人。能与之对抗的人数就可想而知了。但当时的船只最大只能乘坐500人。这需要调派多少的船只,运输多少的兵力才能对抗40万人?所以入侵日本的外国势力到底是不可能的。所以家康担心的不是外患。他担心的是内乱。而这个内乱的祸根恰恰就是他导入的朱子学。
6,老到的家康都没有料到的事情
家康在制定“禁中以及公家诸法度”的时候,将军和武士的地位都要超过天皇。天皇只要专事学问就可以了。但是家康为了统治日本导入了朱子学。朱子学讲用武力夺取天下的人是霸者。而霸者是要被武力排除的。而德川政权确实是用武力起家的。这样的话将军就是霸者。家康是什么出身?是霸者出身。他推翻了霸者丰臣秀吉。将来谁推翻家康?肯定会有新霸者出现。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家康采用了朱子学理论。依据朱子学,日本的王者是天皇,幕府将军一职,从天皇那里任命。也就是说,是天皇决定将军家,把现实的政治委任给将军。德川政权的正统性和正当性的理论从这里诞生。
但是,这里有个设问:如果幕府和朝廷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怎么办?因为天皇家是正统的王者,所以要听天皇的。如果幕府逆反朝廷,这是幕府的恶。如果幕府恶的话,即便讨伐它也无关紧要。或者,幕府丧失了统治能力,本来被天皇家所委任的政治大权,必须返还于天皇家。这就逻辑地隐含了“大政奉还”这个话题。这里,所谓的“大政”就是日本的统治权。家康采用朱子学,本意想强化德川幕府的政权。但是,从实践上看,朱子学也能成为反逆(倒幕)的理论。朱子学也能成为德川幕府的掘墓人。这是老道的家康万万所没有料到的。
这样看来,家康在执政期间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打压天皇家的同时,又导入中国的朱子学,这就一下子刺激了日本自古就有的“有德者君主”的思想。而他留有一手的水户德川家则又成了德川本家的掘墓人。
大政奉还——明治维新——天皇亲政。为日本皇室复仇的天皇——后醍醐,终梦想成真。
历史,就是如此的不可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