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好心的突尼斯司机
突尼斯是个穆斯林国家,但明显比世俗化典范的土耳其还要西化。饭店里的早餐,居然不仅只有牛羊肉。街上也见不到有全身包裹,只露一双眼睛的女人。在海滩上,穿比基尼的突尼斯女孩比比皆是。也能看到穿着衣服(不敢穿泳衣)下水的妇女,导游说,这些人都是从阿尔及利亚来的。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当年同为法国殖民地,至今法语还是官方语言,可是,在习俗上居然有这样大的差距。
突尼斯的旅游点,人都不大多。看上了什么,尽可以砍价,成交的概率挺大的。只要你打算或者装着要放弃了,摊主都会追出来,把东西塞给你。突尼斯的集市,叫“麦地那”,类似于维吾尔人的巴扎,像迷宫似的,不认识路的人,非转晕了不可。不过不用担心,当地人可定会给你领出来。在旅游点上,看不到发展中国家那种成群结队,追着你要钱的小孩,偶尔可能也会有一个半个的,但绝不黏人。
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个热情的中年男人。一见面,就跟我们每一个人握手,教我们几句常用法语,可惜我一直没有记住。车开得飞快,但还时不时地跟我们说话,好像是在介绍路边的状况。
在一个麦迪那的摊上,我看上了一个旧“东西”,拉过来导游,让她帮我砍价。那东西好像是一个仿罗马时代的铜杯子,我判断,该有两三百年了。摊主要价35欧,其实不算贵,导游帮我还价到15第纳尔,相当于人民币50元。一来一去,摊主不讲这东西怎么旧,是古董,只强调它用的铜比较多,“你看还挺沉”的等等。最后双方以20第纳尔成交,我猜我肯定是捡了个便宜。
回到车上,司机见了这东西,居然挺兴奋,连说带比划,跟我讲了半天。导游说,他的意思是,别看东西旧,找块柠檬擦一擦,跟新的一样。我礼貌地点头,把杯子放在车上,然后下车去吃饭,等回到车上,司机大哥看见我,猛然把我的杯子举了起来,在阳光下,闪闪放光。原来他已经费了好大的劲儿,给我擦了。上面的包浆什么的,都见了鬼。看着我那变得崭新、闪亮但不再值钱的宝贝,叹了口气;看了看他,说了一句:Thank you!
在我的身后,同行的朋友,一片幸灾乐祸的笑声。一个声音说,你得给人家小费!是的,我会给的!
初识柏柏尔人
在世界古代史上,柏柏尔人曾经是一个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概念,说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都会提到他们。但是,他们似乎从来就不是主角,只当跑龙套的。北非的柏柏尔人,曾经创造过他们自己的王朝,自己的文明。在罗马人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北非一度是他们的天下,然而,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后,柏柏尔人就像“消失”了一样,他们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的,有谁能知道呢?后人在讲述北非历史的时候,罗马之后,就讲到阿拉伯了,柏柏尔人呢?
此行,在极度干旱的突尼斯山区,我们居然看到了自称是真正的柏柏尔人。他们居住在洞穴里,洞穴有点像我们西北的窑洞,但外观比我们的窑洞要小一些。稍微富裕点的人家,能在山里凿出一个天井,然后在四面挖洞,有的做卧室,有的做厨房,有的做储藏室。柏柏尔人居住的地方严重缺水,喝水得靠收集雨水的水窖。突尼斯政府为了解决柏柏尔人的饮水问题,特意定期给他们送水。
柏柏尔女人很好客,见到我们来,就给我们迎进去,还特意用清水为我们泼洒地面。我们连说“不用不用”,但她们执意要做。坐定之后,人家上来一种烤得很焦的发酵饼,配上橄榄油和蜂蜜,让我们沾着吃,很香,很甜。然后上茶,一种有甜味的茶。女人上茶之后,就躲在一边。家里的男人,据导游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就是妇女和孩子。
柏柏尔人也是信伊斯兰教的,但跟多数突尼斯人一样,世俗化味道很浓。没有男人的家里,我们这些外来人可以随便走动。我注意到,他们窑洞的门上,一定雕着或者画着一条鱼,家里也挂着布做的鱼,很像我们大西北的装饰风格。内室的门楣上,有的还画着马掌,门环也是马掌形的。家里的摆件,是条船和一只海龟。问她们为什么?女主人说,那是吉祥物,这里每个柏柏尔人家里都有的。
一个生活在干旱地区,靠种植和养殖为生的民族,似乎跟鱼、船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使是马掌,离他们也很遥远,这个地区的家畜,主要是骆驼和羊。很可能,这些吉祥物,是柏柏尔人的文化记忆。当年在全盛时期,他们并不生活在这个贫瘠的角落,现在人烟稠密的海滨,才是他们的天下,鱼和船才是他们的财富。上了岸,也有马骑。柏柏尔人是很好的战士,在迦太基和罗马人的部队里,都有他们的身影。然而,阿拉伯人来了,他们几经挣扎,终于被征服。被征服不见得是民族的灭绝,而是文化的消亡。民族的知识分子被消灭了,文化也就息微了。
今天的北非,到底谁是柏柏尔人,谁是阿拉伯人,很难说得清,人种的混杂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多少个世纪过去,被征服的历史和被毁灭的文化,都只剩下了习俗的残渣——门楣上必须有的鱼和马掌。当年柏柏尔人被征服,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原地,来到这个干旱山区的,肯定是那些不肯屈服的人,但他们最终还是皈依了伊斯兰教。能剩下的,就是这些跟海洋有关的符号了。
一个柏柏尔人跟我们的导游说,他们的祖先,其实是白皮肤和蓝眼睛的,跟欧洲人一样。的确,柏柏尔人有莎士比亚笔下奥赛罗这样的黑人形象,但也有比较白的,这些人有着欧罗巴人的血统。而我们看到的柏柏尔人,无论大人孩子,在这样日晒严重的地方,的确比较白,比起突尼斯沙漠里的贝都因人皮肤白多了。也许,在这个地方,他们跟阿拉伯人的混血程度,比海边和城里低一点?
尽管如此,柏柏尔人在突尼斯算是穷人,比沙漠里的贝都因人还穷。但他们跟所有突尼斯人一样,和善、好客、从容,神态安闲。不干活的时候,无论男人女人,一杯茶,一支烟,就可以坐上大半天。有钱没钱,他们不发愁。
好心的突尼斯司机
突尼斯是个穆斯林国家,但明显比世俗化典范的土耳其还要西化。饭店里的早餐,居然不仅只有牛羊肉。街上也见不到有全身包裹,只露一双眼睛的女人。在海滩上,穿比基尼的突尼斯女孩比比皆是。也能看到穿着衣服(不敢穿泳衣)下水的妇女,导游说,这些人都是从阿尔及利亚来的。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当年同为法国殖民地,至今法语还是官方语言,可是,在习俗上居然有这样大的差距。
突尼斯的旅游点,人都不大多。看上了什么,尽可以砍价,成交的概率挺大的。只要你打算或者装着要放弃了,摊主都会追出来,把东西塞给你。突尼斯的集市,叫“麦地那”,类似于维吾尔人的巴扎,像迷宫似的,不认识路的人,非转晕了不可。不过不用担心,当地人可定会给你领出来。在旅游点上,看不到发展中国家那种成群结队,追着你要钱的小孩,偶尔可能也会有一个半个的,但绝不黏人。
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个热情的中年男人。一见面,就跟我们每一个人握手,教我们几句常用法语,可惜我一直没有记住。车开得飞快,但还时不时地跟我们说话,好像是在介绍路边的状况。
在一个麦迪那的摊上,我看上了一个旧“东西”,拉过来导游,让她帮我砍价。那东西好像是一个仿罗马时代的铜杯子,我判断,该有两三百年了。摊主要价35欧,其实不算贵,导游帮我还价到15第纳尔,相当于人民币50元。一来一去,摊主不讲这东西怎么旧,是古董,只强调它用的铜比较多,“你看还挺沉”的等等。最后双方以20第纳尔成交,我猜我肯定是捡了个便宜。
回到车上,司机见了这东西,居然挺兴奋,连说带比划,跟我讲了半天。导游说,他的意思是,别看东西旧,找块柠檬擦一擦,跟新的一样。我礼貌地点头,把杯子放在车上,然后下车去吃饭,等回到车上,司机大哥看见我,猛然把我的杯子举了起来,在阳光下,闪闪放光。原来他已经费了好大的劲儿,给我擦了。上面的包浆什么的,都见了鬼。看着我那变得崭新、闪亮但不再值钱的宝贝,叹了口气;看了看他,说了一句:Thank you!
在我的身后,同行的朋友,一片幸灾乐祸的笑声。一个声音说,你得给人家小费!是的,我会给的!
初识柏柏尔人
在世界古代史上,柏柏尔人曾经是一个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概念,说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都会提到他们。但是,他们似乎从来就不是主角,只当跑龙套的。北非的柏柏尔人,曾经创造过他们自己的王朝,自己的文明。在罗马人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北非一度是他们的天下,然而,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后,柏柏尔人就像“消失”了一样,他们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的,有谁能知道呢?后人在讲述北非历史的时候,罗马之后,就讲到阿拉伯了,柏柏尔人呢?
此行,在极度干旱的突尼斯山区,我们居然看到了自称是真正的柏柏尔人。他们居住在洞穴里,洞穴有点像我们西北的窑洞,但外观比我们的窑洞要小一些。稍微富裕点的人家,能在山里凿出一个天井,然后在四面挖洞,有的做卧室,有的做厨房,有的做储藏室。柏柏尔人居住的地方严重缺水,喝水得靠收集雨水的水窖。突尼斯政府为了解决柏柏尔人的饮水问题,特意定期给他们送水。
柏柏尔女人很好客,见到我们来,就给我们迎进去,还特意用清水为我们泼洒地面。我们连说“不用不用”,但她们执意要做。坐定之后,人家上来一种烤得很焦的发酵饼,配上橄榄油和蜂蜜,让我们沾着吃,很香,很甜。然后上茶,一种有甜味的茶。女人上茶之后,就躲在一边。家里的男人,据导游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就是妇女和孩子。
柏柏尔人也是信伊斯兰教的,但跟多数突尼斯人一样,世俗化味道很浓。没有男人的家里,我们这些外来人可以随便走动。我注意到,他们窑洞的门上,一定雕着或者画着一条鱼,家里也挂着布做的鱼,很像我们大西北的装饰风格。内室的门楣上,有的还画着马掌,门环也是马掌形的。家里的摆件,是条船和一只海龟。问她们为什么?女主人说,那是吉祥物,这里每个柏柏尔人家里都有的。
一个生活在干旱地区,靠种植和养殖为生的民族,似乎跟鱼、船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使是马掌,离他们也很遥远,这个地区的家畜,主要是骆驼和羊。很可能,这些吉祥物,是柏柏尔人的文化记忆。当年在全盛时期,他们并不生活在这个贫瘠的角落,现在人烟稠密的海滨,才是他们的天下,鱼和船才是他们的财富。上了岸,也有马骑。柏柏尔人是很好的战士,在迦太基和罗马人的部队里,都有他们的身影。然而,阿拉伯人来了,他们几经挣扎,终于被征服。被征服不见得是民族的灭绝,而是文化的消亡。民族的知识分子被消灭了,文化也就息微了。
今天的北非,到底谁是柏柏尔人,谁是阿拉伯人,很难说得清,人种的混杂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多少个世纪过去,被征服的历史和被毁灭的文化,都只剩下了习俗的残渣——门楣上必须有的鱼和马掌。当年柏柏尔人被征服,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原地,来到这个干旱山区的,肯定是那些不肯屈服的人,但他们最终还是皈依了伊斯兰教。能剩下的,就是这些跟海洋有关的符号了。
一个柏柏尔人跟我们的导游说,他们的祖先,其实是白皮肤和蓝眼睛的,跟欧洲人一样。的确,柏柏尔人有莎士比亚笔下奥赛罗这样的黑人形象,但也有比较白的,这些人有着欧罗巴人的血统。而我们看到的柏柏尔人,无论大人孩子,在这样日晒严重的地方,的确比较白,比起突尼斯沙漠里的贝都因人皮肤白多了。也许,在这个地方,他们跟阿拉伯人的混血程度,比海边和城里低一点?
尽管如此,柏柏尔人在突尼斯算是穷人,比沙漠里的贝都因人还穷。但他们跟所有突尼斯人一样,和善、好客、从容,神态安闲。不干活的时候,无论男人女人,一杯茶,一支烟,就可以坐上大半天。有钱没钱,他们不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