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蒙古
中俄第二条天然气输送管道,正受到蒙古国制约
就中国的现实来说,西线是最佳油气输送线路;其次是,选择途径满洲里,俄罗斯天然气输送中国。...
【详细】
2020-07-08
蒙古国何时能加入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行列?
外界关于蒙古国将成为扩员对象国的猜测最多,但是,蒙古国并未向上合组织提出成为全权成员的申请,至今仍维持上合组织观察员国的身份。...
【详细】
2018-06-30
冯建勇:民族主义、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之纠葛——1919~1924年外蒙古“二次独立”问题研究
根据本文的研究,1919~1924年外蒙古“二次独立”事件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因素推动,即外蒙古自身、中国因素和苏俄因素。受此影响,1924年以后的外蒙古政治地位表现出“三重性”:首先,在外界看来,它被认为是“红色帝国主义”,外蒙古就像沙皇俄国时期一样属于苏俄的“势力范...
【详细】
2018-05-28
“百变”身份的蒙古国新总统哈·巴特图勒嘎
他在火车上被人威胁过,在莫斯科住处还被人用枪顶过。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拥有自己的团队是多么重要。...
【详细】
2017-08-02
蒙古国大选,中国是怎样躺枪的?
选“中国孙子”还是“俄罗斯女婿”?这句话是蒙古前总理宾巴苏伦说的,他支持巴特托勒嘎。恩赫包勒德被指责有“中国血统”,但巴特托勒嘎拥有俄罗斯媳妇却是事实。不过他说,巴特托勒嘎是“蒙古狗”。言外之意就是对国家忠诚,守卫家园,不会出卖国家利益。...
【详细】
2017-06-26
这几本书带你重新认识蒙古帝国
你知道和不知道的蒙古国...
【详细】
2017-06-13
班布尔汗:内外蒙古两大活佛的传奇兴衰史
章嘉、哲布尊丹巴分别主管内外蒙古,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的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这四大活佛体系都随着时代变迁走上了不同的演变道路。 ...
【详细】
2017-02-26
冯建勇:“政治博弈”与“国家构建”——辛亥革命场域的外蒙古问题
民初中央政府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来动员和支撑“民族国家构建”之历程的同时,此间处于中国国家边缘的族群,如外蒙古、西藏等地区的上层民族精英,亦同样在利用这一手段来创造与之相对立的“民族国家表述”。...
【详细】
2017-02-26
被抢占的外蒙:沙俄和苏俄支持下的两次外蒙独立
1927年,苏联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蒋介石严词拒绝,并责令外蒙古当局放弃独立。1928年苏联增兵外蒙古,中苏军队在外蒙古东部发生小规模战争。苏联由于害怕国际谴责,就撤出了军队,中国军队也没有进入外蒙古。苏联虽撤退了它在外蒙的军队,但仍把其当作一个独立的政治...
【详细】
2017-02-24
前驻蒙外交官之子:令人震惊的蒙古国真相
我们现在背着一个中蒙友好的包袱,让我们不知所措。中国对蒙古国的经济援助就说明了这一点。五十年代起中国对蒙古国的经济援助就是费力不讨好,国内国外一片骂声。历史的教训,万万不可忘记。中蒙友好,蒙古人不信,我们自己也不信。为什么非要掩耳盗铃、假装欢颜呢?...
【详细】
2017-02-22
蒙古国真相,让亿万中国人瞠目结舌
“蒙古华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大使馆根本很难帮上忙。”这是采访中一位华侨说的。当然,蒙古国也不把中国大使馆当回事。一位中国外交官的护照,居然被蒙古警察给撕了…… ...
【详细】
2016-12-20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