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华黎明:要大炮还是要面包?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字号:

华黎明:要大炮还是要面包?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华黎明:要大炮还是要面包?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2021-11-11 16:37:34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华黎明
关键词:伊朗 点击: 我要评论
1991年我出任驻伊朗大使,在那个地方待了四年半的时间,亲眼看到他们内部意见的分歧,有一些人主张同西方改善关系,国内稍微开放一点点,但这时就会有人出来反对,说这样做违反了领袖霍梅尼当初发动这场伊斯兰革命的初衷。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93883c2c1a3b40e281b392ccde8e4086_tplv-mlhdmxsy5m-q75_441_627.jpg   

作者: 牛力 编;新华出版社 2010-1出版

  1971年,我从广播里听到了中国和伊朗建交的消息,这个消息传来后不久,我的人生再次发生了改变。1972年的一天,干校的军代表突然把我叫去,说有重要的任务,具体是什么任务也不说。他让我第二天一大早就坐上干校的大卡车去太原,到了太原之后马上转乘火车,要我当天赶到北京。

  就这样我一路奔波到了北京,然后被告知:伊朗的王后和首相来中国访问了,需要我去当翻译。我从干校走时很匆忙,到北京时身上穿的还是干校的劳动服,一身的泥土味。所以,当时见到我的人戏称我是出土文物。由于这次的接待和翻译任务安排得很紧,当晚就要去人民大会堂,我总不能穿着干校的劳动服去见外宾吧?没有办法,我只好匆忙到外交部临时借了一套衣服,完成了这次外事活动的接待任务。

  在这次接待任务完成之后,因为中国和伊朗的双边关系很好,双方来往很多,组织上跟我说不要再回干校了,就待在北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当时,我还和领导说:“我的行李还在干校,我爱人、孩子也在干校,总得让我回去一趟吧。”我第二个阶段的外交工作,就这样戏剧性地开始了。

  伊朗有自己的独特性

  很多中国人觉得伊朗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家。如果你去过伊朗,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人民其实很友好。

  伊朗是文明古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中国还要长,曾经建立过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虽然先后被希腊人、阿拉伯人战败,但是波斯人创造的文明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我目睹了这个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高速发展。7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从每桶8到10美元一下子涨到30美元,波斯湾沿岸包括伊朗这些国家全都凭借石油富了起来。从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10年,伊朗的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由于伊朗当时是君主制的集权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腐败问题以及农村的失地农民大量进入城市带来的问题等也暴露出来。伊斯兰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在外交上实施亲西方政策,致力于伊朗西化。在许多观察家看来,伊朗几乎就是美国在波斯湾的代理人。因经济发展而造成的腐败等问题,加之脱离本国实际的亲美政策,反过来强化了伊朗老百姓的民族情绪和反对王权的行动。巴列维王朝在敞开胸怀拥抱美国的时候,被自己国家的人民推翻了。

  伊斯兰革命爆发以后,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并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政体。伊朗总统由直选产生,议会由直选产生,但政府和议会都在精神领袖的控制之下。伊朗的精神领袖当然是神职人员,政府的主要掌权者通常也具有宗教背景。

  坦率地说,伊朗现在的政权控制得比较严,了解伊朗最好的方法便是双向交流。最近这些年伊朗拍了几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的儿童题材电影,片中孩子们的纯真眼神令人感到温暖和希望。虽然这些电影都是在文化禁锢的条件下拍摄的,但是片中体现出的人性关怀和力量仍然令我们十分感动。

  伊朗现在很鼓励外国旅游者到伊朗旅游,而且伊朗2000多年的波斯文明也的确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吸引着全世界众多游客的目光。但是去伊朗有一个问题,外国人特别是妇女去了以后必须戴上头巾,很不方便,这影响了很多旅游者的选择。除此之外当地还有很多限制和规矩,比如随便拍照有可能会引来警察的盘问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虽然伊朗有自己的独特性,但这不应该是美国及其他西方媒体经常把伊朗妖魔化的理由。由于西方强大的媒体控制,世界上许多人对伊朗极不了解,甚至还有误解。美国人对伊朗的印象就非常不好。但我认识的中国代表团或者政府官员、企业家,从伊朗回来以后都说,伊朗跟他们原来印象中的完全是两回事,它有独特的社会运作秩序,而且对中国人很友好。

  伊朗人质危机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以后,1979年10月2日,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巴列维被美国卡特政府接纳,同意他赴美国治疗淋巴癌。这引起了伊朗公众的愤怒。10月29日,霍梅尼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在伊朗的统治是一切不幸的根源,随后伊朗国内掀起了强烈的反美浪潮。“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这样的口号响彻首都德黑兰的大街小巷。

  11月4日,我和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的代办一起到伊朗外交部办事,到外交部门口时,发现那里停着一辆挂着美国国旗的车。我感到很奇怪,当时伊美关系已经很疏远了,美国大使馆的人到伊朗外交部有什么事呢?于是我就询问伊朗外交部的礼宾司司长:“美国大使馆的人到这儿来干什么?”他回答我说:“美国大使馆的代办到我们这里来抗议他们的使馆被我们的学生占领了。”

  原来,当天上午,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了66名使馆人员当做“人质”,并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维。这就是著名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事件。这一事件后来导致了一系列就像是电影情节式的剧情发展,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数十年的伊美关系,至今在伊朗仍然可以看到这一事件留下的影响。

  美国代办及其两名助手向伊朗外交部递交了抗议书之后就遭到了“冷遇” 伊朗外交部让他们三位留在外交部,本来这三位外交官是来抗议的,结果最后自己也变成了“人质”。后来我了解到:他们三人在外交部的一个房间里面足足待了444天后才回到美国。

  这一外交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舆论力量努力争取人质获释;另一方面根据卡特总统的秘密指示,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拟定了一项军事营救行动计划。

  在美国五角大楼里,营救人质的计划经过反复研究趋于成熟。执行这次行动的联合部队以“蓝光”突击队为主体,“蓝光”突击队是赴越南作战的美军特种部队中训练有素的一支小分队。同时联合部队还吸收了来自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的神枪手,擒拿格斗能手以及专事飞檐走壁、破门撬锁的“鸡鸣狗盗”之徒,共计180人。

  当时制订的营救计划还是很周详的:出发地点分别为埃及和游弋在阿拉伯海伊朗沿岸的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突击队预计在开罗附近的机场分别乘上6架C-130大型运输机,以暗夜为掩护飞往德黑兰东南方向的沙漠简易机场;同时,8架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前往伊朗与C-130运输机会合。随后,由直升机运载180名突击队员飞往德黑兰郊外的山区隐蔽待命;提前渗入德黑兰的特工人员用预先准备好的车辆把突击队员直接运进德黑兰市区。营救得手之后,3架涂有伊空军飞机颜色的直升机就会把获救的人质空运到伊朗西部的另一个临时开辟的简易机场,改乘一架提前飞往那里等待的C-130运输机前往埃及或是西欧。

  这一计划只有卡特总统、几个主要助手、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知道。计划拟订后,美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即使是参与此项计划执行任务的突击队员也只知道各自的任务,不了解整个计划的意图。1980年4月7日,卡特总统宣布与伊朗断交。在宣布与伊朗断交的同时,为了迷惑伊朗方面,卡特总统声称在5月中旬以前美国不考虑对伊朗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其实,4月1日,“蓝光”行动计划已经被卡特总统正式批准。

  4月24日,停驻在伊朗附近海域中的“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的照明灯突然打开,随即8架直升机一架接着一架依次升空,然而途中有3架直升机因故障等原因被迫离队,而按照计划剩下的5架直升机是根本无法完成营救任务的。这个坏消息传到了华盛顿,卡特总统反复考虑了7分钟之久,最后决定取消营救行动。任务取消时,一架没有起飞的直升机又与运输机相撞,造成8人死亡,4人受伤。经过几个月周密策划和准备的“蓝光”行动,就这样失败了。前后持续了14个半月的伊朗人质事件以美国的失败告终。当时还在冷战时期,美军的军力遭到了广泛质疑 并直接催生了后来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

  挣扎的伊朗:要大炮还是要面包?

  霍梅尼政权建立以后为了巩固政权,也采取了一些很残酷的革命行动,一方面对内杀了一批旧政权官员,关了一批高级军官,迫使一些人流亡;一方面对外宣布伊朗要输出他的伊斯兰革命,并称首要目标就是伊拉克。

  这使得伊拉克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也产生了恐慌,也是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决心要打伊朗的原因之一。其实萨达姆在早期的时候还容留过霍梅尼,然而政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里我还要介绍一下当时伊拉克的情况。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美国开始扶持伊拉克,向萨达姆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美国的武器援助让萨达姆觉得,在中东地区伊拉克已是头号军事强国。那个时候估计萨达姆也想不到这位给他提供援助的美国朋友在20多年后会推翻自己的政权。

  1980年,萨达姆趁伊朗新政权立足未稳打进伊朗,对1975年同巴列维国王签的所有协议全部推翻不认,出兵占领了伊朗很大一片领土。由此,长达8年、血腥的两伊战争拉开了序幕。

  伊朗从1980年到1988年同伊拉克打了8年仗,这对于新政权来说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恰恰借着萨达姆的入侵,霍梅尼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情绪,巩固了他的政权,用了2年左右时间就把萨达姆的侵略军队赶了出去。

  赶走萨达姆之后霍梅尼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打过边境去推翻萨达姆政权。所以两伊战争从1982年开始是在伊拉克的领土上进行的。当战争进入伊拉克境内的时候打得非常艰难,一是激发了伊拉克人民的奋起抵抗,二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包括后来的美国都全力支持萨达姆抗击伊朗,战争僵持到1988年后,霍梅尼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598号停火决议,至此两伊战争结束。用霍梅尼自己的话来说,“我最后不得不把这杯苦水喝了下去”。

  霍梅尼病逝后,哈梅内伊继任伊朗最高领袖,伊朗的政治制度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过伊斯兰革命胜利10周年之际,伊朗也开始走上调整内外政策,重返国际社会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

  在两伊战争停止之后,1990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发动了科威特战争,后来被美国赶出了科威特,伊朗的处境大大改善。这个时候哈梅内伊开始重建计划,这中间伊朗经过了痛苦的挣扎,这个政权是一个革命政权,到底是要革命还是要建设?是要大炮还是要面包?

  1991年我出任驻伊朗大使,在那个地方待了四年半的时间,亲眼看到他们内部意见的分歧,有一些人主张同西方改善关系,国内稍微开放一点点,但这时就会有人出来反对,说这样做违反了领袖霍梅尼当初发动这场伊斯兰革命的初衷。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伊朗能走上正轨吗?

  霍梅尼革命初期有一条原则就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共和国。这句话的内涵就是伊朗要独立自主,一是告诉美国从此伊朗再不是美国的附庸,也不是美国的盟国,同时也告诉当时的苏联,伊朗摆脱了美国的集团,也不会依附于苏联。

  伊朗要求独立自主,所以伊朗人至今觉得很自豪的就是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的一切是在德黑兰决定的而不是在华盛顿。

  布什政府是新保守主义,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国家,他的对外政策就是两个手段,一个是制裁,一个是武力。奥巴马上台之后摒弃了这种动不动就动武或者动不动就制裁的手段,他愿意同伊朗对话,伊朗对美国的政策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到底同美国和解还是继续敌对下去?我想,以后还会有很多外交上的精彩场面。

  伊朗希望美国承认他的政权,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承认伊朗是本地区的大国。现在伊朗有核能力,导弹发射又可以把卫星送上天,这个地区除了以色列就只有伊朗有这个能力。他对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的真主党以及巴勒斯坦的哈马斯都有很大的发言权,这都是他跟美国谈话的筹码,而美国在全球继续维护唯一超级大国这个霸权地位的目的也不会轻易改变。

  双方也许达不成交易,也许关系还会恶化,也许会达成交易和美国和解。我想,如果能够真正实现美伊关系缓和,伊朗便可以一心一意地进行国内建设,这个国家的经济又可以发展起来,人民也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

  基辛格在2007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如果伊朗这个国家一切政策走上正轨的话,它的经济规模要超过现在的韩国。但是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它很难做到。或许有一天,伊朗会重新被国际社会所接纳。

责任编辑:昀舒
华黎明:要大炮还是要面包?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华黎明:要大炮还是要面包?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2021-11-11 16:37:34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华黎明
关键词:伊朗 我要评论
1991年我出任驻伊朗大使,在那个地方待了四年半的时间,亲眼看到他们内部意见的分歧,有一些人主张同西方改善关系,国内稍微开放一点点,但这时就会有人出来反对,说这样做违反了领袖霍梅尼当初发动这场伊斯兰革命的初衷。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93883c2c1a3b40e281b392ccde8e4086_tplv-mlhdmxsy5m-q75_441_627.jpg   

作者: 牛力 编;新华出版社 2010-1出版

  1971年,我从广播里听到了中国和伊朗建交的消息,这个消息传来后不久,我的人生再次发生了改变。1972年的一天,干校的军代表突然把我叫去,说有重要的任务,具体是什么任务也不说。他让我第二天一大早就坐上干校的大卡车去太原,到了太原之后马上转乘火车,要我当天赶到北京。

  就这样我一路奔波到了北京,然后被告知:伊朗的王后和首相来中国访问了,需要我去当翻译。我从干校走时很匆忙,到北京时身上穿的还是干校的劳动服,一身的泥土味。所以,当时见到我的人戏称我是出土文物。由于这次的接待和翻译任务安排得很紧,当晚就要去人民大会堂,我总不能穿着干校的劳动服去见外宾吧?没有办法,我只好匆忙到外交部临时借了一套衣服,完成了这次外事活动的接待任务。

  在这次接待任务完成之后,因为中国和伊朗的双边关系很好,双方来往很多,组织上跟我说不要再回干校了,就待在北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当时,我还和领导说:“我的行李还在干校,我爱人、孩子也在干校,总得让我回去一趟吧。”我第二个阶段的外交工作,就这样戏剧性地开始了。

  伊朗有自己的独特性

  很多中国人觉得伊朗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家。如果你去过伊朗,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人民其实很友好。

  伊朗是文明古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中国还要长,曾经建立过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虽然先后被希腊人、阿拉伯人战败,但是波斯人创造的文明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我目睹了这个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高速发展。7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从每桶8到10美元一下子涨到30美元,波斯湾沿岸包括伊朗这些国家全都凭借石油富了起来。从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10年,伊朗的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由于伊朗当时是君主制的集权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腐败问题以及农村的失地农民大量进入城市带来的问题等也暴露出来。伊斯兰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在外交上实施亲西方政策,致力于伊朗西化。在许多观察家看来,伊朗几乎就是美国在波斯湾的代理人。因经济发展而造成的腐败等问题,加之脱离本国实际的亲美政策,反过来强化了伊朗老百姓的民族情绪和反对王权的行动。巴列维王朝在敞开胸怀拥抱美国的时候,被自己国家的人民推翻了。

  伊斯兰革命爆发以后,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并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政体。伊朗总统由直选产生,议会由直选产生,但政府和议会都在精神领袖的控制之下。伊朗的精神领袖当然是神职人员,政府的主要掌权者通常也具有宗教背景。

  坦率地说,伊朗现在的政权控制得比较严,了解伊朗最好的方法便是双向交流。最近这些年伊朗拍了几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的儿童题材电影,片中孩子们的纯真眼神令人感到温暖和希望。虽然这些电影都是在文化禁锢的条件下拍摄的,但是片中体现出的人性关怀和力量仍然令我们十分感动。

  伊朗现在很鼓励外国旅游者到伊朗旅游,而且伊朗2000多年的波斯文明也的确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吸引着全世界众多游客的目光。但是去伊朗有一个问题,外国人特别是妇女去了以后必须戴上头巾,很不方便,这影响了很多旅游者的选择。除此之外当地还有很多限制和规矩,比如随便拍照有可能会引来警察的盘问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虽然伊朗有自己的独特性,但这不应该是美国及其他西方媒体经常把伊朗妖魔化的理由。由于西方强大的媒体控制,世界上许多人对伊朗极不了解,甚至还有误解。美国人对伊朗的印象就非常不好。但我认识的中国代表团或者政府官员、企业家,从伊朗回来以后都说,伊朗跟他们原来印象中的完全是两回事,它有独特的社会运作秩序,而且对中国人很友好。

  伊朗人质危机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以后,1979年10月2日,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巴列维被美国卡特政府接纳,同意他赴美国治疗淋巴癌。这引起了伊朗公众的愤怒。10月29日,霍梅尼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在伊朗的统治是一切不幸的根源,随后伊朗国内掀起了强烈的反美浪潮。“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这样的口号响彻首都德黑兰的大街小巷。

  11月4日,我和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的代办一起到伊朗外交部办事,到外交部门口时,发现那里停着一辆挂着美国国旗的车。我感到很奇怪,当时伊美关系已经很疏远了,美国大使馆的人到伊朗外交部有什么事呢?于是我就询问伊朗外交部的礼宾司司长:“美国大使馆的人到这儿来干什么?”他回答我说:“美国大使馆的代办到我们这里来抗议他们的使馆被我们的学生占领了。”

  原来,当天上午,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了66名使馆人员当做“人质”,并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维。这就是著名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事件。这一事件后来导致了一系列就像是电影情节式的剧情发展,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数十年的伊美关系,至今在伊朗仍然可以看到这一事件留下的影响。

  美国代办及其两名助手向伊朗外交部递交了抗议书之后就遭到了“冷遇” 伊朗外交部让他们三位留在外交部,本来这三位外交官是来抗议的,结果最后自己也变成了“人质”。后来我了解到:他们三人在外交部的一个房间里面足足待了444天后才回到美国。

  这一外交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舆论力量努力争取人质获释;另一方面根据卡特总统的秘密指示,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拟定了一项军事营救行动计划。

  在美国五角大楼里,营救人质的计划经过反复研究趋于成熟。执行这次行动的联合部队以“蓝光”突击队为主体,“蓝光”突击队是赴越南作战的美军特种部队中训练有素的一支小分队。同时联合部队还吸收了来自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的神枪手,擒拿格斗能手以及专事飞檐走壁、破门撬锁的“鸡鸣狗盗”之徒,共计180人。

  当时制订的营救计划还是很周详的:出发地点分别为埃及和游弋在阿拉伯海伊朗沿岸的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突击队预计在开罗附近的机场分别乘上6架C-130大型运输机,以暗夜为掩护飞往德黑兰东南方向的沙漠简易机场;同时,8架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前往伊朗与C-130运输机会合。随后,由直升机运载180名突击队员飞往德黑兰郊外的山区隐蔽待命;提前渗入德黑兰的特工人员用预先准备好的车辆把突击队员直接运进德黑兰市区。营救得手之后,3架涂有伊空军飞机颜色的直升机就会把获救的人质空运到伊朗西部的另一个临时开辟的简易机场,改乘一架提前飞往那里等待的C-130运输机前往埃及或是西欧。

  这一计划只有卡特总统、几个主要助手、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知道。计划拟订后,美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即使是参与此项计划执行任务的突击队员也只知道各自的任务,不了解整个计划的意图。1980年4月7日,卡特总统宣布与伊朗断交。在宣布与伊朗断交的同时,为了迷惑伊朗方面,卡特总统声称在5月中旬以前美国不考虑对伊朗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其实,4月1日,“蓝光”行动计划已经被卡特总统正式批准。

  4月24日,停驻在伊朗附近海域中的“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的照明灯突然打开,随即8架直升机一架接着一架依次升空,然而途中有3架直升机因故障等原因被迫离队,而按照计划剩下的5架直升机是根本无法完成营救任务的。这个坏消息传到了华盛顿,卡特总统反复考虑了7分钟之久,最后决定取消营救行动。任务取消时,一架没有起飞的直升机又与运输机相撞,造成8人死亡,4人受伤。经过几个月周密策划和准备的“蓝光”行动,就这样失败了。前后持续了14个半月的伊朗人质事件以美国的失败告终。当时还在冷战时期,美军的军力遭到了广泛质疑 并直接催生了后来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

  挣扎的伊朗:要大炮还是要面包?

  霍梅尼政权建立以后为了巩固政权,也采取了一些很残酷的革命行动,一方面对内杀了一批旧政权官员,关了一批高级军官,迫使一些人流亡;一方面对外宣布伊朗要输出他的伊斯兰革命,并称首要目标就是伊拉克。

  这使得伊拉克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也产生了恐慌,也是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决心要打伊朗的原因之一。其实萨达姆在早期的时候还容留过霍梅尼,然而政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里我还要介绍一下当时伊拉克的情况。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美国开始扶持伊拉克,向萨达姆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美国的武器援助让萨达姆觉得,在中东地区伊拉克已是头号军事强国。那个时候估计萨达姆也想不到这位给他提供援助的美国朋友在20多年后会推翻自己的政权。

  1980年,萨达姆趁伊朗新政权立足未稳打进伊朗,对1975年同巴列维国王签的所有协议全部推翻不认,出兵占领了伊朗很大一片领土。由此,长达8年、血腥的两伊战争拉开了序幕。

  伊朗从1980年到1988年同伊拉克打了8年仗,这对于新政权来说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恰恰借着萨达姆的入侵,霍梅尼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情绪,巩固了他的政权,用了2年左右时间就把萨达姆的侵略军队赶了出去。

  赶走萨达姆之后霍梅尼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打过边境去推翻萨达姆政权。所以两伊战争从1982年开始是在伊拉克的领土上进行的。当战争进入伊拉克境内的时候打得非常艰难,一是激发了伊拉克人民的奋起抵抗,二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包括后来的美国都全力支持萨达姆抗击伊朗,战争僵持到1988年后,霍梅尼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598号停火决议,至此两伊战争结束。用霍梅尼自己的话来说,“我最后不得不把这杯苦水喝了下去”。

  霍梅尼病逝后,哈梅内伊继任伊朗最高领袖,伊朗的政治制度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过伊斯兰革命胜利10周年之际,伊朗也开始走上调整内外政策,重返国际社会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

  在两伊战争停止之后,1990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发动了科威特战争,后来被美国赶出了科威特,伊朗的处境大大改善。这个时候哈梅内伊开始重建计划,这中间伊朗经过了痛苦的挣扎,这个政权是一个革命政权,到底是要革命还是要建设?是要大炮还是要面包?

  1991年我出任驻伊朗大使,在那个地方待了四年半的时间,亲眼看到他们内部意见的分歧,有一些人主张同西方改善关系,国内稍微开放一点点,但这时就会有人出来反对,说这样做违反了领袖霍梅尼当初发动这场伊斯兰革命的初衷。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伊朗能走上正轨吗?

  霍梅尼革命初期有一条原则就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共和国。这句话的内涵就是伊朗要独立自主,一是告诉美国从此伊朗再不是美国的附庸,也不是美国的盟国,同时也告诉当时的苏联,伊朗摆脱了美国的集团,也不会依附于苏联。

  伊朗要求独立自主,所以伊朗人至今觉得很自豪的就是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的一切是在德黑兰决定的而不是在华盛顿。

  布什政府是新保守主义,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国家,他的对外政策就是两个手段,一个是制裁,一个是武力。奥巴马上台之后摒弃了这种动不动就动武或者动不动就制裁的手段,他愿意同伊朗对话,伊朗对美国的政策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到底同美国和解还是继续敌对下去?我想,以后还会有很多外交上的精彩场面。

  伊朗希望美国承认他的政权,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承认伊朗是本地区的大国。现在伊朗有核能力,导弹发射又可以把卫星送上天,这个地区除了以色列就只有伊朗有这个能力。他对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的真主党以及巴勒斯坦的哈马斯都有很大的发言权,这都是他跟美国谈话的筹码,而美国在全球继续维护唯一超级大国这个霸权地位的目的也不会轻易改变。

  双方也许达不成交易,也许关系还会恶化,也许会达成交易和美国和解。我想,如果能够真正实现美伊关系缓和,伊朗便可以一心一意地进行国内建设,这个国家的经济又可以发展起来,人民也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

  基辛格在2007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如果伊朗这个国家一切政策走上正轨的话,它的经济规模要超过现在的韩国。但是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它很难做到。或许有一天,伊朗会重新被国际社会所接纳。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华黎明:要大炮还是要面包?伊朗人还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地挣扎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