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张云: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可能导致更多的直接冲突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字号:

张云: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可能导致更多的直接冲突

张云: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可能导致更多的直接冲突
2022-06-24 11:31:06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张云
关键词:国际安全 点击: 我要评论
乌克兰危机的确给国际关系带来很大冲击,世界各国也都在评估和思考,地区安全的讨论也同样升温。但是,不成熟地下结论性判断,以及肤浅的类比,在出现巨大冲击面前,常常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因为人们着急地想要知道世界怎么了,未来会如何,以及现在应该怎么办。这种知识“方便面”,对于满足上述短期的知识需求短缺,是有市场的;然而这对于地区整体的中长期利益,以及安全讨论环境的健康化是否有利,则是一个问号。

  乌克兰战争是冷战后欧洲安全的问题,然而过去几个月,国际舆论出现一种将欧洲安全和亚洲安全进行普遍联系的论调。这种观点的主要逻辑是,俄乌战争是大国使用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行为,动摇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这必然会导致连锁效应,让其他大国效仿。这种逻辑的推理是受到俄罗斯行动的鼓舞,中国大陆可能在台湾问题上也采取军事行动。

  尽管台湾和乌克兰根本没有可比性,但上述将欧洲和亚洲安全挂钩的泛化论,对亚洲安全舆论环境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和消极性。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上述论调还同意识形态的“民主对威权”的认知框架相结合,认为西方的民主阵营要担负起同中俄的威权阵营斗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任务。

  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这不仅带来新冷战的问题,可能导致直接冲突,因为在亚洲冷战历史上,按照多米诺骨牌理论发动的热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骨牌理论和肤浅类比再现

  实际上在乌克兰战事发生之前,将欧洲和亚洲安全挂钩的言论就已经出现,例如近年来北约和欧洲国家纷纷发表印太战略。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俄定义为主要战略对手,鼓励美国的欧亚主要盟国强化军事安全合作,强调在欧亚联合对应新的战略威胁。俄乌战争似乎给这种亚欧安全挂钩说,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例如“今天的欧洲就是明天的亚洲”等各种类比不胜枚举。

  还有的认为,正是因为乌克兰没有加入北约才会出现战争,因此不是北约东扩错了,而是扩得太慢错了;亚洲没有北约,本地区更加危险,因此亚洲也需要北约。

  美国在冷战中的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基本逻辑认为,一个地区中某个国家成为共产主义国家后,就会带来外溢效应,导致周边国家也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一个倒下变成共产主义国家,最终威胁到自由世界的民主国家的安全。因此为了维护“自由国际秩序”,民主国家联盟须要从一开始就阻止第一块骨牌倒下,首先使用军事威慑的办法,如果威慑失败,直接的军事干预也在所不惜。

  二战结束后,由于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格局,美苏两大超级强国对于集团内的盟国管控严密,骨牌倒下的可能性不大,在欧洲确实是冷战。然而在亚洲,由于不存在这样对峙的军事集团(尽管美国试图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但失败了),很多国家选择中立或者不结盟,这就让美国总是担心这些国家有可能出现骨牌倒下的可能性。

  首先在朝鲜,然后在越南,美国本质上都是以多米诺骨牌理论来看待,从开始包括用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威慑,到最终直接军事干预。特别是越南战争,可以说是骨牌理论最为经典的体现。一个战略上对美国来说究竟为什么重要也不清楚,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甚至在地图上都指不出在哪里的地方,却投入如此之大的资源,最终变成一个耗时10年的失败战争。

  越南内战本质上是要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战争,而美国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则是主要从意识形态的“民主对共产”的框架去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几十年前将越南类比成倒下的骨牌,是一种缺乏对亚洲历史知识的体现。

  越南战争结束将近50年后,同样的肤浅和廉价的类比正在出现,将乌克兰和台湾相提并论,并且把台湾类比成新的骨牌。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国家统一和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是民主对威权的问题。

  多米诺逻辑与恐惧感扩散

  多米诺骨牌逻辑的扩散,对地区安全讨论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负面结果。

  首先,多米诺骨牌逻辑建立在恐惧感的前提之上,因此这个逻辑的扩散不可避免地带来恐惧感的扩散。上述不顾历史经纬,将乌克兰问题与其他地区无限挂钩,实际上起到渲染国际紧张的作用;再加上意识形态色彩的结合,洪水猛兽的可怕怪物就被人为地制造出来。一个骨牌倒下,其他骨牌都会倒下,今天在欧洲倒下的骨牌,就会在亚洲或者其他地区出现,因此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进行跨地区的安全和军事合作,阻止骨牌倒下。

  第二,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另一个逻辑前提,是相信一个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善恶分明的世界,会导致国家之间有效对话、寻求相互理解、积极战略互动、增进相互信任的动力严重受损。这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将国际政治看成是善恶对立的黑白世界,实际上已经不需要外交和对话,因为价值判断已经做出。

  同样在这个认知框架中,历史经纬已经不重要,那些处于潜在冲突的地方,则是被简单化地类比成为可能倒下的骨牌,只有军事威慑甚至军事力量的使用,才能阻止骨牌倒下。

  第三,多米诺骨牌理论会让具有包容性的地区安全多边主义边缘化。亚洲地区之所以在过去几十年维护了和平稳定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了以亚细安为核心的、具有包容性的地区多边主义。乌克兰战争后有一种言论,设想没有北约的亚洲会出现骨牌倒下的情景。然而这种观点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亚洲没有出现北约呢?这不是因为美国不想这样做,或者没有尝试过,而是本地区国家不想要。

  以亚细安为例,正因为拒绝军事集团化,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和平自由中立区(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ZOPFAN)的理念,才会让亚细安在大国林立的亚洲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过来,如果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上升,由中小国家组成的亚细安,在地区安全多边主义的角色,就会被边缘化。

  乌克兰危机的确给国际关系带来很大冲击,世界各国也都在评估和思考,地区安全的讨论也同样升温。但是,不成熟地下结论性判断,以及肤浅的类比,在出现巨大冲击面前,常常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因为人们着急地想要知道世界怎么了,未来会如何,以及现在应该怎么办。这种知识“方便面”,对于满足上述短期的知识需求短缺,是有市场的;然而这对于地区整体的中长期利益,以及安全讨论环境的健康化是否有利,则是一个问号。冷战中,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失败,就是用错误的外部逻辑来理解亚洲变化内生动能的经典案例,难道几十年后我们还要重蹈覆辙吗?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现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原题《欧亚安全挂钩说与多米诺骨牌理论回潮》

责任编辑:昀舒
张云: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可能导致更多的直接冲突

张云: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可能导致更多的直接冲突

2022-06-24 11:31:06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张云
乌克兰危机的确给国际关系带来很大冲击,世界各国也都在评估和思考,地区安全的讨论也同样升温。但是,不成熟地下结论性判断,以及肤浅的类比,在出现巨大冲击面前,常常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因为人们着急地想要知道世界怎么了,未来会如何,以及现在应该怎么办。这种知识“方便面”,对于满足上述短期的知识需求短缺,是有市场的;然而这对于地区整体的中长期利益,以及安全讨论环境的健康化是否有利,则是一个问号。

  乌克兰战争是冷战后欧洲安全的问题,然而过去几个月,国际舆论出现一种将欧洲安全和亚洲安全进行普遍联系的论调。这种观点的主要逻辑是,俄乌战争是大国使用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行为,动摇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这必然会导致连锁效应,让其他大国效仿。这种逻辑的推理是受到俄罗斯行动的鼓舞,中国大陆可能在台湾问题上也采取军事行动。

  尽管台湾和乌克兰根本没有可比性,但上述将欧洲和亚洲安全挂钩的泛化论,对亚洲安全舆论环境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和消极性。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上述论调还同意识形态的“民主对威权”的认知框架相结合,认为西方的民主阵营要担负起同中俄的威权阵营斗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任务。

  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这不仅带来新冷战的问题,可能导致直接冲突,因为在亚洲冷战历史上,按照多米诺骨牌理论发动的热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骨牌理论和肤浅类比再现

  实际上在乌克兰战事发生之前,将欧洲和亚洲安全挂钩的言论就已经出现,例如近年来北约和欧洲国家纷纷发表印太战略。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俄定义为主要战略对手,鼓励美国的欧亚主要盟国强化军事安全合作,强调在欧亚联合对应新的战略威胁。俄乌战争似乎给这种亚欧安全挂钩说,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例如“今天的欧洲就是明天的亚洲”等各种类比不胜枚举。

  还有的认为,正是因为乌克兰没有加入北约才会出现战争,因此不是北约东扩错了,而是扩得太慢错了;亚洲没有北约,本地区更加危险,因此亚洲也需要北约。

  美国在冷战中的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基本逻辑认为,一个地区中某个国家成为共产主义国家后,就会带来外溢效应,导致周边国家也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一个倒下变成共产主义国家,最终威胁到自由世界的民主国家的安全。因此为了维护“自由国际秩序”,民主国家联盟须要从一开始就阻止第一块骨牌倒下,首先使用军事威慑的办法,如果威慑失败,直接的军事干预也在所不惜。

  二战结束后,由于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格局,美苏两大超级强国对于集团内的盟国管控严密,骨牌倒下的可能性不大,在欧洲确实是冷战。然而在亚洲,由于不存在这样对峙的军事集团(尽管美国试图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但失败了),很多国家选择中立或者不结盟,这就让美国总是担心这些国家有可能出现骨牌倒下的可能性。

  首先在朝鲜,然后在越南,美国本质上都是以多米诺骨牌理论来看待,从开始包括用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威慑,到最终直接军事干预。特别是越南战争,可以说是骨牌理论最为经典的体现。一个战略上对美国来说究竟为什么重要也不清楚,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甚至在地图上都指不出在哪里的地方,却投入如此之大的资源,最终变成一个耗时10年的失败战争。

  越南内战本质上是要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战争,而美国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则是主要从意识形态的“民主对共产”的框架去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几十年前将越南类比成倒下的骨牌,是一种缺乏对亚洲历史知识的体现。

  越南战争结束将近50年后,同样的肤浅和廉价的类比正在出现,将乌克兰和台湾相提并论,并且把台湾类比成新的骨牌。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国家统一和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是民主对威权的问题。

  多米诺逻辑与恐惧感扩散

  多米诺骨牌逻辑的扩散,对地区安全讨论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负面结果。

  首先,多米诺骨牌逻辑建立在恐惧感的前提之上,因此这个逻辑的扩散不可避免地带来恐惧感的扩散。上述不顾历史经纬,将乌克兰问题与其他地区无限挂钩,实际上起到渲染国际紧张的作用;再加上意识形态色彩的结合,洪水猛兽的可怕怪物就被人为地制造出来。一个骨牌倒下,其他骨牌都会倒下,今天在欧洲倒下的骨牌,就会在亚洲或者其他地区出现,因此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进行跨地区的安全和军事合作,阻止骨牌倒下。

  第二,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另一个逻辑前提,是相信一个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善恶分明的世界,会导致国家之间有效对话、寻求相互理解、积极战略互动、增进相互信任的动力严重受损。这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将国际政治看成是善恶对立的黑白世界,实际上已经不需要外交和对话,因为价值判断已经做出。

  同样在这个认知框架中,历史经纬已经不重要,那些处于潜在冲突的地方,则是被简单化地类比成为可能倒下的骨牌,只有军事威慑甚至军事力量的使用,才能阻止骨牌倒下。

  第三,多米诺骨牌理论会让具有包容性的地区安全多边主义边缘化。亚洲地区之所以在过去几十年维护了和平稳定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了以亚细安为核心的、具有包容性的地区多边主义。乌克兰战争后有一种言论,设想没有北约的亚洲会出现骨牌倒下的情景。然而这种观点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亚洲没有出现北约呢?这不是因为美国不想这样做,或者没有尝试过,而是本地区国家不想要。

  以亚细安为例,正因为拒绝军事集团化,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和平自由中立区(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ZOPFAN)的理念,才会让亚细安在大国林立的亚洲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过来,如果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上升,由中小国家组成的亚细安,在地区安全多边主义的角色,就会被边缘化。

  乌克兰危机的确给国际关系带来很大冲击,世界各国也都在评估和思考,地区安全的讨论也同样升温。但是,不成熟地下结论性判断,以及肤浅的类比,在出现巨大冲击面前,常常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因为人们着急地想要知道世界怎么了,未来会如何,以及现在应该怎么办。这种知识“方便面”,对于满足上述短期的知识需求短缺,是有市场的;然而这对于地区整体的中长期利益,以及安全讨论环境的健康化是否有利,则是一个问号。冷战中,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失败,就是用错误的外部逻辑来理解亚洲变化内生动能的经典案例,难道几十年后我们还要重蹈覆辙吗?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现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原题《欧亚安全挂钩说与多米诺骨牌理论回潮》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张云:冷战时代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回潮,可能导致更多的直接冲突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