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2016年6月,英国的脱欧公投结果震惊世界,英国人以52%对48%的结果决定脱离欧盟。三年多时间过去,英国仍然深陷脱欧泥潭,脱欧进程前途未卜。
然而,就在英国和欧盟在北爱尔兰边界等技术性问题上争执不下的时候,其脱欧进程的影响已远远超过外界的初始预期;其中最大的考验,便是其对英国的宪政体制以及西方民主制度根本逻辑所形成的挑战。
特蕾莎·梅在议会呼吁支持约翰逊脱欧协议
英国前任首相特雷莎·梅曾经三次向英国议会提交其与欧盟谈判后的脱欧草案,不幸的是,这三次提案均遭否决,这也是英国脱欧日程不断被推迟的直接原因。部分英国民众也对此产生极大的不满,这不仅是因为英国的脱欧日程已成为其政坛三年来唯一的主旋律,其他各类问题几乎陷于停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认为英国议会的这种态度已经形成对全民公投的“背叛”。
在脱欧公投结果产生之前,绝大多数的英国精英阶层都预期英国将会继续留在欧盟之内,而绝大多数议员当初的站队也是在“留欧”一边。然而,这种预期与立场,同全体英国民众的选择南辕北辙,这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力主脱欧的民众开始怀疑:相当一批国会议员想用“拖延战术”把整个的脱欧进程“拖黄”。
更令人加重疑虑的是,在今年9月初,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英国无协议脱欧。这就使得英国如果无法与欧盟达成协议,就不得不继续申请延长脱欧的最终日期。
议会的这一法案给英国政府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如果英国的立场不够强硬,则协议即便达成也过不了本国议会这一关;如果过于强硬,则欧盟肯定拒绝,而没有协议也不能脱欧。问题是,在“不够强硬”与“过于强硬”之间,到底还有没有留给英国政府的狭窄缝隙?如果难以找到这样的缝隙,则英国便无法脱欧了,这便形成了对全体民意的巨大违背。
应该说,这样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民主政治内部运行造成的,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问如下的问题:如果说代表了英国精英阶层的国会议员,打从心底是不支持脱欧的,那他们与全民公投结果之间的差距会不会削弱其代表的合法性?
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其存在并不仅仅依赖于“投票”这一环节,它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深刻的政治哲学的演化。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到现代西方的自由主义,对“人”本身的尊重与信任是其突出特征,它选择相信“人”作为有能力思考的生物,可以做出理性的判断。
因为如果不认为全体国人有能力在“好”与“不好”之间作出区分,人类的决策便只能依赖于少数几个圣人的判断力或者求助于神灵的指示。
然而,对当下的英国而言,议会作为有知识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判断似乎与普罗大众之间产生了一道鸿沟:自认为懂经济、懂治国的精英圈,打从心底不认为英国应该脱欧,但他们又不敢公然与公投结果作对,所以只能选择折中的办法阻挠其进程。
到目前为止,这样的阻挠已经取得不断拖延的效果,它为脱欧所设置的条条框框,在效果上已经偏离了原始的民意,因为在2016年的公投中,并未约定没有协议就不能脱欧。
英国的困境使得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逻辑受到了重大的考验:如果以国会议员为代表的精英阶层自认为判断力优于普罗大众,那为什么他们的产生反而要依赖于那些在他们眼中不如他们的老百姓?换句话说,如果老百姓的理性判断能力真的极其有限,那他们选举出来的代表怎么就“优秀”起来了呢?
对当下的英国而言,如果要使民主政治的逻辑链显得完美,则应该强力推动脱欧,这样可以使得公投的结果迅速得到落实;然而另一方面,诸多智库学者的研究表明,无协议脱欧将会使得英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受到较大冲击,这又与国会议员竞选时承诺改善民生的誓言不符。
目前的英国确实处于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局面还将持续多久,我们无从得知,但英国的这场脱欧大戏,不仅将对英国与欧盟产生经济上的重大影响,也必将为不断思考民主政治的存在与完善提供新的动力。它已成为民主制度有效性的“试验田”。
作者是英国国王学院全球事务系中国研究所博士生;原题《英国脱欧进程已成民主体制“试验田”》
2016年6月,英国的脱欧公投结果震惊世界,英国人以52%对48%的结果决定脱离欧盟。三年多时间过去,英国仍然深陷脱欧泥潭,脱欧进程前途未卜。
然而,就在英国和欧盟在北爱尔兰边界等技术性问题上争执不下的时候,其脱欧进程的影响已远远超过外界的初始预期;其中最大的考验,便是其对英国的宪政体制以及西方民主制度根本逻辑所形成的挑战。
特蕾莎·梅在议会呼吁支持约翰逊脱欧协议
英国前任首相特雷莎·梅曾经三次向英国议会提交其与欧盟谈判后的脱欧草案,不幸的是,这三次提案均遭否决,这也是英国脱欧日程不断被推迟的直接原因。部分英国民众也对此产生极大的不满,这不仅是因为英国的脱欧日程已成为其政坛三年来唯一的主旋律,其他各类问题几乎陷于停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认为英国议会的这种态度已经形成对全民公投的“背叛”。
在脱欧公投结果产生之前,绝大多数的英国精英阶层都预期英国将会继续留在欧盟之内,而绝大多数议员当初的站队也是在“留欧”一边。然而,这种预期与立场,同全体英国民众的选择南辕北辙,这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力主脱欧的民众开始怀疑:相当一批国会议员想用“拖延战术”把整个的脱欧进程“拖黄”。
更令人加重疑虑的是,在今年9月初,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英国无协议脱欧。这就使得英国如果无法与欧盟达成协议,就不得不继续申请延长脱欧的最终日期。
议会的这一法案给英国政府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如果英国的立场不够强硬,则协议即便达成也过不了本国议会这一关;如果过于强硬,则欧盟肯定拒绝,而没有协议也不能脱欧。问题是,在“不够强硬”与“过于强硬”之间,到底还有没有留给英国政府的狭窄缝隙?如果难以找到这样的缝隙,则英国便无法脱欧了,这便形成了对全体民意的巨大违背。
应该说,这样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民主政治内部运行造成的,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问如下的问题:如果说代表了英国精英阶层的国会议员,打从心底是不支持脱欧的,那他们与全民公投结果之间的差距会不会削弱其代表的合法性?
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其存在并不仅仅依赖于“投票”这一环节,它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深刻的政治哲学的演化。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到现代西方的自由主义,对“人”本身的尊重与信任是其突出特征,它选择相信“人”作为有能力思考的生物,可以做出理性的判断。
因为如果不认为全体国人有能力在“好”与“不好”之间作出区分,人类的决策便只能依赖于少数几个圣人的判断力或者求助于神灵的指示。
然而,对当下的英国而言,议会作为有知识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判断似乎与普罗大众之间产生了一道鸿沟:自认为懂经济、懂治国的精英圈,打从心底不认为英国应该脱欧,但他们又不敢公然与公投结果作对,所以只能选择折中的办法阻挠其进程。
到目前为止,这样的阻挠已经取得不断拖延的效果,它为脱欧所设置的条条框框,在效果上已经偏离了原始的民意,因为在2016年的公投中,并未约定没有协议就不能脱欧。
英国的困境使得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逻辑受到了重大的考验:如果以国会议员为代表的精英阶层自认为判断力优于普罗大众,那为什么他们的产生反而要依赖于那些在他们眼中不如他们的老百姓?换句话说,如果老百姓的理性判断能力真的极其有限,那他们选举出来的代表怎么就“优秀”起来了呢?
对当下的英国而言,如果要使民主政治的逻辑链显得完美,则应该强力推动脱欧,这样可以使得公投的结果迅速得到落实;然而另一方面,诸多智库学者的研究表明,无协议脱欧将会使得英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受到较大冲击,这又与国会议员竞选时承诺改善民生的誓言不符。
目前的英国确实处于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局面还将持续多久,我们无从得知,但英国的这场脱欧大戏,不仅将对英国与欧盟产生经济上的重大影响,也必将为不断思考民主政治的存在与完善提供新的动力。它已成为民主制度有效性的“试验田”。
作者是英国国王学院全球事务系中国研究所博士生;原题《英国脱欧进程已成民主体制“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