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冯玉军:如果单为地缘政治利益就联俄抗美,中国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字号:

冯玉军:如果单为地缘政治利益就联俄抗美,中国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

冯玉军:如果单为地缘政治利益就联俄抗美,中国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
2017-07-20 09:38:06
来源:清华布鲁金斯中心 作者: 冯玉军
如果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的利益就联俄抗美的话,中国的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中国国内政治稳定会遭受压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今天的国际关系绝对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绝对不仅仅是斗争关系,我们面临气候变化,全球金融治理,以及我们今天谈到的国际安全问题等等。单纯以冷战的方式来处理今天的国际关系,只能抓住其中的皮毛,而难以抓住它的本质。

  1、军备竞争与核管控风险

  在冷战结束以后25年以后,我们的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加安全,而是出现了更多的挑战和危机,而这些危机突出表现在军控和核扩散领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怎么样应对?怎么样保障国际和地区安全?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我们必须清楚当今世界上军控核扩散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我们面临的挑战核威胁究竟在哪些方面,而且我们要找到哪些切实可行的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引发问题的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一场新的军事革命在全球的蓬勃展开。

  这一革命又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核武器的现代化,特别是美俄两个核大国,尽管签署了三个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但是武器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停止了他们之间的核竞争,最近两年之内美俄两个国家都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核武现代化,这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反导防御系统的部署,无论是美国也好,还是俄罗斯也好,都在积极地建立反导系统。第三个就是全球即时打击系统的迅速发展,在这一方面美国仍然是走在前列且遥遥领先。俄罗斯和中国也不甘落后,也在发展自己的相关技术。第四就是网络战,大家已经现在看的非常清楚,网络战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未来,而且已经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这四个领域的新军事革命所带来各种安全的风险是非常突出的。

  刚才斯蒂芬先生重点讲到了全球核不扩散。在军控和核不扩散领域我们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全球核禁试条约其实不断面临冲击。朝鲜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伊朗原来的核项目同样也如此,与此同时美国在停止了多年的核试验以后、就在前不久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物理性核试验,这表明它也在让自己的核武部正在加速的更新换代。其次就是核不扩散条约也面临着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了核技术核材料,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拥有核武器,印度也好,巴基斯坦也好,包括现在的朝鲜,都成为了事实上的核国家。相对于这些中美俄英法五个核国家来讲,我觉得这些新兴的核国家给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的这种冲击和挑战更大,因其不确定性更强。

  第三个领域就是反导系统,2001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了反导条约以后,可以看到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的积极的反导防御体系部署,特别是前不久美国进行针对洲际战略导弹所进行的成功的反导试验,也在让全球战略失衡加速。

  还有一点是斯蒂芬也提到的中程导弹条约。对于美苏之间的中程导弹条约,随着当前俄罗斯国力的衰弱,美国要更多利用这个优势,摆脱中程导弹的限制。所以在全球裁军和核不扩散的体系都在遭到加速突破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应对挑战的共同措施。

  另一个挑战就是我们现在在一些新的安全领域缺乏明确的规则,网络战究竟怎样来用一种大家认同的规则来对它进行相应的约束,对全球即时打击系统怎样进行相应的约束等等。

  在意识到这些挑战以后,我们需要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来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个重点不在于这些核大国的核武器数量的削减,而在于既要对数量做出相应的规定,也要对各个核大国之间核武器现代化的步伐做出相应的约束。特别是美俄之间仍然是核裁军的重点,裁军不仅要从数量上进行,而且还从质量上进行。相比较而言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不确定很强的新的核国家像朝鲜或者未来的伊朗这些国家,我们要做出明确的规范,所以重点要放在核扩散领域。特别是研究随着技术的核不扩散不断的加强,将精力集中在防止技术核材料核专家扩散上,防止新的核国家出现,应该是五个核大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三个领域,我感觉要在网络战、在全球即时打击系统,包括在反导领域也要建立新的全球共同规则。

  对于朝核问题,我们如何处理去办,现在无论美国也好,中国也好,包括俄罗斯,其实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达成目标路径上有非常重点的区别。朝鲜提出核导弹的试验,美国和韩国举行大规模的军演。特朗普政府现在要结束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忍耐期,通过施加更大压力来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但是能不能达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要划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朝鲜这个政权已经在高压之下生存了五六十年的时间,单纯的外部施压是不可能迫使它改变它的核计划。所以说我们需要转换个思路,将大的目标分成几个小的步骤,提出一些小目标,不是说从半岛无核化这个笼统的路径去切入,而要从危机管理防止风险逐步的展开中美日俄包括韩国之间的合作来破解这些问题。例如,除了朝鲜以外,六方会谈其他几个国家,我觉得可以从二维渠道首先做起来,通过开展共同的沙盘情景预演方式、评估朝鲜发生核泄漏、内部重大不稳定的情况或导致核专家和核技术进一步流失情况时,我们怎么办?从二维切入逐渐转为一维,我们可以从防止风险的角度逐步开展中美日俄韩五个国家的合作,一方面减低风险,另一方面增加这些国家的信任。

  其次,我觉得要把防止朝鲜核武器的开发和美韩部署萨德系统协定起来考虑,我们不能单独看朝核问题,或者单独看萨德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中美日俄韩几个国家应该考虑共同构建起一个东北亚地区的地区反导系统以减少相互猜疑,而不要再给朝鲜一个利用大国间的矛盾来实现自己核野心的机会。

  2、核风险的变化

  确实现在的核风险远远要大于冷战时期,为什么?第一个技术的扩散其实是很难受到阻遏,核技术至今而言也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行为体的多元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风险。如果说冷战时期美苏的恐怖平衡其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冲突,那么今天这种风险其实在增加。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如果拥有了核武器,其后果是我们很难预料的。第二就是像杨锐老师说的,恐怖主义分子或一些黑暗势力哪怕拥有的不是先进的核武器而是脏弹或者是核材料,其放射性污染风险都是我们难以承受的。所以我们要将核裁军同核不扩散问题分开;核裁军主要是指五常加上巴基斯坦印度等事实上的核国家,其质量和数量需要被相应地限制。我也同意斯蒂芬的说法,就是未来可能要将美俄之外更多的核国家纳入进来,但是毫无疑问主要的责任仍然在美俄。

  但是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后者即核不扩散领域,要对朝鲜等有着强烈的核野心的国家采取切实的步骤终止它的核计划,而不仅是在口头上的宣示。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五个常任理事国及相关地区的国家也需要采取切实的相向而行的行动,减少政策分歧。同时需要将重心放在处理核材料、尤其是防止这些危险性的材料落入恐怖分子的手里,因为核恐怖主义是更大威胁。

  3、中俄关系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伙伴。习主席在海湖庄园讲到“中美关系有一千个理由要搞好,不能有一个理由搞坏,”其实对中俄关系亦可套用。中俄有一千个理由要搞好关系,不能有一个理由搞坏,为什么?因为中俄是有着4300公里长共同边界的国家。众所周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两个国家在边境上存兵百万,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最大的损失在于,使得我们丧失了一个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机会。当时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亚洲四小龙事件腾飞时,我们却在“深挖洞”。所以说中俄关系当然有很多细节问题,有误解或者是小的枝节,但是从战略上讲,必须保持稳定。

  第二点,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它要有一个边际效应的准确评估,我们不能不讲成本和效益地去发展一组双边关系,无论对美还是对俄,根本的出发点还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比如说在中美俄三角中,同美国的贸易额五千多亿美元,而同俄罗斯的贸易六百多亿美元,差异显著。如果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的利益就联俄抗美的话,中国的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中国国内政治稳定会遭受压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今天的国际关系绝对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绝对不仅仅是斗争关系,我们面临气候变化,全球金融治理,以及我们今天谈到的国际安全问题等等。单纯以冷战的方式来处理今天的国际关系,只能抓住其中的皮毛,而难以抓住它的本质。

  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还是取决于两个国家内生性动力的发挥,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实现共同对抗美国,这一点要确定的。在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这个对接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很多的双方的利益的权衡和摩擦,但两个国家在战略项目实现对接而不是实现对抗这方面是有着强烈的政治共识的,两个国家元首、习主席和普京总统也签署和见证了相关对接的协议,现在两个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在积极的讨论如何实现两个机制之间的贸易投资方面的更多的合作。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能源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能源不是短缺的,而是过剩的,这在当前国际市场表现得非常充分,技术的进步会解决很多的国际关系上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七八十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了粮食峰值、石油峰值的问题,但是到了今天,这些限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被压缩。无论是国与国的关系也好,还是国内发展也好,最终决定性的力量还是技术的进步,而这几年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恰恰是随着美国页岩革命的发展,随着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变化,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在不断下降。我和俄罗斯朋友讲,我说我们中国人打麻将最怕的是什么,三缺一,我们三个人齐了还差一个,但是你现在在能源领域你是一缺三,你只有资源,但是缺乏技术,缺乏市场,缺乏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我们不仅要把目光仅仅集中在地缘政治,还要放在技术、全球治理、金融安全、全球核不扩散等等更多领域,这才是一个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应该具备的责任和视野。

  还需要补充一下斯蒂芬关于乌克兰的解读。首先,俄罗斯拿到了克里米亚,但是失去了乌克兰。其次,俄罗斯得到了一块领土,但是丧失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普京执政17周年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凤凰大讲堂的节目讲了这一点,他的第一个任期完成了很多改革的工作。但是从第二个任期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原来的国家资本主义其实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寡头资本主义,打掉一些老寡头,但是出现了一批新寡头,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第二个方面就是在政治治理方面:尽管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叶利钦时期寡头干政混乱的局面,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又陷入了比较严重的“垂直权力系统”,原来很多改革其实又被终结掉,被停滞。俄罗斯现在的发展现状前景其实是比较令人悲观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正在发生的三场革命:新能源革命、新工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中,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新军事革命方面俄国已经被甩在后面。它未来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可能会被进一步的边缘化。

  我们尽管在经济上可以把俄罗斯界定为一个二流国家,但是在地缘政治上、在国际关系领域它仍然是一个世界大国。越是在它虚弱的时候,它的不确定性和给地区甚至全球所带来的这种冲击反而是越需要加以关注。所以说,一方面要考虑怎么样和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打交道,另外一个方面怎么样考虑和一个正在变得虚弱的俄罗斯打交道,二者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再就中俄关系而言,中国没有像美国一样对俄罗斯施加制裁,在乌克兰问题上我们秉承是一个公正的立场,并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保持中俄关系的稳定,同时也尊重俄罗斯对中亚和东北亚地区良性这种关系。因而,在这种微妙形势里面把握住微妙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第三点,关于中国在俄罗斯的投入,在俄罗斯做生意肯定不如像在美国和在欧洲这些法律制度金融体系比较发达的地区,它的风险是巨大的。但我们如果不是作为学者或者说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单纯从在商言商的角度来讲,可能高风险也伴随高收益。

  4、美俄关系&俄国对朝核问题态度

  在这些方面,我同意斯蒂芬的说法,即2013年乌克兰事件更多取决于乌克兰本身的认同,它是选择认同欧洲,还是恢复同俄罗斯的关系。在(乌克兰危机)整个事件过程当中,美国和俄罗斯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乌克兰一方面需要自己抉择究竟是走向东方还是西方,另一方面也面临双方的压力,造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到目前为止,在整个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在原苏联地区的形象是受损的。乌克兰重新走向和俄罗斯一体化的道路现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即使是哈萨克、吉尔吉斯、亚美尼亚包括白俄罗斯等和俄罗斯既是军事同盟又是经济伙伴的国家对俄罗斯的担心也日益加剧;未来随着俄罗斯本身实力的变化及其政策的调整,原苏联这个地区我觉得仍然难以享有完全的和平稳定,还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甚至是新的危机。

  至于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我曾经在凤凰网上发表文章,讲的就是近代以来俄罗斯对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异常复杂的心态与政策,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目标和连续性非常强的行为。但现在对于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重大的问题,它要避免自己在朝鲜半岛的问题的调解方面被边缘化。所以可以看到在安理会对中程导弹问题的决议出台以后,他仍然邀请更多朝鲜的劳工到俄罗斯去工作,而且开通了从海参崴到朝鲜港口的定期航班,表现出来了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目的就是要更多参与其中,通过自己标新立异的行为来避免自己被边缘化。但是毫无疑问,俄罗斯仍然是六方会谈的一方,无论它举止如何,朝鲜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俄罗斯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由冯玉军教授在7月13日于清华-布鲁金斯中心演讲整理;原标题《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责任编辑:昀舒
冯玉军:如果单为地缘政治利益就联俄抗美,中国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

冯玉军:如果单为地缘政治利益就联俄抗美,中国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

2017-07-20 09:38:06
来源:清华布鲁金斯中心 作者: 冯玉军
如果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的利益就联俄抗美的话,中国的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中国国内政治稳定会遭受压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今天的国际关系绝对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绝对不仅仅是斗争关系,我们面临气候变化,全球金融治理,以及我们今天谈到的国际安全问题等等。单纯以冷战的方式来处理今天的国际关系,只能抓住其中的皮毛,而难以抓住它的本质。

  1、军备竞争与核管控风险

  在冷战结束以后25年以后,我们的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加安全,而是出现了更多的挑战和危机,而这些危机突出表现在军控和核扩散领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怎么样应对?怎么样保障国际和地区安全?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我们必须清楚当今世界上军控核扩散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我们面临的挑战核威胁究竟在哪些方面,而且我们要找到哪些切实可行的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引发问题的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一场新的军事革命在全球的蓬勃展开。

  这一革命又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核武器的现代化,特别是美俄两个核大国,尽管签署了三个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但是武器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停止了他们之间的核竞争,最近两年之内美俄两个国家都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核武现代化,这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反导防御系统的部署,无论是美国也好,还是俄罗斯也好,都在积极地建立反导系统。第三个就是全球即时打击系统的迅速发展,在这一方面美国仍然是走在前列且遥遥领先。俄罗斯和中国也不甘落后,也在发展自己的相关技术。第四就是网络战,大家已经现在看的非常清楚,网络战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未来,而且已经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这四个领域的新军事革命所带来各种安全的风险是非常突出的。

  刚才斯蒂芬先生重点讲到了全球核不扩散。在军控和核不扩散领域我们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全球核禁试条约其实不断面临冲击。朝鲜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伊朗原来的核项目同样也如此,与此同时美国在停止了多年的核试验以后、就在前不久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物理性核试验,这表明它也在让自己的核武部正在加速的更新换代。其次就是核不扩散条约也面临着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了核技术核材料,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拥有核武器,印度也好,巴基斯坦也好,包括现在的朝鲜,都成为了事实上的核国家。相对于这些中美俄英法五个核国家来讲,我觉得这些新兴的核国家给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的这种冲击和挑战更大,因其不确定性更强。

  第三个领域就是反导系统,2001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了反导条约以后,可以看到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的积极的反导防御体系部署,特别是前不久美国进行针对洲际战略导弹所进行的成功的反导试验,也在让全球战略失衡加速。

  还有一点是斯蒂芬也提到的中程导弹条约。对于美苏之间的中程导弹条约,随着当前俄罗斯国力的衰弱,美国要更多利用这个优势,摆脱中程导弹的限制。所以在全球裁军和核不扩散的体系都在遭到加速突破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应对挑战的共同措施。

  另一个挑战就是我们现在在一些新的安全领域缺乏明确的规则,网络战究竟怎样来用一种大家认同的规则来对它进行相应的约束,对全球即时打击系统怎样进行相应的约束等等。

  在意识到这些挑战以后,我们需要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来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个重点不在于这些核大国的核武器数量的削减,而在于既要对数量做出相应的规定,也要对各个核大国之间核武器现代化的步伐做出相应的约束。特别是美俄之间仍然是核裁军的重点,裁军不仅要从数量上进行,而且还从质量上进行。相比较而言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不确定很强的新的核国家像朝鲜或者未来的伊朗这些国家,我们要做出明确的规范,所以重点要放在核扩散领域。特别是研究随着技术的核不扩散不断的加强,将精力集中在防止技术核材料核专家扩散上,防止新的核国家出现,应该是五个核大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三个领域,我感觉要在网络战、在全球即时打击系统,包括在反导领域也要建立新的全球共同规则。

  对于朝核问题,我们如何处理去办,现在无论美国也好,中国也好,包括俄罗斯,其实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达成目标路径上有非常重点的区别。朝鲜提出核导弹的试验,美国和韩国举行大规模的军演。特朗普政府现在要结束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忍耐期,通过施加更大压力来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但是能不能达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要划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朝鲜这个政权已经在高压之下生存了五六十年的时间,单纯的外部施压是不可能迫使它改变它的核计划。所以说我们需要转换个思路,将大的目标分成几个小的步骤,提出一些小目标,不是说从半岛无核化这个笼统的路径去切入,而要从危机管理防止风险逐步的展开中美日俄包括韩国之间的合作来破解这些问题。例如,除了朝鲜以外,六方会谈其他几个国家,我觉得可以从二维渠道首先做起来,通过开展共同的沙盘情景预演方式、评估朝鲜发生核泄漏、内部重大不稳定的情况或导致核专家和核技术进一步流失情况时,我们怎么办?从二维切入逐渐转为一维,我们可以从防止风险的角度逐步开展中美日俄韩五个国家的合作,一方面减低风险,另一方面增加这些国家的信任。

  其次,我觉得要把防止朝鲜核武器的开发和美韩部署萨德系统协定起来考虑,我们不能单独看朝核问题,或者单独看萨德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中美日俄韩几个国家应该考虑共同构建起一个东北亚地区的地区反导系统以减少相互猜疑,而不要再给朝鲜一个利用大国间的矛盾来实现自己核野心的机会。

  2、核风险的变化

  确实现在的核风险远远要大于冷战时期,为什么?第一个技术的扩散其实是很难受到阻遏,核技术至今而言也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行为体的多元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风险。如果说冷战时期美苏的恐怖平衡其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冲突,那么今天这种风险其实在增加。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如果拥有了核武器,其后果是我们很难预料的。第二就是像杨锐老师说的,恐怖主义分子或一些黑暗势力哪怕拥有的不是先进的核武器而是脏弹或者是核材料,其放射性污染风险都是我们难以承受的。所以我们要将核裁军同核不扩散问题分开;核裁军主要是指五常加上巴基斯坦印度等事实上的核国家,其质量和数量需要被相应地限制。我也同意斯蒂芬的说法,就是未来可能要将美俄之外更多的核国家纳入进来,但是毫无疑问主要的责任仍然在美俄。

  但是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后者即核不扩散领域,要对朝鲜等有着强烈的核野心的国家采取切实的步骤终止它的核计划,而不仅是在口头上的宣示。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五个常任理事国及相关地区的国家也需要采取切实的相向而行的行动,减少政策分歧。同时需要将重心放在处理核材料、尤其是防止这些危险性的材料落入恐怖分子的手里,因为核恐怖主义是更大威胁。

  3、中俄关系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伙伴。习主席在海湖庄园讲到“中美关系有一千个理由要搞好,不能有一个理由搞坏,”其实对中俄关系亦可套用。中俄有一千个理由要搞好关系,不能有一个理由搞坏,为什么?因为中俄是有着4300公里长共同边界的国家。众所周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两个国家在边境上存兵百万,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最大的损失在于,使得我们丧失了一个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机会。当时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亚洲四小龙事件腾飞时,我们却在“深挖洞”。所以说中俄关系当然有很多细节问题,有误解或者是小的枝节,但是从战略上讲,必须保持稳定。

  第二点,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它要有一个边际效应的准确评估,我们不能不讲成本和效益地去发展一组双边关系,无论对美还是对俄,根本的出发点还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比如说在中美俄三角中,同美国的贸易额五千多亿美元,而同俄罗斯的贸易六百多亿美元,差异显著。如果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的利益就联俄抗美的话,中国的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中国国内政治稳定会遭受压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今天的国际关系绝对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绝对不仅仅是斗争关系,我们面临气候变化,全球金融治理,以及我们今天谈到的国际安全问题等等。单纯以冷战的方式来处理今天的国际关系,只能抓住其中的皮毛,而难以抓住它的本质。

  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还是取决于两个国家内生性动力的发挥,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实现共同对抗美国,这一点要确定的。在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这个对接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很多的双方的利益的权衡和摩擦,但两个国家在战略项目实现对接而不是实现对抗这方面是有着强烈的政治共识的,两个国家元首、习主席和普京总统也签署和见证了相关对接的协议,现在两个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在积极的讨论如何实现两个机制之间的贸易投资方面的更多的合作。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能源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能源不是短缺的,而是过剩的,这在当前国际市场表现得非常充分,技术的进步会解决很多的国际关系上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七八十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了粮食峰值、石油峰值的问题,但是到了今天,这些限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被压缩。无论是国与国的关系也好,还是国内发展也好,最终决定性的力量还是技术的进步,而这几年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恰恰是随着美国页岩革命的发展,随着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变化,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在不断下降。我和俄罗斯朋友讲,我说我们中国人打麻将最怕的是什么,三缺一,我们三个人齐了还差一个,但是你现在在能源领域你是一缺三,你只有资源,但是缺乏技术,缺乏市场,缺乏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我们不仅要把目光仅仅集中在地缘政治,还要放在技术、全球治理、金融安全、全球核不扩散等等更多领域,这才是一个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应该具备的责任和视野。

  还需要补充一下斯蒂芬关于乌克兰的解读。首先,俄罗斯拿到了克里米亚,但是失去了乌克兰。其次,俄罗斯得到了一块领土,但是丧失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普京执政17周年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凤凰大讲堂的节目讲了这一点,他的第一个任期完成了很多改革的工作。但是从第二个任期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原来的国家资本主义其实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寡头资本主义,打掉一些老寡头,但是出现了一批新寡头,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第二个方面就是在政治治理方面:尽管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叶利钦时期寡头干政混乱的局面,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又陷入了比较严重的“垂直权力系统”,原来很多改革其实又被终结掉,被停滞。俄罗斯现在的发展现状前景其实是比较令人悲观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正在发生的三场革命:新能源革命、新工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中,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新军事革命方面俄国已经被甩在后面。它未来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可能会被进一步的边缘化。

  我们尽管在经济上可以把俄罗斯界定为一个二流国家,但是在地缘政治上、在国际关系领域它仍然是一个世界大国。越是在它虚弱的时候,它的不确定性和给地区甚至全球所带来的这种冲击反而是越需要加以关注。所以说,一方面要考虑怎么样和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打交道,另外一个方面怎么样考虑和一个正在变得虚弱的俄罗斯打交道,二者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再就中俄关系而言,中国没有像美国一样对俄罗斯施加制裁,在乌克兰问题上我们秉承是一个公正的立场,并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保持中俄关系的稳定,同时也尊重俄罗斯对中亚和东北亚地区良性这种关系。因而,在这种微妙形势里面把握住微妙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第三点,关于中国在俄罗斯的投入,在俄罗斯做生意肯定不如像在美国和在欧洲这些法律制度金融体系比较发达的地区,它的风险是巨大的。但我们如果不是作为学者或者说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单纯从在商言商的角度来讲,可能高风险也伴随高收益。

  4、美俄关系&俄国对朝核问题态度

  在这些方面,我同意斯蒂芬的说法,即2013年乌克兰事件更多取决于乌克兰本身的认同,它是选择认同欧洲,还是恢复同俄罗斯的关系。在(乌克兰危机)整个事件过程当中,美国和俄罗斯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乌克兰一方面需要自己抉择究竟是走向东方还是西方,另一方面也面临双方的压力,造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到目前为止,在整个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在原苏联地区的形象是受损的。乌克兰重新走向和俄罗斯一体化的道路现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即使是哈萨克、吉尔吉斯、亚美尼亚包括白俄罗斯等和俄罗斯既是军事同盟又是经济伙伴的国家对俄罗斯的担心也日益加剧;未来随着俄罗斯本身实力的变化及其政策的调整,原苏联这个地区我觉得仍然难以享有完全的和平稳定,还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甚至是新的危机。

  至于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我曾经在凤凰网上发表文章,讲的就是近代以来俄罗斯对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异常复杂的心态与政策,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目标和连续性非常强的行为。但现在对于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重大的问题,它要避免自己在朝鲜半岛的问题的调解方面被边缘化。所以可以看到在安理会对中程导弹问题的决议出台以后,他仍然邀请更多朝鲜的劳工到俄罗斯去工作,而且开通了从海参崴到朝鲜港口的定期航班,表现出来了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目的就是要更多参与其中,通过自己标新立异的行为来避免自己被边缘化。但是毫无疑问,俄罗斯仍然是六方会谈的一方,无论它举止如何,朝鲜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俄罗斯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由冯玉军教授在7月13日于清华-布鲁金斯中心演讲整理;原标题《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冯玉军:如果单为地缘政治利益就联俄抗美,中国经济会受到重大损失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