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
井上亮:美国疫苗事件的教训,决策不仅要科学,还应尊重不同价值观
今后,为防止新冠病毒卷土重来,要加快疫苗开发,但疫苗副作用及接种优先顺序等问题无法回避。决策不仅要科学,还应该尊重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这也许是1976年的疫苗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
【详细】
2020-06-19
赵通:国际核裁军背景下,高调“扩核”破坏中国形象,损害国家利益
中国国内的一种观点认为,大规模核武器可以使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敬重,这种观点在一般民众中相当流行。但是国内还少有深入讨论核武器究竟会如何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也没有具体区分敬重和惧怕两个不同概念。在防止核扩散体制已经形成的今天,大力扩张核武器也许会带来...
【详细】
2020-05-20
劳伦斯•萨默斯:新冠疫情可能标志着一个历史转折点
如果21世纪被证明是亚洲的世纪,就像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一样,那么这场大流行病很有可能会作为一个转折点而被铭记。我们正在经历的不只是戏剧性事件,而是很有可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详细】
2020-05-19
近藤大介:“西班牙大流感”与大萧条的启示,比发源地更重要的是防控疫情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暂时都没有重蹈覆辙,再次做出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的愚蠢行为。但是,如果稍微掉以轻心,就会造成货币贬值、保护主义、区域经济、政治极端化再现的恶果。所以,面对和新冠病毒的战争,全人类应该团结一致,携手抗疫。...
【详细】
2020-05-15
孙雁:民心与认同,才是台湾问题的实质
把台湾问题的实质归于中美问题,也低估了美国决策程序中多元因素的作用。美国外交决策中既有现实主义和各种利益的因素,也不乏理想主义或美国价值观下的道义因素。...
【详细】
2020-05-07
疫情下的八大难题:英国面临一场艰难的持久战
如果还是没有疫苗,可能就要再提群体免疫了。高达70%的人感染后,病毒就不会再导致疫情大规模爆发了。专治新冠的有效药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新药能让Covid-19停留在发烧、咳嗽的阶段,而不是发展到重症监护、威胁生命的地步,那么,就算病例居高,问题也不太严重...
【详细】
2020-04-16
共50页: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重建关系: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回暖是如何发生的...
牛军:必须要理解,1978年中美实现正常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巧合”...
亚历山大·文德曼: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可信威胁会赢得和平谈判的...
庞中英:生效一年后的RCEP及其前景
重建关系: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回暖是如何发生的...
牛军:必须要理解,1978年中美实现正常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巧合”...
姜建强:“低感染率、低死亡率”的日本是如何软着陆成功的?...
威尔逊&考特尼:突发事件或导致俄乌战争比预期更快结束...
马可·维琴齐诺:2023年,全球格局的关键词是“不确定性...
科斯蒂廖拉:预见苏联解体的凯南同样预见到了当前的俄乌战争...
梅耶斯特里: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让英国成为欧洲防务的领导者...
伊万·埃兰德:接受多极世界已经到来,美国不需要在非洲遏制中国...
亚历山大·文德曼: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可信威胁会赢得和平谈判的...
庞中英:生效一年后的RCEP及其前景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美国外交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全球经济
中国
苏联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乌克兰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