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本周的南海又不平静。
12月20日,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通过台湾海峡,前往南中国海训练。而两天后的22日,美国驱逐舰“麦凯恩”号驶经南沙群岛邻近海域,中国军队予以警告驱离。同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空军在日本海和东海地区组织实施第二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中方派出4架轰-6K飞机,与俄方2架图-95飞机联合编队。
在上述行动中,美方称自己的行动是航行自由、无害航行,符合国际法,中国称之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说到底,美国不承认中国对南海主权诉求。与此同时,12月21日日本内阁批准了破纪录的5.34万亿日元(约3400亿人民币)2021财年的防务费用预算提案,这笔经费将用来购买射程更远、性能更好的导弹和飞机,还将继续改装“准航母”。在这种态势下,美日牵头的印太四国联盟未来会真的遏制中国吗?为此,山东大学全球胜任力研究院本周六将专门举办一场“多国印太战略方针报告深度解读”的研讨会。
根据笔者的调研,印太联盟是否能发挥事实上的实际作用,取决于外部条件,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取决于南海周边国家自身的行为能否带来稳定的南海局势。
南海稳定是前提
根据笔者的调查,美日印澳四国联盟要发挥实质性作用,必须有下列前提:即只有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长时间的、完全进攻性的态势和行为,独占南海,中国才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此,四国联盟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强势力量,并可能使北约部分国家也参与进来,否则,四国联盟将基本上是象征性的。
事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南海的地缘政治位置使然。因为如果南中国海真的成了中国一国的内海,这意味着整个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国家在法理上、实际上被中国封锁,或者他们赖以生存的海洋面积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中国是这一地区无论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和军事上都拥有压倒性影响的大国,如此,整个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必将因这种巨大的压力而集体反对。如此,中国实际上就取代了二战时期日本的位置,当年日本在南中国海的行为,例如驱赶马来亚的英军、赶走麦克阿瑟的美军,性质就是如此。
在今天的美日印澳四国联盟中,日本的地位特别重要,因为它有近代海军传统,也是曾经的亚洲军事大国,经济上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这样的国家,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诉求自然更是敏感。笔者本周的调查显示,南中国海是四国联盟中日本行为的根源,包括近日日本邀请德国军舰访问南中国海。
日本外交权威人士就日本邀请德国军舰访问南中国海告诉笔者:日本政府鉴于现在的情况,经过综合的考虑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和决定。日本主流媒体的专家就此问题来分析说:因为美国新旧交替的原因,实际上日本目前没有完整的外交政策,连完整的对美国政策都没有,因为美日是重要盟国,在拜登就职至至少,很多东西不能确定。“但是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历届政府的政策是相同的。”显然,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绝不会放弃立场。如果说前者涉及主权,其行为很多死象征性的,后者则是日本作为海洋贸易大国现实的海上通道,日本是认真的。
但是据悉:经济上靠中国,在非切身利益上不完全和美国一致、不会追随美国对华采取实质性威胁行为,是日本当前对华政策的基石;尽管面对中国的强大,日本内心对中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但在这一原则下,日本其他的行动空间不大,尤其是中日双方经济联系更加深化的情形下。
关于德国军舰受日本国防大臣、安倍的弟弟安信夫邀请访问南中国海一事,德国的情况实际上与日本类似。
目前的德国实际上有几个背景可供南海议题的判断做参考。
首先,德国今天的海军力量极其薄弱,不仅不能和海洋大国英国相提并论,和法国也无法相比。其次,在当今的德国政界,反华潮流是主流,只是默克尔作为力量之一,在有效控制着这一切而已。第三,德国作为今天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同样面临着新旧交替的美国政府,需要各种利益的平衡和交换,例如英国脱欧议题。最后,德国商界是主张中德经济合作,并是其中的坚决力量,而在当今全球经济萎缩的背景下,其立场和建议对德国政界具有压倒性影响。因为离开的强大的经济,德国在欧盟无疑不能具有现在的地位。
外交和商会权威人士告诉笔者: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面对和美国拜登新政府的各类利益交易和平衡以及国内政界的反华浪潮,从现在的情况判断,最终德国有可能派一艘军舰前往南海。但仅此而已,不会有实质性举动,因为今天的德国海军,根本就没有大规模远洋军事行动的能力。
德国对南海的态度,笔者自己还有一个信息,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上述这种态势。几年以前,时任德国外交部长的施坦因•迈尔接受笔者访问时,就南海问题曾经表示:德国70%以上的对亚洲贸易货物是通过南中国海实现的,德国希望在这一地区保持和平,有争端很正常,德国也和别的国家有过相同的问题,但在这一地区发生战争是不能允许和接受的。德国的态度再清楚不过了,南海是核心,底线是不能发生战争。
德国的态度,在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中,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更何况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签署在即。一位欧盟商会人士表示:政治家演戏总还要继续演下去,但不能没有生意吧?德国商会普遍认为:尽管中国现在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但它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全面正常开工生产的地方。
因此,美日印澳四国同盟能有效运作的关键在于南海,而南海局势能否稳定,是联盟能否有效并实质性运作的决定性因素。
联盟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存疑
除了南海因素,还有下列两大广泛存在的现实:一是各国采取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政策相当普遍;二是中国议题正成为外国对内对外的象征性交易砝码,会有姿态和动作以对内对外交易,但由于中国是大国,难以有实质性行动,否则成本太高而不合算。
首先来看比较广泛使用的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政策。这一政策在东亚国家很普遍,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大多数东盟国家都是如此,甚至作为国策;就连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尽管目前和中国关系微妙,但该国政府近期和中国外交部新闻司打完口水仗后的表现显示,该国仍然试图执行这一政策。然而,这一政策本身就必然导致:两国关系的基础仍在健康运作,因此在政治和外交关系上,很难出现颠覆性变化。
这一现实就决定了:美日印澳四国难以结成真正意义的战时联盟,这决定了联盟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是有限、受到很大制约的,除了美国外,其它三国必然受此规律制约,这是大趋势。如果中国因此与除美国以外的三国关系能够有所控制和管理,情况会更趋向好转。
其次,中国议题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易性。姑且以德国为例,今年自从中国改变对香港政策以来,加上中国西藏、穆斯林及南海话题,中国议题就一直成为德国国内政界的议题,于是也就成为了政客之间、政界与商界的交易内容。最后交易的结果是:不停有姿态性的对华批评,但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经贸关系,却一再发展,实质性的敌对行动并不存在。同样,在美国政府新旧交替之际,德国也需要和美国进行利益的交易,但由于中德经济关系的基础相对牢固,交易的标的只能是象征性行动,很难是中国的实际核心利益,否则中德关系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在今天的世界经济现实下,可能性很小。而且,在安全问题上,老欧洲今天也不再需要美国了,起码需求不如两极时代那样强烈。
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以贸易立国的日本,事实上从安倍时代开始,日本就确定了贸易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国策;菅义伟继任后,同样不会改变,因为今天的美国不可能弥补日本在中国市场上丢失的市场和利润。
因此,中国问题实际上已经变成外国在国内和外交上用以平衡自身利益的砝码器或秤砣。南海当然也是,对不少国家来说,就是一个以象征性行为交易的筹码,没有实际性的强力行为。因此四国联盟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显然是存在相当大疑问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美日印澳四国联盟是临时性和战术性的策略联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战争联盟,其性质至少目前来看并不严重,不能等同于事实上的敌对同盟。关键是:南海能保持稳定,中国在外交和海外军事上能够有所控制和管理。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原题《印太四国联盟靠谱吗?》
本周的南海又不平静。
12月20日,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通过台湾海峡,前往南中国海训练。而两天后的22日,美国驱逐舰“麦凯恩”号驶经南沙群岛邻近海域,中国军队予以警告驱离。同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空军在日本海和东海地区组织实施第二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中方派出4架轰-6K飞机,与俄方2架图-95飞机联合编队。
在上述行动中,美方称自己的行动是航行自由、无害航行,符合国际法,中国称之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说到底,美国不承认中国对南海主权诉求。与此同时,12月21日日本内阁批准了破纪录的5.34万亿日元(约3400亿人民币)2021财年的防务费用预算提案,这笔经费将用来购买射程更远、性能更好的导弹和飞机,还将继续改装“准航母”。在这种态势下,美日牵头的印太四国联盟未来会真的遏制中国吗?为此,山东大学全球胜任力研究院本周六将专门举办一场“多国印太战略方针报告深度解读”的研讨会。
根据笔者的调研,印太联盟是否能发挥事实上的实际作用,取决于外部条件,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取决于南海周边国家自身的行为能否带来稳定的南海局势。
南海稳定是前提
根据笔者的调查,美日印澳四国联盟要发挥实质性作用,必须有下列前提:即只有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长时间的、完全进攻性的态势和行为,独占南海,中国才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此,四国联盟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强势力量,并可能使北约部分国家也参与进来,否则,四国联盟将基本上是象征性的。
事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南海的地缘政治位置使然。因为如果南中国海真的成了中国一国的内海,这意味着整个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国家在法理上、实际上被中国封锁,或者他们赖以生存的海洋面积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中国是这一地区无论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和军事上都拥有压倒性影响的大国,如此,整个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必将因这种巨大的压力而集体反对。如此,中国实际上就取代了二战时期日本的位置,当年日本在南中国海的行为,例如驱赶马来亚的英军、赶走麦克阿瑟的美军,性质就是如此。
在今天的美日印澳四国联盟中,日本的地位特别重要,因为它有近代海军传统,也是曾经的亚洲军事大国,经济上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这样的国家,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诉求自然更是敏感。笔者本周的调查显示,南中国海是四国联盟中日本行为的根源,包括近日日本邀请德国军舰访问南中国海。
日本外交权威人士就日本邀请德国军舰访问南中国海告诉笔者:日本政府鉴于现在的情况,经过综合的考虑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和决定。日本主流媒体的专家就此问题来分析说:因为美国新旧交替的原因,实际上日本目前没有完整的外交政策,连完整的对美国政策都没有,因为美日是重要盟国,在拜登就职至至少,很多东西不能确定。“但是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历届政府的政策是相同的。”显然,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绝不会放弃立场。如果说前者涉及主权,其行为很多死象征性的,后者则是日本作为海洋贸易大国现实的海上通道,日本是认真的。
但是据悉:经济上靠中国,在非切身利益上不完全和美国一致、不会追随美国对华采取实质性威胁行为,是日本当前对华政策的基石;尽管面对中国的强大,日本内心对中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但在这一原则下,日本其他的行动空间不大,尤其是中日双方经济联系更加深化的情形下。
关于德国军舰受日本国防大臣、安倍的弟弟安信夫邀请访问南中国海一事,德国的情况实际上与日本类似。
目前的德国实际上有几个背景可供南海议题的判断做参考。
首先,德国今天的海军力量极其薄弱,不仅不能和海洋大国英国相提并论,和法国也无法相比。其次,在当今的德国政界,反华潮流是主流,只是默克尔作为力量之一,在有效控制着这一切而已。第三,德国作为今天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同样面临着新旧交替的美国政府,需要各种利益的平衡和交换,例如英国脱欧议题。最后,德国商界是主张中德经济合作,并是其中的坚决力量,而在当今全球经济萎缩的背景下,其立场和建议对德国政界具有压倒性影响。因为离开的强大的经济,德国在欧盟无疑不能具有现在的地位。
外交和商会权威人士告诉笔者: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面对和美国拜登新政府的各类利益交易和平衡以及国内政界的反华浪潮,从现在的情况判断,最终德国有可能派一艘军舰前往南海。但仅此而已,不会有实质性举动,因为今天的德国海军,根本就没有大规模远洋军事行动的能力。
德国对南海的态度,笔者自己还有一个信息,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上述这种态势。几年以前,时任德国外交部长的施坦因•迈尔接受笔者访问时,就南海问题曾经表示:德国70%以上的对亚洲贸易货物是通过南中国海实现的,德国希望在这一地区保持和平,有争端很正常,德国也和别的国家有过相同的问题,但在这一地区发生战争是不能允许和接受的。德国的态度再清楚不过了,南海是核心,底线是不能发生战争。
德国的态度,在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中,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更何况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签署在即。一位欧盟商会人士表示:政治家演戏总还要继续演下去,但不能没有生意吧?德国商会普遍认为:尽管中国现在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但它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全面正常开工生产的地方。
因此,美日印澳四国同盟能有效运作的关键在于南海,而南海局势能否稳定,是联盟能否有效并实质性运作的决定性因素。
联盟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存疑
除了南海因素,还有下列两大广泛存在的现实:一是各国采取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政策相当普遍;二是中国议题正成为外国对内对外的象征性交易砝码,会有姿态和动作以对内对外交易,但由于中国是大国,难以有实质性行动,否则成本太高而不合算。
首先来看比较广泛使用的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政策。这一政策在东亚国家很普遍,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大多数东盟国家都是如此,甚至作为国策;就连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尽管目前和中国关系微妙,但该国政府近期和中国外交部新闻司打完口水仗后的表现显示,该国仍然试图执行这一政策。然而,这一政策本身就必然导致:两国关系的基础仍在健康运作,因此在政治和外交关系上,很难出现颠覆性变化。
这一现实就决定了:美日印澳四国难以结成真正意义的战时联盟,这决定了联盟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是有限、受到很大制约的,除了美国外,其它三国必然受此规律制约,这是大趋势。如果中国因此与除美国以外的三国关系能够有所控制和管理,情况会更趋向好转。
其次,中国议题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易性。姑且以德国为例,今年自从中国改变对香港政策以来,加上中国西藏、穆斯林及南海话题,中国议题就一直成为德国国内政界的议题,于是也就成为了政客之间、政界与商界的交易内容。最后交易的结果是:不停有姿态性的对华批评,但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经贸关系,却一再发展,实质性的敌对行动并不存在。同样,在美国政府新旧交替之际,德国也需要和美国进行利益的交易,但由于中德经济关系的基础相对牢固,交易的标的只能是象征性行动,很难是中国的实际核心利益,否则中德关系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在今天的世界经济现实下,可能性很小。而且,在安全问题上,老欧洲今天也不再需要美国了,起码需求不如两极时代那样强烈。
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以贸易立国的日本,事实上从安倍时代开始,日本就确定了贸易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国策;菅义伟继任后,同样不会改变,因为今天的美国不可能弥补日本在中国市场上丢失的市场和利润。
因此,中国问题实际上已经变成外国在国内和外交上用以平衡自身利益的砝码器或秤砣。南海当然也是,对不少国家来说,就是一个以象征性行为交易的筹码,没有实际性的强力行为。因此四国联盟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显然是存在相当大疑问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美日印澳四国联盟是临时性和战术性的策略联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战争联盟,其性质至少目前来看并不严重,不能等同于事实上的敌对同盟。关键是:南海能保持稳定,中国在外交和海外军事上能够有所控制和管理。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原题《印太四国联盟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