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据《印度时报》24日消息,印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即时计票结果显示,现任总理莫迪率领的人民党阵营大获全胜,其“全国民主联盟”赢得人民院(议会下议院)超过340 个席位。其中人民党独揽290多席。无疑,莫迪成功连任以后,未来中国与印度的关系走向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笔者看来,未来中印之间依旧会存在一些矛盾,但是总体向好。
从消极因素来看,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以及同美国的走近是中印关系的障碍。
首先此次莫迪的继续当选,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民族主义”。去年12月,在拉贾斯坦等五个邦的地方选举中,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全部败选,可谓一败涂地。今年1月,莫迪民望支持度由2017年高峰時期的65%大幅下滑至46%,更令外界认为莫迪连任之路堪忧。当时有分析指出,莫迪未能兑现2014年做出的“通过提振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承诺是主要原因,据一份政府未公开的官方调查显示,2017-2018年度,印度失业率为6.1%,成为45年来的最高点。独立智库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推算称,仅2018年,印度就减少了1100万个就业岗位。对此,莫迪的竞争对手拉胡尔,则对贫困阶层许诺,将保障全年7.2万印度卢比的家庭收入,如果家庭年收入达不到这一标准,政府将直接补贴不足部分的金额。这一规划涉及5000万家庭,受到低收入群体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莫迪通过“爱国”的口号成功转移了矛盾。今年2月14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辆满载警察的巴士被炸毁,造成40多人死亡。2月26日,印度空袭了巴基斯坦境内的武装分子营地。这一冲突激起了印度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通过142次的集会讲话和15万公里的航空里程,莫迪将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民生问题集中到了与巴基斯坦的民族冲突上,强化了自己的强人形象,让民众更加拥戴“保家卫国”的领导人。考虑到中印边界争端和中巴关系,相当一部分印度人将中国当做印度的安全威胁和地区对手,因此印度“民族主义”的高涨有可能伤害到中印关系。
其次,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温以及美国抛出所谓的“印太战略”,位于南亚次大陆关键地位的印度成为了美国拉拢的对象。美国强调美印是拥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的“天然盟友”,宣称美国的印太战略就是要在印太地区联合拥有共同价值观的联盟和伙伴一起来维护印太地区的“海上通行自由”。莫迪政府上任后,传统的消极被动外交逐渐向主动转变,特别是与美国的防务合作越来越密切。2008年以来,美印国防贸易日益密切,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签订了超过150亿美元的国防贸易订单,包括从美国购买C-130J和C-17运输机、P-8I海上巡逻机、“鱼叉”导弹、“阿帕奇”直升机、“支努干”直升机和M777轻型榴弹炮等,美国还为印度第二艘国产航母提供了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和电磁弹射的方案。2017年月,美国政府还批准了对印出售价值7500万美元的生化武器防护装备。据统计,莫迪第一任期内俄罗斯对印武器出口下降42%,与此同时,以色列、美国和法国都增加了对印度的武器出口数量。
但是,中印之间的积极因素对于两国关系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莫迪政府很清楚,民族主义虽可以调动民众一时的情绪,但是国内经济政治的良性发展才是长期执政的根基。此次莫迪在竞选宣言中许诺建设“新印度”,打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并在2030年以前将印度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印度自 2007 年以来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莫迪第一个任期里,中国对印直接投资激增,目前已超过17亿美元。而相比之前,前总理辛格在任的10年时间里,这一数字仅为4亿美元。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破纪录的955.4亿美元,而在莫迪上台前的2013年,这一数字仅为495亿美元。
同时特朗普上台以来,大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并挑起贸易摩擦,使印度也深受其害,所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印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促进经济全球化上具有高度共识。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断推进的“美国优先”战略对印度横加指责的做法,也是长期奉行独立自主和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印度所难以接受的。如在美国严令印度不得购买俄罗斯武器,不得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情况下,印度先是向俄罗斯购买了S-400,而后向伊朗签署了购买石油协议,这也意味着美印之间很难同心同德。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在与中国相处中显得更为理性。“洞朗对峙”将中印关系一下降至冰点,但从 2018 年初开始,印度的对华政策开始转暖。2018 年 1 月莫迪政府任命前驻华大使顾凯杰为印度外交秘书。随后,莫迪主动寻求与中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以期进一步稳定中印关系。武汉会晤后,印度加一方面与中方加紧落实双方领导人在会晤中达成的共识,并在边境地区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在其他重要场合客观地评价中国。如莫迪在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主旨演讲中称,中国是印度的“关键伙伴”,双方有足够的智慧管控分歧。2018年双方高层互动频繁,武汉非正式会晤以后,中印两国领导人又先后在 6 月上合青岛峰会、7 月南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以及 11 月的 G20 峰会期间三次举行会晤和深入交流,这些对于拉近两国关系都起到了正面作用。
综上,此次莫迪连任后,印度对华政策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中印两国将继续在曲折中携手前行。
作者是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原题《莫迪连任后的中印关系依然总体向好》
据《印度时报》24日消息,印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即时计票结果显示,现任总理莫迪率领的人民党阵营大获全胜,其“全国民主联盟”赢得人民院(议会下议院)超过340 个席位。其中人民党独揽290多席。无疑,莫迪成功连任以后,未来中国与印度的关系走向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笔者看来,未来中印之间依旧会存在一些矛盾,但是总体向好。
从消极因素来看,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以及同美国的走近是中印关系的障碍。
首先此次莫迪的继续当选,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民族主义”。去年12月,在拉贾斯坦等五个邦的地方选举中,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全部败选,可谓一败涂地。今年1月,莫迪民望支持度由2017年高峰時期的65%大幅下滑至46%,更令外界认为莫迪连任之路堪忧。当时有分析指出,莫迪未能兑现2014年做出的“通过提振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承诺是主要原因,据一份政府未公开的官方调查显示,2017-2018年度,印度失业率为6.1%,成为45年来的最高点。独立智库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推算称,仅2018年,印度就减少了1100万个就业岗位。对此,莫迪的竞争对手拉胡尔,则对贫困阶层许诺,将保障全年7.2万印度卢比的家庭收入,如果家庭年收入达不到这一标准,政府将直接补贴不足部分的金额。这一规划涉及5000万家庭,受到低收入群体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莫迪通过“爱国”的口号成功转移了矛盾。今年2月14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辆满载警察的巴士被炸毁,造成40多人死亡。2月26日,印度空袭了巴基斯坦境内的武装分子营地。这一冲突激起了印度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通过142次的集会讲话和15万公里的航空里程,莫迪将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民生问题集中到了与巴基斯坦的民族冲突上,强化了自己的强人形象,让民众更加拥戴“保家卫国”的领导人。考虑到中印边界争端和中巴关系,相当一部分印度人将中国当做印度的安全威胁和地区对手,因此印度“民族主义”的高涨有可能伤害到中印关系。
其次,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温以及美国抛出所谓的“印太战略”,位于南亚次大陆关键地位的印度成为了美国拉拢的对象。美国强调美印是拥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的“天然盟友”,宣称美国的印太战略就是要在印太地区联合拥有共同价值观的联盟和伙伴一起来维护印太地区的“海上通行自由”。莫迪政府上任后,传统的消极被动外交逐渐向主动转变,特别是与美国的防务合作越来越密切。2008年以来,美印国防贸易日益密切,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签订了超过150亿美元的国防贸易订单,包括从美国购买C-130J和C-17运输机、P-8I海上巡逻机、“鱼叉”导弹、“阿帕奇”直升机、“支努干”直升机和M777轻型榴弹炮等,美国还为印度第二艘国产航母提供了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和电磁弹射的方案。2017年月,美国政府还批准了对印出售价值7500万美元的生化武器防护装备。据统计,莫迪第一任期内俄罗斯对印武器出口下降42%,与此同时,以色列、美国和法国都增加了对印度的武器出口数量。
但是,中印之间的积极因素对于两国关系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莫迪政府很清楚,民族主义虽可以调动民众一时的情绪,但是国内经济政治的良性发展才是长期执政的根基。此次莫迪在竞选宣言中许诺建设“新印度”,打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并在2030年以前将印度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印度自 2007 年以来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莫迪第一个任期里,中国对印直接投资激增,目前已超过17亿美元。而相比之前,前总理辛格在任的10年时间里,这一数字仅为4亿美元。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破纪录的955.4亿美元,而在莫迪上台前的2013年,这一数字仅为495亿美元。
同时特朗普上台以来,大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并挑起贸易摩擦,使印度也深受其害,所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印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促进经济全球化上具有高度共识。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断推进的“美国优先”战略对印度横加指责的做法,也是长期奉行独立自主和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印度所难以接受的。如在美国严令印度不得购买俄罗斯武器,不得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情况下,印度先是向俄罗斯购买了S-400,而后向伊朗签署了购买石油协议,这也意味着美印之间很难同心同德。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在与中国相处中显得更为理性。“洞朗对峙”将中印关系一下降至冰点,但从 2018 年初开始,印度的对华政策开始转暖。2018 年 1 月莫迪政府任命前驻华大使顾凯杰为印度外交秘书。随后,莫迪主动寻求与中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以期进一步稳定中印关系。武汉会晤后,印度加一方面与中方加紧落实双方领导人在会晤中达成的共识,并在边境地区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在其他重要场合客观地评价中国。如莫迪在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主旨演讲中称,中国是印度的“关键伙伴”,双方有足够的智慧管控分歧。2018年双方高层互动频繁,武汉非正式会晤以后,中印两国领导人又先后在 6 月上合青岛峰会、7 月南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以及 11 月的 G20 峰会期间三次举行会晤和深入交流,这些对于拉近两国关系都起到了正面作用。
综上,此次莫迪连任后,印度对华政策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中印两国将继续在曲折中携手前行。
作者是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原题《莫迪连任后的中印关系依然总体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