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科森科&利伯曼:对普京来说,入侵乌克兰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字号:

科森科&利伯曼:对普京来说,入侵乌克兰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科森科&利伯曼:对普京来说,入侵乌克兰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2025-02-06 16:12:54
来源:钝角网 作者: 科森科&利伯曼;昀舒/译
关键词:俄罗斯 乌克兰 点击: 我要评论
普京发动战争的经济代价已是显而易见。即使俄罗斯最终能守住占领的领土,但乌克兰的人口流失、连年战火,以及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重建前景,都注定了他对乌克兰东南部的军事行动,最终只会沦为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如今,乌克兰东南部约 20% 的领土被俄罗斯控制,其中包括克里米亚以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地区的大部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将入侵乌克兰的战争描绘成一场民族主义运动,旨在抵御西方的步步紧逼,并收复他眼中“理应属于俄罗斯”的土地。然而,领土扩张背后还有另一重考量:经济利益。俄罗斯或许寄希望于长期军事控制这些地区,从而获取经济回报。但目前来看,这些地区是否真能成为莫斯科的经济“聚宝盆”还未可知;反而极有可能成为吞噬国家财富的巨大负担,尤其是在这些地区饱受战火摧残的情况下。

微信截图_20250208161532.jpg

  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令人发指。在被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上,俄罗斯军队实施铁血统治,酷刑、绑架、暴力和肆意杀戮的暴行屡见不鲜。在评估这场战争的经济后果时,绝不能低估其令人发指的罪行以及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然而,最终的经济结果将直接影响后人如何评价普京在 2022 年 2 月发动的入侵。如果俄罗斯最终从占领乌克兰中获得经济利益,那么这场战争或许会被后世解读为一次战略上的成功——尽管其手段冷酷无情。反之,如果俄罗斯遭受经济上的损失,那么这场入侵将被视为一场野蛮且自取灭亡的错误。

  这场战争的成败,还会对其他潜在的侵略者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唤醒自二战后便已沉寂的领土扩张和帝国主义野心。普京领土征服的经济潜力(或缺乏潜力),可能会直接影响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对吞并韩国所能获取经济利益的评估,影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夺取台湾及其先进半导体产业的决心,甚至可能影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那些关于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的离奇想法。

  乌克兰战局已陷入血腥僵持,双方都难以取得突破。现在,是时候认真审视乌克兰东部在俄罗斯长期占领下的命运了(尽管这种占领受到了全球谴责)。占领或吞并地区所能带来的净收益,主要取决于征服过程中破坏程度以及当地民众的反抗或逃离情况。自 2014 年普京首次入侵以及 2022 年的全面升级以来,战争造成的破坏、数以万计的伤亡、大量适龄人口的逃离,以及留守民众的顽强抵抗,都将极大地限制俄罗斯从征服中获得的经济收益——更不必提俄罗斯为了控制这些领土所付出的巨大生命代价。

  背井离乡的乌克兰人

  2014 年,俄罗斯占领并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并暗中支持分裂势力占领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部分地区。2022 年初,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企图推翻基辅政府,但最终未能如愿。不过,俄军的确扩大了控制范围,占领了顿涅茨克地区 60% 的区域、几乎整个卢甘斯克地区,以及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亚速海乌克兰一侧的包围。尽管克里米亚是这些地区中唯一一个完全被俄罗斯掌控的地区,但俄罗斯已宣布正式吞并所有上述地区。

  然而,人口锐减严重制约了俄罗斯从这些征服行动中获取潜在经济利益。早在 2014 年,为了躲避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和战火,也因为更倾向于乌克兰而非俄罗斯的统治,乌克兰民众就开始逃离克里米亚,尤其是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扶植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2022 年战火升级后,又一次引发了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涌向乌克兰自由地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逃亡潮,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也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撤离。

  虽然确切数字难以获取,但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以及我们自身的估算表明,目前仍居住在俄罗斯占领的五个地区的乌克兰人最多只有 500 万——与 2014 年之前居住在那里的 1140 万人相比,锐减了 56%。这个总数掩盖了克里米亚以外四个被占领地区更为严重的人口流失:由于克里米亚相对平静,远离高强度战斗,或许也因为部分居民的个人偏好,当地人口仅减少了 17%。其他评估数据甚至更加令人震惊,一些研究估计,自 2014 年以来,某些地区近 90% 的人口已经逃离。留守者似乎以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健康状况欠佳的人群为主——他们之所以留下,很可能是因为无力离开。即使战争结束后,这些人不仅经济生产力低下,还需要更多的国家扶持。

  被占领地区动荡不安,难以发展生产力。俄罗斯在过去十年中从其对顿涅茨克东部和卢甘斯克的控制中已汲取了教训。莫斯科方面认为,必须安插俄罗斯国民担任关键的安全和管理职位,因为除了极少数例外, 被占领地区的乌克兰民众一直不愿与俄罗斯当局有效合作。犯罪活动猖獗,这些地区的政府大多由当地一些武装团伙把持,他们仅受到俄罗斯军方的松散监管。无法无天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开展。

  然而,即便剩下的乌克兰民众不再进行积极或消极的抵抗,而是选择安稳度日、努力工作、按时纳税,他们的人数也远不足以对俄罗斯经济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劳动力短缺正在克里米亚以外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瓶颈。俄罗斯必须向这些地区迁入移民——但这又需要从俄罗斯其他地区抽调现有的或潜在的劳动力。

  残破不堪的首府

  劳动力并非唯一的问题。被占领地区缺乏发展经济生产所需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前线、后勤仓库、道路、桥梁和铁路线路遭到炮击、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各地经济活动遭受重创。曾拥有 50 多万居民的马里乌波尔市已被夷为平地——超过 90% 的建筑被摧毁。在其他城市,如巴赫穆特(曾有约 7 万居民)或沃夫昌斯克(曾有 1.7 万居民),同样是一片废墟,几乎没有完整的建筑,更不用说居民了。除克里米亚外,所有被占领地区都布满了大片杀伤人员和反坦克雷区,严重限制了经济活动所必需的交通运输,而且这种情况预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片被占领的土地绝非征服的“战利品”,反而带来了巨额的重建费用。2023 年,俄罗斯当局为被占领地区提出了一项高达 110 亿美元的发展计划,但这笔资金至少有一部分可能会被挪用为军事用途,例如修建防御工事,而且类似的项目过去曾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是否真的有意愿重建这些遭到严重破坏的领土。

  虽然难以获得被占领地区可靠的经济数据,而且我们的估计(部分依据俄罗斯控制当局的报告)充其量也只是上限,但显而易见的是,当地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已严重衰退。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2013 年至 2015 年期间,总体经济产出骤降 70%,煤炭产量(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也锐减约 75%。2014 年至 2022 年期间,这两个地区残存的制造能力要么被整合到俄罗斯的生产链中(俄罗斯占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贸易额的 90%),要么被拆除并转移到俄罗斯境内。由于劳动力短缺、管理不善、需求不足或基础设施损毁等原因,当地大量企业倒闭。尽管近年来煤炭产量和总体经济产出有所回升,但这些数字与这些地区受乌克兰控制时期的水平相比,仍相去甚远。例如,俄罗斯控制下的顿涅茨克在 2022 年生产了 290 万吨煤炭,这仅仅是该地区 2013 年煤炭产量 3780 万吨的零头。所谓被占领领土上的煤炭储量价值高达 11.9 万亿美元的说法,显然被严重夸大了。早在俄罗斯占领该地区之前,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煤矿就已经是一项日渐衰落的资产,因为欧洲乃至全球都在努力逐步淘汰煤炭能源。至于锂等其他重要资源,其大部分储量仍掌握在乌克兰手中。

  关于乌克兰东南部的近期经济产出,目前最可靠的数据来自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克里米亚。在俄罗斯控制下的顿涅茨克地区 60% 的区域,2024 年的经济产值估计为 30 亿美元,不足该地区在乌克兰控制下的最后一年产值的五分之一。克里米亚的经济萎缩幅度相对较小,约为 16%,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人口流失较少,战火波及较小,以及俄罗斯的大规模投资,包括自 2014 年吞并该地区后的五年内超过 100 亿美元的建设补贴。俄罗斯投入巨资将半岛军事化,修复军事基地和机场,并从 2022 年开始将其用作扩大对乌克兰攻势的基地。如今,面对人口下降的困境,克里米亚的经济愈发依赖俄罗斯联邦预算的慷慨输血。

  与此同时,克里米亚战前主要依赖旅游业的经济已大幅萎缩。2014 年俄罗斯入侵后,国际游客数量锐减,2022 年战争全面升级后,俄罗斯国内游客数量也开始下滑。

  在 2022 年被俄罗斯占领的赫尔松和扎波罗热部分地区,公路、铁路、火车站、货运基础设施和仓库大多保存完好,莫斯科也控制了该地区的主要产业——高品质农业。被占领的乌克兰土地上种植的粮食销售额,确实增加了俄罗斯的粮食出口总量。但粮食在俄罗斯农业出口总收入中占比仍然很小,不足 1%。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未能完全夺取或有效控制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首府,导致这些地区无法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

  经济制裁也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在自 2014 年以来被占领的地区。过去十年间,国际公司大多避开克里米亚,就连俄罗斯企业也因担心西方制裁而对扩大在当地的服务持谨慎态度。少数进入克里米亚的银行往往是规模较小的俄罗斯国内银行,受制裁影响较小。可以预见,如果国际社会继续避免与被占领地区进行贸易和接触,俄罗斯的控制只会给这些地区带来持续的停滞和衰退。

  目前,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地区仅能勉强维持运转。2023 年,俄罗斯联邦的补贴占这四个地区预算的 90%,这充分表明了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和瘫痪程度。在俄罗斯控制的赫尔松地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99%,这意味着当地独立的经济活动几乎完全停滞。即使在实现停火之后,也很难想象俄罗斯有能力振兴被占领的乌克兰东南部地区,并扭转如此严峻的局面。

  惨胜亦是败

  莫斯科原本希望从其征服的领土中获取经济利益,但结果却发现,收益不仅微乎其微,而且代价极其高昂。自全面入侵开始以来,俄罗斯已遭受超过 75 万人的伤亡,其中包括 12 万至 20 万阵亡士兵。莫斯科还在战争中耗费了超过 2000 亿美元,但这很可能还是一个被低估的数字,因为这仅仅统计了自 2022 年 2 月以来的直接军事开支。俄罗斯武装部队已经消耗了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军事储备;数以千计的俄罗斯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其他军事装备在乌克兰战场上被摧毁。

  战争的代价还包括自 2022 年以来逃离祖国的 50 万至 130 万俄罗斯公民,其中大多数是年轻、受过良好教育且经济富裕的群体。俄罗斯经济也因贸易制裁(尤其是能源制裁)以及金融和技术制裁而遭受重创。由于管道遭到破坏,再加上基辅方面近期关闭了输气管道,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已中断。尽管液化天然气出口仍在继续,但欧盟已明确设定了在 2027 年前彻底停止进口俄罗斯所有化石燃料的目标。

  尽管俄罗斯已经找到了其他买家(如中国、印度和土耳其),并从相对较高的全球油气价格中获益,但其化石燃料出口量已降至全面入侵前的一半多一点。据估计,仅石油制裁一项,俄罗斯就损失了至少 1360 亿美元的出口收入。曾为俄罗斯财政预算“输血”的石油和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 2023 年亏损 70 亿美元——这是自 1999 年以来的首次亏损——预计 2024 年的亏损将超过 30 亿美元。俄罗斯政府一直在通过国内借贷和动用主权财富基金来弥补财政赤字;其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资产部分已从 2021 年底的 1135 亿美元锐减至 2024 年底的 375 亿美元。

  克里姆林宫天文数字般的战争开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高企、购买力下降、卢布贬值,以及俄罗斯经济的过热。为了对抗通胀,俄罗斯央行已将存款利率大幅提高至 21%。如此之高的借贷成本,使得正常的经济增长几乎成为不可能。企业债务至少增加了 60%,尽管这些债务的利息已经水涨船高,但对生产设施的投资却急剧下降。拖欠交易对手付款的公司比例几乎比 2022 年前的水平翻了一番,达到 37%。然而,真实情况可能比现有的官方统计数据更加严峻,尤其是在克里姆林宫停止发布有关经济关键领域数据的背景下。企业破产潮以及更大范围的银行业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正在日益加剧。

  普京发动战争的经济代价已是显而易见。即使俄罗斯最终能守住占领的领土,但乌克兰的人口流失、连年战火,以及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重建前景,都注定了他对乌克兰东南部的军事行动,最终只会沦为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这无疑给其他潜在的扩张主义者敲响了警钟。即便普京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控制乌克兰部分地区,他也难以凭借这场战争为俄罗斯赢得经济和战略利益,更遑论名垂青史。恰恰相反,他极有可能因此而遗臭万年。

  作者简介:安德鲁·科森科 (Andrew Kosenko) 马里斯特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及研究生院政治学教授。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科森科&利伯曼:对普京来说,入侵乌克兰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科森科&利伯曼:对普京来说,入侵乌克兰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2025-02-06 16:12:54
来源:钝角网 作者: 科森科&利伯曼;昀舒/译
普京发动战争的经济代价已是显而易见。即使俄罗斯最终能守住占领的领土,但乌克兰的人口流失、连年战火,以及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重建前景,都注定了他对乌克兰东南部的军事行动,最终只会沦为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如今,乌克兰东南部约 20% 的领土被俄罗斯控制,其中包括克里米亚以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地区的大部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将入侵乌克兰的战争描绘成一场民族主义运动,旨在抵御西方的步步紧逼,并收复他眼中“理应属于俄罗斯”的土地。然而,领土扩张背后还有另一重考量:经济利益。俄罗斯或许寄希望于长期军事控制这些地区,从而获取经济回报。但目前来看,这些地区是否真能成为莫斯科的经济“聚宝盆”还未可知;反而极有可能成为吞噬国家财富的巨大负担,尤其是在这些地区饱受战火摧残的情况下。

微信截图_20250208161532.jpg

  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令人发指。在被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上,俄罗斯军队实施铁血统治,酷刑、绑架、暴力和肆意杀戮的暴行屡见不鲜。在评估这场战争的经济后果时,绝不能低估其令人发指的罪行以及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然而,最终的经济结果将直接影响后人如何评价普京在 2022 年 2 月发动的入侵。如果俄罗斯最终从占领乌克兰中获得经济利益,那么这场战争或许会被后世解读为一次战略上的成功——尽管其手段冷酷无情。反之,如果俄罗斯遭受经济上的损失,那么这场入侵将被视为一场野蛮且自取灭亡的错误。

  这场战争的成败,还会对其他潜在的侵略者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唤醒自二战后便已沉寂的领土扩张和帝国主义野心。普京领土征服的经济潜力(或缺乏潜力),可能会直接影响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对吞并韩国所能获取经济利益的评估,影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夺取台湾及其先进半导体产业的决心,甚至可能影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那些关于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的离奇想法。

  乌克兰战局已陷入血腥僵持,双方都难以取得突破。现在,是时候认真审视乌克兰东部在俄罗斯长期占领下的命运了(尽管这种占领受到了全球谴责)。占领或吞并地区所能带来的净收益,主要取决于征服过程中破坏程度以及当地民众的反抗或逃离情况。自 2014 年普京首次入侵以及 2022 年的全面升级以来,战争造成的破坏、数以万计的伤亡、大量适龄人口的逃离,以及留守民众的顽强抵抗,都将极大地限制俄罗斯从征服中获得的经济收益——更不必提俄罗斯为了控制这些领土所付出的巨大生命代价。

  背井离乡的乌克兰人

  2014 年,俄罗斯占领并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并暗中支持分裂势力占领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部分地区。2022 年初,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企图推翻基辅政府,但最终未能如愿。不过,俄军的确扩大了控制范围,占领了顿涅茨克地区 60% 的区域、几乎整个卢甘斯克地区,以及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亚速海乌克兰一侧的包围。尽管克里米亚是这些地区中唯一一个完全被俄罗斯掌控的地区,但俄罗斯已宣布正式吞并所有上述地区。

  然而,人口锐减严重制约了俄罗斯从这些征服行动中获取潜在经济利益。早在 2014 年,为了躲避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和战火,也因为更倾向于乌克兰而非俄罗斯的统治,乌克兰民众就开始逃离克里米亚,尤其是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扶植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2022 年战火升级后,又一次引发了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涌向乌克兰自由地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逃亡潮,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也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撤离。

  虽然确切数字难以获取,但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以及我们自身的估算表明,目前仍居住在俄罗斯占领的五个地区的乌克兰人最多只有 500 万——与 2014 年之前居住在那里的 1140 万人相比,锐减了 56%。这个总数掩盖了克里米亚以外四个被占领地区更为严重的人口流失:由于克里米亚相对平静,远离高强度战斗,或许也因为部分居民的个人偏好,当地人口仅减少了 17%。其他评估数据甚至更加令人震惊,一些研究估计,自 2014 年以来,某些地区近 90% 的人口已经逃离。留守者似乎以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健康状况欠佳的人群为主——他们之所以留下,很可能是因为无力离开。即使战争结束后,这些人不仅经济生产力低下,还需要更多的国家扶持。

  被占领地区动荡不安,难以发展生产力。俄罗斯在过去十年中从其对顿涅茨克东部和卢甘斯克的控制中已汲取了教训。莫斯科方面认为,必须安插俄罗斯国民担任关键的安全和管理职位,因为除了极少数例外, 被占领地区的乌克兰民众一直不愿与俄罗斯当局有效合作。犯罪活动猖獗,这些地区的政府大多由当地一些武装团伙把持,他们仅受到俄罗斯军方的松散监管。无法无天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开展。

  然而,即便剩下的乌克兰民众不再进行积极或消极的抵抗,而是选择安稳度日、努力工作、按时纳税,他们的人数也远不足以对俄罗斯经济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劳动力短缺正在克里米亚以外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瓶颈。俄罗斯必须向这些地区迁入移民——但这又需要从俄罗斯其他地区抽调现有的或潜在的劳动力。

  残破不堪的首府

  劳动力并非唯一的问题。被占领地区缺乏发展经济生产所需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前线、后勤仓库、道路、桥梁和铁路线路遭到炮击、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各地经济活动遭受重创。曾拥有 50 多万居民的马里乌波尔市已被夷为平地——超过 90% 的建筑被摧毁。在其他城市,如巴赫穆特(曾有约 7 万居民)或沃夫昌斯克(曾有 1.7 万居民),同样是一片废墟,几乎没有完整的建筑,更不用说居民了。除克里米亚外,所有被占领地区都布满了大片杀伤人员和反坦克雷区,严重限制了经济活动所必需的交通运输,而且这种情况预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片被占领的土地绝非征服的“战利品”,反而带来了巨额的重建费用。2023 年,俄罗斯当局为被占领地区提出了一项高达 110 亿美元的发展计划,但这笔资金至少有一部分可能会被挪用为军事用途,例如修建防御工事,而且类似的项目过去曾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是否真的有意愿重建这些遭到严重破坏的领土。

  虽然难以获得被占领地区可靠的经济数据,而且我们的估计(部分依据俄罗斯控制当局的报告)充其量也只是上限,但显而易见的是,当地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已严重衰退。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2013 年至 2015 年期间,总体经济产出骤降 70%,煤炭产量(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也锐减约 75%。2014 年至 2022 年期间,这两个地区残存的制造能力要么被整合到俄罗斯的生产链中(俄罗斯占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贸易额的 90%),要么被拆除并转移到俄罗斯境内。由于劳动力短缺、管理不善、需求不足或基础设施损毁等原因,当地大量企业倒闭。尽管近年来煤炭产量和总体经济产出有所回升,但这些数字与这些地区受乌克兰控制时期的水平相比,仍相去甚远。例如,俄罗斯控制下的顿涅茨克在 2022 年生产了 290 万吨煤炭,这仅仅是该地区 2013 年煤炭产量 3780 万吨的零头。所谓被占领领土上的煤炭储量价值高达 11.9 万亿美元的说法,显然被严重夸大了。早在俄罗斯占领该地区之前,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煤矿就已经是一项日渐衰落的资产,因为欧洲乃至全球都在努力逐步淘汰煤炭能源。至于锂等其他重要资源,其大部分储量仍掌握在乌克兰手中。

  关于乌克兰东南部的近期经济产出,目前最可靠的数据来自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克里米亚。在俄罗斯控制下的顿涅茨克地区 60% 的区域,2024 年的经济产值估计为 30 亿美元,不足该地区在乌克兰控制下的最后一年产值的五分之一。克里米亚的经济萎缩幅度相对较小,约为 16%,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人口流失较少,战火波及较小,以及俄罗斯的大规模投资,包括自 2014 年吞并该地区后的五年内超过 100 亿美元的建设补贴。俄罗斯投入巨资将半岛军事化,修复军事基地和机场,并从 2022 年开始将其用作扩大对乌克兰攻势的基地。如今,面对人口下降的困境,克里米亚的经济愈发依赖俄罗斯联邦预算的慷慨输血。

  与此同时,克里米亚战前主要依赖旅游业的经济已大幅萎缩。2014 年俄罗斯入侵后,国际游客数量锐减,2022 年战争全面升级后,俄罗斯国内游客数量也开始下滑。

  在 2022 年被俄罗斯占领的赫尔松和扎波罗热部分地区,公路、铁路、火车站、货运基础设施和仓库大多保存完好,莫斯科也控制了该地区的主要产业——高品质农业。被占领的乌克兰土地上种植的粮食销售额,确实增加了俄罗斯的粮食出口总量。但粮食在俄罗斯农业出口总收入中占比仍然很小,不足 1%。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未能完全夺取或有效控制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首府,导致这些地区无法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

  经济制裁也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在自 2014 年以来被占领的地区。过去十年间,国际公司大多避开克里米亚,就连俄罗斯企业也因担心西方制裁而对扩大在当地的服务持谨慎态度。少数进入克里米亚的银行往往是规模较小的俄罗斯国内银行,受制裁影响较小。可以预见,如果国际社会继续避免与被占领地区进行贸易和接触,俄罗斯的控制只会给这些地区带来持续的停滞和衰退。

  目前,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地区仅能勉强维持运转。2023 年,俄罗斯联邦的补贴占这四个地区预算的 90%,这充分表明了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和瘫痪程度。在俄罗斯控制的赫尔松地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99%,这意味着当地独立的经济活动几乎完全停滞。即使在实现停火之后,也很难想象俄罗斯有能力振兴被占领的乌克兰东南部地区,并扭转如此严峻的局面。

  惨胜亦是败

  莫斯科原本希望从其征服的领土中获取经济利益,但结果却发现,收益不仅微乎其微,而且代价极其高昂。自全面入侵开始以来,俄罗斯已遭受超过 75 万人的伤亡,其中包括 12 万至 20 万阵亡士兵。莫斯科还在战争中耗费了超过 2000 亿美元,但这很可能还是一个被低估的数字,因为这仅仅统计了自 2022 年 2 月以来的直接军事开支。俄罗斯武装部队已经消耗了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军事储备;数以千计的俄罗斯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其他军事装备在乌克兰战场上被摧毁。

  战争的代价还包括自 2022 年以来逃离祖国的 50 万至 130 万俄罗斯公民,其中大多数是年轻、受过良好教育且经济富裕的群体。俄罗斯经济也因贸易制裁(尤其是能源制裁)以及金融和技术制裁而遭受重创。由于管道遭到破坏,再加上基辅方面近期关闭了输气管道,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已中断。尽管液化天然气出口仍在继续,但欧盟已明确设定了在 2027 年前彻底停止进口俄罗斯所有化石燃料的目标。

  尽管俄罗斯已经找到了其他买家(如中国、印度和土耳其),并从相对较高的全球油气价格中获益,但其化石燃料出口量已降至全面入侵前的一半多一点。据估计,仅石油制裁一项,俄罗斯就损失了至少 1360 亿美元的出口收入。曾为俄罗斯财政预算“输血”的石油和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 2023 年亏损 70 亿美元——这是自 1999 年以来的首次亏损——预计 2024 年的亏损将超过 30 亿美元。俄罗斯政府一直在通过国内借贷和动用主权财富基金来弥补财政赤字;其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资产部分已从 2021 年底的 1135 亿美元锐减至 2024 年底的 375 亿美元。

  克里姆林宫天文数字般的战争开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高企、购买力下降、卢布贬值,以及俄罗斯经济的过热。为了对抗通胀,俄罗斯央行已将存款利率大幅提高至 21%。如此之高的借贷成本,使得正常的经济增长几乎成为不可能。企业债务至少增加了 60%,尽管这些债务的利息已经水涨船高,但对生产设施的投资却急剧下降。拖欠交易对手付款的公司比例几乎比 2022 年前的水平翻了一番,达到 37%。然而,真实情况可能比现有的官方统计数据更加严峻,尤其是在克里姆林宫停止发布有关经济关键领域数据的背景下。企业破产潮以及更大范围的银行业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正在日益加剧。

  普京发动战争的经济代价已是显而易见。即使俄罗斯最终能守住占领的领土,但乌克兰的人口流失、连年战火,以及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重建前景,都注定了他对乌克兰东南部的军事行动,最终只会沦为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这无疑给其他潜在的扩张主义者敲响了警钟。即便普京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控制乌克兰部分地区,他也难以凭借这场战争为俄罗斯赢得经济和战略利益,更遑论名垂青史。恰恰相反,他极有可能因此而遗臭万年。

  作者简介:安德鲁·科森科 (Andrew Kosenko) 马里斯特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及研究生院政治学教授。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科森科&利伯曼:对普京来说,入侵乌克兰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