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瑞恩·伯考:美中关系解冻但并未回暖,双方仍需为避免冲突而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字号:

瑞恩·伯考:美中关系解冻但并未回暖,双方仍需为避免冲突而努力

瑞恩·伯考:美中关系解冻但并未回暖,双方仍需为避免冲突而努力
2023-12-25 17:55:00
来源:钝角网 作者: 瑞恩·伯考;昀舒/译
关键词: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点击: 我要评论
必须理解,和平不是一种不需要维持的最终状态。相反,和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双方积极参与,保持沟通,调解争端,并表明和平意图。北京和华盛顿都在口头上寻求和平,但两国在追求和平方面的努力存在明显差异。

  尽管最近美中两国外交关系解冻,但双方关系并没有明显变暖。可以说,自1979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仍处于最糟糕的状态。重启对话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但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仍远未解决。考虑到这样一种现实,双方以后会发生冲突吗?坦率地说,形势并不乐观,但悲观的预期并不等同于必然会发生。华盛顿和北京并没有必然走向冲突的宿命。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前提是两国政府都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微信截图_20231225175852.jpg

  学术界、学者和权威人士经常把美中关系类比为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眼中那种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关系。格雷厄姆·艾利森博士的著作《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提出了著名的例子。他指出:“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的大国威胁要取代一个统治大国时,自然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混乱……当一个崛起的大国威胁要取代一个统治大国时,由此产生的结构性压力使暴力冲突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

  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对古典历史的回望,构成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类比。然而,美中关系要更为复杂。修昔底德陷阱不能充分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即华盛顿和北京对各自加剧或缓和紧张局势的有着相当大的主动性。硬实力的此消彼长只是这一考量中的一个相关因素。几十年的持续相对和平表明双方对避免冲突的持久承诺。

  然而,这一承诺并非没有经受考验。

  美中关系紧张并不新鲜,历史提供了许多成功缓解冲突的例子。美中关系的历史清晰表明,双方对彼此有着充分的耐心。这种情况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

  简而言之——贸易。2022年,美国和中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为7584亿美元。在近三十年(1990年至2015年)的时间里,华盛顿一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推动者,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键。在这段时间里,两个国家都变得非常富有。经济发展未能在中国引发持久的政治变革,但贸易一直是一个关键的稳定器。强劲的贸易通过阻止增加冲突可能性的剧烈政策变化来促进和平。尽管2023年双边投资创历史新高,但可能性日益增长的冲突前景迫使太平洋两岸的领导人“脱钩”经济,以减轻潜在损失。这种趋势凸显了紧张局势的一个关键来源——不安全感。

  结果很可能是冲突,因为北京方面从根本上是把安全作为根本考量。北京积累的财富和权力并没有缓解其对内外形势根深蒂固的焦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方面一直抱着一种不可动摇的心态,将国内政治安全置于人类历史上空前重要的优先地位。

  北京方面认为,如果不能同时控制内部和周边地区,它就不可能安全。不幸的是,对北京来说,这两个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撰写本文时,周边存在十三个领土争端,包括中印边界、整个南海和台海方面。

  北京方面的外交表面上寻求和平,但实质注重力量投射,以巩固其领土主张,这加大了将其拖入意外冲突的风险。华盛顿也做出了同样的回应,扩大了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军事存在,并深化了与地区盟友的安全合作。北京将这些解读为美国不断扩大的“遏制”中国的图谋。如果台海发生冲突,将立即蒸发数万亿美元的海运业务,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食品进口国依赖这些运输。换句话说,冲突的前景会影响中国的内部稳定。

  必须理解,和平不是一种不需要维持的最终状态。相反,和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双方积极参与,保持沟通,调解争端,并表明和平意图。北京和华盛顿都在口头上寻求和平,但两国在追求和平方面的努力存在明显差异。

  拜登政府正是出于这个目的,优先加强与北京的高层沟通渠道。而北京最近的外交意愿是否是为了实质性和持久的改善关系,尚待观察。我们应该记住两国关系之所以降至目前的低点,正是因为三年来,未能进行对等的谈判。坦率地说,这种与一个雄心勃勃的全球大国定位不相称。美中冲突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双方都不能可靠地发挥作用,并帮助引导两国关系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冲突很可能真会发生。

  作者简介:瑞恩·伯考(Ryan Bercaw)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担任情报分析员。本文译自《国家利益》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瑞恩·伯考:美中关系解冻但并未回暖,双方仍需为避免冲突而努力

瑞恩·伯考:美中关系解冻但并未回暖,双方仍需为避免冲突而努力

2023-12-25 17:55:00
来源:钝角网 作者: 瑞恩·伯考;昀舒/译
必须理解,和平不是一种不需要维持的最终状态。相反,和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双方积极参与,保持沟通,调解争端,并表明和平意图。北京和华盛顿都在口头上寻求和平,但两国在追求和平方面的努力存在明显差异。

  尽管最近美中两国外交关系解冻,但双方关系并没有明显变暖。可以说,自1979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仍处于最糟糕的状态。重启对话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但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仍远未解决。考虑到这样一种现实,双方以后会发生冲突吗?坦率地说,形势并不乐观,但悲观的预期并不等同于必然会发生。华盛顿和北京并没有必然走向冲突的宿命。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前提是两国政府都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微信截图_20231225175852.jpg

  学术界、学者和权威人士经常把美中关系类比为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眼中那种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关系。格雷厄姆·艾利森博士的著作《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提出了著名的例子。他指出:“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的大国威胁要取代一个统治大国时,自然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混乱……当一个崛起的大国威胁要取代一个统治大国时,由此产生的结构性压力使暴力冲突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

  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对古典历史的回望,构成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类比。然而,美中关系要更为复杂。修昔底德陷阱不能充分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即华盛顿和北京对各自加剧或缓和紧张局势的有着相当大的主动性。硬实力的此消彼长只是这一考量中的一个相关因素。几十年的持续相对和平表明双方对避免冲突的持久承诺。

  然而,这一承诺并非没有经受考验。

  美中关系紧张并不新鲜,历史提供了许多成功缓解冲突的例子。美中关系的历史清晰表明,双方对彼此有着充分的耐心。这种情况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

  简而言之——贸易。2022年,美国和中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为7584亿美元。在近三十年(1990年至2015年)的时间里,华盛顿一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推动者,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键。在这段时间里,两个国家都变得非常富有。经济发展未能在中国引发持久的政治变革,但贸易一直是一个关键的稳定器。强劲的贸易通过阻止增加冲突可能性的剧烈政策变化来促进和平。尽管2023年双边投资创历史新高,但可能性日益增长的冲突前景迫使太平洋两岸的领导人“脱钩”经济,以减轻潜在损失。这种趋势凸显了紧张局势的一个关键来源——不安全感。

  结果很可能是冲突,因为北京方面从根本上是把安全作为根本考量。北京积累的财富和权力并没有缓解其对内外形势根深蒂固的焦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方面一直抱着一种不可动摇的心态,将国内政治安全置于人类历史上空前重要的优先地位。

  北京方面认为,如果不能同时控制内部和周边地区,它就不可能安全。不幸的是,对北京来说,这两个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撰写本文时,周边存在十三个领土争端,包括中印边界、整个南海和台海方面。

  北京方面的外交表面上寻求和平,但实质注重力量投射,以巩固其领土主张,这加大了将其拖入意外冲突的风险。华盛顿也做出了同样的回应,扩大了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军事存在,并深化了与地区盟友的安全合作。北京将这些解读为美国不断扩大的“遏制”中国的图谋。如果台海发生冲突,将立即蒸发数万亿美元的海运业务,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食品进口国依赖这些运输。换句话说,冲突的前景会影响中国的内部稳定。

  必须理解,和平不是一种不需要维持的最终状态。相反,和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双方积极参与,保持沟通,调解争端,并表明和平意图。北京和华盛顿都在口头上寻求和平,但两国在追求和平方面的努力存在明显差异。

  拜登政府正是出于这个目的,优先加强与北京的高层沟通渠道。而北京最近的外交意愿是否是为了实质性和持久的改善关系,尚待观察。我们应该记住两国关系之所以降至目前的低点,正是因为三年来,未能进行对等的谈判。坦率地说,这种与一个雄心勃勃的全球大国定位不相称。美中冲突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双方都不能可靠地发挥作用,并帮助引导两国关系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冲突很可能真会发生。

  作者简介:瑞恩·伯考(Ryan Bercaw)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担任情报分析员。本文译自《国家利益》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瑞恩·伯考:美中关系解冻但并未回暖,双方仍需为避免冲突而努力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