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诗,少年的时候就写过一些幼稚的古体诗和现代诗,现在作为业余的爱好,每天都会写一点小诗,诗,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寄托。
诗意味着什么?
首先,诗是人与大自然交流,在自我中发现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发现自我的一种美的媒介。人生于自然,归于自然,我们暂短的人生,无时无刻不在与大自然交感,一朵鲜花,一声虫鸣,一片雪花,一滴春雨,无不向我们展示着自然无比深邃的神秘和不可言说之美:
写生
云为谁而轻
鸟为谁而静
秋叶红处
一幅画自成
风屏住呼吸
谛听
天地在写生(张石诗)
大美
乌云浸染
淡紫的黄昏
大象希形
大色无痕
天纸风笔
写尽
无限春秋
万种乾坤(张石诗)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诗,可以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和自然息息相通的感觉,发现一种被我们无视的共鸣,回到一个已经遗忘的家园。
人,经常感到孤独,孤独,本质上是没有或失去伙伴的忧伤,而在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现代社会,自然其实是我们俯拾皆是的伴侣,去关心、感叹、吟咏自然,会使我们油然而生一种“到处都是伙伴”的感觉。当你去热切地关注什么时候开什么花,什么季节飞什么样的鸟,蝶在何处飞,虫在何处醒,你就会有了一种在心灵的流浪中找到了根的感觉,而这感觉,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物质的,又是感情的;既是科学的,又是审美的,而诗,是你表现这种无限多重的感受的最好的媒介,当你在一种令人潸然泪下的感动中沿着心灵的音阶与韵律写出一首诗,你会发现你不再孤独,一切已经和你息息相通,你跨越了内心的墙壁和外在的鸿沟,这是一次壮丽的突围,我们突破了作为人的僵硬的限界,从对万物作茧自缚般的疏离变为创造性地回应,那花瓣上的晚露,绿蕾上的清霜,叶底黄鹂,池上绿苔,不再是与我们无关的存在,而是和我们息息相通的此岸,你会不知不觉地长出一口气,说道:回家的感觉,真好!
自然,是文化的源泉,我们的一切物质生活和内心活动,都来源于自然所提供的能量和启迪。
源
如果鸟啼
是歌声的元祖
虫鸣就是
语言的源泉
当那只蜜蜂
用手势描绘出
花蕊的甘甜
结绳记事
才有了
深邃的内涵(张石诗)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而文化的发展,将自然“对象化”,将人与自然割离,使人以一种残缺的状态而存在,这就是“异化”。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人类的孤独,产生于人与大自然的对立与分离。人的本质是“对象化”的能力,也就是把原本和自己融为一体的大自然对象化为自己征服的对象。对象化造成了两重性,人类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世界,让眼前呈现了一幅被他征服的自然,他为他征服者的力量而欢呼,然而与此同时,他感到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这一本性的退化,感到被逐出乐园的痛苦。
在中国古代,自然在文学中不仅仅是一个鲜活的背景,而且往往是一个极生动的主题,“两个黄骊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青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里。”(周密《野步》)。
现代诗人,无论是国内还是西方,似乎和自然越来越远,似乎多在创造一种内心的风景与世界与自然对立,而自然既然是文化的源泉,也一定是诗的源泉。离开自然,诗会苍白而单薄得如同一张白纸。
而日本作家,特别是俳句诗人却不是如此。在日本文学中,对自然的深切关照常常表现在对季节的高度敏感上。在日本俳句中有“季语”,不同的季节写什么样的花,是绝对不能错的,而无论日本古代俳句家还是现代俳句家,都是按照自然季节的变化写俳句的。
他们精通二十四节气歌,比如说仅是春天,就有初春、仲春、晚春、春日之分,而初春中又分睦月、寒晓 、立春、早春、浅春、余寒、春寒、迟春等等,与初春相对应的动物事情有猫恋、莺、鹤归、天鹅归;与仲春相对应的有莺、归雁、云雀等;与晚春相对应的有马驹、雀崽、雀巢、离巢、燕巢等等。什么时候开什么样的花,跳什么样的虫,游什么样的鱼,飞什么样的鸟都是俳句家必须了若指掌的,天文、地理、人事、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在俳句创作中浑然一体,人与自然相依相爱。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诗,少年的时候就写过一些幼稚的古体诗和现代诗,现在作为业余的爱好,每天都会写一点小诗,诗,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寄托。
诗意味着什么?
首先,诗是人与大自然交流,在自我中发现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发现自我的一种美的媒介。人生于自然,归于自然,我们暂短的人生,无时无刻不在与大自然交感,一朵鲜花,一声虫鸣,一片雪花,一滴春雨,无不向我们展示着自然无比深邃的神秘和不可言说之美:
写生
云为谁而轻
鸟为谁而静
秋叶红处
一幅画自成
风屏住呼吸
谛听
天地在写生(张石诗)
大美
乌云浸染
淡紫的黄昏
大象希形
大色无痕
天纸风笔
写尽
无限春秋
万种乾坤(张石诗)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诗,可以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和自然息息相通的感觉,发现一种被我们无视的共鸣,回到一个已经遗忘的家园。
人,经常感到孤独,孤独,本质上是没有或失去伙伴的忧伤,而在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现代社会,自然其实是我们俯拾皆是的伴侣,去关心、感叹、吟咏自然,会使我们油然而生一种“到处都是伙伴”的感觉。当你去热切地关注什么时候开什么花,什么季节飞什么样的鸟,蝶在何处飞,虫在何处醒,你就会有了一种在心灵的流浪中找到了根的感觉,而这感觉,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物质的,又是感情的;既是科学的,又是审美的,而诗,是你表现这种无限多重的感受的最好的媒介,当你在一种令人潸然泪下的感动中沿着心灵的音阶与韵律写出一首诗,你会发现你不再孤独,一切已经和你息息相通,你跨越了内心的墙壁和外在的鸿沟,这是一次壮丽的突围,我们突破了作为人的僵硬的限界,从对万物作茧自缚般的疏离变为创造性地回应,那花瓣上的晚露,绿蕾上的清霜,叶底黄鹂,池上绿苔,不再是与我们无关的存在,而是和我们息息相通的此岸,你会不知不觉地长出一口气,说道:回家的感觉,真好!
自然,是文化的源泉,我们的一切物质生活和内心活动,都来源于自然所提供的能量和启迪。
源
如果鸟啼
是歌声的元祖
虫鸣就是
语言的源泉
当那只蜜蜂
用手势描绘出
花蕊的甘甜
结绳记事
才有了
深邃的内涵(张石诗)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而文化的发展,将自然“对象化”,将人与自然割离,使人以一种残缺的状态而存在,这就是“异化”。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人类的孤独,产生于人与大自然的对立与分离。人的本质是“对象化”的能力,也就是把原本和自己融为一体的大自然对象化为自己征服的对象。对象化造成了两重性,人类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世界,让眼前呈现了一幅被他征服的自然,他为他征服者的力量而欢呼,然而与此同时,他感到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这一本性的退化,感到被逐出乐园的痛苦。
在中国古代,自然在文学中不仅仅是一个鲜活的背景,而且往往是一个极生动的主题,“两个黄骊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青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里。”(周密《野步》)。
现代诗人,无论是国内还是西方,似乎和自然越来越远,似乎多在创造一种内心的风景与世界与自然对立,而自然既然是文化的源泉,也一定是诗的源泉。离开自然,诗会苍白而单薄得如同一张白纸。
而日本作家,特别是俳句诗人却不是如此。在日本文学中,对自然的深切关照常常表现在对季节的高度敏感上。在日本俳句中有“季语”,不同的季节写什么样的花,是绝对不能错的,而无论日本古代俳句家还是现代俳句家,都是按照自然季节的变化写俳句的。
他们精通二十四节气歌,比如说仅是春天,就有初春、仲春、晚春、春日之分,而初春中又分睦月、寒晓 、立春、早春、浅春、余寒、春寒、迟春等等,与初春相对应的动物事情有猫恋、莺、鹤归、天鹅归;与仲春相对应的有莺、归雁、云雀等;与晚春相对应的有马驹、雀崽、雀巢、离巢、燕巢等等。什么时候开什么样的花,跳什么样的虫,游什么样的鱼,飞什么样的鸟都是俳句家必须了若指掌的,天文、地理、人事、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在俳句创作中浑然一体,人与自然相依相爱。
日本江户中期的女诗人加贺千代女曾写过这样一首俳句:
娇艳牵牛花
紫露晶莹索清井
惜花借水去
朝顔やつるべ取られてもらひ水
这首俳句说的是女诗人加贺千代女在一个清爽的早晨来井台打水,看见饱蘸露珠的牵牛花晶莹绽开,缠绕在井台和吊桶上,这自然于晨曦的梦雾中的神来之笔惊呆了她,她心醉痴迷,不忍惊动这如霓如幻的绝美,竟然去向别人借水去了。这对自然如此虔敬的诚惶诚恐之情,在中国诗人中是难以见到的。
现代俳句家井泽正江在一首俳句中写道:
白鹤悠然舞
缓慢了天上的时间
鶴舞うて天上の刻ゆるやかに
(见中冈毅雄《NHK俳句 文法心得贴》,NHK出版,2011年,93页)
在这首俳句中,诗人看到了悠然飞翔的白鹤,它慢慢扇动的翅膀似乎在拉长无尽蓝天中的时间,光阴如梭,但是白鹤与蓝天所构成的美景却为你提示了一个崭新的时空,舒缓了岁月,宁静了心灵。
受到日本俳句的感召,我经常在自己的诗的后面写一首俳句,以浓缩诗意,让两种诗歌形式和两种语言形成一种互相激发更深意象的“互文性”。
迷路
透明的秋风
吹来
深红色的成熟
白色柿霜
迷惘了
蚂蚁的去路
写出
甲骨文般的文字
向蓝天问路
柿霜や迷ひたる蟻円を書く(迷路的蚂蚁在柿霜上画圆)
花与蜜蜂
采撷紫色的芳香
把夏天的爱贮藏
一滴甘露
清甜了梦乡
结晶透明希望
蜜蜂(みつばち)や花香り摘み詩の雫(蜜蜂采撷芳香结晶诗意)
当然,我喜欢俳句,并不否定所有的现代诗,包括现代主义的诗歌,有时,现代主义的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意象的无限性,而古典诗歌的意象空间往往是有限的,但是我觉得诗必须具有一种文化的可接近性,也就是说:诗可以包含意向的无限性,但是必须有一种可认知的文化背景以和读者共鸣,或是哲理,或是禅意,或是情感,要设置一个与读者的“共有空间”。你的意境可以具有巧妙的语言结构带来的无限性,但是你提示的风景应该是可以感知的,你提供的情感是催发感动的,你创造的美感是让人动容的,你的话语应该是可以传达的,而且我认为,大自然就是一个人人共有的最广阔的背景,如果一味追求谁都不懂的无限性,无限发掘自我的内心风景,就会误把“无序”当做“无限”,你提供的不是一个诗意盎然的迷宫,而是一个拒绝入内的城堡:
诗
诗人
用纤细的
手指
蒙住了
隐喻的眼睛
所有的意义
失明
用迷失的
朦胧
医治思索的
疼痛(张石诗)
这些,仅仅是我个人对诗的认识,但是“诗无达诂”,我知道还会有无数的人对诗做出无数种不同的解释。诗给了人极大的自由,诗是诗人在这种自由中让词语奇遇,从而迸发出无限的意象空间的一次冒险,诗人会在诗中听到万物的回声,并把这种回声在刹那间的灵感中浓缩成蝴蝶飞出蛹子褐色时间般的壮丽与轻盈,在词语的碎片中飘动,令你惊奇,令你感动,令你想用全身心去回应,但是“说一字即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