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科技是中美竞争无法回避的领域,正如美国参议院不久前通过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列举美国要与中国进行全面竞争的10个关键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先进通信、生物技术及先进能源等,以保持自己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
但令外界困惑的是,中美两国几乎同时展开了针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行为。美国总统拜登在7月9日签署了行政命令,打击大型科技企业的反竞争行为。拜登认为,没有竞争的资本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剥削。
中国政府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反对腾讯申报的虎牙与斗鱼合并案。这应该是互联网行业第一起被禁止的投资并购案。在此之前,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立案调查,涉及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相关案件最早可追溯到10年前的腾讯收购猎豹移动股权案。
作为当前科技创新主力的互联网巨头,为何成为中美两国政府针对的对象?一个明显例子是,滴滴出行6月30日在美国纽约证交所进行首次公开售股(IPO),7月2日即遭到中国政府部门以网络安全为由进行审查。此后一连串的动作,更是导致滴滴出行的股价持续下滑,最低时曾大跌超过40%。
滴滴IPO翻车折射中美不安
中国政府对滴滴出行于美国上市似乎有所不满;同样,美国国会山上的政客也不欢迎。参议员鲁比奥向媒体表示,纽约证交所允许滴滴出售股票是“鲁莽和不负责任的”。他认为,即使股价反弹,美国投资者仍然无法洞察该公司的财务实力,因为中国政府阻止美国监管机构审查账目。
中美两国的这些举动,显示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科技竞争不仅仅是技术水平上的一较高低,所涉及的数据流动、科技企业间的关联也会产生不安。
这或许就是为何中国政府会对滴滴出行进行如此严格的审查。中美竞争关系影响了科技巨头在全球的互动,甚至可能改变风险资本的未来投资逻辑。
中国政府在滴滴事件之后,公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修订条文,其中内容就包括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这意味着全球资本对中国初创企业的投资,确实须要考虑更多的政治因素。
这是否将阻碍中国的科技创新呢?
正如拜登签署的行政命令所表达的,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实际上并不利于科技创新。拜登不仅希望有相应的法律为美国科技与中国展开竞争护航,同样希望美国拥有一个能够刺激、促进科技创新的环境。反垄断,便是拜登签署上述行政命令的重要动因。
事实上,中国对资本在互联网领域的作为,也早已表现出不满。去年针对社区团购,中国有关部门就明确表示希望资本的无序扩张,不要威胁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换句话说,中国政府更希望资本能够确实转移到真正能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领域。
这当中其实涉及当前科技互联网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技术扩散上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最近这些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码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扮演很重要的作用。
的确,它们在发挥作用,但严格来讲,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换句话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我们已进入消费智能时代。问题在于,这些数码技术目前在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应用与作用并不明显。
为什么要重视数码技术对制造业等传统工业的作用?
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服务业对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已经明显超过传统工业,发展服务业应该比发展工业更重要。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之所以能够贡献大比率的GDP,是因为其建立在全球自由贸易,以及发达国家所拥有的金融资本优势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其提供大量的工业制成品,这样的经济结构也就不可能存在。
从全球范围来看,制造业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1991年到2018年之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略高于平均GDP增长率2.8%。制造业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也从1990年的15.2%,上升到2018年的16.4%。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服务贸易的价值仅为制成品的三分之一。
现在数码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效果如何?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报告《造有道智万物——德勤人工智能制造业应用调查》显示,目前的应用效果并不如人意。在受调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中,有91%的人工智能项目未能达到企业预期,也就是现实与预期有着巨大的差距。
在人工智能实用阶段,算法的本质区别其实并不大,但是不同的产品具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和工程化能力。更何况,制造业应用人工智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生产阶段,还须要打通整个价值链,也就是从需求感知到供应链规划,从制造智能产品服务到联系、整合客户等不同环节。
就此而言,当前全球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不能说没有在这些领域进行探索,但至少仍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模式;而这些才是真正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数码技术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影响,远不如工业革命时代的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
中国能否提供IPO替代选择
现在,试图使美国供应链多元化,并且让美国再工业化的拜登政府,需要科技企业能够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如果它们不能,至少要让市场保持充分竞争,让具备能力的企业去实现这一目标。同样,对于早已进行顶层设计且规划出重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中国政府,显然也期望科技创新能真正落到实处,让经济发展从消费智能阶段向企业智能阶段发展。
当然,虽然从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出发,引导科技互联网企业将创新聚焦于实体经济,是当前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滴滴事件之后所带来的影响。鉴于中美两国的竞争以及对数据流动的警惕性,全球风险资本的投资势必变得更加谨慎,尤其中国初创企业赴美上市面临重重关卡,而这又几乎是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IPO首选地,那寒蝉效应必然蔓延。
因此,现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为这些互联网企业的IPO提供更好的选择?中国国内除了香港,就大陆而言,能否在资本市场制度、资本账户放松管制上,构建出同样能够满足初创企业融资、获取资源和市场的环境,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和企业参与?
科技创新与竞争,不只是技术本身的高低,也离不开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知识产权、财产权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这些都将是中美科技竞争所不能忽略的战场,也是决定未来各自地位的重要变量。
作者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科技是中美竞争无法回避的领域,正如美国参议院不久前通过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列举美国要与中国进行全面竞争的10个关键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先进通信、生物技术及先进能源等,以保持自己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
但令外界困惑的是,中美两国几乎同时展开了针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行为。美国总统拜登在7月9日签署了行政命令,打击大型科技企业的反竞争行为。拜登认为,没有竞争的资本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剥削。
中国政府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反对腾讯申报的虎牙与斗鱼合并案。这应该是互联网行业第一起被禁止的投资并购案。在此之前,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立案调查,涉及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相关案件最早可追溯到10年前的腾讯收购猎豹移动股权案。
作为当前科技创新主力的互联网巨头,为何成为中美两国政府针对的对象?一个明显例子是,滴滴出行6月30日在美国纽约证交所进行首次公开售股(IPO),7月2日即遭到中国政府部门以网络安全为由进行审查。此后一连串的动作,更是导致滴滴出行的股价持续下滑,最低时曾大跌超过40%。
滴滴IPO翻车折射中美不安
中国政府对滴滴出行于美国上市似乎有所不满;同样,美国国会山上的政客也不欢迎。参议员鲁比奥向媒体表示,纽约证交所允许滴滴出售股票是“鲁莽和不负责任的”。他认为,即使股价反弹,美国投资者仍然无法洞察该公司的财务实力,因为中国政府阻止美国监管机构审查账目。
中美两国的这些举动,显示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科技竞争不仅仅是技术水平上的一较高低,所涉及的数据流动、科技企业间的关联也会产生不安。
这或许就是为何中国政府会对滴滴出行进行如此严格的审查。中美竞争关系影响了科技巨头在全球的互动,甚至可能改变风险资本的未来投资逻辑。
中国政府在滴滴事件之后,公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修订条文,其中内容就包括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这意味着全球资本对中国初创企业的投资,确实须要考虑更多的政治因素。
这是否将阻碍中国的科技创新呢?
正如拜登签署的行政命令所表达的,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实际上并不利于科技创新。拜登不仅希望有相应的法律为美国科技与中国展开竞争护航,同样希望美国拥有一个能够刺激、促进科技创新的环境。反垄断,便是拜登签署上述行政命令的重要动因。
事实上,中国对资本在互联网领域的作为,也早已表现出不满。去年针对社区团购,中国有关部门就明确表示希望资本的无序扩张,不要威胁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换句话说,中国政府更希望资本能够确实转移到真正能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领域。
这当中其实涉及当前科技互联网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技术扩散上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最近这些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码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扮演很重要的作用。
的确,它们在发挥作用,但严格来讲,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换句话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我们已进入消费智能时代。问题在于,这些数码技术目前在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应用与作用并不明显。
为什么要重视数码技术对制造业等传统工业的作用?
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服务业对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已经明显超过传统工业,发展服务业应该比发展工业更重要。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之所以能够贡献大比率的GDP,是因为其建立在全球自由贸易,以及发达国家所拥有的金融资本优势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其提供大量的工业制成品,这样的经济结构也就不可能存在。
从全球范围来看,制造业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1991年到2018年之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略高于平均GDP增长率2.8%。制造业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也从1990年的15.2%,上升到2018年的16.4%。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服务贸易的价值仅为制成品的三分之一。
现在数码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效果如何?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报告《造有道智万物——德勤人工智能制造业应用调查》显示,目前的应用效果并不如人意。在受调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中,有91%的人工智能项目未能达到企业预期,也就是现实与预期有着巨大的差距。
在人工智能实用阶段,算法的本质区别其实并不大,但是不同的产品具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和工程化能力。更何况,制造业应用人工智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生产阶段,还须要打通整个价值链,也就是从需求感知到供应链规划,从制造智能产品服务到联系、整合客户等不同环节。
就此而言,当前全球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不能说没有在这些领域进行探索,但至少仍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模式;而这些才是真正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数码技术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影响,远不如工业革命时代的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
中国能否提供IPO替代选择
现在,试图使美国供应链多元化,并且让美国再工业化的拜登政府,需要科技企业能够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如果它们不能,至少要让市场保持充分竞争,让具备能力的企业去实现这一目标。同样,对于早已进行顶层设计且规划出重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中国政府,显然也期望科技创新能真正落到实处,让经济发展从消费智能阶段向企业智能阶段发展。
当然,虽然从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出发,引导科技互联网企业将创新聚焦于实体经济,是当前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滴滴事件之后所带来的影响。鉴于中美两国的竞争以及对数据流动的警惕性,全球风险资本的投资势必变得更加谨慎,尤其中国初创企业赴美上市面临重重关卡,而这又几乎是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IPO首选地,那寒蝉效应必然蔓延。
因此,现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为这些互联网企业的IPO提供更好的选择?中国国内除了香港,就大陆而言,能否在资本市场制度、资本账户放松管制上,构建出同样能够满足初创企业融资、获取资源和市场的环境,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和企业参与?
科技创新与竞争,不只是技术本身的高低,也离不开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知识产权、财产权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这些都将是中美科技竞争所不能忽略的战场,也是决定未来各自地位的重要变量。
作者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