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日俄领土纠纷问题,是媒体长期关注点之一。实质上,日俄领土纠纷背后是海权角逐。由于俄国控制了千岛群岛(俄称项链岛)与库页岛,鄂霍茨克海成为俄国“内海”,鞑靼海峡成为俄国控制的海峡,日本海也被俄国控制大部分海域。这一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相反二战前,日本控制千岛群岛及库页岛南部,也控制上述地区周边的海域。
假如俄国在两国领土纠纷问题让步,日本控制“四岛”,或“两岛”,鄂霍茨克海即刻就非俄国“内海”,日本舰队及美国舰队随即就可以进入鄂霍茨克海,时刻威胁俄国安全,俄国远东海域的防御线就被大大挤压了。而俄国占有千岛群岛及库页岛,能在海洋权益上形成天然防御线,阻隔外来势力靠近俄国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俄国舰队还可以自由出入太平洋海域。另外,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争夺该海域控制权,也是争夺海洋渔业权益。
日俄两国的领土纠纷,相互争夺,经历了长期过程。1732年12月,俄国政府正式任命白令为探险队总队长,组织大规模探险活动,这也是俄国向太平洋大规模争夺海洋权的开始。
俄国政府任命白令探险队副队长什潘别尔格兼任日本探险队队长。经过几年准备后,1738年7—8月间,什潘贝尔格第一次率领船队,沿着千岛群岛从北向南航行寻找日本航线,船只抵达择捉岛。1739年5月,什潘贝尔格第二次率领船队离港,6月首次见到日本的本州东海岸,船队在北纬37度附近下锚。日俄两国进行最初接触,因语言障碍交流困难。什潘别尔格经过两年努力,开辟了通往日本的航路。
1792年9月至1793年8月,俄国人不邀自来,第一次派遣亚当•拉克斯曼为首的赴日使节团。为了搏取日方好感,俄方送还几名日本遇险漂流者。在日期间,亚当•拉克斯曼极力呼吁,先后与松前藩官员、江户幕府官员举行简单会谈。日方以锁国为由,拒绝俄方任何通商交流请求。
1804年8月至1805年4月,俄国人再次不邀自来,第二次派遣列扎诺夫为首的使节团赴日,又送还几名日本遇险漂流者。在日期间,列扎诺夫极力呼吁,与日方幕府代表举行数次会谈,日方仍以锁国为由,拒绝俄方任何通商交流请求,并告知今后遇到日本漂流民,不需要俄方运回。
两次登门请求皆遭回绝后,俄方决定使用武力威胁日本。1805—1807年间,俄美公司(注:俄国半官方性质的殖民贸易公司)负责人列扎诺夫命令下属赫沃斯托夫海军上尉与达维多夫海军少尉率队,袭击库页岛与千岛群岛上的日本人及其财产。俄国人抢劫、烧毁日本仓库,驱逐日本人。
俄国人的暴行遭到日方报复。1811年 7月,俄国海军少校戈洛夫宁受命前往千岛群岛调查,船停靠国后岛南岸取淡水,结果被日方抓捕。后经俄方多次交涉,并赔礼、道歉,1813年9月,日方才释放了戈洛夫宁等人。
十九世纪中期,北太平洋地区国际形势出现变化。美国在多次向日本幕府提出通商要求遭拒后,决定使用武力打开日本国门。1853年6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闯入东京湾,强迫日本代表接受了美国信件,告知明年春季前来要答复。
美国的强硬行为,为俄国提供了机会。1853年8月,普提雅廷率领俄国舰队赴日。自1853年12月起,双方举行多次会谈,日方仍然拒绝俄方有关通航通商及领土划分的主张。为此俄方提出,如果日方将通商权及其它特权赋予别的列强国家,就应给与俄国同样权利,并要求他们签署协定予以确认。日方代表接受上述提议,双方代表签署确认书,随即俄国舰队离开日本。
俄方确信,在美国强压下,日本将会退让。1854年2月,佩里率领更大规模舰队来到日本。1854年3月19日,双方缔结神奈川《日美和平友好条约》。
1854年10月,普提雅廷获知日美、日英缔结条约后,仅带1艘军舰急切赴日。按先前协定,12月双方代表在下田举行正式谈判,可会谈的次日,下田地区发生大地震,几乎所有建筑物被破坏了,俄方唯一军舰也遭损毁。与此同时,俄国正卷入克里米亚战争,不可能获得更有利的条约。于是日本代表提议,千岛群岛以择捉岛、得抚岛之间划分国界,库页岛暂时不划分国境线。普提雅廷很快表示接受。1855年2月7日,双方代表正式签署《日俄友好条约》。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国继续在远东扩张。1860年11月,俄国迫使中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从中国掠夺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海参崴在内)约100万平方公里领土。
明治维新前,日本为了与俄国争夺库页岛,先后两次主动派遣代表团赴俄交涉。日方先提出以库页岛北纬50度划分界线,后改提以库页岛北纬48度划分界线,皆遭俄方拒绝。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对库页岛政策上,与德川幕府不同,明治政府对俄国采取强硬政策,从而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担心。英国、美国劝告日本,如日俄因争夺库页岛引发战争,日本肯定失败,俄国可能乘势出兵占领北海道地区。俄国获知英美等国家介入后,在1870年12月急忙派遣使节赴日,劝告日本不要让外来势力参与,应该直接与俄国交涉。
1874年1月18日,榎本武扬被任命为日本驻俄国公使。同年6月,日俄开始有关库页岛问题的谈判。1875年5月7日,两国签署《千岛、库页岛交换条约》。条约规定,日本以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南部,换取俄国拥有的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及其以北共18个岛屿。由此形成了日本完全控制千岛群岛,俄国完全控制库页岛的局面。双方以宗谷海峡为两国北方国界;以占守岛和俄国堪察加半岛之间的千岛海峡作为两国国界。依照条约,双方须各自撤走在交换领土上的本国居民,俄方还要向日本支付1950万日元的经济补偿。
如果从今天的视角衡量,日本实际上是以名存实亡的“库页岛共管权”换得了整个千岛群岛以及附带的经济、安全利益,可以说是占尽便宜。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千岛群岛北部18个岛屿的苦寒之地,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经济开发;日本进占守岛之后,发现俄国人在此前100年时间里仅建成了一座教堂、一家商店和两处仓库。与此相反,库页岛却在俄国吞并远东及西伯利亚的征途中发挥直接作用。
日本对俄国不满长期积压,最终导致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虽先挑起战争,但开战后不久就极力寻找机会媾和,因为小国日本与大国俄国若进行长期战争,所需战费很难确保。1904年4月,日本寻求德国居间调停,可是俄国拒绝接受。日本认为,要想让俄国接受媾和,就必须在战场上打败俄军。1905年1月,日军攻陷旅顺口要塞后,期待媾和计划能向前推动。美国支持日本的媾和主张,在日本恳求下,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担任中介。1905年6月,西奥多·罗斯福发表正式通牒,日俄两国先后接受。
1905年8月,日俄两国开始在美国朴茨茅斯举行媾和会议,双方讨价还价,日本拿出“对华谈判”对策,要求俄国割地、赔款、限制远东海军等;俄国拒不赔款,拒不割地。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最终在美国压力下,俄国出让利权换取不赔款,接受割让库页岛南部。1905年9月3日,日俄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该条约在日俄两国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条约,日本获得库页岛的北纬50度以南地区,加之日方先前控制的千岛群岛,形成了日本控制有关海域的局面。
日俄朴茨茅斯和谈
十月革命爆发后,日本等列强出兵占领苏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大片领土。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署后,其他国家撤军,而日本拒绝撤军,引起苏俄游击队反抗,出现所谓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事件,日本战俘及领事人员与家属384人,被苏俄游击队放火烧死。日军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库页岛北部,最后苏联以承认《朴茨茅斯条约》继续有效等,换取日军撤出库页岛北部。
当然,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苏联出兵占领了库页岛南部及包括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择捉岛在内的千岛群岛。上述领土及周围海域又被俄国夺取,形成了今天的状况。总之,领土纠纷背后是海权角逐。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专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日俄领土纠纷问题,是媒体长期关注点之一。实质上,日俄领土纠纷背后是海权角逐。由于俄国控制了千岛群岛(俄称项链岛)与库页岛,鄂霍茨克海成为俄国“内海”,鞑靼海峡成为俄国控制的海峡,日本海也被俄国控制大部分海域。这一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相反二战前,日本控制千岛群岛及库页岛南部,也控制上述地区周边的海域。
假如俄国在两国领土纠纷问题让步,日本控制“四岛”,或“两岛”,鄂霍茨克海即刻就非俄国“内海”,日本舰队及美国舰队随即就可以进入鄂霍茨克海,时刻威胁俄国安全,俄国远东海域的防御线就被大大挤压了。而俄国占有千岛群岛及库页岛,能在海洋权益上形成天然防御线,阻隔外来势力靠近俄国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俄国舰队还可以自由出入太平洋海域。另外,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争夺该海域控制权,也是争夺海洋渔业权益。
日俄两国的领土纠纷,相互争夺,经历了长期过程。1732年12月,俄国政府正式任命白令为探险队总队长,组织大规模探险活动,这也是俄国向太平洋大规模争夺海洋权的开始。
俄国政府任命白令探险队副队长什潘别尔格兼任日本探险队队长。经过几年准备后,1738年7—8月间,什潘贝尔格第一次率领船队,沿着千岛群岛从北向南航行寻找日本航线,船只抵达择捉岛。1739年5月,什潘贝尔格第二次率领船队离港,6月首次见到日本的本州东海岸,船队在北纬37度附近下锚。日俄两国进行最初接触,因语言障碍交流困难。什潘别尔格经过两年努力,开辟了通往日本的航路。
1792年9月至1793年8月,俄国人不邀自来,第一次派遣亚当•拉克斯曼为首的赴日使节团。为了搏取日方好感,俄方送还几名日本遇险漂流者。在日期间,亚当•拉克斯曼极力呼吁,先后与松前藩官员、江户幕府官员举行简单会谈。日方以锁国为由,拒绝俄方任何通商交流请求。
1804年8月至1805年4月,俄国人再次不邀自来,第二次派遣列扎诺夫为首的使节团赴日,又送还几名日本遇险漂流者。在日期间,列扎诺夫极力呼吁,与日方幕府代表举行数次会谈,日方仍以锁国为由,拒绝俄方任何通商交流请求,并告知今后遇到日本漂流民,不需要俄方运回。
两次登门请求皆遭回绝后,俄方决定使用武力威胁日本。1805—1807年间,俄美公司(注:俄国半官方性质的殖民贸易公司)负责人列扎诺夫命令下属赫沃斯托夫海军上尉与达维多夫海军少尉率队,袭击库页岛与千岛群岛上的日本人及其财产。俄国人抢劫、烧毁日本仓库,驱逐日本人。
俄国人的暴行遭到日方报复。1811年 7月,俄国海军少校戈洛夫宁受命前往千岛群岛调查,船停靠国后岛南岸取淡水,结果被日方抓捕。后经俄方多次交涉,并赔礼、道歉,1813年9月,日方才释放了戈洛夫宁等人。
十九世纪中期,北太平洋地区国际形势出现变化。美国在多次向日本幕府提出通商要求遭拒后,决定使用武力打开日本国门。1853年6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闯入东京湾,强迫日本代表接受了美国信件,告知明年春季前来要答复。
美国的强硬行为,为俄国提供了机会。1853年8月,普提雅廷率领俄国舰队赴日。自1853年12月起,双方举行多次会谈,日方仍然拒绝俄方有关通航通商及领土划分的主张。为此俄方提出,如果日方将通商权及其它特权赋予别的列强国家,就应给与俄国同样权利,并要求他们签署协定予以确认。日方代表接受上述提议,双方代表签署确认书,随即俄国舰队离开日本。
俄方确信,在美国强压下,日本将会退让。1854年2月,佩里率领更大规模舰队来到日本。1854年3月19日,双方缔结神奈川《日美和平友好条约》。
1854年10月,普提雅廷获知日美、日英缔结条约后,仅带1艘军舰急切赴日。按先前协定,12月双方代表在下田举行正式谈判,可会谈的次日,下田地区发生大地震,几乎所有建筑物被破坏了,俄方唯一军舰也遭损毁。与此同时,俄国正卷入克里米亚战争,不可能获得更有利的条约。于是日本代表提议,千岛群岛以择捉岛、得抚岛之间划分国界,库页岛暂时不划分国境线。普提雅廷很快表示接受。1855年2月7日,双方代表正式签署《日俄友好条约》。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国继续在远东扩张。1860年11月,俄国迫使中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从中国掠夺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海参崴在内)约100万平方公里领土。
明治维新前,日本为了与俄国争夺库页岛,先后两次主动派遣代表团赴俄交涉。日方先提出以库页岛北纬50度划分界线,后改提以库页岛北纬48度划分界线,皆遭俄方拒绝。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对库页岛政策上,与德川幕府不同,明治政府对俄国采取强硬政策,从而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担心。英国、美国劝告日本,如日俄因争夺库页岛引发战争,日本肯定失败,俄国可能乘势出兵占领北海道地区。俄国获知英美等国家介入后,在1870年12月急忙派遣使节赴日,劝告日本不要让外来势力参与,应该直接与俄国交涉。
1874年1月18日,榎本武扬被任命为日本驻俄国公使。同年6月,日俄开始有关库页岛问题的谈判。1875年5月7日,两国签署《千岛、库页岛交换条约》。条约规定,日本以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南部,换取俄国拥有的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及其以北共18个岛屿。由此形成了日本完全控制千岛群岛,俄国完全控制库页岛的局面。双方以宗谷海峡为两国北方国界;以占守岛和俄国堪察加半岛之间的千岛海峡作为两国国界。依照条约,双方须各自撤走在交换领土上的本国居民,俄方还要向日本支付1950万日元的经济补偿。
如果从今天的视角衡量,日本实际上是以名存实亡的“库页岛共管权”换得了整个千岛群岛以及附带的经济、安全利益,可以说是占尽便宜。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千岛群岛北部18个岛屿的苦寒之地,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经济开发;日本进占守岛之后,发现俄国人在此前100年时间里仅建成了一座教堂、一家商店和两处仓库。与此相反,库页岛却在俄国吞并远东及西伯利亚的征途中发挥直接作用。
日本对俄国不满长期积压,最终导致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虽先挑起战争,但开战后不久就极力寻找机会媾和,因为小国日本与大国俄国若进行长期战争,所需战费很难确保。1904年4月,日本寻求德国居间调停,可是俄国拒绝接受。日本认为,要想让俄国接受媾和,就必须在战场上打败俄军。1905年1月,日军攻陷旅顺口要塞后,期待媾和计划能向前推动。美国支持日本的媾和主张,在日本恳求下,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担任中介。1905年6月,西奥多·罗斯福发表正式通牒,日俄两国先后接受。
1905年8月,日俄两国开始在美国朴茨茅斯举行媾和会议,双方讨价还价,日本拿出“对华谈判”对策,要求俄国割地、赔款、限制远东海军等;俄国拒不赔款,拒不割地。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最终在美国压力下,俄国出让利权换取不赔款,接受割让库页岛南部。1905年9月3日,日俄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该条约在日俄两国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条约,日本获得库页岛的北纬50度以南地区,加之日方先前控制的千岛群岛,形成了日本控制有关海域的局面。
日俄朴茨茅斯和谈
十月革命爆发后,日本等列强出兵占领苏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大片领土。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署后,其他国家撤军,而日本拒绝撤军,引起苏俄游击队反抗,出现所谓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事件,日本战俘及领事人员与家属384人,被苏俄游击队放火烧死。日军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库页岛北部,最后苏联以承认《朴茨茅斯条约》继续有效等,换取日军撤出库页岛北部。
当然,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苏联出兵占领了库页岛南部及包括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择捉岛在内的千岛群岛。上述领土及周围海域又被俄国夺取,形成了今天的状况。总之,领土纠纷背后是海权角逐。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专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