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1
美国强化在中欧北部地区威慑力的必要性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欧北部地区已成为西方国家与“修正主义”的俄罗斯正面冲突的主战场。俄总统普京决心推翻冷战后的地缘格局,阻止美国建立一个完整、自由、和平的欧洲。为应对日益强势的俄罗斯,过去4年美国及其北约盟国采取了多种重要举措来强化自身威慑力。
一是在2014年威尔士峰会上,北约通过了“战备行动计划”(Readiness Action Plan),呼吁组建一支“高戒备联合特遣部队”(VJTF),并扩充“北约快反部队”(NRF),以提升北约增援受威胁盟国的能力。与此同时,美国推出了“欧洲再保证倡议”(现被称为“欧洲威慑倡议”),为向欧洲不间断轮换部署一支装甲旅战斗队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盟军开展联合演习,并预置一个装甲旅战斗队所需装备。威尔士峰会倡议建立起来的“存在性威慑”理念主要依靠现有规模相对较小的先头部队。然而,这种有限的快反能力不足以慑止俄罗斯的入侵(无论是大规模常规攻击还是混合战争)。
二是在2016年华沙峰会上,北约进一步采取了强化威慑措施,同意在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分别部署4支规模为1200人的北约多国战斗队。这种强化的前沿存在(eFP)为“一触即发式威慑”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力量,向俄清楚地表明任何入侵行动都将遭遇整个联盟而不是当地驻军的阻击。然而,尽管北约的战斗队和美国轮换部署的旅战斗队均具备较强的作战能力,但二者之间不仅缺乏全面的作战协调机制,而且还缺乏足够的赋能资产,包括情监侦资产、防空与反导能力及远程火力等。如果俄罗斯发动一场志在必得的常规进攻,特别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那么这些前沿部署的北约和美国部队将在增援力量抵达前将被迅速击败。北约的威慑是建立在可对俄罗斯进攻迅速做出反应的基础上,但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快速攻城略地将制造一种既成事实的局面,分化和瓦解联盟的决策。
当地时间2016年7月9日,波兰华沙的民众游行抗议北约峰会。
三是在2018年布鲁塞尔峰会上,北约寻求缩短战时向中欧北部地区提供大规模增援的时间。北约的“战备倡议”,即所谓的“4个30计划”,将确定30个陆军营、30个空军中队、30艘海上主战舰艇,能够在30天内部署到位与敌开战。其他措施还包括强化北约的指挥架构,消除部队在欧洲机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举旨在进一步强化北约威慑的可信度,提升北约东线的防御能力,形成所谓的“快速增援威慑”。
尽管上述举措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北约的威慑态势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即使“4个30”战备倡议得以实现,从遭到进攻到大规模增援力量部署到位仍有30天的空窗期。填补这一空窗期将需要空中力量来阻止或迟滞敌军地面部队的推进,直到盟军增援力量抵达。为此,美国和北约应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这30天的战备缺陷,强化自身慑止、防御和夺回联盟领土的能力。
2
美国向东欧和中欧北部前沿部署额外军力应遵循的原则
报告指出,为实现在波兰及更广大地域均衡部署常驻兵力和轮换兵力,避免引发联盟内部围绕此举是否符合1997年达成的《北约—俄罗斯基本法》(NATO-Russia FoundingAct)的争论,在维持联盟已有共识的基础上,美国向东欧和中欧北部前沿额外部署军事力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强化美国和北约在欧洲更大范围内的威慑态势,包括强化战备和提升增援能力;
二是增强北约内部的团结;
三是促进地区稳定;
四是符合美国新版《国防战略》及“动态力量运用”概念;
五是增加陆海空力量及赋能资产部署;
六是促进美军部署力量的训练和战备,提高美军与驻在国及其他盟国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七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军部署力量在北约其他地区及全球的灵活运用。
八是确保驻在国为美军部署力量提供足够的支援。
此外,美国和北约在决策时,还应以强化联盟的共同价值观和利益为出发点。
1
美国强化在中欧北部地区威慑力的必要性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欧北部地区已成为西方国家与“修正主义”的俄罗斯正面冲突的主战场。俄总统普京决心推翻冷战后的地缘格局,阻止美国建立一个完整、自由、和平的欧洲。为应对日益强势的俄罗斯,过去4年美国及其北约盟国采取了多种重要举措来强化自身威慑力。
一是在2014年威尔士峰会上,北约通过了“战备行动计划”(Readiness Action Plan),呼吁组建一支“高戒备联合特遣部队”(VJTF),并扩充“北约快反部队”(NRF),以提升北约增援受威胁盟国的能力。与此同时,美国推出了“欧洲再保证倡议”(现被称为“欧洲威慑倡议”),为向欧洲不间断轮换部署一支装甲旅战斗队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盟军开展联合演习,并预置一个装甲旅战斗队所需装备。威尔士峰会倡议建立起来的“存在性威慑”理念主要依靠现有规模相对较小的先头部队。然而,这种有限的快反能力不足以慑止俄罗斯的入侵(无论是大规模常规攻击还是混合战争)。
二是在2016年华沙峰会上,北约进一步采取了强化威慑措施,同意在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分别部署4支规模为1200人的北约多国战斗队。这种强化的前沿存在(eFP)为“一触即发式威慑”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力量,向俄清楚地表明任何入侵行动都将遭遇整个联盟而不是当地驻军的阻击。然而,尽管北约的战斗队和美国轮换部署的旅战斗队均具备较强的作战能力,但二者之间不仅缺乏全面的作战协调机制,而且还缺乏足够的赋能资产,包括情监侦资产、防空与反导能力及远程火力等。如果俄罗斯发动一场志在必得的常规进攻,特别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那么这些前沿部署的北约和美国部队将在增援力量抵达前将被迅速击败。北约的威慑是建立在可对俄罗斯进攻迅速做出反应的基础上,但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快速攻城略地将制造一种既成事实的局面,分化和瓦解联盟的决策。
当地时间2016年7月9日,波兰华沙的民众游行抗议北约峰会。
三是在2018年布鲁塞尔峰会上,北约寻求缩短战时向中欧北部地区提供大规模增援的时间。北约的“战备倡议”,即所谓的“4个30计划”,将确定30个陆军营、30个空军中队、30艘海上主战舰艇,能够在30天内部署到位与敌开战。其他措施还包括强化北约的指挥架构,消除部队在欧洲机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举旨在进一步强化北约威慑的可信度,提升北约东线的防御能力,形成所谓的“快速增援威慑”。
尽管上述举措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北约的威慑态势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即使“4个30”战备倡议得以实现,从遭到进攻到大规模增援力量部署到位仍有30天的空窗期。填补这一空窗期将需要空中力量来阻止或迟滞敌军地面部队的推进,直到盟军增援力量抵达。为此,美国和北约应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这30天的战备缺陷,强化自身慑止、防御和夺回联盟领土的能力。
2
美国向东欧和中欧北部前沿部署额外军力应遵循的原则
报告指出,为实现在波兰及更广大地域均衡部署常驻兵力和轮换兵力,避免引发联盟内部围绕此举是否符合1997年达成的《北约—俄罗斯基本法》(NATO-Russia FoundingAct)的争论,在维持联盟已有共识的基础上,美国向东欧和中欧北部前沿额外部署军事力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强化美国和北约在欧洲更大范围内的威慑态势,包括强化战备和提升增援能力;
二是增强北约内部的团结;
三是促进地区稳定;
四是符合美国新版《国防战略》及“动态力量运用”概念;
五是增加陆海空力量及赋能资产部署;
六是促进美军部署力量的训练和战备,提高美军与驻在国及其他盟国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七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军部署力量在北约其他地区及全球的灵活运用。
八是确保驻在国为美军部署力量提供足够的支援。
此外,美国和北约在决策时,还应以强化联盟的共同价值观和利益为出发点。
3
美国向东欧和中欧北部前沿部署额外军力应遵循的原则
报告指出,根据上述八条原则,美军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其在中欧北部地区的力量态势。同时,鉴于波兰的国土面积及地理位置,许多举措可以在波兰实施。具体包括:
目前美国在波兰的兵力态势分布图
(一)指挥机构方面。
将美军在波兹南的任务分队司令部升格为师级指挥部,以便将其作为指挥中心,确保美国增援部队在危机期间能够快速从欧洲和本土机动至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该指挥部为不带家属的常驻单位,将保持与驻地在波兰什切青(Szczecin)的多国东北部军团(MNC-NE)和驻地在埃尔布隆格(Elblag)多国东北部师之间(MND-NE)的密切协调。
(二)地面部队方面。
致力于以波兰扎甘为中心,持续轮换部署美军一个旅战斗队,其所属部队可参加在整个中欧北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演习。
一是鉴于波兰政府已表示如果美军计划常驻扎甘地区,其愿意升级那里的营房设施,如果美国承诺将持续轮换部署一个加强版的旅战斗队,那么波兰政府应提供升级这些设施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应按美国标准改进和扩大相关训练场地。升级后的训练设施应该供北约盟军和美军使用。
二是根据“欧洲再威慑倡议”(EDI),美国将扩大波兰波维茨(Powidz)空军基地的跑道,建设补给下卸分发站,在2023年前预置一个旅级规模的部队资产,建设新的燃料存储地及弹药存放点。作为“欧洲再威慑倡议”的一揽子方案,美国应加快上述计划的实施。
三是始终保持对北约驻奥齐兹战斗队的领导。目前该战斗队由550名来着美装甲部队的士兵以及来自克罗地亚、波兰、罗马尼亚和英国的部队和装备组成。
四是向德国永久部署或轮换部署一支新型装甲旅战斗队,并以训练和演习为名定期向波兰和波罗地海国家分别部署一个旅战斗队所属营。
五是将一些因在德国部署而饱受诟病的远程防空部队和火箭弹部队轮换部署至波兰。六是在波兰驻扎一支中程防空部队,以便为美军提供防护,为波兰“爱国者”导弹部队提供培训,并在危机时增援波罗地海国家。七是持续向波兰部署情监侦资产和工兵等赋能力量。
(三)特种部队方面。
将部署在克拉克夫(Krakow)的第10特种作战大队作为培训波兰特种作战力量的常设平台,并通过扩充该大队来支援美国为波罗的海国家特种部队同步开展培训。
(四)航空作战力量方面。
一是在波兰新建一个航空作战旅司令部,以便为在该地区执行轮换培训任务的航空作战旅提供支援。
二是扩充驻拉斯克空军基地的美国航空分遣队,并将其作为永久驻扎力量,以方便美国战斗机和运输机,以及其他盟国航空部队的轮换部署。
三是向米罗斯瓦维茨(Mirostawiec)空军基地永久部署美国航空分遣队,以便为美国MQ-9无人侦察机中队提供支援。四是致力于提升美国空军在该地区的演习层次。
(五)海军力量方面。
一是在波兰格定尼亚(Gdynia)新部署一个小型分队,以方便美国海军更频繁地对波浪和波罗的海国家进行港口访问。
二是美国驱逐舰在丹麦设立母港,并持续在波罗的海开展巡逻,对地区盟国进行港口访问,所担负的任可包括:反潜作战、海上态势感知、两栖作战及反介入/区域拒止等。
(六)导弹防御方面。
重申将在瑞兹科沃(Redzikowo)建立永久性的北约陆基宙斯盾反导基地。
(七)北约内部协调和多国参与方面。
一是在制定强化部署计划时,美国应与北约盟国开展密切协调,并将计划内容向北约盟国全面透明。尽管这些计划均为双边层面,但它们将影响所有盟国的安全利益,需要与北约的决策对接。
二是强调强化部署不会超出“北约-俄罗斯基础法”中对“实质作战力量”的共识,因为所部署的力量依然是一个加强旅加一些赋能资产。尽管师指挥部将设在波兰,但师所属部队并不会部署在那里。
三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应制定计划,在出现北约“第五条款”情况时(编注:对欧洲货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的进攻),将美国欧洲司令部所属驻波兰部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北约司令部。
四是美国应寻找几个欧洲伙伴国,参与除北约强化前沿存在作战团以外的其他工作,包括:增加轮换存在(英国、德国或其他可与美国轮换部署的旅战斗队一同部署力量的国家);部署赋能资产;部署特种部队;部署航空及海上分遣队支援演训等。
五是鼓励北约在波维茨(Powidz)空军基地建立一个空中作战指挥所。
(八)为新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维持提供资金方面。
尽管上述力量部署及设施建设将由美国“欧洲再威慑倡议”或北约安全投资项目(NSIP)提供资金,但美国应寻求由波兰及其他东道国承担一部分费用,包括设施升级改造及远期维持费用。
其中,波兰承诺的20亿美元可用于为美国轮换部署的旅战斗队建设永久性设施,以及按美国标准升级相关训练设施。波兰还为筹划中的师指挥部和海军分遣队、航空作战旅指挥所、MQ-9中队及轮换部署的中程防空部队所需设施承担部分或全部建设费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可以帮助承担美国主导的特种部队培训及其他部队在波罗的海国家轮换部署所产生的费用。
原文标题为:Permanent Deterrence: Enhancements to the Military Presence in North Central Europe。本文由吴天昊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