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陆钢:苏联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探源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字号:

陆钢:苏联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探源

陆钢:苏联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探源
2017-11-20 10:18:40
来源:社会科学 作者: 陆钢
关键词:苏联 点击: 我要评论
“和平红利”的机会对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同样存在的,但它们为什么没有实现经济增长的奇迹,反而因为经济实力不济而导致国家整体性的衰落呢?

  苏联的突然解体,在国际共运和国际关系学界引起巨大震动,因为几乎没人预料到如此强大的超级大国会在一夜之间崩溃。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学术观点,其中有的观点认为是苏联在美苏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失败,因为苏联经济实力不敌美国,国家力量发展出现衰落,它又背上沉重的军备竞赛包袱。然而,苏联为什么会出现力量衰落?与美国相比,为什么苏联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下风?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应该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说,苏联的综合国力应该超越美国,这才符合经典学说。从现实上看,战后出现了相当长的和平时期,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利用了“和平红利”,取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经济上的成就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有机会调解国内矛盾,延续社会制度的存在。

  然而,“和平红利”的机会对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同样存在的,但它们为什么没有实现经济增长的奇迹,反而因为经济实力不济而导致国家整体性的衰落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看到比较有针对性的研究。笔者的观点是,苏联之所以国力衰落,之所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落败于美国,其根源在于没有建设成功自己主导的国际市场。

  为此,本文从苏联国际市场建设的历史过程、苏联国际市场的理论缺陷、苏联国际市场的实践错误以及对中国的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在“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中,应该充分吸取苏联的历史教训,紧紧围绕国际市场这个战略目标动员全部资源进行建设,争取在未来几十年内使之建成。届时,中国将成为当代国际经济体系的第三极,可在大国和平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40 (2).webp (4)_副本.jpg

  1苏联国际市场建设失败的历史过程

  1.“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内容及其逻辑

  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既是探索苏联国际市场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理解苏联建设国际市场历史过程的重要线索。斯大林等老一代布尔什维克人,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他们根据自己对马列主义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

  尽管斯大林与列宁在有些问题上有所不同,但在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斯大林喜欢用资本主义总危机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资本主义总危机来临时,其市场体系和殖民体系必然走向崩溃。世界上将会出现两个体系,一个是社会主义体系,另一个是资本主义体系。列宁认为,苏俄率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会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于是会形成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但在现实面前,斯大林修正了列宁的理论,认为苏俄可以“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在斯大林看来,二战结束后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仍将长期存在。所不同的是,以前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是统一的,现在却瓦解了。世界上出现“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彼此隔绝的世界市场”。在两个世界市场的竞争中,社会主义市场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而资本主义市场变得日益狭小,进而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于是必然爆发战争,最后社会主义取得胜利。

  斯大林的基本逻辑清晰而有力: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之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性缺陷。这种缺陷会导致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其诱因便是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衰落与瓦解,从而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所取代。但总危机爆发之前会有一个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将会平行存在。从这个逻辑出发,苏联应该利用战后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立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争。

  为了提高社会主义体系的经济竞争力,社会主义国家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共同应对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带来的挑战。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由于他的去世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化,但对后面的苏共领导人影响是巨大的。类似赫鲁晓夫甚至勃列日涅夫后面提出来的某些理论观点仍然在斯大林思想的逻辑框架内,左右着苏联的理论界及其对外政策实践。

责任编辑:
陆钢:苏联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探源

陆钢:苏联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探源

2017-11-20 10:18:40
来源:社会科学 作者: 陆钢
关键词:苏联 我要评论
“和平红利”的机会对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同样存在的,但它们为什么没有实现经济增长的奇迹,反而因为经济实力不济而导致国家整体性的衰落呢?

  苏联的突然解体,在国际共运和国际关系学界引起巨大震动,因为几乎没人预料到如此强大的超级大国会在一夜之间崩溃。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学术观点,其中有的观点认为是苏联在美苏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失败,因为苏联经济实力不敌美国,国家力量发展出现衰落,它又背上沉重的军备竞赛包袱。然而,苏联为什么会出现力量衰落?与美国相比,为什么苏联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下风?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应该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说,苏联的综合国力应该超越美国,这才符合经典学说。从现实上看,战后出现了相当长的和平时期,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利用了“和平红利”,取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经济上的成就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有机会调解国内矛盾,延续社会制度的存在。

  然而,“和平红利”的机会对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同样存在的,但它们为什么没有实现经济增长的奇迹,反而因为经济实力不济而导致国家整体性的衰落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看到比较有针对性的研究。笔者的观点是,苏联之所以国力衰落,之所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落败于美国,其根源在于没有建设成功自己主导的国际市场。

  为此,本文从苏联国际市场建设的历史过程、苏联国际市场的理论缺陷、苏联国际市场的实践错误以及对中国的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在“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中,应该充分吸取苏联的历史教训,紧紧围绕国际市场这个战略目标动员全部资源进行建设,争取在未来几十年内使之建成。届时,中国将成为当代国际经济体系的第三极,可在大国和平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40 (2).webp (4)_副本.jpg

  1苏联国际市场建设失败的历史过程

  1.“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内容及其逻辑

  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既是探索苏联国际市场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理解苏联建设国际市场历史过程的重要线索。斯大林等老一代布尔什维克人,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他们根据自己对马列主义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

  尽管斯大林与列宁在有些问题上有所不同,但在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斯大林喜欢用资本主义总危机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资本主义总危机来临时,其市场体系和殖民体系必然走向崩溃。世界上将会出现两个体系,一个是社会主义体系,另一个是资本主义体系。列宁认为,苏俄率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会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于是会形成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但在现实面前,斯大林修正了列宁的理论,认为苏俄可以“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在斯大林看来,二战结束后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仍将长期存在。所不同的是,以前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是统一的,现在却瓦解了。世界上出现“两个平行的也是相互对立、彼此隔绝的世界市场”。在两个世界市场的竞争中,社会主义市场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而资本主义市场变得日益狭小,进而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于是必然爆发战争,最后社会主义取得胜利。

  斯大林的基本逻辑清晰而有力: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之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性缺陷。这种缺陷会导致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其诱因便是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衰落与瓦解,从而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所取代。但总危机爆发之前会有一个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将会平行存在。从这个逻辑出发,苏联应该利用战后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立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争。

  为了提高社会主义体系的经济竞争力,社会主义国家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共同应对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带来的挑战。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由于他的去世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化,但对后面的苏共领导人影响是巨大的。类似赫鲁晓夫甚至勃列日涅夫后面提出来的某些理论观点仍然在斯大林思想的逻辑框架内,左右着苏联的理论界及其对外政策实践。

  2.苏联国际市场建设的落败过程

  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是与世界革命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战前苏联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中苦苦挣扎。这种情况下当然以确保苏联政权不丢失为首要任务。因此,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比较现实的目标。二战结束后,苏联的版图大幅度扩大,东欧国家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这就为布尔什维主义的输出提供了客观条件。

  同时鉴于苏联综合国力与美国有着极大的差距,斯大林心目中的世界革命爆发地点是那些尚未取得民族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当这些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起来后,与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起组建世界市场。然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的细节缺乏具体的描述,它基本上按照苏联现有的计划经济模式构建,而货币、消费市场、消费者、市场力量和市场规则等这些现有国际市场必备的要素受到忽视。

  苏联对如何建设一个符合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社会主义体系的国际市场缺乏理论准备。它在实践中只能仓促应对美国构建西方国际市场的挑战。罗斯福对于战后国际秩序规划有一个蓝图,这就是确立美国为领导核心的战后国际和平体系,简言之,就是建立美国治下的霸权稳定体系。这个体系按照资本主义企业的方式建立,按照政治权力大小和经济实力强弱建立董事会和会员的决策机制。

  它在政治上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治理体系,其核心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制;经济上建立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为架构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管理世界经济运行,其核心是确立美元为国际货币的国际金融秩序。在西方精英阶层眼中,世界是统一的,只不过分为核心地带与外围地带,因此美国设计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包括了所有的国家。

  当时在巴黎召开讨论“马歇尔计划”时,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获得了邀请。但是,在苏联精英心目中,存在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它们只能相望却不能相交。因此,莫斯科向东欧国家发出号令,不得参加“马歇尔计划”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架构下的各种机构及其活动。苏联推出了“莫洛托夫计划”。1947年夏季,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

  出于反击“马歇尔计划”的动机,苏联在与东欧国家签订的这些贸易协定中包含了一定的经济援助。1949年1月初,苏联与5个东欧国家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下简称“经互会”)。此后几十年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加入了经互会,成为正式成员。也有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成为经互会观察员国。中国曾连续四年以观察员身份列席经互会的例行会议。南斯拉夫则以咨询国的身份参加。经互会完全按照苏联的意志运作。经互会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均由苏联人担任。

  苏联建立经互会的目的是试图以苏联为中心,以“国际分工”与“专业协作”为名义,驾驭和控制成员国的经济命脉,而并非是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跨国市场经济环境。如果成员国在政治上与莫斯科的腔调不一致,经济上就会受到苏联的严厉制裁,正如南斯拉夫、中国和阿尔巴尼亚所受的遭遇。如果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脱离苏联轨道,就会遭到苏联的文攻武吓,直至出动军队推翻成员国的政权。匈牙利悲剧和“布拉格之春”夭折见证了苏联模式的粗暴。

  其实,苏联以经互会为抓手来建设国际市场注定要失败的。经互会总部设在莫斯科,与实体消费市场没有任何关系,完全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进行活动,与消费者和市场力量全部脱离联系。整个经互会的机构设置及其活动呈现严重的官僚化倾向。至此经互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完全失去了信用,成为莫斯科扩张世界的一个工具。在苏联解体前夕,经互会难以为继,宣告解散。这同时也宣告了苏联建设国际市场的一系列尝试彻底失败。

  苏联一方面拒绝加入西方经济体系,命令东欧国家拒绝参加西方国家的金融合作;另一方面组建自己的国际市场,成立经互会,与社会主义国家签订贸易协定等。苏联建设国际市场的一系列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具体有以下几个指标衡量:(1)卢布没有实现流通;(2)社会主义国家贸易总量不足;(3)没有形成指导规范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行为的运行规则;(4)没有形成公认的苏联主导的国际市场。

  3.美苏国际市场建设过程的比较

  苏联以经互会为抓手的国际市场建设的失败,令人叹息。而苏联大厦也在经互会解散后仅半年就倾倒不起,整个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其西端边界倒退了1000多公里,甚至比沙俄版图还要小。苏联及其主导的经互会的解体,对当今的国际经济体系格局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足以说明苏联及其主导的国际市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较小。它游离于国际经济体系的边缘,对国际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没有话语权。

  苏联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这种弱势地位,影响了它对苏联体系的控制力和吸引力。南斯拉夫、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相继脱离苏联体系。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虽然脱苏未遂,但整个社会的民心不再朝向苏联。1989年东欧地区发生了脱苏的连锁反应。东欧地区作为地缘政治经济板块彻底脱离了苏俄,倒向欧美。中国脱离苏联体系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主动融入美国主导的西方国际市场。中国的加入,给西方国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苏联则长期游离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之外,无法分享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果实。苏联自始至终未能形成强大的国际市场,未能将卢布变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货币。苏联与兄弟国家的贸易结算都要通过西方货币结算。苏联无法像美国那样通过印发美元获得铸币税的红利。它的经济完全依赖于资源型经济特别是初级产品如油气资源、有色金属和其他矿物原料。

  苏联的对外援助代价昂贵,基本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性援助,只有军火才算是工业制造品。当然,苏联自然资源丰裕,只要固本守拙,不对外扩张,也足以养活自己。但到后期,苏联领导层看不清世界历史潮流。在缺乏经济实力的支撑下,苏联大力扩张,将手伸到非洲和拉美地区。苏联的扩张战略遭到美欧日中四强的强力狙击,失败是必然的。

  2苏联国际市场建设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在国民财富创造的问题上,其理论界和决策层都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另外,客观现实特别是来自美国的阻击和竞争,也阻止了苏联建设其主导的国际市场。美苏争霸放大了苏联在国际市场建设上的失误,最后卷入了与美国拼实力、争民心的不对称竞争。苏联在制度设计上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国民财富增长的落后,导致其衰落的必然性。为此,我们要吸取教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避免误区,建设中国主导的国际市场。

  1.理论设计的结构性缺陷

  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根据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以致于现存的社会体制难以容纳,由此产生社会变革,进入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理解的资本主义典型形态发端于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自由市经济体系培育了资本家阶级及其政治代理人。它们借助于工业革命催生的巨大生产力和历史进步性,发动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国家的统治权力。资产阶级通过市场统一了欧美各国,并将影响力扩大到非欧美国家,通过对殖民地的征服,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然而苏联在非典型的资本主义地区率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并获得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谓非典型是指社会环境中自由市场经济要素的缺失,资本主义的不发达以及整个社会处于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动乱中。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这种时刻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都要维护苏维埃政权。任何理论只要能够指导实践,确保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便是真理。因此,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必然成为布尔什维克的指导理论,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迅速被边缘化。

  如果说列宁晚期对自由市场经济尚存一点理解的话,斯大林时期基本上否定了自由市场经济。他修正了两个经典观点:一是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形态之上;二是社会主义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敌视与围堵现状,斯大林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领导苏共进行了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运动,通过行政命令和大规模运动方式迅速建立国家统制经济。斯大林模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它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动员,短时间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从而确保了卫国战争中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但是斯大林模式的负面性也是存在的。它否定了自由市场经济,脱离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陷入了轻视民生、忽视消费需求和自我封闭的发展状态。

  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苏联国界,向东欧、东亚等地扩散。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正式形成。本来这是一个良机,苏联可以凭借庞大的经济资源、利用战后和平红利,与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进行和平竞争,鹿死谁手,难以预料。但是,斯大林虽然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但他对市场的理解并非是经典的市场经济概念,而是基于意识形态和沙俄传统的国际计划经济概念。这个理论以莫斯科为权力中心,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看成是苏联的分支机构。莫斯科站在至高无上的权力巅峰,傲慢地为兄弟国家制订经济建设计划,强制要求兄弟国家复制苏联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轻视消费品生产,忽略消费市场经营,否定兄弟国家的竞争优势。这种经济发展理论与战后全球化趋势的现实相脱节,也不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结构性的缺陷导致了苏联领导人的认识盲区和实践错误。

  2.政策实践的致命失误

  赫鲁晓夫执政后,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部分错误,允许农民在市场上销售自留地的产品。苏联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时也尽量采取更为平等的姿态。然而,由于苏联对创建国际市场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思维方式又存在偏差,这导致后来在实践中的屡屡失误,错失了建设国际市场的良机。苏联老一代布尔什维克人除了布哈林等极个别的理论家懂得市场经济规律外,其余对社会主义市场的理解是不得要领,充满了革命的意识形态。他们在处理社会主义阵营关系时没有抓住国际市场这个核心问题,往往纠缠于意识形态的争论和现实利益的计较,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谋篇布局,接连在对外政策实践中犯错。于是,战后初期形成的一些战略优势逐渐丧失。

  对苏联创建国际市场负面影响较大的有四起事件。首当其冲的是苏南冲突。实际上,铁托与斯大林没有根本分歧。导致苏南关系破裂的主要因素是两位政治强人的个性以及苏南在具体外交策略上的分歧。与南斯拉夫的决裂,导致苏联失去巴尔干市场的战略支点。其次是波匈事件。哥穆尔卡与纳吉都是真诚的共产党人。他们与苏共的分歧主要在有关经济建设的具体路径,但最后却出现了东欧国家人民不愿意看到的痛心结局。杜布切克等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派吸取匈牙利悲剧教训,提出了温和的市场经济改革纲领,却被苏军粗暴镇压。由此苏联在东欧国家彻底失去了人心,而人心所向则是建设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对于苏联国际市场构想最致命的打击是中苏的决裂。苏联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国际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人口、土地和资本。中苏两国的土地面积3180万平方公里,两国总人口接近9亿,完全具备国际市场的基本条件。它们所缺少的是技术和资金。倘若苏联领导人具有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市场的宏大战略构想,是绝不会放弃中国这片广阔市场的。

  现在来看,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在处理对华关系时苏联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和技巧,不要刚愎自用,尽量与中国团结一致。建国初期,中国采取向苏联一边倒政策,在经济建设上完全依赖苏联专家的指导。倘若当时苏联专家有足够的市场经济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会引导中国步入共建社会主义国际市场的轨道,并在具体做法上给予中国更多的尊重和包容。这种状态如能维持三十年,直至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积累充足,那么在世界上真有可能出现与资本主义市场平行的社会主义国际市场。

  3.战后两极格局的严重制约

  从客观条件看,即使苏联选择了国际市场建设战略,也有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两极格局的制约。战后初期,苏联缺乏对未来目标的全盘考虑,基本上按照既有的理论框架和战略思维惯性设定国家对外战略,充斥着意识形态的幻觉与大国沙文主义的梦想。一旦遇到美国强力挑战后,苏联又仓促上阵。为了避开美国设定的国际经济体系轨道,苏联独自开辟新的路径,以经互会为抓手建立社会主义平行市场体系。且不说这个市场体系是否有内在的合理性,鉴于其浓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它必然遭遇美国及其盟国的严厉打压。

  在美国的围堵、遏制和制裁下,苏联主导的这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长期处于严酷的国际环境中。全球资源要素与市场要素的配置完全在美国控制下进行。各国的产品只有出售到美国市场换取美元,才算是实现了商品的价值与国民财富的积累。当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被切断后,任何国家国民财富增长的源头实际上也被冻结了。

  战后一段时间,很多国家追随苏联集团,照搬苏联模式,但最后都落入贫困的境地。为什么?原因是这些国家绕过了美国控制的国际市场,其劳动产品无法实现商品价值,无法转换为国民财富。苏联虽然也倡导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但它的灵魂是计划经济模式,其特点是由央权威分配各方资源,以行政方式进行市场管理。参与市场体系的各成员之间没有平等性。这是一种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苏联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下面的关系则按照与苏联关系的亲疏而排列。成员国自身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首创精神全部被抹杀。成员国在这个体系中的所得与付出也不是按照公平交易原则,而是以对苏联是否忠诚为依据。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不少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与苏联渐行渐远,甚至交恶。它们宁愿独自吃苦,也不愿意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吃大锅饭。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老百姓的经济生活水平远远领先于苏联。这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中东欧国家最先感受到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水平,因而它们脱离苏联主导的市场体系的愿望也最为强烈。

  4.发展中国家战略作用的忽视

  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本质是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经济霸权体系其架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日内瓦关税总协定。加入这一体系的国家可以“搭便车”,消费体系内的“公共产品”,分享体系内的各种福利。当然成员国也得付出代价:一是承认美国的霸权地位;二是经济上依附于美式国际经济秩序。苏联拒绝成为霸权体系的成员国,它另起炉灶,另立山头,搞自己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苏联的做法是有很大的冒险性。它基本上断绝了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失去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当然也不能享用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尽管如此,苏联还是具备一定的国际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这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非殖民化浪潮是战后国际格局的显著特点。以前曾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建国。这些国家的革命领袖大部分岁月投入了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因而对苏联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在经济建设上,这些新兴国家是一张白纸,其领导人愿意从苏联那里获得治病良方。这是苏联建设国际市场的宝贵资源。

  新兴国家基本特点是,人口众多但贫穷落后;资源丰富但缺乏工业基础。如果从整体上观察苏联的势力范围可以发现,这些亲苏国家基本上处于西方体系的边缘或半边缘地带甚至体系之外。这些国家的领袖很多是激进的反西方斗士,苏联若能提供另一种经济发展的选择,帮助这些新兴国家摆脱对西方体系的依赖,他们是乐意接受的。

  这些新兴国家将是苏联国际市场的生力军。当时,虽然整个苏联阵营脱离了西方国际经济秩序,但它具备国际市场的要素,即充分的消费人口、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制造能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工业制造具备一定的基础,虽然与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有距离,但制造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并非难事。

  新兴国家独立不久,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处于温饱阶段,而发达国家也刚刚进入小康阶段,以苏联东欧当时的工业水平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这个新兴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仅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消费者达到十几亿,超过发达国家消费者总和的几倍。这意味着无论苏联生产多少生活消费品都能被消费市场所吸收。这样,当苏联主导的国际市场培育成熟后,苏联主导的国际货币自然会应运而生。人们习惯了苏联产品的消费,也会接受卢布的流通。

  可惜,苏联完全搞混了两大部类生产的理论,在国内忽视了生活必需品的制造。在国外,苏联也忽视了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在培育国际市场方面的战略作用,其兴趣点集中在向新兴国家输出军工产品,输出重工业发展模式,而不是设法去满足新兴国家的消费市场需求。在处理兄弟党和兄弟国家关系时,苏联搞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得罪了中国和东欧国家等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苏联还在第三世界中以意识形态划线,以武力进行扩张,其败局不言而喻。

  3苏联国际市场建设正确路径的预判

  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深思。战后苏联面临的国内外客观环境远远优于战前苏联,却自我解体了,而战前苏联在严酷的内外环境中凭借一己之力,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还能扩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这个现象确实令人困惑。笔者的理解是,战前苏联是一国建设社会主义,而战后苏联是带领一群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要在政治上实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采取封闭主义政策,就能维持国家和政权的基本生存。

  然而,后者却不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已有十几个国家。这些国家既有较为发达的欧洲国家,也有独立不久、百废待兴的亚洲国家。短时间内,苏联可以利用意识形态感召力、利用成员国对列宁和斯大林的崇敬感情稳坐“老大哥”的地位。但是,作为社会主义体系的领头羊,苏联必须向这个体系成员国提供“公共产品”,而成员国则心安理得地消费这个“公共产品”。如果有一天苏联无力给社会主义体系供给“公共产品”,成员国必然弃它而去。

  “公共产品”的提供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的,因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是霸权国为了稳定霸权体系而提供的一种财政支持,这种财政支持是非盈利行为,并非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是出于政治考虑,为了谋求成员国对其领导地位的支持,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维系社会主义体系团结的“维稳费”。那么长期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费用来自何方呢?简言之,它应该来自霸权国家的国民财富创造。这里涉及一个重要问题是,衡量国民财富的尺度是什么?

  常识告诉人们是货币。一国和体系的区别在于,本国“公共产品”支付只需要本国的货币,政府拥有决定权。体系“公共产品”支付却需要国际货币,卢布并非是国际货币,苏联必须向西方国家出售资源换取外汇,才能支付“公共产品”的费用。也就是说苏联向社会主义国家体系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基础是本国的油气资源,因为只有这些油气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换回外汇。如果考虑到苏联与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格格不入,以及西方国家出于冷战原因而对苏联的制裁,苏联获取外汇的来源极为稀少。因此,苏联在“公共产品”财政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增加对霸权体系“公共产品”的提供,就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体系的瓦解和消亡是必然的结局。

  因此,维持一个由多国组成的体系稳定与维持一个国家的稳定是有本质区别的。霸权体系稳定的前提是霸权国有足够的国际货币源源不断地提供“公共产品”,否则成员国享受不到福利就会另择“明主”。但霸权国的国际货币从哪里来呢?一种是在国际市场上出卖本国资源、产品和服务换取外汇;另一种是设法使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就苏联而言,它根本不懂或也没有这个想法,让卢布成为国际货币,哪怕是区域性的流通货币。它只能选择前一种方法,从现存国际市场上换取外汇。可是战后国际市场掌握在美国手中,美元就是国际通用的国际货币。苏联在战后选择了拒绝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自己搞“两个平行市场”的路径,与美欧等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冷战,这等于断绝了获取国际货币的主要“财路”,抽取了为体系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基础。

  在此我们进行假设,如果苏联选择另一条路径,即设法让卢布成为国际货币,历史的景象会怎样再现呢?虽然历史不可能重复,但对历史的反思和假设会锤炼我们认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回过头来看,倘若苏联决策高层决心让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还是有机会的。当然这个机会不容易捕捉,因为这会涉及到苏联整个体制的变化,涉及苏联正统理论的认知限度,但作为反思也许可以给后人以启示。

  苏联若想把卢布发展为国际货币,前提是建立自己主导的国际市场。建设国际市场的正确路径大致有如下几条:第一,建设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展民生经济,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生活消费品。二战结束初期,苏联与日本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生活水平相当,因为战争摧毁了它们的国民经济体系,大部分基础建设、工厂、银行和商店遭受严重破坏。人民对生活消费品需求的欲望几乎是原始状态。

  苏联人本身性格粗放,对精致的生活没有奢求。因此,即使没有先进的工艺水平,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维持人民的正常生活,人民就不会有怨言。但是市场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消费者从市场购买生活必需品,而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而供应消费品。市场经济是实现消费品价值的主要方式,通过市场交换,卢布作为支付和结算的手段,必然获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也逐渐在市场上流通。市场提供的消费品越多,卢布的购买力就越强,流通地域就越广。

  第二,在国内市场基础上建立国际市场,为卢布成为国际货币提供现实基础。如果苏联领导层没有陷入思想误区,苏联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建设国际市场的,也占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地缘经济条件。战后40多年来,世界上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苏联领土没有遭受侵犯,充分享受长时段的和平时期。从区域位置看,苏联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资源储备丰富。苏联陆地上与12个邻国接壤,与瑞典、加拿大、美国和日本隔海相望。

  国际市场理想的地缘经济条件是:处于本地区的相对中心、拥有国际化的大都市、周边邻国是比较发达的国家、或者邻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这些条件苏联基本上都能满足。从沙俄时期到苏联时期,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长期处于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辐射力。即使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把莫斯科当做是“神圣的中心”。苏联西部邻国是北欧和中东欧邻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苏联海上邻国北美和日本更是发达国家。

  苏联与这些相对发达的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和旅游往来具有地缘便利性。更重要的是,苏联的邻国还有中国、伊朗和土耳其等人口大国。此外,苏联还有很多第三世界的盟友,有些是人口大国,有些是资源大国。因此,如果苏联从国际市场考虑与这些国家的关系,珍惜这些国家的市场资源,那么即使苏联没有进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仍然可以开辟一片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苏联至少拥有自己主导的国际市场,卢布也实现区域性流通,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货币。

  第三,在国际市场基础上实现卢布的国际化,为霸权体系“公共产品”获得财政基础。苏联时期卢布定价高于美元。1961年1月,苏联卢布的含金量定为0.987412克,对美元的汇价为1美元兑换0.9卢布。这个汇率基本上保持至苏联解体。当时卢布的购买力也较高,可以购买很多消费品。卢布含金量较高,为何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货币呢?甚至在社会主义阵营里面卢布也没有流通呢?可能的原因是,首先苏联当局没有意识到国际货币的重要性,也没有制订把卢布变成国际货币的战略。直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开始重视卢布的国际化问题,但为时已晚。这与苏联理论和实践长期轻视市场经济、忽视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关。其次,卢布发行量有限,制约了它的流通性。

  卢布之所以发行有限,是因为它与黄金挂钩。卢布流通到社会主义阵营,等于是黄金的流失,0况且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水平较低,与苏联经济具有同构性,苏联卢布购买不到所需的物品。再次,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不愿意使用卢布作为贸易结算手段,主要是对卢布信心不足,担心在苏联市场上购买不到所需物品,也是因为苏联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贸易的便利化条件较差。

  4苏联教训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640 (3).webp (1)_副本.jpg

  苏联解体已经20多年了,后人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主要看各自的情境而定。比起其他国家,中国更需要研究苏联国际竞争落败的原因,研究苏联国际市场建设失败的教训,这在于中国的处境与当年的苏联相似:一是继续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体系处于对峙状态;二是中国经济实力也是世界第二,正在建构“一带一路”国际体系,形成自己的影响圈子。与当年社会主义阵营的区别在于,“一带一路”体系既包括了当年的苏联东欧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了当年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如何从苏联的经历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不能挑战现存霸权体系。历史表明,霸权国家一旦确立了霸权体系,将会经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尽管体系内会有挑战国家,但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战争是难以摧毁霸权国家的领导地位。英国的霸权地位逾越百年,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英国霸权地位沦丧。英国看清了这个历史结局,利用四大战胜国的地位,主动把接力棒交给了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相对一致的美国,并协助美国建立了以美国为领导核心的战后霸权体系。这个霸权体系的优势在于,美国凭借美元霸权和国际市场掌控的强大经济实力,源源不断地为霸权体系提供“公共产品”,满足了大部分成员国“搭便车”的欲望,确保了美国霸权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在这种格局下,苏联融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为可以获得西方的资金、市场和技术。当然,苏联害怕美国借助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其国民经济命脉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苏联利用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组建东方国际市场的战略考虑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在政治安全上挑战霸权体系,为此招来了西方阵营的长期围堵封杀,在经济上陷入了困境和孤立状态。

  2.不能脱离全球化趋势。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竞争优势。全球化可以让本国的比较优势跨越国界,扩散到其他国家分享,同时本国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吸纳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及其资金技术,甚至可以通过“搭便车”方式接纳国际社会“公共产品”的福利,减少本国经济发展的成本。苏联长期与美国处于“冷战”状态,事实上也脱离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由此也错过全球化而带来的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机会,错失了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人类社会第三次浪潮,导致苏联在工业制造、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方面的优势丧失或没有。

  3.国际市场建设须尊重市场规律。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概念是了不起的观念进步,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并非是对立与矛盾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合作应该建立在世界市场基础之上。问题在于,斯大林所谓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相互隔绝和相互封闭的。“两个平行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就是苏联与美国经济实力的竞争。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远远超过苏联,因此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

  苏联唯独在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上苦练内功,增加比较竞争优势,提高对成员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才有立足之地。市场问题只有用市场方法解决。这就要求苏联在建设国际市场中尊重市场规律,包括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等。但无论是斯大林还是继承者,都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甚至像在国内一样粗暴地使用行政命令办法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致使兄弟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离心离德,只有苏联自己孤独地站在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这个舞台上。

  4.本国市场是国际市场成功的基础。只有本国市场具备充分的市场要素并有宽松的开放环境,国际市场的建立才有可能。这些要素包括庞大的消费群体、足够的购买力和强烈的购买欲。所谓开放的环境是指本国对外国产品和消费者的容纳度和亲和力。外国商家愿意把消费产品运往本国市场销售,而外国的消费者也愿意在本国市场上购物旅游,因为本国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税收、贸易便利化措施和人性化服务,让外国人宾至如归。

  战后初期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哥,在兄弟国家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莫斯科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部分新兴国家领导干部与普通百姓心目中是神圣的领土,这时候,苏联若从商业的角度将莫斯科打造为欧亚大陆的消费中心是完全可能的。可惜苏联政治挂帅,一轮又一轮的政治清洗与对外武力征服,让兄弟国家对苏联的敬畏之心荡然无存。另外,苏联国内市场本身不够健全。市场消费需求与市场消费供应严重短缺,根本挡不住兄弟国家消费阶层对西方消费市场的向往。

  5.国际货币是建设国际市场的最终目标。当代条件下,任何体系的领导国家只有掌握了国际货币,才会拥有强大的财力为本体系提供“公共产品”,才会在经济上紧紧地控制成员国的经济命脉,才能保证本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的博弈中,美国下了先手棋。美国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领导地位,其余国家不得不从属于美元经济体系。

  苏联不愿意接受美元霸权,选择了自己建立“世界市场”的路径。这就意味着苏联必须拥有自己的国际货币,实现卢布国际化,才能在经济上实现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若要实现卢布的国际化,苏联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确立卢布国际化的优先战略目标;拥有自由开放、供应丰裕的国际市场。但苏联在理论上存在认识误区,没有意识到拥有自己主导的国际货币与国际市场在与西方体系竞争中的关键作用,导致实践上采取了不利于卢布国际化的政策。

  战后初期,东欧国家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经验欠缺,苏联完全可以凭借老大哥优势地位,从制度上确立卢布在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国际地位。苏联没有这么做。苏联这种没有远见的做法,失去了与最大社会主义经济体中国采用卢布进行贸易结算的机会。卢布未能国际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国际市场的支撑。

  国际市场的意义在于让体系领导国家的货币在成员国的消费者中流通,从而养成消费支付习惯。而消费者接纳领导国货币的原因:一是它的货币有购买力,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二是成员国喜欢领导国家,愿意使用它的货币从它的市场上购买消费品,也愿意接受它的货币支付在它的市场上推销本国产品。而苏联在国际市场建设上几乎交了一张白卷。苏联从来就轻视消费品的生产,也不愿意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口生活消费品。苏联还向社会主义体系成员国推销苏联模式,导致这些国家也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等消费生产,完全背离市场经济规律,导致“短缺经济”成为整个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特征。

  6.“一带一路”建设要规避地缘政治风险,重点打造国际市场,实现人民币区域性流通。“一带一路”涵盖了不同的文明形态、社会制度和民族国家。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沿线地区也涉及贸易通道、战略咽喉和能源供应基地,各种力量的博弈相当激烈。中国若是处理不当,贸然卷入地缘政治的旋涡,前有苏联,殷鉴不远。

  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来说,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是上策,其主要抓手就是打造“一带一路”的国际市场。与苏联相比,中国的优势在于,本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可以提供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周边地区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的东部地区位于世界经济活力四射的亚太地区,与欧美发达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

  因此,在中国长三角地区具备了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的充分条件。由于国际市场建在国内发达地区,属于中国的主权范围内,因此中国可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为国际市场制订规则,其中人民币结算是第一原则,其他还包括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市场仲裁和市场退出机制等原则。这样将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市场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规避了各种地缘政治的陷阱。这是我们从苏联建设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的历史教训中所获得的启示。(注释略)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陆钢:苏联国际市场大战略失败探源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