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有强国参与的战争都会对国际秩序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影响国家间的关系。在权力失衡的国际体系中,强国很容易反应过度,选择预防性战争回应体系压力。
从悲观的角度看,俄乌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导致国际秩序长期处于“冷和平”中,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将不可避免地与俄罗斯持续对抗。积极地看,国际秩序将回归“动荡和平”的状态,还存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可能性,虽然机会很小。
因为俄罗斯有西方国家需要的、储量巨大的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而西方国家有俄罗斯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但是,无论国际体系处于“冷和平”还是“动荡和平”,都将对中国的对外关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特别是中俄关系。
面对权力失衡的国际体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过去10年发展迅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俄中关系超过传统军事政治同盟,而中国外长则表述为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关键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西方国家不断打压和干涉中国内政的情况下,中俄关系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在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全面影响着中国的外交行为、国内舆论。
然而,中俄关系并非中国对外关系中唯一的大国关系。中俄双边关系的变化往往会受到第三方关系的影响。简单地说,在特定的时空下,良性循环的中俄关系只能保证中俄双方不冲突、不对抗、互惠互利,但中国无法控制是否在其他大国关系的变化中获得好处,或面临险境。
更重要的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无战争状态下的产物,而在战争状态下,各种不可控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无战争状态。所以,中俄关系一定是有上限的,而这个上限就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或者是不会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
任何战争都有终点,但战争的代价可能会产生相当长的影响,并无法预见所有代价。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一个先进国家外交政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让该国获益却不会得罪其他各国,也不会让它们心生恐惧而联手采取压制行动。因此,在战争中反思中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俄乌战争及大国政治可能的变化,笔者认为中国外交需要重视并做好以下工作:
要始终高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大旗。新中国外交史和博弈论告诉我们,任何双边关系若凌驾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上,一定会降低对外战略的灵活性,限制外交决策的自由度。
国际体系对中国的压力是不断变化的,体系内会生成制衡的力量,让国际体系趋于相对均衡。由于主权国家都可以与其他任何国家结盟,所以各种力量总是在此消彼长。事实上,中国对外关系越有弹性,对外战略就越有韧性,越有利于在“冷和平”或“动荡和平”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要合理定位中俄关系,避免高估中俄关系对制衡国际体系压力的重要性,并对可能影响中国人民利益的负面因素“动态清零”,不要让任何大国关系绑架中国人民的利益。
国家经济和技术自强是回应国际体系压力的必要条件。拥有高质量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是国家生存的基础,是国家寻求或维护强国地位的必由之路。
超常的军事实力在短期内对维护强国地位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若经济和技术实力落后,军事实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中国要善于在竞争性共处中不断发展自己,让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军事能力平衡发展。
最后,国际秩序变化不一定是霸权国衰落,而是中国等其他国家发展了。中国需要在变化中学习,与其他强国、弱国共存和互动,并构建积极进步的国家声誉。
汉斯·摩根索指出,威望政策是合理的对外政策的一个必不可少要素。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本国拥有的实力,既不显示过多,又不呈现过少,是高明的国家威望政策的任务。在新冷战思维、霸权主义抬头的今天,中国不仅要促进国际主义,更要维护国际正义,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一个稳定繁荣的世界秩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原题《反思战争下的中俄关系》
有强国参与的战争都会对国际秩序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影响国家间的关系。在权力失衡的国际体系中,强国很容易反应过度,选择预防性战争回应体系压力。
从悲观的角度看,俄乌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导致国际秩序长期处于“冷和平”中,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将不可避免地与俄罗斯持续对抗。积极地看,国际秩序将回归“动荡和平”的状态,还存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可能性,虽然机会很小。
因为俄罗斯有西方国家需要的、储量巨大的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而西方国家有俄罗斯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但是,无论国际体系处于“冷和平”还是“动荡和平”,都将对中国的对外关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特别是中俄关系。
面对权力失衡的国际体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过去10年发展迅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俄中关系超过传统军事政治同盟,而中国外长则表述为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关键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西方国家不断打压和干涉中国内政的情况下,中俄关系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在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全面影响着中国的外交行为、国内舆论。
然而,中俄关系并非中国对外关系中唯一的大国关系。中俄双边关系的变化往往会受到第三方关系的影响。简单地说,在特定的时空下,良性循环的中俄关系只能保证中俄双方不冲突、不对抗、互惠互利,但中国无法控制是否在其他大国关系的变化中获得好处,或面临险境。
更重要的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无战争状态下的产物,而在战争状态下,各种不可控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无战争状态。所以,中俄关系一定是有上限的,而这个上限就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或者是不会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
任何战争都有终点,但战争的代价可能会产生相当长的影响,并无法预见所有代价。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一个先进国家外交政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让该国获益却不会得罪其他各国,也不会让它们心生恐惧而联手采取压制行动。因此,在战争中反思中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俄乌战争及大国政治可能的变化,笔者认为中国外交需要重视并做好以下工作:
要始终高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大旗。新中国外交史和博弈论告诉我们,任何双边关系若凌驾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上,一定会降低对外战略的灵活性,限制外交决策的自由度。
国际体系对中国的压力是不断变化的,体系内会生成制衡的力量,让国际体系趋于相对均衡。由于主权国家都可以与其他任何国家结盟,所以各种力量总是在此消彼长。事实上,中国对外关系越有弹性,对外战略就越有韧性,越有利于在“冷和平”或“动荡和平”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要合理定位中俄关系,避免高估中俄关系对制衡国际体系压力的重要性,并对可能影响中国人民利益的负面因素“动态清零”,不要让任何大国关系绑架中国人民的利益。
国家经济和技术自强是回应国际体系压力的必要条件。拥有高质量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是国家生存的基础,是国家寻求或维护强国地位的必由之路。
超常的军事实力在短期内对维护强国地位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若经济和技术实力落后,军事实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中国要善于在竞争性共处中不断发展自己,让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军事能力平衡发展。
最后,国际秩序变化不一定是霸权国衰落,而是中国等其他国家发展了。中国需要在变化中学习,与其他强国、弱国共存和互动,并构建积极进步的国家声誉。
汉斯·摩根索指出,威望政策是合理的对外政策的一个必不可少要素。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本国拥有的实力,既不显示过多,又不呈现过少,是高明的国家威望政策的任务。在新冷战思维、霸权主义抬头的今天,中国不仅要促进国际主义,更要维护国际正义,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一个稳定繁荣的世界秩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原题《反思战争下的中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