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韩国
从“人权律师”到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命运》
《命运》一书,对韩国第16届总统卢武铉着墨较多。当年,文在寅甘当维护弱势阶层权益的人权律师,就此与卢武铉缔结伟大友谊,视卢武铉为人生导师。后来帮助卢成功当选总统,助力卢武铉进行了极具开创性的政治、司法改革,被韩国民众称为“卢武铉之影”。...
【详细】
2018-01-17
韩国能脱离美国的掌控吗?
这次半岛剧变朝韩双方握手言和,为什么美国人没有阻止并同意暂停平昌冬奥会期间的军演呢?是美国人没能力阻止吗?当然不是。...
【详细】
2018-01-14
朴槿惠:将在狱中度余生?
刚过新年,朴槿惠又增添了两项新的罪名。据韩联社报道,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1月4日表示,因朴槿惠涉嫌违反特定犯罪加重处罚法的受贿罪、国库损失、贪污等罪名,对其追加起诉。...
【详细】
2018-01-12
日美韩是否会重陷朝鲜对话“圈套”
日本方面将督促韩国不要过度对朝做出让步。韩国1月9日还将发布关于慰安妇日韩协议的应对方针。陷入停滞的日韩关系很可能对朝鲜问题的合作产生影响。...
【详细】
2018-01-10
新的一年,金正恩一手核按钮一手板门店热线操弄半岛局势?
朝鲜半岛局势复杂,即便朝韩高级别对话如期举行、朝鲜出席平日冬奥会,但也不可能触及朝核实质问题,更不可能对半岛局势带来根本性的转折。金正恩在对韩大谈“同胞情”、“民族义”的同时,仍要大规模生产、部署核武器,并放出“核按钮”的威胁性言论。金正恩的示好,更多...
【详细】
2018-01-04
朝鲜问题上,邓小平对朝的一次诘问和两次硬话
在个人迷信登峰造极举世罕见的朝鲜,邓小平对以金日成雕像为标志的个人迷信敢于一针见血地提出批评性诘问;在对待朝鲜要求巨额军援经费问题上,断然予以峻拒;在中韩建交问题上,当金日成提出朝鲜与台湾建交设问时严厉的回答,这些都是很不简单的,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别...
【详细】
2017-12-27
“事大”还是“平衡”-韩国的对外战略传统及其当下效应
冷战期间,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是其“事大”战略的延伸。冷战结束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有向“平衡”战略转移的迹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当前韩国对外战略考虑中,“事大”战略再度占据上风。...
【详细】
2017-12-20
李开盛:已阶段性改善的中韩关系面临的最大障碍仍是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涉及中国的特殊历史与现实情况,事关韩国的切身安全利益,双方立场有所不同是正常的。要使这种安全分歧不至于动摇整体关系,除了双方要在朝核问题上加强协调外,更根本的办法是打造包括两国在内的地区安全共同体,通过更广泛的安全合作稳定双边关系,通过有效的安...
【详细】
2017-12-18
韩国政坛60年
在朝鲜半岛的另一侧的韩国,自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它的政坛上发生的爱恨情仇,其实也相当精彩 —— 精彩程度远远超过纸牌屋里的故事。...
【详细】
2017-12-13
“萨德”问题有限共识下的文在寅访华:和平解决“朝核”更需中韩合作
目前为止,可以确定的是,文在寅此时访华表明双方已就阶段性处理“萨德”问题达成了共识,文在寅此行将有助于进一步清除中韩关系的障碍,对推动双边合作发展、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都具有积极意义。...
【详细】
2017-12-12
中韩也曾有鲜血凝成的友谊,那些在中国抗战的韩国光复军
光复军,这支在中国诞生和发展壮大的韩国军队,在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进程中,与西安人民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他们在西安的抗战岁月和活动遗迹,更是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更加珍惜中韩用鲜血凝成的崇高友谊。...
【详细】
2017-12-11
韩国青年学生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态度
在访谈中,几乎所有韩国青年学生都表示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的崛起,而感受中国崛起的渠道主要包括新闻媒体和中国赴韩的游客。...
【详细】
2017-12-11
韩日强化安全合作的动因、影响及趋势
近年来,朝鲜的核导威胁急剧上升,半岛局势阴晴不定,这给韩日两国强化军事和安全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动力。...
【详细】
2017-12-04
我那在纽约总回也不了国的韩国朋友
有太多太多的人向往纽约的生活,可是,又有多少生活在纽约的人其实只想早日回到故乡啊!...
【详细】
2017-12-04
李家成: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新政-动力与阻力
文在寅雄心勃勃地提出“通过韩朝经济共同体实现大同江奇迹”,甚至直言“只要条件成熟,便将会晤金正恩”,“期待朝鲜的决断”,“希望今年年内能够具备合适条件,以便能顺利进行对话”,以改善韩朝关系。...
【详细】
2017-11-24
金日成:朴正熙若同意朝韩和平统一,我退休去研究哲学
1972 年 12 月 13 日,朴正熙颁布了维新宪法,总统可以无限连任,拥有不受限制的行政权。与朝鲜的统一谈判,不过是朴正熙为夺取独裁大权转移注意力的幌子。...
【详细】
2017-11-21
韩国家族式财阀经济的困境
寡头企业直接牵动着韩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但财阀企业的很多畸形企业治理结构,也给韩国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韩国经济已陷入两极分化严重→家庭和中小企业负债严重→内需不振→经济增长缓慢→两极分化严重模式的怪圈。...
【详细】
2017-11-20
凌胜利:三大议题检验美韩联盟
对于特朗普总统而言,访韩的旅程并不容易,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巩固联盟、应对朝核、协调经贸三大议题,而这三大议题每项解决起来都颇具难度。...
【详细】
2017-11-11
特朗普:国家的强盛并非来自暴君以虚幻的荣誉制造的假象
我们在历史的试验室内看到朝鲜半岛这场残酷试验的结果。这是同一个民族,但分为两个朝鲜。一个朝鲜的人民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国家,选择自由和公正的未来,选择文明和取得惊人成就的未来。但在另一个朝鲜,领导人在暴政、法西斯主义和压迫的大旗下将本国人民投...
【详细】
2017-11-10
韩国总统的悲情之迷
韩国总统常视为世界上最高危的岗位。从第一任总统李承晚开始,围绕韩国现任和前任总统的不幸,频繁发生。几乎所有总统,他们在任或离任以后,都不得善终。...
【详细】
2017-11-08
亚洲共同体建构关键在中日韩:中国要先做亚洲的代表而非领导
中日韩三国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构建“东亚”或“亚洲”的共同认同,在当前具备一些良好的结构性条件,需要认真、全面地加以利用。具体而言,韩国具备了在中日韩一体化中的特殊的优势地位,日本则需要帮助以便走出历史和现实的困境,而中国应该全面地拥抱亚洲。...
【详细】
2017-11-03
十九大后外交新局面:“萨德”问题可解?中韩关系回暖有望
十九大闭幕之后,韩国方面认为,中国应该会将政府的执政重点从国内转向国际问题。所以,韩国应该摸索一个可以改善外交关系的契机。对此,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在国会表示:“对于萨德部署,我们尊重中国的立场。但是,另一方面,若考虑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中韩两国的利益,事实...
【详细】
2017-10-31
朝鲜半岛战争阴影下的韩国人:异常平静的表面下是对战争入骨的恐惧
韩国人的确只懂一件事。我们明白,任何不和平的方案都没有意义,“胜利”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既荒唐又绝无可能。当下生活在朝鲜半岛各处的人民,绝不想看到另一场代理战争。...
【详细】
2017-10-11
韩国近代以来的悲情民族主义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
虽则李朝和中国在历史上维持了和平友好往来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存在于朝贡体制之中,李朝朝鲜即便有感激,也为当代韩国的历史书写者所不能接受,这便是悲情历史观的真实写照。...
【详细】
2017-09-21
文在寅政府百日外交新政:差强人意
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不是独立的,这一政策能否实现根本上还是要受制于朝鲜半岛局势能否实现转圜和改善。这里不仅由于半岛局势紧张时,朝鲜往往奉行强硬的对外政策,而且也因为韩国的对朝政策深受美国政策影响。...
【详细】
2017-09-19
共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徐实:美国政界廉洁吗?给中国什么启示?
周志兴:中美之间,是“注定一战”,还是“不会一战”?...
只需做到这些,中国超越美国指日可待——一个平凡小女子的观察与思...
郑永年:美国人为什么有强烈危机感?
日本“一党制” 为何没有腐败?
争议中的磨合:大湄公河区域治理中的中国形象(上)...
黄亚生:从美式橄榄球谈谈美国国家制度
朝鲜导游的魔性洗脑:朝鲜的社会主义福利政策,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
李东雷:一个中国退役中校的美军印象
徐实:美国政界廉洁吗?给中国什么启示?
兰德报告:中国是对手,不是流氓国家;俄罗斯是流氓国家,不是对手...
周志兴:中美之间,是“注定一战”,还是“不会一战”?...
只需做到这些,中国超越美国指日可待——一个平凡小女子的观察与思...
郑永年:美国人为什么有强烈危机感?
水皮:好饭不怕晚 中美磋商的三种结果
朱锋:国家发展的“天花板”究竟在哪?
中美贸易纠纷的核心问题终于水落石出
障碍重重的中美贸易高层谈判:在最后期限前解决所有问题?...
谁是瓜伊多?他刚刚宣誓就职委内瑞拉总统
白宫的分歧与刘鹤的挑战:中美高级别贸易谈判前瞻...
李若谷:国内对贸易战评估过于乐观
李东雷:一个中国退役中校的美军印象
WTO前总干事拉米:中国不能只做国际贸易的“索取者”...
郑浩:中美经贸谈判的最大挑战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国外交
特朗普
日本
朝鲜
朝鲜半岛
中美经贸关系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社会万象
美国经济
俄罗斯
世界历史
韩国
印度
中美贸易战
中国
中东
一带一路
中日关系
全球化
欧洲
社会主义
美国大选
苏联
德国
中印关系
美国外交
法国